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白皮书 2024.docx
《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白皮书 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白皮书 2024.docx(9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01数字技术概述1.1 数字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2 物联网Ol031.3 5G技术041.4 云计算07i5大数据081.6 人工智能io1-7区块链1102智慧医院建设发展现状2.1 智慧医院发展概述2.2 智慧医院建设的驱动力132.3 国内外智慧医院建设现状及优秀实践142.4 智慧医院建设面临的挑战1703智慧医院建设与评估3.1 智慧医院建设总体框架3.2 智慧医院建设评估体系183404智慧医院应用场景41智慧医疗的主要应用3842月艮隹J4643智慧管理的主要应用524-4智慧医院发展势53数字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5.1 智慧医院数字化建设总体设计565.2 智慧医院数字
2、化整体架构5953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6o545G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665.5 全光网络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715.6 云计算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735.7 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735.8 AI和大模型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755.9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77数字技术引领下的未来智慧医院展望6.1 数字技术应用于智慧医院的发展趋势796.2 未来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医院畅想81总结搬/数字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一)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四次由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
3、,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设备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人类社会从手工艺时代进入到机械生产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以电的发明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规模化工业生产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在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计算机、通信工程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从21世纪开始至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人类社会正逐步迈入智能化时代。数字技术概述10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妃中叶第二H业革命19也把中叶第三次工业草命2旭纪607昨代第四次工业革命21世纪蒸汽机“机械化”电力“电气化”信息技术信息化云计W大数据/Al新动力和工业化生产何
4、铁.铁路交通等大规畏制造明铁.石总内燃机等通信技术、互联网.个人计豌机数字化/智能化.倒6化生产Al.物取网.生物科技等融入人类社会图1-1人类四次工业革命发展历程智能社会有三个特征,即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万物感知:智能社会万物可感,通过多感官渠道(温度、空间、触觉、听觉、视觉等)感知物理世界并将其转变为数字信号,实现情境感知、交互和沉浸式的用户体验;万物互联:网络连接万物,将所有的数据实现在线联接,从城市、高山、太空等不同领域实现宽、广、多、深的联接,使能智能化;万物智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实现万物智能,数字挛生将在个人、家庭、行业和城市中逐步普及,满足物理世界更美好的需求,
5、同时将出现数字化生存的第二人生,使精神世界更加富足。智能时代这三大特征的实现,有赖于新一代的数字技术,比如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成熟及广泛应用。技术基础设施将成为智能世界的基石.Gartner发布2022年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出5G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在未来1-2年之内将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万物感知感知物理世界,期源字信号温度.空间.触觉OMt.硒.三S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将数据变成OnIin已使能普里化宽联接.多联接、广联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数亨学生数字化生存ttSit大数弼物联网人工智能图1-2智能社会的三大特征Z物
6、联网jE1.2.1物联网技术的产生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中,但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其创始人之一的凯文阿仕顿(KevinAshton)提出了“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首次明确阐释了物联网的概念和含义,即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互联网基础上物物相连的网络。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T)是指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
7、定的协议,通过网络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Q1.2.2物联网关键技术1 .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是针对物联网场景和行业开发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云平台,可以提供设备连接、设备管理、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能力,为物联网场景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持和业务解决方案。物联网平台的目标是通过连接物理设备和云端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管理功能,并为第三方应用程序提供开放的API接口,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设备和流程的使用情况,并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业务流程,提升业务和管理效率。2 .射频识别技术(RFlD)射频识别技术(RadioF
8、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通常只有两类基本器件:阅读器和应答器(或标签).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利用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的应用有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病人识别、婴儿防盗、物品定位及追踪、汽车防盗器、门禁管制、物料管理等。3 .传
9、感技术信息采集是物联网的基础,而目前的信息采集主要通过传感器件完成。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微机电系统)是目前物联网领域比较通用的传感技术。它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其目标是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执行集成在一起,组成具有多功能的微型系统,集成于大尺寸系统中,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MEMS赋予了普通物体新的生命,使它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数据传输通路、存储功能、操作系筋口专门的应用程序,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传感网。D123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随着近年来我国智慧医院
10、建设的推进,医疗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在智慧医院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医疗设备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院后勤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智慧护理、病房服务等。医疗设备管理:为提高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基于RFID、蓝牙、UWB(ltraWideBand,超宽带)等各种定位技术,可实时感知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位置、开机状态、使用状态,以及高值配件的使用频次等信息,提高医院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医疗安全管理:通过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DeviceIdentification,UDI)建立医疗器械信息化追溯系统,利用RFID标签与在线式RFID感知网络,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11、、产品召回及追踪追溯等。医院后勤管理: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地识别复杂人员、物品和事件,对门禁、闸机、停车道闸等通行设备进行视频采集和分析,精确地识别出人员身份、车辆身份,对黑名单医闹、黄牛等进行重点监控,帮助医院实现安全环境保障。医疗废弃物管理:针对智能垃圾车、垃圾桶等实现医疗废弃物在处理、转运各个环节的定位、处理轨迹跟踪等有效管理。智慧护理:利用电子体温贴、输液翱臼专感器、联网血压仪等设备,自动、实时、准确地采集患者体温、血压/,弊、输液等情况,大大地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在特殊护理辅助场景,通过婴儿手环、母亲手环等传感器,可实时感知到婴儿的位置,进行母婴匹配,防止婴儿抱错等情况的发生。病房服
12、务:利用护士手环、患者手环、电子床卡等物联网设备及终端,与门禁、信息直询屏等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出入便利,而且可实时监控重要患者走失、跌倒等状态,还可以方便患者随时与信息屏互动获取到相应的信息。黛/5G技术K1.3.15G技术的产生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2015年9月,ITU明确了5G的愿景和应用场景,并提出了5G的关键能力指标。根据ITU的愿景白皮书,5G包含如下三类典型的应用场景: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是4G移动宽带服务的进一步演进,主要服务于消费互联网,支持更大的网络带宽和速率,进而支撑更大的数据流量和增强的用户体验
13、。uR1.1.C(ultra-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通信),是具有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性的通信,对吞吐率、延迟时间和可靠性等性能的要求十分严格。应用场景有工业制造、远程手术、智能电网以及运输安全等。mMTC(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海量物联网通信),是支持海量终端的服务,该场景最大的特点是连接设备数量庞大,这些设备通常传输相对少量的非延迟敏感数据,要求成本低,电池续航时间长,所应用的领域主要是物联网。图1-35g的三大应用场景K1.3.25G关键技术1 .新波形技术(F-OFDM)4G采用O
14、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高速率数据通过串/并转换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去,并引入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较好地解决了码间串扰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广泛应用。但OFDM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够灵活,未来不同业务场景对带宽、时延和连接数的网络能力需求迥异,OFDM无法同时满足不同业务对网络能力的不同需求。5G采用了F-OFDM(FilteredOFDM,滤波OFDM)的新空口技术,这T支术在继承了C)FDM的全部优点的基础上,克服了OFDM的一些固有缺陷,提升了灵活性和频谱利用效率。F-OFDM
15、在频域上采用灵活的子载波带宽;在时域上采用灵活的符号(5G中时域资源调度的最小单位)长度,能够根据不同业务在传输带宽、传输时延以及接入用户数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资源分配,是实现5G空口的基础技术。图-45G新波形F-OFDM的时频资源分配方式2 .新信道编码技术(极化码PolarCode)信道编码的目标是以尽可能小的开销确保信息的可靠传送。香农第二定理指出,只要信息传输速率小于信道容量,就存在一类编码,使信息传输的错误概率可以任意小,而狭义的香农极限就是指通过编码达到无误码传输时所需要的最小信噪比,但在现实中,实现无误码传输的代价太高,在可以承受一定误码率的条件下,所需要的最小信噪比就是广义的香农
16、极限。2007年,土耳其比尔肯大学教授ErdalArikan首次提出了信道极化的概念,所谓信道极化,顾名思义就是信道出现了两极分化,是指针对一组独立的二进制对称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可以采用特定的编码方法,使各个子信道呈现出不同特征,当码长持续增加时,一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完美信道(零误码),而另一部分信道则趋向于纯噪声信道。基于该理论,他给出了人类已知的第一种能够被严格证明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法,并命名为极化码(PolarCode)Polar码相比4G采用的Turbo码,具备更高的编码效率、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更低的编译码复杂度,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如无人驾驶等高可靠业务,以及大连接、低功耗的物联网
17、业务.3 .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MIMO(Massive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不增加无线频谱的前提下提高无线接入链路的频谱效率、提高链路可靠性并增大系统容量的技术,通常要在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部署多副天线。基站的多幅天线可以采用相同的时间以及频率资源来同时为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提供接入服务,通过对空间的复用,显著地提升系统容量。在4G移动通信标准中就引入了MIMO技术,但是由于天线尺寸的限制,4G的下行和上行的接收天线数量都被限制为最多8个。5G将MI
18、MO的天线数量扩增为16/32/64/128天线,所示被称为“大规模MIMO(MassiveMIMO)。5G在相同的时间及频率资源内可以提供比4G多得多的接入终端用户数,从而获得更高的小区容量。相关试验结果表明,5G采用MassiveMIMO技术后,无线频谱效率相比4G可以提高510倍。4 .5G切片技术5G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不同的服务对于网络的要求将是多样化的,例如基于AR/VR的娱乐信息服务要求连接宽带达到100Mbps以上;而智能电网、智能秒表需要大量的连接和频繁小数据包的传输;自动驾驶和工业控制要求毫秒级延迟和趋于100%的可靠性。上述多种类型服务表明5G网络能力需要更加灵活,
19、以支撑不同的业务需求。5G切片技术就是为满足上述要求而出现的。5G切片技术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切分为多个逻辑网络从而实现一网多用的功能。利用5G切片,运营商可以在一个物理网络上构建多个专用的、虚拟的、相互隔离、按需定制的逻辑网络,从而满足不同行业客户对网络能力的不同需求,如带宽、时延和连接数等。切片技术是5G区别于4G网络的一个关键能力。通过5G切片,可以共享已有网络资源,降低网络使用成本,快速推出定制化的网络服务,从而端到端地保障特定业务的网络性能,助力5G技术服务于行业数字化转型.IX1.3.35G技术应用场景5G具有的“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为其开启物联时代赋能各行螂字化转S嬖定了
20、基础。在智慧医疗方面,5G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可以将手术现场酶清晰、实时、全景的送达远端专家,辅助专家在园呈进行手柳作。此外,在远程超声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急救、智慧导诊、移动医护等场景,5G也大有用武之地。远程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技术相比,超声的检查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扫描手法,而基层医院普遍缺乏有经验的超声诊断医生。5G通信技术具有的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可以在基层医院和中心医院之间实现超声影像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中心医院医生可通过5G网络与基层医院医生互动,指导基层医院医生对患者进行超声的诊断,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性。远程会诊:5G网络高速率的特性,能够
21、支持4K/8K的远程高清会诊和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传输与共享,让专家能随时随地开展会诊,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指导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远程急救:借助5G音视频双向传输系统,可方便实现院内医师对一线急救医师/护士的远程实时指导,提升危急重症的现场处置能力,提升患者救治的效率和成功率。智慧导诊:医院通过部署5G智慧导诊机器人,利用5G边缘计算能力,提供基于自然语义分析的人工智能导诊服务,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改善服务环境,减轻大厅导诊台护士的工作量,减少医患矛盾,提高导诊效率。移动医护:移动医护将医生和护士的诊疗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床边。在日常查房护理的基础上,医护人员通过5G网络可以实现影像数据
22、和体征数据的移动化采集和高速传输,实现移动高清会诊,提高查房和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云计算O1.4.1云计算技术的产生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太阳电脑(SunMicrosystems)提出了“网络即电脑(TheNetworkistheComputer)的概念;2006年亚马逊(Amazon)推出了弹性计算云(EC2)服务,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服务。同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在此之后,云计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技术之一。云计算技术能够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集中起来,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满
23、足了用户的需求。简单来说,云计算就是以租用IT服务代替购买,使用云计算,企业无需耗费巨额资金购买数据库和软硬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或云获得计算能力,并按实际使用情况付费.O1.4.2云计算关键技术云计算是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其关键技术有如下几类: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技术的核心之一,它能够将物理硬件资源虚拟化为多个虚拟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灵活分配。虚拟化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云计算技术的成本,提高了其可靠性和灵活性.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是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基础,它能够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多个计算机上并行处理,从而大幅提高计算效率。云端计算:云端计算能够将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从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白皮书 2024 数字 技术 智慧 医院 建设 白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