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05 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x
《通关05 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关05 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通关05说明文阅读(解析版)目录【中考预测】预测考向,总结常考点及应对的策略【误区点拨】点拨常见的易错点【抢分通关】精选名校模拟题,讲解通关策略(含新考法、新情境、押题型等)(中考预测说明文阅读适合初中考生的知识水平,文字浅显,内容易懂,专业术语不多,相比其他板块,得分率较高,但题型逐渐打破近年来的固定模式,需要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考点频率看,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思路的分析、归纳仍然是考察的重点。除了考核说明文的知识性内容以外,更考察学生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实现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结合文本、其他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综合作答。从题型角度看,逐渐减少选择题的
2、形式,而更多地采用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察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打破了近年来的固定模式,说明文题目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常态。误区点拨易错点拨1 .没有掌握说明文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内容的概括、文章结构和说明方法,需要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文本,综合作答。2 .没有实现知识迁移。要求考生实现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结合文本、生物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综合作答。【例】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高明的大自然江北雪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不要
3、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她球生命就无法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别以为这没有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考不多吸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
4、至还能找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在高倍显微镜透视下,匏鱼的外壳有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黏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O.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在有机糖蛋白胶黏合下,软体动物的自身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姨。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脍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
5、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1 .科技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本文第自然段中加点的“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2 .软体动物的外壳和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神奇高明之处?3 .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和哪些说明方法?【答案】1.不能。差不多”一词说明了那些浮游生物吸收海洋中的碳接近三分之二(或不到三分之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去,就说明达到了三分之二,与实际情况不符(从正面或反面作答均可)。2.(
6、1)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2)利用喷气原理飞行。4 .(1)总一分一总;(2)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答对两种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表态:不能删;定性:“差不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目,起限制修饰作用;带词解句:说明了那些浮游生物吸收海洋中的碳接近三分之一.,也可能不到三分之二;删词解句:删掉后意思变为,那些浮游生物吸收海洋中的碳刚刚好三分之二,过于绝对,与原意不符。说明文语言特点:“差不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2 .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根据第段“在有机糖蛋白胶黏合下,软体动物的自身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知,软体动物的外
7、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根据第段“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可知,蝴蝶利用喷气原理飞行。3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和说明方法。结构:本文第段“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首先指出大自然的神奇高明;接着第段“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第段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介绍了浮游生物的神奇;然后第段“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在昆虫世界里,
8、蝴蝶显得分外妖姨。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斗形状的喷气通道”介绍了软体动物的外壳和蝴蝶翅膀的神奇高明,最后第段“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总结大自然的神奇。据此可知,本文是“总一一分一一总”结构;说明方法:第段”在高倍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有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黏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列举了鲍鱼外壳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段“别以为这没有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
9、达1亿个”列举了“1升1亿”这些具体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段“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将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抢分通关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3、说明方法:(D举例子:列举了.的典型事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使说明对象更通俗易懂,更具有代表性。(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3)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更具有说服力。(4)作比较
10、:把.和.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5)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7)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XX特点。(8)作诠释:形象地解释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通俗易懂。(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
11、,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常见的形式:“总一一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6、说明语言:加点字词作用: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不可以;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表态(能删还是不能删);解释该词;该词在哪些方面(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进行限制;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与
12、实际不符,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找出语言准确的词语;说明其作用。7、指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8、概括信息:(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3)综合归纳: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9、文段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
13、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2)说明方法: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10、拓展题型: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典例精.【例1】(押题型,提能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千里江山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已入编“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第一卷。画卷恢宏典雅、用笔.精当、施色手法多变,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图为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大得多。出自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之手,他以半年时间绘成,时年仅十八岁。画家王希孟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
14、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一一展现出来。当我们展开画卷,开首的小径将我们引入画中,村舍俨然,绿树丛生,渔农安闲,游人自得。作者的巧思置景,宛如动人的旋律,在大青绿色调中展开。中段由一组一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组成,群峰险峻处高耸入云,气势魏峨。这也是画面的高超所在,奇巧处九曲盘旋,分合得当,寺观田舍,亭桥舟楫,一一具备。随后画面平缓下来,一片江渚,一带远山由近及远。末了再以耸峙的高峰收尾,好似琴键上的重音,结束这一动人的乐章。卷尾的跋文由蔡京所题,记录了这段作画传奇。(4)千里江山图卷在用笔和设色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夺张,具有一
15、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此图用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萼。人物虽细小如豆粒,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
16、,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18岁便英年早逝的王希孟如耀眼的流星,但他画卷中流淌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性和对中国壮美河山的浓丽抒写,将永远留在后人心中。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千里江山图为说明对象,写了它恢宏典雅、用笔精当、施色手法多变等特点。B.文章整体采用逻辑顺序,但也有空间顺序的运用,比如第段对画卷构图的说明。C.画卷开首展现了一组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高耸入云、气势巍
17、峨,十分壮美。D.文中引用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的评价,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欣赏与赞叹之情。2 .选文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作者的巧思置景,宛如动人的旋律,在大青绿色调中展开。【答案】1.C2.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51.5厘米、1191.5厘米”这组精确的数据,并将千里江山图画幅的大小与清明上河图的大小作比较,准确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尺幅巨大的特点,紧扣首段的恢宏一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运用比喻的修辞(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作者的巧思置景比作动人的旋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在构画绘景的过程中布局构思精巧,
18、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开首展现了一组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十分壮美”表述错误,根据文章第段“当我们展开画卷,开首的小径将我们引入画中,村舍俨然,绿树丛生渔农安闲,游人自得”“中段由一组一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组成,群峰险峻处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可知,中段才是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十分壮美;故选Co2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语句“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可知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了精确的数字;语句“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大得多”可知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千里江山图画幅的大小与清明
19、上河图的大小作比较,准确鲜明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尺幅巨大的特点。千里江山图尺幅巨大也进步体现了“恢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Q3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由“宛如动人的旋律可知,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说明方法,将作者的巧思置景比作动人的旋律,画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构思画图景色的时候,心思细腻,布局精巧、分合得当、快慢相接,在变化中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使得画卷的特点具体可感,还增加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例2】(新情境,拓视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00岁的紫禁城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宫城礼仪制度的集大成者。从1420年明永乐
20、十八年建成算起,紫禁城已有600年的历史。A. 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下诏,“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官供役”,历经14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凝结无数人智慧的紫禁城竣工,其“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明成祖之后又多有增补,尤以嘉靖时期扩建最多。当年修紫禁城的楠木,悉数来自四川、贵州、云南的深山巨壑,砍伐时多有生命危险,“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然后要等待雨季来临,利用山洪冲下来,再通过江河运到北京。保和殿后面最大的那块石雕,重250吨,只能在冬天,每隔几里打口井,铺成一条条冰道,粗木棍子做滚杠,牲口拉加人拽,运到紫禁城。站在景山的万春亭,晴天时可以清晰看到南起
21、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北京中轴线,而贯穿紫禁城的这一段,串起重重宫门广庭、越过错落有致的金色琉璃屋顶,两端与之高度重合,成就了北京城最令人赞叹的对称美。B. 清朝在不改变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对紫禁城修修补补,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而每一次改变都为我们留下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烙印。太和殿(那时叫奉天殿)最早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然而9个月后就不幸被雷电击中,化为灰烬。直到20年后的正统五年才得以重建。嘉靖三十六年和万历二十五年,太和殿两次被焚毁。李自成撤离北京前,纵火焚烧紫禁城,太和殿虽然未被焚毁,却也是残垣断壁,清顺治帝的登基大典只能在太和门举行。顺治二年,太和殿才重修完成。康熙十八年,再次被
22、火焚毁。康熙忙着平定三藩、征战。葛尔丹,直到三十四年才再兴工。紫禁城见证了康乾盛世,也见证了晚清的腐朽与灭亡,在时代的变迁中迎来新生。C. 1925年10月10日,随着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昔日的紫禁城变成了博物馆。文物南迁的故事值得铭记。为保护文物安全,1933年2月起,故宫博物院1.3万余箱百余万件文物分5批南迁。在全民族的守护与支持下,这些文物先南迁华东,后避地西南,最后集中重庆,分道东归南京,历经劫难而完好无损,创造了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1953年故宫组建了专门的古建维修队,在10年间完成了430多项工榴,使故宫近16万平方米古建筑得到了不同规模的修缮。1957年,故宫开始率先在古代木建筑
23、中安装避雷针。70年代末,对电力、热力系统进行改善,消除了很多安全隐患。1961年,故宫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故宫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科学的环境监测使它得到最严格的保护。500个春秋,紫禁城完成了从前朝后庭的家国天下到人民共享共有的博物院的转换,实现了从明清两朝皇宫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跨越,一次次走向重生。(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0日,有删改)【链接材料】近年来,故宫做出许多社会大众能够乐于享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产品。例如故宫娃娃、手机壳、电脑包、鼠标垫、U盘等,因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而持续热销。为了更好塑造品牌形象,故宫博物院在确保每件文化产品都拥有故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关05 说明文阅读解析版 通关 05 说明文 阅读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