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docx
《关于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四川省引大济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审批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引大水司20242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工程概况及总体意见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工程任务为修建从大渡河向岷江流域成都平原引水工程,构建以都江堰和弓I大济岷工程为主要水源的水资源配置保障格局,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工程自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库区引水,通过总干线、南干线和北干线进行供水,供水范围包括都江堰供水区(含毗河供水区和通济堰灌区,不含井研灌区)和玉溪河供水区,涉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绵阳、遂宁、内江、雅安共8市
2、43县(市、区)。工程设计年均供水量18.09亿立方米,其中城乡生活供水12.77亿立方米、工业供水4.66亿立方米、农业供水0.66亿立方米。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口、输水线路及其附属建筑物等。其中,总干线自泸定水电站库区输水至青龙岗分水枢纽,线路总长133.7公里,包括1座岸塔式取水口、128.7公里输水隧洞、5座倒虹吸、1座渡槽、2座动能回收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36万千瓦、4万千瓦)以及5处泄水渠、3处分水口、12座节制闸、5座泄水闸等附属建筑物;南干线自三坝水库输水至东风渠罗家河坝分水枢纽,线路总长99.2公里,包括1座岸塔式取水口、99.2公里输水管道以及1座前池、3座分水口、1个备用
3、分水口等附属建筑物;北干线自青龙岗分水枢纽输水至都江堰市柏条河,线路总长68.1公里,包括41.22公里输水隧洞、24.1公里输水管道、3座倒虹吸、2座渡槽以及4处分水口、2座泄水渠、1处消能阀等附属建筑物。南干线、北干线分别通过扩建三坝水库(单独立项)和优化李家岩水库(在建)运行调度方案进行在线调蓄,依托都江堰供水区充蓄水库进行末端调蓄。工程已列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与岷江流域综合规划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规划及规划环评总体协调。工程实施将对水环境、生态等产生不利影响,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本
4、批复提出的要求后,该项目所产生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以得到一定减缓或控制。我部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评价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二、工程建设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一)水环境影响。工程运行后,大渡河多年平均水资源利用量增加18.09亿立方米,泸定坝址、河口断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增加6.56%和3.88%,叠加流域内其他规划引调水工程后,对流域水资源及水文过程影响较大。工程运行对大渡河干流水质影响总体不大;受水区部分河流现状水质存在超标现象,工程供水导致的新增污染负荷将对受纳水体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水污染防治压力。大渡河取水断面天然水温低于三坝水库、李家岩水库所在河流天然水温,三坝水
5、库扩建后调节性能将进一步增强,工程运行将加剧三坝水库和李家岩水库下泄低温水等影响。工程占用和施工涉及多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部分输水隧洞施工涌水量大,可能对周边居民的供水造成影响。(二)水生生态影响。根据历史数据,大渡河干流共有鱼类116种,其中泸定至瀑布沟河段有66种,包括重口裂腹鱼、青石爬跳、豌鲤、长薄鳏、红唇薄鳏、长鳍吻鲍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鱼类。目前,泸定南桥、安顺场等区域分布有重要鱼类产卵场。大渡河干流开发程度高,已(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产生较为突出的阻隔影响,自然流水生境显著压缩,生境破碎化严重,喜流水性和洞游性鱼类资源明显下降。本工程运行后,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上下游水文情势
6、的变化,将对其下游鱼类产卵场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繁殖生长产生叠加累积性不利影响,鱼类资源量、生活史过程等将进一步发生改变。(三)陆生生态影响。工程水源区植被类型以灌丛和耕地为主,总干线沿线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为主,北干线和南干线沿线植被主要为人工栽培植物。工程沿线分布有七叶一枝花、连香树、八角莲、大熊猫等国家和地方保护野生动植物,喇叭河工区及周边分布有大熊猫和四川羚牛。工程实施将占用和破坏部分植被及其生境,对七叶一枝花等部分保护植物产生影响;工程占地不涉及大熊猫迁徙廊道,少量占用大熊猫和四川羚牛的栖息生境,施工和运行将对陆生动物造成惊扰和伤害。工程输水线路主
7、要以隧道形式穿越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部分占地涉及四J11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外围保护区、二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灵鹫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崇州九龙沟省级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少量临时占地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工程实施将对上述环境敏感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四)其他环境影响。项目实施产生的污(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噪声等,将对周边生态环境及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三、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一)严格控制工程引水规模,优化引水过程。工程运行后应依法依规实施引水,不得超规模引水。严格遵循节约用水条例要求和三先三后原则,统筹考虑受水区
8、节水潜力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等节水政策,尽量提高受水区用水效率、降低新增用水规模,从严控制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尽量减少运行期实际引水量。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受水区需水、流域自然水文节律、水源区及其下游生态流量保障、在线调蓄能力等,按照生态优先、以供定需、丰增枯减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取水过程,安排工程岁修期在枯水时段或鱼类繁殖季节,严格控制不同时段引水比例,减少枯水年份、枯水时段、鱼类主要繁殖季节引水量。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水库建设管理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三坝水库、李家岩水库在本工程通水前形成不小于3亿立方米的在线调蓄库容。配合地方政府制定并落实受水区生态用水退还方案,明确
9、实施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考核要求,确保落实到位。(二)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联合相关工程建设运行单位,统筹大渡河上、中、下游调水和梯级水电工程运行,在2025年底前制定大渡河干流水利水电工程联合生态调度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本工程及其他工程的生态调度要求,征求我部意见后,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优化泸定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过程,在现状不小于184立方米/秒流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丰水期流量至262立方米/秒或以上,在鱼类繁殖季节根据来水情况实施人造洪峰,促进鱼类产卵。编制专门的水环境保护方案,保障泸定水电站库区水质满足供水需求。工程通水前,将泸定水电站库区划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开展规范化建设
10、;建立水质监测系统、水质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编制应急预案并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商请相关方面,加快落实引大济岷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2020-2050年),明确各项治理措施落实的责任单位、进度计划和资金保障,定期开展规划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并对防治措施进行动态调整,切实推进规划实施。在确保受水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受纳水体纳污能力满足本工程新增退水处理要求、受纳水体满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要求的前提下,有序实施供水。进一步强化李家岩水库下泄低温水减缓措施,在李家岩水库下闸蓄水前实施完成,尽可能降低本工程的叠加影响。下阶段,应进一步深化李家岩水库分层取水强化措施研究论证,开展专项设计和水工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四川省 引大济岷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批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