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创新.docx
《文明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创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明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1(P64)O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独立自主探索的道路,是对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新认知。与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2(P2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并引领人类文
2、明新形态的生成和发展。一、坚持独立自主,创建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中国形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率先开启现代化探索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以工业革命为开端,以资本为驱动,极大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开辟与发展,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一种模式。然而,人类文明本身是多样性的,世界各国追寻现代化的步伐也并非一致,现代化模式的“先发性并不代表唯一性”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人类文明的要素结构和原则方法实现了创新性发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中的“中心论”和“唯一论”。(一)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为现代化实践基础中华民族探索现代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伴随着封建统治
3、腐朽和西方的军事入侵,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同时,出现农业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契机。各种力量纷纷登场开启救国运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探索融入社会主义改造中,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把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的中心工作。1979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应是“适合中国情况的”4(P163)现代化。党的十三大,以人民生活水平达到“解决温饱”“小
4、康水平”“比较富裕”5(P14)为目标,初步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步骤。党的十五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三步走”战略,更精确地提出在21世纪前十年实现“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P4)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沿袭“三步走”战略,明确从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圆满完成开始,“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7(P23)o党的二十大报告清晰描绘出这个阶段的现代化愿景,其中包含“科技水平自立自强”“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等内容。同时,报告指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到本世
5、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P25)o从中华民族农业文明根基被撼动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著名学者罗荣渠认为这是一个“外部挑战与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复杂互动过程”8(P282),具体表现为中华民族由被动卷入现代化到主动应变的转变。正是因为有这个主动应变,中国式现代化被烙上中华民族的印记,拥有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内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在于“从人类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把握人类发展的主线,再从人类发展的主线把握文明形态的演化及其阶段性9o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主线,在“两个结合”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方向,分步走的目标任
6、务彰显其阶段性。每个阶段的目标旨在解决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某一阶段中最突出的问题,从而确保长期目标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一些西方国家政党受民粹主义裹挟而提出的空洞承诺有着根本的不同。(二)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指向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终将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现代化探索相结合,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引领中国快速摆脱贫困并朝着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前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10(P173)o中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快速发展,并惠及社会各个
7、阶层、各个方面,带动中国整体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共同富裕,着力部署一系列促进协调发展的行动,如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1(P14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P24)o在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统领下,中国通过精准扶贫、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等行动,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以完善税收体制和加强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为重要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以政府宏观调控为重要手段实施收入的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解决收入差距扩大
8、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三)构建“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总体布局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建立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12(P21)o党的十三大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5(Pll),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13(P14)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逐渐由“三位一体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14(P696)o党的十八大提
9、出要将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15(P30)o“五位一体”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指向不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具体时间点,而是涵盖历史问题与未来趋势的宏观时间轴。“五位一体”现代化总体布局是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实践,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结构性变革,遵从由拒斥到借鉴的展开逻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现代化进程中依次出现的各种阶段性、不同性质的问题”16,需要攻坚克难,也需要增强协调性。“五位一体”现代化总布局遵从单向到多元的追赶逻辑,推动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将实现更加高效、更全面的现代化。“五位一体”现
10、代化总体布局不断追求现阶段现代化建设需求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遵从自强到共赢的超越逻辑。二、摆脱现代化困境,构建人类文明进步新逻辑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相比,中国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却在实践探索中累积了后发优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现代化的探索,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跨时代发展,但也客观存在一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斥的内在矛盾。这些经验和教训对后发国家来说具有参考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没有完全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也没有完全脱钩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而是通过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汲取、批判和改造”17,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一)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结合人
11、类现代化既指向的是经济发达的社会状态,也需要高度整合的社会关系。一个国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并调整生产关系,建设没有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形态。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18(P194),然而,阶级对立对人类社会发展又具有制约性。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通过技术革命使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但并未从根本上打破阶级对立的形式,反而在资本逻辑的奴役下,形成了更为突出的“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19(P401)。马克思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现代文明的追逐是以一部分人受压迫为代价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调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实现解放生
12、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不仅是生产力的主体,而且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主体,摆脱了阶级对立对生产关系的束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20(P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施改革开放,其目的就是“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20(P4),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一方面通过改革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沿着农村和城市两条路线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框架,形成中国
13、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实施针对财税、司法等领域的专项改革,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国家生产力与世界生产力之间的接轨。(二)贯彻新发展理念,超越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单纯经济发展观资本逻辑是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在资本逻辑驱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通过技术变革提高生产力,压缩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以此实现资本增殖。资本和技术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又通过分配全球资源和开拓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然而,资本家对资本增殖的追逐是贪婪的,资本扩张性是无节制的,致使资本
14、主义经济现代化形成了单纯的资本驱动下的经济发展观。这不仅诱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且引发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也曾尝试自我救赎,如凯恩斯主义的提出,但这些方法“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19(P406)o统筹世界经济总体发展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提出新发展理念,为现代化经济发展提供新方向。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动力转换,以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以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以开放发展构建发展格局,以共享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新发展理念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与全球治理潮流的审时度势,也是中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注入全新力量的承诺。一方面,中国通过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明 比较 视野 中国式 现代化 道路 实践 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