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docx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摘要:创新型人才有其独特的素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对创新人才应具备素质的科学认识,了解创新型人才素质生成转化机制,把握将潜在的素质转为现实素质的发展途径。文章在分析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构成的基础上,探讨素质转换的实现路径,提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三阶段多维度生成机制模型,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现实问题。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转化机制中图分类号:C96;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20-04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创新型人才是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鉴于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2010-2020年)提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正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探索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但是,创新型人才究竟由哪些素质构成,其生成机制如何,这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剖析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提出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一、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内涵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描述。譬如,教育学意义所说的智力、知识、品德,心理学角度探讨的人格、智商、非智力因素,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人才的基本素质结
3、构。在这些最基本的素质结构当中,当前颇受重视的是创新能力,并且通过创新能力这一关键指标,将创新型人才与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区别开来。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我国人才培养实践与教育改革中,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各级各类教育的重大攻关课题。国内关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近年也日益增多,但是,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并不统一,在实践中也缺乏一套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划分标准。当前研究大多属于教育应当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范性研究,或者是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综述,也有少量关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结
4、构的规范研究。关于创新型人才教育实验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明确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和基本素质,建立适应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欧美有关创造力与智力等相关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核心及其内涵的启示与借鉴,为厘定创新型人才核心要素提供部分理论依据。从当代欧美心理学界有关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发展来看,至少经历了从古典的以创造力为主的智力概念向强调多元化的新智力概念的转变。但在这两类概念中,均以创造力的测量作为创新型人才测评的主要手段。可以说,虽然创新型人才评价标准有变化,但以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核心素质这一观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从传统的单一的智力上的创造
5、能力转向了包括智力与非智力的多元化的创新能力。以智力理论为例,智力理论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化,从而带动了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素质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化。如加德纳、斯腾伯格和托兰斯,他们都认为智力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智力(IQ)所能说明的。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的本质包括智慧、知识、思考形态、人格、环境情境和动机六个方面,并提出了创造力的智力、智力风格、人格三侧面模型。近年来,随着情绪智力重要性不断地被认识,一些学者对智力类型进行了重新界定,充分肯定了智力概念的多元取向,也为我们认识创新型人才素质提供了新的启示。比如,Srica曾指出,智力包括:身体智力一一学习和掌握身体技巧的能力,如跳舞、游泳、滑雪、运
6、动、完成身体活动等;理性智力一一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能力,如问题解决和数学能力,通过IQ测验测量;创造智力一一产生新奇、新鲜、独创想法的能力;专业智力一一掌握和控制知识、信息、技能的能力;情绪智力一一主要包括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和同情心四种能力;社会智力一一使用复杂社会技能的能力,如团队合作、沟通、冲突解决、协调能力;财政智力一一定义和认识财政状况的能力,使自己的状况与期望能够匹配;领导智力一一发展和掌握领导技能的能力,如领导、动机、劝说、影响和控制等能力,等等。这些智力理论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本框架,也能为更好地解释现实中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提供参照。就创新型人才特征而言,有的学者
7、认为,“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知识构成的立体化与开放性,二是能力构成的综合性与创新性,三是思维构成的多维性与灵活性,四是具有良好的品格与情商”。其中,“个体的人格特质与创造技能存在关系,个体人格特质显著影响个体的创造力和创造技能”。Kelley曾提出创新的10个角色及提高创造力的策略,这10个人物角色包括:人类学者、实验者、嫁接者、跨栏选手、合作者、领导者、阅历设计师、布景设计师、照料者、故事家。这10个侧面基本上涵盖了个体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表明了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的多样性。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创新型人才素质是全方位的,单一的创造力、智力素质并不能最终成就创新型人才。可见,从国内外
8、研究结果来看,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可以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两大维度加以解释。但是,此处智力的含义已不是早期智力研究中单纯的认知智力,而是包括了认知智力在内的多重智力。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不应只具备单一的创造性的智力,而应该是在多种智力方面都有良好的素质,并且在非智力因素上也必须体现出超出一般人的水平与品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认为,下述几种类型的智力因素是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1)认知智力。认知智力指的是人的一般能力,即传统意义上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种基本的认知能力。知识和智力互相依存,而创造力是知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因此,创造力是个体认知智力中一个较好
9、的衡量指标。(2)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许多研究者均在研究情绪智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对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影响。情绪智力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人们的失败不在于认知能力的失败,而在于情感能力的失败。特别是在认知能力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能否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照顾他人的情绪应该成为创新型人才测评的重要指标之-O(3)社会智力。社会智力的提出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革命。社会智力指的是应用复杂社会技能的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寻求一致能力、
10、协调能力、多元文化能力等。社会智力是人们与他人建立有效联系、理解和互动的能力,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训练。对于一个创新型人才而言,这方面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在智力因素之外,非智力因素是构成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另一半支柱。非智力因素指个体的动机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及意志因素,这些因素与多元的智力因素一起,成为考查个体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的标准。非智力因素更多地与个体的个性因素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们无法证明个体人格对命运的完全决定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个体人格部分地决定了命运。从这个角度说,动机、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创新型人才素质可以从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基本维度加以衡量,其核心
11、要素是创新素质,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首先,创新人格是我们评价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指标。创新人格主要体现在创新性格上。性格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方面内容。创新性格在意志上,应该具备坚定的意志力,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达到自我实现。在情绪上,既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能妥善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够周全地考虑他人的情绪。在理智上,应该具备较好的认知能力,具备创新的基础和可能。第二,创新行为是衡量创新型人才的操作性指标。创新行为指个体基于各自独特的创新性格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将对外部事物的一种创新性认知付诸可观察行动的表现。创新行为的产生与否依赖于主客观两方
12、面的因素:一方面,个体在素质上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创新认知,即个体对某种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有将这种认识付诸行动的意愿;另一方面,个体所处的环境也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在一个社会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中,个体的创新行为比较容易发生。而在一个社会文化相对强调一致性、服从与协调的环境中,个体是否愿意将其创新性的认识与意愿付诸行动,则要考虑较多的社会评价,个体的创新行为相对而言比较难以发生。第三,创新业绩是评价创新型人才的现实标准。创新行为作为一种外部可观测的个体行动,必然会产生一些效果或者说后果,这些效果或者后果是可以进行测量与评估的。这就涉及创新业绩的问题,即创新行为的后续效果及其
13、评估的问题。在同等条件下,创新业绩与创新行为的创新水平与创新程度有关。创新行为的实际效果如何,与这种创新行为在哪种程度上打破了旧有弊端、开拓了多大空间的新领域存在直接关系。这里可以借用“范式”的概念加以说明。一般而言,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总遵守某种标准,其创新程度也难以完全推翻这个固有的标准,在这个阶段,创新行为的创新业绩往往是可以预计的。但一旦个体突破思维上的“范式”,有了一种超越性的创新行为,就极有可能显现出极为广大的创新业绩。二、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生成机制在静态素质构成的基础上,还需要一个动态的过程把潜在的素质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素质。任何一种能力
14、的形成在开始阶段一般均为静态的潜在可能性素质,能力的生成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最终到达显现阶段,通过将潜在的基本素质转化为现实的创新素质与能力,实现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在具备了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潜在性与可能性之后,个体是如何将潜在的可能性素质转化为实际的创新行为、获得实际的创新业绩是需要探索的。这种素质转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学习的过程。我们知道,孔子曾提出学习过程包括“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而在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则强调学习主体对知识的主观建构。基于这些学习观,我们认为,实现从潜在素质到现实的创新型人才的转化,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人才 素质 结构 生成 转化 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2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