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运营年度工作报告.docx
《2023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运营年度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运营年度工作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运营年度工作报告,(2023年)/前言4综述7第一章政策和标准制定情况10(一)因地制宜,以立法推进产业快速发展10(二)循序渐进,不断推进道路测试监管迭代升级10(三)以终为始,推进混行试点研究混行交通难题11(四)锚定需求,以标准建设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12第二章各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情况15(一)南沙区15(二)花都区17(三)黄埔区18第三章道路测试推进情况21(一)开放道路和测试里程位居全国前列21(二)测试车型更加丰富23(三)测试场景进一步延展25(四)平均脱离间隔里程水平显著提升27(五)商业化示范应用初具规模28(六)主动交通事故率为零28第四
2、章示范运营工作推进情况29(一)示范运营车型不断增加29(二)示范运营车队初具规模29第五章车路协同工作情况31()黄埔车联网示范区31(二)海珠车城网示范区32(三)花都车联网示范区33(四)番禺车联网示范区34第六章产业活动开展情况36(一)活动助力,擦亮产业建设名片36(二)大赛赋能,推进产业技术进步36(三)实践引领,探索车路协同商业闭环落地应用场景38第七章展望39附件1.广州各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示范运营工作进展一览表42附件2.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汇总表43附件3.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事记57附件4.编写单位介绍62(一)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简介
3、62(二)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简介63综述本报告基于2023年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编制而成。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概述广州市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混行试点等政策,以及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标准制定内容和进程;第二章详述广州市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和混行试点区建设情况;第三章对2023年广州市道路测试和商业化示范应用工作进行总结;第四章对2023年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工作进行归纳概括;第五章对车路协同工作进行梳理;第六章对产业活动情况进行介绍;第七章展望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报告概况如下:政策和标准与时俱进。广州紧随国家政策,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先后
4、发布有关道路测试、应用示范运营、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为智能网联汽车落地生根提供与时俱进的顶层设计。2023年,在产业整体推进方面,开启了产业立法工作;在道路测试方面,更新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相关政策文件,同时在特定场景的道路测试领域进行了政策突破;在示范运营方面,研究制定3项评估政策,1项准入政策。各试点区相关工作推进有序。广州先后设立黄埔、南沙、花都3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发挥各区优势,探索区域政策创新先行。同时,广州基于道路测试工作的坚实基础,在“混行试点”政策框架下,南沙区和花都区于2022年获批成为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区,黄埔区于2023年获批成
5、为广州第三个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区,形成了三区协同创新发展的局面。道路测试各项成绩位列前茅。2023年度,广州开放测试道路74条,单向里程227.608公里(含高快速一级道路104.913公里),双向里程455216公里,道路测试场景进一步延展,远程测试、编队测试、高快速路测试工作先后开放,示范应用车队初具规模,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指标平均脱离间隔里程最高车型超过400公里,车辆主动交通事故率为零,各项指标增长空前。商业化示范运营工作优势显著。截至2023年底,广州已累计批准6款(5款乘用车、1款载货卡车)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车型,共部署65辆示范运营车辆开展常态化的商业化道路运输
6、工作,有效运营时长累计8.91万小时,有效运行里程累计233.2万公里。广州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1.4级智能网联汽车挂正式号牌开展商业化示范运营的城市。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广州落实“一带四区、区域联动”的产业空间布局,在黄埔、海珠、花都和番禺四个示范区协同构建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460套路侧设备、897套感知设备、343台计算单元、改造红绿灯96个,完成支持10400台PC5通信和北斗定位车载终端安装,建成完成120个车联网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建立了CA认证系统,已为1.4车队开展红绿灯信号上车等服务。产业活动多彩纷呈。2023年,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开展了多项丰
7、富的产业交流活动,通过打造高规格、“展、会、赛”一体的广州汽车活动品牌,邀请一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相关行业专家、企业家共同交流、共研趋势、共谋发展。2023年,在广州举办了2023汽车碳中和峰会、2023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大会、广州汽车电子创新周系列活动、广混测GMOT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州汽车产业影响力。第一章政策和标准制定情况(一)因地制宜,以立法推进产业快速发展广州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逐步形成了东部、南部、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拥有10家整车制造企业、4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以及1200多家汽车零配件生产和贸易企业,培育了3家新兴出行平台。
8、2023年全年实现汽车产量317.92万辆,增长1.4%,连续5年居全国城市第一;实现规上产值6406.80亿元,同比增长1.6%,具有坚实的汽车制造基础和汽车“智造”优势。为巩固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助力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启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立法课题,由市工信局率队先后前往上海、江苏、深圳等地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立法调研工作。同时,立法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立法进程将大幅度加快,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出炉立法条文,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法律保障。(二)循序渐进,不断推进道路测试监管迭代升级2023年1月,广州发布智能网联汽
9、车道路测试实施工作相关指引文件,对2020年发布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了升级,进一步优化道路测试管理框架,增加高快速路测试管理、远程测试减员化管理等,并在全国首次将平均脱离间隔里程(MDBl)纳为衡量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指标之一。2023年7月,广州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管理工作指引文件,成为全国首个将市政道路、普通公路、城市快速公路、高速公路等公开道路按照智能网联汽车的特性进行整合归类为一般测试道路(市政道路、普通公路)和高快速测试道路(城市快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城市。根据不同类型道路的交通风险情况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升级迭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10、2023年11月,广州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特定场景测试工作政策文件,该文件对特定场景(自动化驾驶1.3级)下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管理进行明确规定。有效衔接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1.3级智能网联汽车申请城市试点的相关要求,为前装量产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测试工作提供指引。(三)以终为始,推进混行试点研究混行交通难题道路交通领域的“人机混驾”会是一个全新的交通课题,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海外知名机构的研究,道路上导入25%的自动驾驶汽车不仅不会改良交通,反而会导致交通状况恶化。因而,智能网联汽车在混行阶段无法解决交通拥堵难题。因此,广州试图通
11、过观察和实证研究不同比率的智能网联汽车参与道路交通的真实影响,并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自动驾驶车辆在未来大规模地进入交通系统做准备。基于混行交通的验证发展逻辑,2021年7月,广州在全国首提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理念,提出“1+1+N”的混行政策体系,2023年,广州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领域深耕细作,精准定位行业需求,先后在示范运营车辆加装企业资质审核、车载监控设备、一致性核查、车辆定期检验等层面研究制定了监管文件,其中评估政策3项,准入政策1项。至今已形成“3+9”项配套政策,打通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工作闭环。(四)锚定需求,以标准建设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
12、种新兴事物,各项标准法规都需要打破传统汽车产业形态进行更新、重组和融合。于行业而言,以团体标准的形式发布标准,对于产业初期建设具有重要的探索和指导价值。广州围绕“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启动了多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单车智能标准建设情况。2023年,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牵头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阿波罗智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等单位先后编制5项团体标准。其中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载监控设备技术要求
13、与测试方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平均脱离间隔里程计算方法已于2023年12月28日在国家团标平台正式发布。表12023年广州单车智能方面团体标准推进情况1T/CIVEE001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载监控设备技术己公布12023要求与测试方法T/CIVEE00222023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平均脱离间隔里程已公布T/GDSAE00001计算法20233/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远程功能技术规范起草中4/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站点设置规范起草中5/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标准规范(暂定)起草中车联网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情况。2023年,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牵头
14、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院、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编制9项标准规范。在研9项标准涉及车联网标准体系、互联互通、云控基础平台、路侧通信、路侧感知及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为指导广州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及持续运营提供基本技术规范。表22023年广州车联网在研标准
15、规范清单序号标准名称公布情况1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及运营标准体系指南待公布2车联网先导区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待公布3车联网先导区云控基础平台数据接口规范第1部分:中心子系统与区域子系统待公布4车联网先导区云控基础平台数据接口规范第2部分:云平台与车辆平台待公布5车联网先导区RSU管理技术要求待公布6车联网先导区路侧通信单元技术规范待公布7车联网先导区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待公布8车联网先导区路侧计算设备数据接口规范待公布9车联网先导区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待公布第二章各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情况广州市自2018年开始,积极创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各辖区也积极响应,围绕
16、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示范运营、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展规模化、体系化的推进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进展,其中南沙区、花都区、黄埔区获得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和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的授权,积累成熟经验后向全市推广。(一)南沙区南沙区汽车产业基础良好,目前汽车制造业产值已突破1500亿元,广汽丰田迈向百万辆产能,以广汽丰田、合创等为龙头的新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发展,自2017年从美国硅谷引进小马智行落户南沙开始,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此后南沙区积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等产业方向加大政策开放和产业引导的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各项工作均呈现全市领
17、先的良好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三个持续领先”和“一个特色先行”。政策创新持续领先。2023年,南沙区在道路测试先行试点、测试道路全域开放、示范运营混行试点等产业政策落地方向上均保持全市领先;在无人商业化试点领域更是敢为人先,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唯一允许驾驶位无安全员且悬挂正式车辆号牌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商业化运营的行政区域。道路测试成绩持续领先。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全市最长,2022年9月印发关于发布南沙区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分级的通知,成为广州对智能网联汽车实施全域开放的首个行政区域,全区开放测试道路单向里程990.943公里,其中开放的一二三级道路共计里程326.493公里(含快速路),三级
18、其他道路单向里程664.45公里。常态化测试主体和测试效率全市领先,在南沙区开展道路测试的主体有6家,占广州道路测试主体的总数42.86%,取得测试许可的测试车辆总计88台,占全市合规测试车辆总数21.7%,测试里程占全市总里程42.53%o示范运营效应持续领先。南沙区于2022年6月率先获批全市首个混行试点区。2023年共批复2家示范运营联合体的主体资格,55台应用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和10台商业化示范应用车辆标志牌,合规应用示范运营车辆占全市的56.5%(其中合规示范运营车辆占全市总数的100%),合规示范运营(应用)车辆数量全市领先。车路协同领域坚持特色先行。南沙区重点推进了南沙23路自动
19、驾驶1.4级微循环巴士项目和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首期建设项目,分别从“百姓有感”和“构建新型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总体战略出发,紧抓广州和南沙区的实际需求,推进具有特色的车路协同方案在南沙稳步落地,积极探索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南沙方案二(二)花都区花都区汽车产业是花都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东风日产累计整车销量规模突破1500万辆,成为国内最快达成1500万累计销量的合资车企,花都汽车产业基地被汽车业界誉为国内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最完善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零部件产业聚集在国内的优势明显,是广州汽车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州的经
20、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依托花都汽车产业优势,花都区主动顺应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快促进先进科技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着力推进汽车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项目,切实推动花都区智能网联汽车新业态的发展和应用,打造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总体呈现几个特点:智能网联产业加速聚集。滴滴自动驾驶、禾多科技总部、京东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友智连等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并快速成长壮大,法雷奥抬头显示项目、腾讯云与智慧产业项目、北醒激光雷达项目等成功签约,正在洽谈的多家智能驾驶的龙头项目有望落户花都,花都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速形成。同时,花都区政府与一批智能网联科技企业和科技大学共同签署花都区智能网联
21、生态战略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全面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智能化设施逐步完善。花都区以产业发展为驱动,以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分期推进工信部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及住建部CIM平台和城市汽车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花都试点项目,逐步推进道路智能化改造工作。目前,投资约8361万的一期项目已竣工,涵盖区政府和融创文旅城周边区域及联络线,二期项目正抓紧推进,逐步实现全域V2X车联网覆盖,使城市道路具备与人车路-云等部分进行通信的能力,具备协同全息感知、边缘计算能力,达到信息交互、协同感知的目的,为智慧交通应用落地提供可靠支撑。开放测试场景丰富。花都区发布开放测试道路HO条,单向开放里程达2
22、44.58公里(其中一级道路9条21.27公里、二级道路32条69.97公里、三级道路153.34公里),双向里程达489.16公里,基本涵盖了城区主要道路。示范运营有序开启。花都区抢抓广州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的重大机遇,编制混行试点总体管理方案等政策保障,成功申报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区,沃芽科技成为花都区第一家取得示范运营主体资格的企业,投放10台示范运营车辆,商业化示范运营覆盖商圈、酒店、商场、大型居民小区、学校、景点等出行需求场景。(三)黄埔区健全机制,推动道路测试先行先试。自2020年获批成为全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以来,率先成立区一级智能网联汽车道路
23、测试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区内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已印发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施细则,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逐步优化完善人、车、路、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立体的道路评估体系;印发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审批流程,推动道路测试审批工作进一步提速。黄埔区开放测试道路199条(含高速路),单向里程349.659公里,双向里程699.318公里。敢为人先,率先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工作。2022年6月,黄埔区印发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运输(公共交通)领域应用示范运营工作指引(第一版),覆盖自动驾驶网约车、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共汽车、自动驾驶便民服务车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广州市 智能 汽车 道路 测试 应用 示范 运营 年度工作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2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