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
《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一、工作落实情况(一)健全文艺精品培育机制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重大主题,着力推出系列体现时代特征、彰显阜阳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一是出台政策。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资金保障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出台阜阳市市级文化强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文艺精品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项目、文化“走出去”项目支持力度。2021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328.26万元,用于文艺创作、研讨、展演、提升打磨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二是加大扶持。进一步加大对国有院团的扶持力度,每年市
2、本级财政拨付400万元支持市演艺公司发展,颍上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校企合作,在颍上县科技学校设立花鼓灯艺术专班,解决鼓韵演艺公司人才短缺问题。(二)实施文艺精品打造工程近年来,我市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由市演艺公司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淮北梆子戏风雨王家坝是我市文艺创作的代表作。一是立意新。该剧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特别是阜阳人民生活变化,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抗洪救灾为背景,展现了王家坝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奋斗精神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二是重打磨。省厅、市委领导多次观看演出和主创人员逐句推敲,分别在阜阳、郑州、合肥五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反复打磨提升,多次组织主创团队
3、开展实地采风活动,把王家坝百姓的感人故事充分融入创作之中。三是反响好。风雨王家坝于2021年7月正式公演,基层巡演36场。2022年8月10日至11日,在郑州市艺术宫精彩上演,赢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风雨王家坝入选2021年安徽省重点选题剧本项目、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2022年安徽省重点文艺项目、安徽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项目、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项目和第十届黄河戏剧节、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项目,入围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三)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淮北梆子、阜南嗨子戏、太和清音、颍上花鼓灯等“一县一品”,呈现好戏连台,繁荣发展的良好
4、局面。一是搭建展演平台。举办“新时代新阜阳”文艺创作展演、阜阳市“四项文艺调演”、“民营院团优秀舞台艺术展演”等活动。2023年11月19日-21日,10多家优秀院团、10多台优秀剧目、百余位优秀演员,齐聚颍州大舞台开展惠民演出,同时采取直播录播多种方式在今日阜阳、阜阳艺术等栏目播出,让阜阳的戏迷们过足了戏瘾。二是实施孵化计划。重点扶持新创剧目和打磨剧目,两年来,共收集作品89部,入选37部,打造大型淮北梆子戏永远的大别山、扫帚书记、风雨王家坝、利剑、徐淙祥等一批有温度,有情怀,有质量的作品。建国回乡选村官入选2022年省孵化项目,淮北梆子戏打神告庙、百岁挂帅出征入选安徽省地方戏曲“名师传戏”
5、工程,永远的大别山、风雨王家坝选村官入选省优秀剧目展演项目。嗨子戏、清音戏入选“国家濒危剧种公益”演出。群舞簸秋、太和清音最美人间四月天获得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四)实施乡土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开展创作人才培训、剧本征集、舞台实践等多种形式,强化人才培养储备。一是开展地校合作。重视青年编剧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机制,戏研室与阜阳师范大学合作,定期开展戏曲创作交流研讨,培养编剧专业人才。二是实施“名师带徒”。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孟影、太和清音传承人于飞、优秀编剧徐亭松等一批领军人物通过建立工作室、举办培训班、参与创作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三是做好传承普及。太和县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
6、,成立清音项目小分队,走进学校开展传承工作,每年有上千名学生通过此项目学习清音唱段。“太和清音”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在2021文化和旅游部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四是注重扎根基层。组织开展戏剧创作采风活动,深入乡村基层、企业车间、文化创作场馆等基层一线,开展体验生活、素材收集、实地创作等。戏研室编辑出版颍淮戏剧,平均每年征集曲艺小品、大戏小戏、微电影类等200多件展现新时代新风采、反映新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的剧本,今年年初,40余部获奖作品编入第36期颍淮戏剧。(五)实施文艺创作传播工程进一步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讲好阜阳故事,传播阜阳好声音。一是“在
7、场”和“在线”并存。充分利用各平台,发挥云端放大效应,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扩大文艺精品的影响力和辐射面。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之一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村晚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达225.8万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也成为乡村村晚中老百姓最爱看的节目,扩大了地方戏曲的影响力、传播力。二是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相结合。开展风雨王家坝豫皖情文化交流演出活动,走进河南郑州市。全市各院团也先后到张掖、上海、苏州、西藏及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开展文化交流,唱出了精气神,传播了好声音。同时引进大型舞剧五星出东方、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豫剧大祭桩花木兰等国内优秀剧目来我市开展惠民演出。持
8、续开展“送戏进万村”“非遗展演”戏曲进校园”演出和戏曲微宣讲活动等活动共计2366场,用艺术展现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传递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三是“以团带场”“以场带团”相促进。开展“皖北阜地文化有样”主题惠民年展演活动,举办为期一年的周末剧场文化大餐,依托政府扶持,推出“惠民”票价,培育健康、良好的文化消费市场,促进院团和剧场深度合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面向新时代,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唱出精气神,舞出新气象,讲好阜阳故事、传播阜阳声音!(六)优化产业格局,壮大产业规模1.围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组织推荐我市阜南县金源柳木工艺品有
9、限公司、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临泉宏扬实业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申报第七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阜阳市安徽金源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安徽颍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阜阳开源剪纸艺术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2 .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界首体育产业园),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姜寨木一博览园);阜阳市临泉县(杂技)、阜阳市阜南县黄岗镇(柳编)荣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阜南县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入选全国2019-2020年度335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录,阜南柳木2019年入选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祥源颍淮生态文化旅
10、游区入选“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3 .出版物(书报刊)发行业较快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出版物发行单位641家、出版物销售总额96113.05万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6%、25%o推动乡镇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截至2022年底乡镇出版物发行网点257个,较“十三五”末增长116%。鼓励出版物发行单位开展网络销售,截至2022年底网上书店67家,比“十三五”末增长91%。4 .推动印刷产业转型发展、融合发展。截至2022年底,使用粉尘、纸毛、墨雾、废气收集装置印刷企业131家,占全市印刷企业总数91%。全市数字印刷装机数量9台(套),较“十三五”末增长80%。建设智能化印刷工厂
11、3个,智能化建设(改造)投入6325万元。印刷企业研发投入5738.06万元,比“十三五”末增长18%。(七)促进融合共享,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新闻出版创新管理,提高版权管理能力。加强报刊记者站监督管理,完成安徽日报社阜阳记者站等4家省级新闻报刊单位驻阜记者站综合评估工作,从导向管理、采编工作、人员管理、制度落实、问题整改五个方面开展自评、复评,评价结果均为优秀等次。加强连续性内部资料审核审读。开展审读三次,审读内部资料34种次,向编印单位反馈整改问题14条。完成市级政府机关计算机软硬件国产化替代,国产软件正版化率达100%。推动全市公立医院采购、安装使用正版软件,正版化率达95%。推进市
12、属国有企业总部使用正版计算软件,正版化率约50%。2022年全市作品版权登记16008件,总数跃居全省第五。“十四五”以来,指导8家单位成功创建获评安徽省版权示范单位。“十四五”以来,查办侵权盗版案件33件,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24600多册,2人被国家版权局评为“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八)广播影视部分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智能广电建设。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加快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取得成效:1.推动广电基本公共服务。完成阜南县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全国仅12个。阜南县按照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13、、均等化提升、智慧化转型”的总体思路,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均等化享有为基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探索创新,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人民群众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推进试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县328个行政村实现有线网络通达率100%;有线电视光缆铺设9702公里,其中城市网络铺设7540公里,农村网络铺设2162公里,光纤覆盖3000余公里;有线电视用户26012户,实现宽带化和双向化改造的25428户,改造率达97.8%;全县目前有广播电视县级服务中心1个,乡镇级服务站28个,村级代办点328个,主要提供有线电视、宽带用户、应急广播安装维护、双向网络改
14、造、雪亮工程维护等服务。2、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我市5个县(市)融媒体中心已全部挂牌、运营,建设了涵盖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客户端等九大类的传播矩阵,全市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网站、微博等54个,客户端4个。有效重构了广播电视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以广播电视新闻制播为基础,整合广播电视台媒资信息等各种资源,构建面向多渠道、多终端传播的节目资源体系,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原创能力和节目集成能力,基本实现了全媒体供稿。2021年“今日阜阳”客户端被安徽省广电局列入安徽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皖广通2021)23号)“市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样板”重要项
15、目。阜阳市台纳入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建设,规划建设基于云原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微服务式平台,实现阜阳日报社、阜阳广播电视台等现有媒体资源共建共享。2022年11月完成项目招标,中标金额2378万元,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九)非遗工作开展情况1.截至2023年,我市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市、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10项、省级33项、市级122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48人、市级89人。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45个。2 .积极开展非遗对外交流展示活动,组织非遗项目及传承
16、人参加深圳文博会、成都国际非遗节、黄山非遗技艺大展、皖北非遗四市非遗精品展、皖北七市戏曲展演、非遗展演、阜阳剪纸赴淮南、池州、河南周口等各类展演、展示活动。为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提高阜阳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多年来先后组织安徽一贵州国家级非遗项目交流展演展示、阜阳一-敦煌国家级非遗交流展示展演、阜阳一一甘肃国家级非遗项目交流展演展示活动,每次活动均在当地掀起阜阳非遗热潮,目前已成为阜阳对外交流展示活动的品牌。3 .组织开展各类大型非遗艺术节、阜阳非遗精品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组织非遗小分队下基层,以春节、元宵、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时间节点,依托当地非遗
17、代表性项目资源,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在热门景点设立非遗流动摊位,邀请传承人现场制作,观众零距离感受非遗技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打造“非遗+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十)实施人才帮扶一是规范开展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重视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的培育和申报,2021年以来,我市有2人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韩玉梅(临泉)、吕云于(界首)入选2021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二是落实文化工作者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实施工作要求,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重点选派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文化工作者,2021年以来,市选派
18、文化工作者20名,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各4名。1.聚焦人才培养。一是注重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截至目前,阜阳市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10项、省级33项、市级71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48人、市级89人。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45个。临泉县(杂技)、阜南县黄岗镇(柳编)被评为文旅部2021-2023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临泉县(杂技)、太和县(书法)、界首市田营镇(彩陶)、阜南县黄岗镇(柳编)被评为2021-2023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
19、之乡”。深入挖掘界首彩陶、阜阳剪纸、阜南柳编、颍东刻铜、临泉毛笔、阜阳刺绣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文化遗产,建立阜阳花鼓灯、阜南嗨子戏、淮北梆子戏、界首扁担戏、颍上大鼓书、临泉抬阁等非遗传承基地,培养一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加强非遗传承技能人才保护开发,实施非遗传承人“名师带徒”工程,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二是加强文旅从业人才培训。2022年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经营、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共计举办各类乡村旅游培训班6班次,培训学员3700余人次,市县两级文旅部分相关人员上门指导乡村旅游工作60余次,指导经营主体100余家,从业人员600余人。三是培养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带头
20、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带头作用,2022年阜阳市委宣传部、阜阳市文明办、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阜阳市文联联合举办阜阳市“乡村文化带头人”培训,全市共遴选100名“乡村文化带头人”参加新时期乡村文化带头人的文化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实践、乡村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等培训课程。支持旅游协会建立导游员、讲解员培养基地,对中高级导游员和外语导游员,给予适当补贴。2.搭建服务平台。一是落实政策支持,2019年我市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设立旅游发展资金,促进重点旅游项目投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扶贫,促进品牌创建和业态提升,在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落实奖补,其中临泉县对能人杨
21、长岭承办的各类钓鱼赛事予以奖补。二是落实项目支持。市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多次到能人项目点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帮助文化旅游人才申报投融资项目、落实产业奖补,帮助企业办理融资贷款等。三是加强宣传推介。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数字平台发布文化旅游能人创作作品,组织媒体宣传能人先进事迹,我市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显现。(十一)完成情况1.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扎实有效。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健身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暖民心快乐健身行动,出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截止2022年底,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界首市建
22、有小型体育馆、小型体育场、游泳设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乡镇(街道)建有小型室内健身中心(活动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多功能球类运动场;行政村(社区)建有公共体育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8平方米。到2023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人民群众体育健身“举步可就”的局面初步形成。2 .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样。丰富和完善全面健身活动体系,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激情,认真开展“迎新年徒步登高”、“全民健身日”庆祝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交流展示”、“阜阳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23、,人民群众健身意识和身体素养进一步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3%,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3 .体育社团建设不断完善。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全市新成立跳绳协会、象棋协会、扑克牌运动协会、啦啦操协会、青少年乒乓球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市县体育类社会组织达到361个;组织开展市级体育社团星级评定工作,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更多的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到全民健身推广普及活动,增强了体育社会组织粘性和活力,体育社会组织在服务行业发展、强化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 .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各类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19577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
24、育指导员2.28名;以全民健身活动为载体,落实“体卫”融合制度,开展健身指导活动,受益人群2万余人次;强化科学健身理念,依托市、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建立科学健身指导中心9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全覆盖;规范全民健身晨晚练点,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民群众的健身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得到提升。(十三)“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1.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1)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城区的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大型场馆建设。截至目前,市级文化馆、博物馆新馆建成运营;县级方面,颍泉、颍东、太和、阜南、临泉等地均启用新场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阜阳市 文化 旅游 体育局 十四 规划 中期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2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