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细菌真菌感染管理的最新概念(诊断与治疗和预防建议).docx
《ICU细菌真菌感染管理的最新概念(诊断与治疗和预防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细菌真菌感染管理的最新概念(诊断与治疗和预防建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由于全球变暖、抗生素耐药增加以及人口迁移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感染状况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欧洲,由于大量来自中东、非洲和其它地方的难民涌入,带来了多重耐药的结核菌和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南欧和东欧,大肠埃希氏菌对广谱头抱菌素的耐药率最高(高达38.1%),而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也越来越常见(希腊为59.4%,意大利为34.3%,罗马尼亚为20.5%,而其它欧盟国家则少于2%)。有报道,在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塞浦路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超过50%菌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项系统性回顾对不恰当的
2、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强调了充分认识越来越多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重要性。多协变量分析表明,多重耐药菌-尤其是不动杆菌属的流行,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是与不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有关。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与患者死亡率独立相关,而多重耐药菌的患病率则与不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相关。在危重病人中,因多重耐药菌引起感染的流行正在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些临床研究来提高我们对这些感染模式变化的认识。最近一篇文章总结了由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ESCMID)组织的圆桌会议的讨论,强调了多重耐药病原体管理中的优先事项,确定了迫切需要更多研究的领域,并提出了目前应该
3、实施的一些建议。完美的抗生素使用还是一个不确定的领域,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抗生素剂量的优化、疗程、联合治疗的应用、雾化抗生素的使用和快速诊断的整合,从而指导治疗的进行。实验室技术方面的新进展,可以快速识别感染的病原体并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从而指导经验性选择的抗感染方案进行微调,促进抗生素的降级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并支持感染控制决策。为了解决抗生素耐药日益严重和不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问题,联合抗生素治疗方案越来越多地被推荐用于经验性和确定性的治疗,尤其是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对于产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包括肺炎和菌血症,有有限的中等质量证据支持联合治疗
4、的使用。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传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碳青霉烯类药物被过度用于经验性治疗,从而因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发生而产生了抗生素选择压力。最近,对老药及一些新药已进行了重新评估,这些药物对多重耐药病原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并为重症医师为保护碳氢霉烯类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提供了可能性。顾名思义,超广谱。-内酰胺酶(ESB1.S)的活性会被-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例如:克拉维酸盐-他噗巴坦。鉴于这一特点,-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已在几项观察性研究中进行了评估,这些研究为了减少碳氢霉烯类的暴露,把-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替代碳氢霉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产ESB1.细菌的感染。MERINO试验的设计就是为了帮
5、助解决碳氢霉烯类抗生素与哌拉西林/他喋巴坦在产ESB1.细菌感染的治疗中的争义的。研究结果已清楚地告诉我们,对产ESB1.细菌导致的血流感染,不应再把哌拉西林/他哇巴坦用来替代美罗培南进行经验性或确定性治疗。此外,严重流感仍然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特别是在心肺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并且被报道认为是侵袭性肺曲霉病和继发性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即使在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也是如此。由于生物被膜的形成,导管与医疗装置相关性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原因。手卫生和皮肤消毒仍然是导管置管操作中预防导管细菌定植的重要措施。来自日本的16个ICU的一项最新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使用氯己定-酒精进行皮肤消
6、毒的优势。在预防血管内导管细菌定植方面,不管是0.5%还是10%浓度的酒精氯己定葡萄糖酸盐均优于10%浓度的水溶性聚维酮碘。在美国的一个大规模的烧伤病房中,通过实施严格的计划,将研究转化为实践,包括:洗必泰洗浴,使用氯己定敷料和使用酒精浸渍的肝素帽等,实现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从15.5/1000导管日持续下降,并且已超过了3年时间感染率为0/1000导管日。对生物被膜的新认识,使得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成熟的生物被膜靶向管理,比如应用短程的导管锁对导管进行处理,应用抗生素辅助剂或酶类(DispersinB,DNasel)或阳离子鳌合剂,或直接针对细胞的分子(糖类,ADEP4,抗菌
7、肽等)。作为未来的另一个展望,噬菌体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我们治疗形成生物被膜细菌的能力。期待着血液中病原体的直接分子检测能成为严重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上的突破。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群集交叉试验显示,在标准治疗中增加对血液中病原体的直接分子进行检测的商业检验,提高了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微生物学诊断,缩短了开始针对性抗菌治疗的时间。最后,与标准剂量相比,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TDM)有利于抗生素剂量策略的优化,这有助于提高实现充分的药物暴露和临床成功的可能性。在危重病人当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是一种严重感染的日益频繁的病因,死亡率波动于30%至40%之间。大约80%的IFlS是念珠菌属感染引起
8、,念珠菌属仍然是ICU中的主要病原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地方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呈现出持续增长或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态势,这可能是复杂腹腔手术、存在高感染风险的患者人群的增加,以及患者人口学特点发生改变的结果。虽然与深部念珠菌感染相比,念珠菌血症的发作更易于识别,但目前的推荐意见主要集中在念珠菌血症的治疗方面,尚无深部(例如腹腔)念珠菌感染研究。充分的抗真菌治疗和感染源控制,即念珠菌血症时的导管拔除或腹腔内念珠菌感染时的脓肿引流,是降低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病死率也与次优诊断工具有关。标准的真菌常规血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可能会有2550%的侵袭性念珠菌病会漏诊,从抽取血培养到培养
9、结果阳性及真菌种类鉴定这过程的可能需要数天时间。除非通过确定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来迅速启动抗真菌治疗,否则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均有可能会进一步延迟。近年来,已经有其它基于非培养结果的诊断方法和药敏试验被提出来,用于抵消诊断上的困难,并改善患者的治疗,但目前它们的有效性仍非常有限。P-D.葡聚糖试验己呈现出了极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对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排除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尽管如此,由于它被认为是一种泛真菌的诊断方法,对侵袭性念珠菌病并无特异性。有意思的是,在患有胃肠道腹部问题的重症患者中,-D-葡聚糖试验对区分腹腔内念珠菌病与定植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因为各种目的,早期的抗真菌药物已被用于入住
10、ICU的成人患者,这些不同的目的有预防、或抢先治疗、或经验性治疗等。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各种抢先治疗的定义被提出来。因此,抢先治疗的概念一直是一个混乱的领域,因为一些作者已经将受治疗的患者描述为接受过经验性治疗,而其他人则提到抢先治疗或推断治疗。这种混乱的局面则导致了过度治疗,并带来了氟康咏对ICU念珠菌生态和/或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潜在不利影响。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的指南中不再把氟康哇推荐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药物,而是推荐棘白菌素类作为经验性治疗的一线用药。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2016版指南也同样推荐棘白菌素类作为在真菌种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的一线治疗用药。与氟康喋相
11、比,棘白菌素类具有:更强的杀真菌活性,更广的杀菌谱,优异的安全性和极少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然而,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棘白菌素类的优越性,以及病原体对氟康噗耐药性的出现,特别是在念珠菌中的非白色念珠菌,但氟康喋仍然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念珠菌病。尚无相关研究来确定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静脉用药治疗疗程。在最近的一项非对比试验中,在经静脉使用棘白菌素治疗5天后给予降阶梯为口服喋类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早期的降阶梯治疗并未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尽管抗生素管理计划是医疗保健系统中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之一,但很少有人关注抗真菌药物管理的实施,因此强调应该集中精力加强管理。表1列出了针对抗真菌治疗集束化措施而制定的
12、抗真菌药物管理十大原则。表I-ICU中抗真菌药物管理的十大原贝山严格限制或避免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尤其是氟曝,区分感染和定植,对于籁无辱疗7应用非培养诊断方法来早期发现侵袭性念珠菌病(BdgzCAGTAzPCR)减少只根据危险因素来进行经验性治疗根据风险因素,(重)定植和生物标志物来促进早期抢先抗真菌治疗C第一时间使用适当的药物(主要是黑白菌素类)进行正确治疗”48小时内给予充分的献源控制(导管拔除,适当引流,手术控制)0使用足够的剂量:低剂量与酎药性有为尽可能阶梯治疗(如果可能,在5天内)从矮白菌素到建类的降级。停止早期无效治疗并检查治疗持续时间(抢先治疗不超过7-10天)CAGTA白色念
13、珠里胚芽苣抗体;IC侵袭性邻FS分;BDGB-D-葡索糖试脸;PCR聚合酹链反应,细菌和真菌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常见问题。大型跨国点患病率调查发现,任何时候都有高达50%的ICU患者诊断为细菌或真菌感染。ICU感染有其自身挑战,致病生物通常具有内在和获得性耐药机制,使得经验性和针对性抗菌药物选择具有挑战性。ICU感染与患者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我们回顾了ICU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讨论了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和管理方法,以及预防感染的常用策略。细菌和真菌感染是ICU的常见诊断。2017年Vincent等人报告了88个国家,1150个中心的24h点患病率调查,在可获得感染数据的15,1
14、65例患者中,8135例(54%)确诊或疑似感染,10,640例(70%)接受了至少一种抗菌药物治疗,ICU继发感染1760例/8135例(22%);5259例具有临床意义的微生物学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3540/5259;67%),真菌感染占16%(8645259)这些数据与之前的多国点流行病学研究类似,如2009年进行的EPICII,报告中51%的患者认为感染,71%开具抗生素,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占62%,真菌感染占19%。ICU细菌或真菌感染死亡率高于未感染患者。ICU感染患者住院死亡率约为30%o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和耐药感染的存在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与社区获得性感染相比,死亡几
15、率增加(OR:1.32;95%Cl1.lO-1.60)。IeU感染通常由耐药细菌和越来越多的耐药真菌引起。这些感染称为抗菌素耐药(AMR),已对住院患者产生重大影响。全球范围内,抗菌素耐药性比率因区域而异。革兰氏阴性菌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产生广谱B-内酰胺酶(ESB1.)的肠杆菌、阻遏AmPC(头抱菌素酶)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CPE)、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挑战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糖肽肠球菌(GRE)。尤其是考虑到ICU高死亡率,以及相对地无法快速诊断和提供有效抗菌治疗,抗真菌耐药和耐药真菌感染成为一种新出现
16、的威胁。在真菌病原体中,多重耐药耳念珠菌的出现和全球蔓延,已导致数次医疗机构爆发事件。据报道,非白念珠菌的血流感染,对包括哇类和棘白菌素在内的一线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降低。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对氟康哇和棘白菌素耐药的光滑假丝酵母菌,以及最近出现对氟康喋耐药的近平滑念珠菌。已证明,近平滑念珠菌在新生儿和成人重症监护病房中持续存在并导致爆发。在丝状真菌中,最常见的呼吸道真菌烟曲霉,对三喋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噗类抗药性菌株引起的曲霉菌感染,在初次使用噗类和长期接受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均可见到,相关死亡率增加,对诊断和治疗构成了明显的挑战。对一种或多种抗真菌剂具有内在抗药性的霉菌引起的感染
17、数量正在增加,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毛霉菌属、镰刀菌属、塞多抱霉属和多育节荚抱霉。入住ICU与发生医院感染的许多危险因素有关,包括呼吸机/医院获得性肺炎(VAP/H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和尿路感染(UT1)。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有创机械通气、镇静和瘫痪、复杂的手术、广谱抗菌药物使用以及患者免疫状况,都增加了继发感染的风险。对于那些在ICU经历继发性细菌和真菌感染,并给医疗服务带来重大经济负担的人,预后往往更差。最近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突显了ICU患者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挑战。总体而言,新冠肺炎中细菌和真菌的混合感染很少见,但在ICU中的发病率很高。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崩溃、广谱抗菌剂的
18、使用增加以及新冠肺炎带来的医院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了此期间ICU多药耐药细菌感染的暴发。季节性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都导致更大比例的危重患者面临继发真菌联合感染的风险。已观察到的导致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感染的真菌病原体包括曲霉菌、毛霉菌和念珠菌。强调新冠肺炎真菌混合感染发病机制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宿主危险因素、免疫学机制和代谢反应是复杂的,HOenigl等人对此进行了广泛综述。本综述将探讨ICU细菌和真菌感染的诊断、管理和预防策,并将阐述目前和未来对ICU中疑似细菌和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方法,以及围绕预防继发感染的证据基础。ICU细菌和真菌感染诊断面临的挑战ICU患者感染的诊断可能具有挑战性。器官支持
19、可能掩盖传统的诊断因素,例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特征,包括低血压或发热,以及特定器官感染的临床特征。临床病史和检查可能是有限的,与作出治疗决策的紧迫性相比,诊断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虽然己经开发了预测工具来支持脓毒症的早期发现,但在许多情况下的总体表现仍然有限。目前指南建议,脓毒症诊断基于临床判断,而不是依赖更客观的决策支持工具。当怀疑有脓毒症时,及早识别、调查和适当的处理对于优化临床结局至关重要。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表1概述了与ICU频繁感染综合征相关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感染风险因微生物病原菌、感染部位、患者和局部因素而异。与医院一般人群相比,IeU细菌和真菌感染率通
20、常明显更高。与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常见因素包括内在因素,例如免疫抑制、合并症和危重疾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器官支持,例如机械通气、血液滤过和全肠外营养(TPN);外科手术;以及需要延长住ICU时间。表1重症监护室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内在因素可改变因素念珠菌血流感染 念珠菌定植 糖尿病 胃肠穿孔 年龄较大(65岁) 胰腺炎 脓毒症/严重疾病 血液/实体器官恶性肿病 肝衰竭/肝硬化 胎龄(新生儿) APGAR评分低 透析 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 中心静脉导管 皮质类固醉和免疫抑制剂 近期胃肠道手术 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使用 长期入住ICU 长时间机械通气 全肠外营养 体外膜肺氧合(ECMO)
21、静脉注射药物侵袭性曲霉菌病 长期或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严重疾病 创伤和烧伤 潜在呼吸道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严重流感 严重CoVlD-19 细胞介导的免疫缺陷 pentraxin-3、T1.R-3T1.R-4和dectin-1的多态性 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同种异体)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实体器官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治疗(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TNF-抑制剂) 延长住ICU时间毛霉菌病 糖尿病控制不佳 代谢性酸中毒 长期或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创伤和烧伤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严重COVD-19 全身使用皮质类
22、固醇 造血干细胞移植 器官移植 去铁胺治疗(铁螯合疗法) 营养不良 静脉注射吸毒肺抱子菌肺炎遗传性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HIV/AIDS)免疫抑制(例如皮质类固醇)囊性纤维化耐药/耐受真菌感血液/肿瘤恶性肿瘤广谱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染危重患者广谱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腹腔念珠菌感染男性年龄较大笠往使用过抗菌药物已有肺部疾病机械通气呼吸机/医院获得昏迷/低GCS神经外科手术性肺炎烧伤颅内压监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重新插管头部外伤离开ICU多器官系统衰竭病情严重程度侵入性装置(例如CVO血流感染肝脏疾病侵入性操作手术表现入院期间进行手术病原微生物定植(例如金黄色葡萄球手术过程菌)手术部位感染抗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U 细菌 真菌 感染 管理 最新 概念 诊断 治疗 预防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2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