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末寅初》唱词考.docx
《《丑末寅初》唱词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丑末寅初》唱词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丑末寅初唱词考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传统唱段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自刘宝全至骆玉笙及传人,数代传唱不辍。作品以四百六十余字的精短篇幅和简练生动的蒙太奇笔法,勾勒出寅时日出前后,我国古代人民生机勃勃的晨作画卷。在结构上作品独具特色,计有日转扶桑、明月西坠、金鸡唱晓(举子赶路)、渔翁出航、樵夫上山、农夫下地、学生上学、佳人梳妆、牧童短笛共九折,九组长句,宛如九幅水墨丹青,活泼灵动,意趣盎然。丑末寅初未见于各种子弟书传本,向无原稿,传唱年代既久,唱词小有流变。各唱家除了根据个人演唱习惯加入了“这个”、“他是之类连缀衬字外,唱词中也衍变出不甚合理处,最典型的当属第七折“学生上学”中的“仓皇”二字:念书的学
2、生走出了大门外,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根据骆玉笙演唱录音记录)“脚步儿仓皇”,言学生脚步仓促、张皇,这与前句“一步三摇”的从容镇定是很不协调的。一直以来,笔者怀疑“仓皇”二字是作品流传中的讹变。笔者对此存疑日久,查骆玉笙各时期演唱录音均如此,好友清平客兄查阅各种资料,发现众多京韵大鼓唱词文本更是异说纷纭,略举数例如下:“只见他,头戴方巾,身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踉跄,走进了书房。”(范伯群、金名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7集第20卷俗文学集一,上海书店1992
3、年版,第204页);“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蓝衫,腰系着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抱着书包,一步儿三摇,脚步儿跄踉,走入了书房J(刘宝全唱段,周纯一译谱,周纯一编著刘宝全的京韵大鼓艺术,“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89年印行,第39页);“我只见他头带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着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儿三摇,脚步儿踉跄(读仓)哪,走入了书房。”(刘宝全大鼓词,章翠凤大鼓生涯的回忆,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198页);“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惶,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天津市曲艺团编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选,百花文
4、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98199页);“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宫辛编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选集,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只见他,头戴方巾,身穿蓝衫,腰系丝绦,足登云履,怀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跄慌,走进了书房。”(胡孟祥、王中一主编孙书筠京韵大鼓演唱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155页);“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书房。”(白奉霖供稿,刘洪滨、刘梓锋主编京韵大鼓传统唱词大全,中国戏剧出版社2
5、000年版,第78页);“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走进了书房。”(白奉霖编著京韵梅花大鼓词,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蓝衫,腰系着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怆慌,走进了书房J(白奉霖鼓曲四大派,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220页);“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书房。”(刘春爱根据骆玉笙演唱录音记录本,鲁学政、孙福海主编天津鼓坛名家传统唱段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以上1
6、0种文献,竟多达6种措辞:踉跄(2处)、跄踉、仓皇(4处)、仓惶、跄慌、怆慌。其中,“跄踉”实为叠韵连绵词“踉跄”的异形词,故可归结为“踉跄”3处,均为刘宝全的唱词;“仓惶”亦是叠韵连绵词“仓皇”的异形,而“跄慌”和“怆慌”实为“仓皇”的讹写,故可归结为“仓皇”7处,除刘宝全外其他人均唱作“仓皇工问题在于,无论是“脚步踉跄”,还是“脚步仓皇”,均与文意相悖。日前,清平客兄淘得1957年沈阳文联编鼓词汇集(第六辑),其中收录了由朱寿亭记录的丑末寅初唱词,文字虽有荒疏处,唯“学生上学”一折颇发人深省:“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我只见他,头戴方巾,身穿蓝(原文误作“兰”)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
7、,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跄跄,走进了书房。(第269270页)既非“踉跄”,亦非“仓皇”,而是“跄跄,查汉语大词典,“跄跄”词条云:跄跄: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絮尔牛羊。”高亨注:“跄跄,步趋有节貌。”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唐则诗人济济,宋则文士跄跄。”果然“跄跄”的词义与“踉跄”和“仓皇”大相径庭。“脚步跄跄”是脚步有节奏,稳健合礼仪,这与“一步三摇”的从容就相匹配了,这才是圣人门生的做派。我们无从判断朱寿亭“跄跄”二字的来历和依据,但显然“脚步跄跄”大优于“脚步踉跄”和“脚步仓皇”,与作品的意境更为契合,应为正字。四那么,“跄跄”是如何讹变为形音相近而
8、词义大异的“踉跄”和“仓皇”的呢?所幸有刘宝全丑末寅初早年录音可资考证,事实上,上述前三种文献中刘宝全的唱词也是根据唱片录音记录出来的。根据京剧老唱片网站(http:/)资料,1929年刘宝全携三弦王文川、四胡韩德荣二位琴师与胜利唱片公司合作,为这一小段灌制了唱片,音频至今珍存:一步三摇,脚步Cangcng,走入了书房。”值得注意的是,刘宝全所唱并非后人所记的“踉跄(哈ngqiang)”,更非“仓皇(Canghuang),而是“cGngcang,o“脚步C台ngc白ng”是一种什么意象?表意是非常模糊的;究竟对应哪个词呢?遍翻词典,未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叠韵词,最贴切的反倒就是“跄跄,愚以为,很可
9、能刘宝全望字生音,把“跄跄”二字错唱成了“cngcang,o跄,正音q语ng,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七羊切”,即“七”的声母与“羊”的韵母相切成音。换言之,在东汉许慎年代,这个字就念q语ng,不念Wng。康熙字典云:“唐韵七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千羊切,音锵。”亦即,从唐至清均念qi&ng。又,根据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跄、蹦、锵等互为异体。窃认为这是一组拟声字,拟金属撞击声则以“金”作形旁,即“箱/锵”;拟走路之节律声则以“足”作形旁,即“跄毓”,总之,字音均念qiango看来,1929年灌制唱片时,刘宝全所唱“脚步CGngCang”就是“脚步跄跄”之讹。需要反复强调的是,文献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丑末寅初 唱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2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