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docx
《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规范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处置工作,提高公司舆情应对能力,最大程度防范和化解突发新闻事件造成的品牌声誉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规划、制度,以及中国能建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及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第二条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公司范畴内、需由公司负责新闻发布和舆情处置工作的突发新闻事件;指导所属单位、委托管理单位、直管项目公司和
2、直管项目部(以下简称各单位)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舆情处置工作。第三条响应分级根据突发新闻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新闻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重大(H级)、较大(In级)、一般(IV级)。对照突发新闻事件分级,公司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附件1。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及工作机构针对突发新闻事件,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研究成立突发新闻事一1一件应急指挥小组,具体如下:组长:分管新闻宣传领导组员: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工会工作部)、国际业务部、培训中心、传媒中心等部门、直属机构主
3、要负责人。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成员部门职责及联系方式见附件2。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由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主任担任。第五条各单位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机构各单位要参照设立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机构,及时、准确地向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报告舆情和处置情况;监测和处置负面舆情;执行新闻应急办制定的工作措施;按照程序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接待现场记者;总结处置经验和教训。第三章应急响应第六条信息接报与处置(一)信息接报。1.突发新闻事件信息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涉及的单位和基层单元,及时汇总、核实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一旦发生重大及
4、以上突发新闻事件,必须在接报后1小时内向上一级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报告,逐级上报到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的时间距事件发生不得超过2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特殊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但越级上报的单位和有关部门必须同时报告上一级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间、首发媒体、浏览评论转载情况、影响程度、舆情走势、潜在危害情况,以及事件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等。报告人的单位、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信息上报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通过电话、内部邮件等方式上报。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XXo2,预警信息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通过以下途径获取预
5、警信息:(1)经评估确定的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件;(2)公司相关部门通报或各单位上报的预警信息;(3)通过政府或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预警信息;(4)上级部门、地方政府或利益相关方向公司告知的预报信息。(二)信息的研判与处置。1.重大事项舆情的预研判对拟出台的重大改革事项、拟发布的重大信息和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本部有关部门提出预研判申请,由公司分管领导牵头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党委宣传部召开预研判会议,分析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各单位重大事项舆情预研判,原则上由各单位负责,确需公司本部进行预研判的,由各单位根据业务性质向本部对口业务部门提出预研判申请,再按照前述程序进行预研判。突发新闻事件应急
6、领导小组也可根据情况直接启动预研判。2.突发新闻事件的研判研判内容:研判突发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关注焦点;分析判断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舆情升级发酵趋势等,提出相应处置意见。研判时间: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进行研判。对于非公司本部本级的新闻事件,由所在单位进行研判,并在第一时间将研判结果和发展趋势上报。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根据研判报告和舆情监测趋势,形成初步意见,并将研判结果向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汇报,必要时及时升级研判级别。达到本预案设定的应急启动条件时,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作出响应启动决策。若未达到响应启动的条件,突发新闻事件应急
7、指挥小组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并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调整预警级别或响应启动。(三)信息上报公司本部向中国能建报告突发新闻事件信息。(四)信息传递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若需将相关情况通报无直接管理关系的相关政府部门、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合作单位等相关方,公司本部对应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市(县)级政府部门,以及各方驻地单位。信息传递一般采取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以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传递。第七条预警(一)预警启动。1.预警级别划分按照突发新闻事件性质、发展态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司预警对应划分为四级,由高到低分别为I级、11级、In级、IV级,依次用红色
8、、橙色、黄色、蓝色标示。2.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由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及传真等有效渠道及时发布,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预警级别。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级别、原因、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应对措施等。(二)响应准备预警信息发布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相关单位连续跟踪事态发展,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准备。2.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进入应急准备状态,加强舆情监测,采取相应防范控制措施。(三)预警调整与解除根据事态变化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根据已预警事件的发展,有关情况证明突发新闻事件不可能发生或危险已经解
9、除,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由启动预警的应急管理机构解除预警。第八条响应启动(一)一级响应。符合一级响应条件时,经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作出响应启动决策后,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启动一级响应。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响应程序如下:1 .组织召开公司应急指挥小组会议,落实有关重大应急处置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2 .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立即进入24小时应急值守状态,及时收集汇总事件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信息。3 .起草公告、新闻通稿等,形成统一对外口径。4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收集媒体报道,认真分析研判,及时汇总上报。5 .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
10、公告说明、接受记者采访等形式及时主动表明态度、发布信息、澄清事实,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赢得公众的理解支持。6 .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协调现场应急工作。事发单位及生产单元响应程序如下:1.迅速汇总、核实突发新闻事件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7 .同步开展舆情监测,密切关注舆情变化,并根据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控制传播范围。(二)二级响应。符合二级响应条件时,经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作出响应启动决策后,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启动二级响应。公司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响应程序如下:1 .组织召开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判部署有关重大应急处置问题。2 .突发新闻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加强舆情监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突发 新闻 事件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3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