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苗五上)习作单元整体解读.docx
《(陆苗五上)习作单元整体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苗五上)习作单元整体解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姓名:陆苗-单住1.浙江省平湖市平湖师范附属小学职务:教导主任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街道环北二路310号邮箱:94240(函年ee11手机号码:13586445525邮编:314200读写融合:提高说明文习作指导实效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教学为例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陆苗【摘要】统编教材从中段开始,每册的第五单元都是特殊的习作策略单元。该单元的每个部分是相互衔接的有机整合,指向于最终的“习作成果”。这种聚合性构成了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中心读写融合的单元整体。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从“提取要素图谱,厘清编排体系”“打通读写路径,实现知行转化”
2、“凭借台阶活动,助力习作成果”三个方面在习作单元整组视角下,实现读写融合,提高学生的说明文习作能力。【关键词】统编教材习作单元读写融合说明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J课程目标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进阶到了如今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3.O版本。作为语文学科,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阅读和写作几乎是两个相同的过程。统编教材从中段开始,每册的第五单元都是特殊的习作策略单元。该单元的每个部分是相互衔接的有机整合,指向于最终的“习作成果”。这种聚合性构成了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中心读写融合的单元整体。那么如何在教学
3、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统一,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生共长,达到写作与阅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和发展的目标呢?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从“提取要素图谱,厘清编排体系”“打通读写路径,实现知行转化”“凭借台阶活动,助力习作成果”三个方面在习作单元整组视角下,实现读写融合,提高学生的说明文习作能力。一、提取“要素”图谱,厘清编排体系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是“写说明性文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J习作要素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根据教材要求,在评价学生习作成果的时候要求从“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
4、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三个方面展开,这是学生第一次写说明文,对于“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肯定是本单元的习作能力重点难点之处,那么学生对于“把一样事物写清楚”有没有基础呢?起点在哪里?这就要求我们先梳理,厘清教材编排体系。1.纵向梳理,找准学习起点在纵向梳理的时候,要分不同的学情,一是前期使用人教版教材的五年级学生(以下简称“第一类学生”),这要求我们着眼人教版的中段教材;二是沿用统编教材的五年级学生(以下简称“第二类学生”),他们是跟随统编教材成长的。第一类学生习作话题习作要求写一则观察日记(三上第四单元)观察事物,把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写下来。我的奇思
5、妙想(三下第六单元)展开想象,写一写未来的事物。写连续性观察日记(四上第二单元)留心观察,写写新发现或观察过程中的趣事。写喜欢的动物(四上第四单元)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四上笫五单元)搜集有关资料,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介绍。我们的奇思妙想(四上园地第八单元)展开想象,写写自己的奇思妙想。大自然的启示(四下园地第三单元)搜集资料,把发现或活动经过、心得写下来。第二类学生习作话题习作要素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三上习作单元)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儿真美(三上第六单元)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我的植物朋友(三下第一单元)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6、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下第四单元)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国宝大熊猫(三下第七单元)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推荐一个好地方(四上第一单元)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去推荐理由。写连续性观察日记(四上第三单元)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我的奇思妙想(四下第二单元)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我的动物朋友(四下第四单元)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口语交际)对照上表,发现两类学生,对于“把一样事物写清楚”,学生在“观察”“资料搜集”“介绍清楚”有一定基础的,甚至可以说基础是相同的。就“观察”而言,虽然第一类学生没有专门的指向“观察”的习作单元,但不管观察中的发
7、现我理解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我一姓金反草.它觑闭加叶子.我发现垄睡觉时是4君眼睛的,是观察的兴趣、习惯还是方法,在之前的学习中都分散地接触过,如人教版二上我是什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化吗?)雷雨(课后习题:我要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三上“写一则观察日记”的时候,书上也有指向观察方法的引导。笔者看来,通过两类学生的学情的纵向梳理,发现就本次习作单元而言,大家的起点几乎一致,并不需要其他的补学。重点在于说明方法的合理运用(特别是第二类学生,统编教材“说明文”一词,只在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尽管四下有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文章,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
8、题,并试着解决”,绝口不提说明和说明方法,就这个方面而言,第二类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压力比较大。)和多角度选材的指导,之前学生接触的习作话题相对集中,而本单元,通过习作,我们发现在选材上,根据事物本身的常见度和新奇度既可以介绍特点,也可以介绍制作和使用方法,比较多元。2 .横向梳理,把握单元整体统编教材教学的时候要有单元整组观照的意识,特殊的习作策略单元更是一个单元是一个有机融合的系统,整个单元的学习都围绕最后的习作成果呈现而展开。本单元围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编排了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和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太阳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陆苗五上 习作 单元 整体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3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