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海洋牧场规划(2023-2030年).docx
《威海市海洋牧场规划(2023-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市海洋牧场规划(2023-2030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威海市海洋牧场规划(20232030年)刖百威海市是海洋渔业大市,海岸线长968公里,管辖海域1.13万平方公里,海水养殖面积11.2万公顷,水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2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17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05万吨,占64.7%。随着近海渔船转产压力增大,我市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发活海五个导向,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推动海水养殖由近岸向远海、单一向立体、粗放向精致、分散向规模转变。在海洋牧场的示范带动下,海产品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2022年全市海带产量17.7万吨,占全省87.6%;鲍鱼产量3.1万吨,占全省85.7
2、%;牡蛎产量64万吨,占全省50.9%;海参产量4万吨,占全省36.3%,威海刺参乳山牡蛎荣成海带成为知名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海洋牧场带动海上采摘、休闲垂钓、渔家乐等业态快速发展,全市休闲渔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尽管目前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统筹规划不足、科技含量不高、同质化突出等问题,制约了海洋牧场综合效益的发挥。为更好地发挥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综合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市海洋牧场在未来一个时期建设取得新突破,发展再上新台阶,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至2030年。第一章发展现状一、威海市海洋牧场建设情况威海市自2005年起,开展了一系列以投放人工鱼礁,移植种植海草和海藻
3、,底播海珍品,增殖放流鱼、虾、蟹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3个(数量居全省第2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个(数量居全省第3位),海洋牧场示范区面积15661.2公顷,海洋牧场建设规模走在全省前列,山东省先后2次召开海洋牧场现场会推广我市做法。(一)突出政策引领,完善海洋牧场保障体系在政策保障上,出台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休闲渔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在空间规划上,制定了威海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规划了总面积106万公顷的可养殖区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在资金扶持上,制定了支持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4、的若干政策措施,每创建1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市级财政给予奖励200万元。在风险预防上,制定了威海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实施细则,支持开展藻类、牡蛎养殖风力指数保险,已将总面积30多万亩的海藻、牡蛎养殖区纳入保障范围。在质量体系上,制定的海洋牧场休闲服务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半潜式PE管架平台建造及检验技术规范是首个海洋牧场平台地方标准,威海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是省内首部区域协同立法法规。(二)突出效益引领,创新海洋牧场养殖模式牢牢把握科技兴海发展战略,创新养殖模式,推广新技术,提高综合效益。一是发展立体养殖。创新实施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藻类、滤食性贝类、投喂性鱼类等按照7:2:1
5、的比例安排养殖结构,在保持水质优良的同时,藻类和贝类亩产量均提高25%。该模式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广,吸引美国、法国、加拿大、挪威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目前,全市立体化海洋牧场养殖面积达到14万亩。二是发展生态养殖。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生态浮漂更新工作,已布设2100余万个生态环保浮漂,减少海上塑料垃圾产生;研发海洋牧场零排放净化装置,利用生物降解酶等技术,实现海洋牧场生活污水零排放;累计投放人工鱼礁489万空方,构建生态养殖区。三是发展精致养殖。加强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攻关,抢占海洋种业发展高地,引进20余个水产遗传育种专家团队,培育出寻山1号皱纹盘鲍、爱伦湾海带、海大3号
6、长牡蛎等14个优良新品种,全市海水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位于全省全国前列,荣获中国海洋种业之都称号。(三)突出产业引领,推动海洋牧场跨界融合始终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活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一是深化与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融合。依托全市958家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企业,聚力打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推动牧场产品由简单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研发的牡蛎肽、即食海带面等系列产品,与初级加工产品相比,平均增值3.5倍,年增产值200多亿元。二是深化与海上旅游产业融合。依托海洋牧场体验馆和海上平台,大力发展海上采摘、观光旅游、户外体验、休闲垂钓、渔家
7、文化传承等活动,积极打造体验型渔业。现已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1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8处、省级休闲海钓场23处,获评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三是深化与海洋碳汇产业融合。依托我市贝藻类养殖等碳汇渔业体量大的优势,在国内率先开展海洋碳汇领域的探索研究,出台了全国第一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率先完成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制定;爱莲湾海洋牧场是全省首个零碳海洋牧场示范点,国内首单海草床和贝类碳汇指数保险在我市落地,海洋碳汇贷获评全省优秀金融创新产品。二、存在问题(一)海洋牧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多分布在近岸海域,以投礁型和田园型为主,投礁型主要集中在威海荣砺口高区,装备型海洋牧场尚处在探索
8、试验阶段,增养殖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二)养殖方式较为粗放。虽然我市海水养殖产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但对养殖海域的承载能力缺少科学评估,对养殖品种缺少合理规划和布局,优势海域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三)关键技术仍需加强。海洋牧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近年来,我市虽然成立了一批高等涉海科研院所,但在海洋牧场领域的研究较弱,对海洋牧场发展的科技支撑还不足。比如渔业机械化、装备化水平较低,荣成作为全国海带主产区,目前海带夹苗、收割仍然主要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再比如,目前适合深远海养殖的品种极少,亟需在养殖新品种研发方面实现新突破。(四)海洋牧场特色不够突出。海洋牧场建设创
9、新不够,建设趋同性较强,类型比较单一,品牌意识比较弱,海洋牧场的资源特色、文化特色和产品特色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海洋牧场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运用和体现不够,经营管理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产业特色发展意识有待增强。三、挑战与机遇近年来,海洋渔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发展呈现硬约束、新结构、多挑战的新趋势。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出现了刚性约束,用海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传统养殖的作业方式较为粗放,渔业产品量大值低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亟待转方式、调结构,因海制宜地构建多类型多品种兼养和轮养新模式。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58
10、号)提出了促进渔业资源永续利用,建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的发展方向;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作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重要指示;201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鲁政字201912号),建设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这些都为发展海洋牧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威海市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岸线绵延曲折,拥有良好
11、的天然海域生态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牧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金钥匙,是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探索,也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海洋牧场,不仅能有效养护海洋生物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还能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推动养殖升级、捕捞转型、加工提升、三产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海洋渔业向绿色、低碳、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第二章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2、生物资源养护、海水健康养殖、产业融合、富裕渔民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探索以近浅海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为重点的海洋渔业发展新模式。建设一批布局科学合理、装备水平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产业多元融合、产出高值高效、发展绿色生态的海洋牧场,努力构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近浅海与深远海相统筹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渔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布局,有序发展。统筹考虑近浅海和深远海渔业发展,形成各有侧重、协调有序的发展格局。做好前期海域自然资源本底调查,有效衔接主体功能区战略、海洋功能区划、海
13、洋经济发展规划、渔业发展规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等政策,加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科学规划海洋牧场建设布局,统筹海洋牧场和捕捞业协调发展。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本地物种及增殖渔业资源为基础和前提,提升海洋牧场的生态系统功能。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立足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建设重点、方式和规模,促进海洋牧场绿色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充分考虑各区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论证海洋牧场发展方向,探索多元化建设方式,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牧场,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四是坚持创新驱动,融合
14、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海洋牧场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加强绿色环保的现代技术装备集成应用,精细化实施并管理。注重全产业链开发,积极拓展海洋牧场多种功能,带动海洋二三产业发展,促进海洋渔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三、目标任务到2030年,通过创建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海洋牧场,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海域特点的海洋牧场发展新路径,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推动我市海洋牧场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1 .海洋牧场建设质量显著提高。海洋牧场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近浅海和深远海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海洋牧场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对渔业经济、海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威海市 海洋 牧场 规划 2023 203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3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