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docx
《大学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凝聚特色、加快推进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为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及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和XXXX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绩与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持续改善,稳步推进岗位管理与聘任机制改革
2、,持续深化人才评价、薪酬分配机制改革,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1.规模和结构持续改善师资队伍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加大培养引进力度,截止2020年12月底,全校在职教职工由914人增至1018人,专任教师896人,其中正高职称65人,副高职称270人,具有博士学位IOl人,具有硕士学位697人。专任教师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不断改善。2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和教师发展中心,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完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自2016年以来,培养并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563名,“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66.3%。获批省级以上人才提升项目52个。实施优秀
3、青年骨干教师研修计划,103名教师赴海外访学研修,7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8名教师赴国内高校访学或单科进修,教师整体学历学位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有了较大提高。3 .高层次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十三五”末,学校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XX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XX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XX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省级教坛
4、新秀23人。4 .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深化编制管理、职称评聘及薪酬分配等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有章可循。争取编制资源,新增周转池编制359个。落实我省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部署,利用好职称评审权下放契机,推进职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评聘正高35人、副高107人、中职222人。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加大考核激励力度,落实一次性工作奖励发放等,教职工人均收入稳步提高。实施绩效工资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体现知识能力与贡献、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十三五”期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学
5、校的师资队伍规模和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1.师资队伍规模不足结构不优。师资队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优,博士比偏低,整体质量还不够高。生师比与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要求的17:1还有明显的距离。部分学科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不多,职称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无法满足新阶段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 .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不均衡。部分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与学校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更新速度缓慢,学术研究意识不强;教师整体教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水平不高,科研教学互相促进的联动效应不够,制约了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3 .高层次人才和
6、团队建设亟待加强。高职称、高学历等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分布不均衡,高水平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匮乏,标志性成果数量较少;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数量不足,部分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不足,团队意识不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4,体制机制建设仍需不断完善。学校分级分类、多维度的综合考核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影响考核过程的主观因素较多,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导向性不够,考核激励效果不是很明显,人才引进与培育、考核评价和薪酬分配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体现还不够充分,教师分类评价机制还需加快建立。二、“十四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面临的机遇当前,我国教
7、育事业已经站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大政策密集出台,为高等教育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明确了推动深化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健全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举措,为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从省内发展形势看,“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奋勇争先、加快
8、建设现代化美好XX的关键五年,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阶段。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XX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指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教育提质扩容重大工程、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等,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学校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广大教师干事创业搭建了舞台。作为地方应用型师范院校,要牢牢把握办好一流本科和教师教育振兴的历史机遇,积极顺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大势,聚焦师范教育主业,建好一流学科,建强一流专业,为学校内涵式发展争取更有利
9、的资源,创造新机遇,开辟新路径。(二)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校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新要求。我省正加快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分类推动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引导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有序竞争,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在当前学校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缺乏平台、区位、资源等优势,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情况下,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适应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要求,应对人才激烈竞争态势,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活力,保持人才队伍规模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三、“十四五”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10、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主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认真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思想,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振兴本科教育,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师范特色”建设目标,坚持“弓I、育、稳、用”结合,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深入完善人才评价、岗位设置与聘任、薪酬分配制度,为增强我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建设好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5年,专任教师数量充足,整体结构更加优化,教科研能力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建设卓有成效,建设一支
11、师德高尚、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新时代高水平师资队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局面。2.具体目标一一增加总量优化结构。到2025年,专任教师总数100o人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数1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0人以上,力争拥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左右,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4-6个,“双能型”师资队伍比例超过80%。优化教师发展机制。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优化教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切实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教师终身发展。一一统筹各类队伍建设。合理规划学校管理队伍,加强实验技术、图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学院 十四 师资队伍 建设 规划 2021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3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