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自考现代管理学-知识点汇总.docx
《0107自考现代管理学-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7自考现代管理学-知识点汇总.docx(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洁的管理机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1,2,系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2011年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管理及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管理是一种及人类文明共存的社会现象。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管”,“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利范围内,对事或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管理:在社会活动中,确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
2、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困难,管理权力起先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阅历管理仍占主导地位部落议事会充当管理部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主要依靠于传统习俗来实现。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及继承接受军事民主制的惯例进行。资本主义以前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分工的出现时在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整个前资本留意国家管理仍以高度集权为特征,国家管理表现为阅历管理。中西方古代文献中,探讨管理问题的:柏拉图的国家篇,亚里士多德的政
3、治学,孔子的论语,孙武的孙子兵法,司马迁的史记。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管理,就是把国家权力分为:1,立法权2,司法权3,行政权。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工商企业管理中。现代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现代管理学的民主管理在实践中的变现:1 .管理主体具有全局关联,留意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1.管理组织有通畅的沟通网络2 .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及各组成部分之前的关系2.组织成员能充分表达自己意志3 .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作用。3.组织领导者敬重下层人员的看法4 .有完善的民主参及制度5 .有健全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共管理及私人管理的区分:1 .管理宗旨:公共管理管理宗旨是维护,支配和
4、增进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私人部门或组织只有依靠获得利润而生存2 .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主体是政府;私人管理主体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3 .管理依据: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和托付权力;私人管理的依据是私人权利和市场权威,4 .管理对象: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主要表现为:1.商业活动2.会计活动3.技术活动4.财务活动5.平安活动的管理以及支配,组织,指挥,协调,限制等各项职能活动。5.管理过程:公共管理过程充溢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支配,表现为:1.依法行政2.民主权力行使3.加强监督4.阳光政府5.回
5、应性政府。私人管理享受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如商业机密,技术平安等公共管理的显著特征:1.依据托付权力2.平衡多元利益要求私人管理的显著特征:1.以盈利为目的2.以市场为导向公共管理供应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他们具有不行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私人管理中的权威可称之为市场权威和经济权威,私人管理的权威取决于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及国家的强制力没有关系。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建出新的生产力国家的作用,除去其阶级统治的一面外,事实上是一
6、种社会管理职能。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对生产力的作用:1 .管理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况2 .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科学管理是充分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前提。管理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1 .管理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2 .管理对生产力诸要素的配置组合是否合理3 .管理对组织活动过程的调控是否刚好恰当其次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管理学的探讨对象:管理学:特地探讨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1,探讨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探讨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探讨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7、(马克思语言,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利用了数学才能达到完善)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自然属性也称生产力属性;社会属性称也生产关系属性)三、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人类管理阅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所供应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是一门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学科。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各种有益的学科理论成果都可以进来)3,严密性(逻辑体系,)4,好用性严密性标记着管理科学在当代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定量探
8、讨将使现代管理学理论更具有好用性和可操作性。四,现代管理学的探讨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及技术的基本问题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及方法一,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2, 一切从实际动身,充分相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动身点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很重要条件4,驾驭相关学科的基本学问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详细方法:1,比较探讨法是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
9、法异同点的探讨,总结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2、定量分析法是运用自然科学学问,把握管理活动及管理现象内在的数量关系,寻求其规律的方法。3、历史探讨法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予以总结概括,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实现古为今用的方法。这种探讨方法运用的结果形成了人类管理思想产生及发展的历史。4、案例探讨法是通过对现实中发生的典型管理事例进行整理并绽开系统分析,从中把握不同状况下处理问题的不同手段,以达到驾驭管理原理,提高管理技能的方法。5、理论实际的方法把现成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及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概
10、括总结新的理论理性相识法。其次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内容:1.简洁的自然劳动分工思想2.朴实的劳动协作思想3.原始的组织思想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实系统管理思想(万里长城,都江堰,孙子兵法)2中国古代用人思想:1.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2.韩非子的专制管理思想3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1.商鞅和韩非子的以农为本,集富于国”2.荀子的上下俱富3.司马迁的善因论(即,善者因之)(国家在适当合理的干预下对国民经济实行放任政策)中国古代设计经济管理思想的书籍:孙膑兵法,六韬,司马法,老子,阴符,齐民要术,农政全
11、书,天工开物。(孙,六,司,老子;阴,天,农,齐)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1行政管理思想:1.占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2.埃及设立了宰相职务2生产管理思想:1.埃及修建的金字塔2.瑟洛芬的管理思想,及泰勒的思想相近3教会管理思想:1.欧洲中世纪的教会管理近代西方理论主要指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后.二,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1 .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支配方面和成本核算)(第一个行为的人总是“特博”人眼球的)2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以制针业为例说明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更.(密,针,联想到了用针来“临行密密缝”;还有“密”一字,流水线上的分工“紧凑,密集”的特点)
12、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D技巧(娴熟)(2)节约一个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机械的独创3 .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切人的哲学,欧文试图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欧,文人)4 .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强调劳资协作,提出了固定工资加利润共享制度5 .安德鲁尤尔:管理教化的先驱者,提出三项原则:1.机械原则2.商业原则3.道德原则(受教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是很简洁被炒就鱼“尤尔,谐音”的)6 .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麦卡勒姆实行明确的分工负责制。麦卡勒姆绘制了最早的组织图,以表示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和报告关系.亨利普尔
13、从麦卡勒姆的制度和措施中归纳出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三条基本原则:1.组织原则2.沟通原则3.信息原则。(“姆普”变有谱)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尝摸索讨管理问题的结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1.“泰勒”被誉为是“科学管理之父”称号,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2 .以“法约尔”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3 .“韦伯”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韦伯”不微博(这里意指现代),所以就是古典的意思。)管理科学产生于19世界末20世纪初.一、科学管理理论:内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 .为了提高生产率必需为工作选择一流工人3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需实现标准化4 .在制
14、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 .设置支配层(意识流),实行职能制(不同职能工长带领人执行被支配到的支配)(意识流一一详细化)6 .对组织机构的管理限制实行例外原则(日常事务下分,例外(即重要)事务才自己决策及监督)7 .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例外原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处理授权给下级管理者,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及监督。例外原则的目的:解决总经理的职责权限。泰勒科学管理的影响:1.开创了管理实证探讨的先河2 .是人类的管理从阅历上升到科学3 .科学管理是发展的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1 .对人的看法错误2 .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因素3 .未能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
15、营和管理的问题二、一般管理理论:内容:1.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实力的相对重要性(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员实力的相对重要性)2 .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5项职能:1.支配2.组织(人力,物力,财力)3.指挥4.协调5.限制3 .阐述了管理教化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即学问层面的形成(管理理论的建立)及获得(管理教化)4.提出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14项原则“,劳动分工2,.权力及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听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酬劳8,适当的集权和侵权9,秩序10,公允11,保持人员稳定12,首创精神13,人员的团结14,跳板原则(你真的“首创”了“
16、跳板”“保持”记录啊。两“统”的“权责”“纪律”,我“个人”怎么吞得下去?为了证明“团结”,也为了证明“秩序”的“公允”,我只好“合理”“适当”地把它们“分工”了下去了啊。)跳板原则是避开产生信息延误现象。法约尔的贡献:1.为管理科学供应了完整理论框架2 .提出了一般管理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理论3 .接受演绎方法全面探讨管理问题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心情,行为及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动身,探究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一、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早期行为科学又称“人际关系论”早期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梅奥,(人际关系之父“奥文”一一“梅奥”)19
17、27年在哈佛高校起先了管理史上出名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的三个阶段:1.检验和分析试验失败的缘由2 .大规模的访谈交谈3 .对非正式组织的探讨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困难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看法及其人际关系状况(提高生产率途径是提高职工的满意度)(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二、后期行为科学理论1,有关人的须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2.麦克利兰成就须要理论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车“内”“赫”“麦”片)过程性激励理论包
18、括:1.弗鲁姆期望理论2.亚当斯公允理论3.波特-劳勒模式行为改造激励模式包括:1.斯金纳强化理论2.凯利,韦纳等人的归因理论(“斯”“行”“韦”“凯”,一路施行归因是为凯利)2,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记忆:XT染色体),阿吉里斯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3、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斯托格弟和沙特尔的“四分图”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菲德勒的权变模式,埃文斯等人的途径-目标理论,科曼等人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4“领导”,2几何“四分图”“方格”+“途径-目标”)
19、勒温的将领导方式:1.专制式2.民主式3.放任式。阿利克的:1.专制一权威式2.开明一权威式3.协商式4.群体参及式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1.工作行为2.关系行为3.下属的成熟程度。第四节,系统论,限制论,信息论及管理理论的丛林一,系统论,限制论,信息论的产生及基本内容诞生于20世纪40年头基本内容:1,系统论是探讨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的一站学科2,限制论是探讨各类系统的限制和调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动限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生物学,数理逻辑等多种学科的技术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信息论是揭示信息的本质,并运用数学方法探讨信息的计量,变换和
20、存储的一门学科二,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1,管理过程学派(法约尔):强调对管理过程和职能进行限制2,阅历主义学派(德鲁克)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从系统理论动身,适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团体及个人作出全面分析。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从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过来,主要观点: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2 .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强调发挥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3 .提出了决策的准则,主见用“令人满意”准则取代最优化标准4 .归纳了决策的类型,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5、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
21、韦克):于20世纪60年头发展到鼎盛时期6,权变理论学派(伍德活德和菲德勒)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头以来,管理理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创新成果的缘由: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资源过度耗费3.世界经济一体化4.学问经济时代的到来5.电子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一、Z理论日本管理学家大内提出了Z理论,大内认为,雇员关切企业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1 .长期雇员制。2 .建立缓慢的评价及提升制度,目的是要培育雇员长远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3 .拓展职业发展路径。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自我指挥取代等级指挥,实现雇员的内在限制。5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6
22、 .建立整体关系。二、企业再造理论1993年,美国学者迈克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出版了企业再造一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企业再造的内涵,方法及程序,使企业变革有了全新的系统理论指导。20世纪90年头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企业再造运动,形成了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企业再造的程序及要求:1 .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2 .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3 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4.制定企业再造方案。企业再造的特点:1 .企业再造的目标2 .企业再造的任务3 .企业再造的动力4 .企业再造的条件5 .企业再造的对象市场或顾客需求是企业再造的驱动力。强调以过程变核心是企业再造理论的精髓,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劳
23、动分工理论的框架。管理团队是企业再造的人力资源保证,一般由五种角色构成:1.领导者2.指导委员会3.再造总监4.流程负责人5.再造团队制定企业再造方案步骤:1.拟定选择方案2.形成系统规划.拟订方案时要有综合考虑:1.事例现行的作业流程;2 .实现各作业流程的自然连接;3 .全员参及,集思广益;4 .设置项目负责人;5 .尽可能削减检查,调整,限制的工作量;6 .拟定多个备选方案,通过评估选定优化方案。三、竞争战略理论波物是竞争战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波物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 假设条件企业要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07 自考 现代 管理学 知识点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