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2组织行为学.docx
《0152组织行为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52组织行为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0152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和性质一、什么是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肯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协作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二、什么是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视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干脆视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三、什么是组织行为学:是探讨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四、组织的涵义包括:(一)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二)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三)组织必需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四)组织是有肯定的须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五)组只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整、适应发展变更功能的开放系统。(六)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四、人的行为特点有: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五、组织行为学的四个要点:(一)探讨对象(二)探讨范围(三)探讨方法(四)探讨目的六、探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
3、有助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的运用人才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群体的合理凝合力和向心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与发展。七、管理者为什么要探讨组织行为学?答:1、探讨组织行为学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运用人才的水平。2、探讨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加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合力和向心力。3、探讨组织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养,改进领导行为,驾驭领导艺术,增加领导的有效性。4、探讨组织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
4、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合方面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可创建性。5、探讨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更,进行组织改革,增加活力,提高绩效。6、探讨组织行为学还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八、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I、边缘性、2、两重性、3、应用性九、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看13、图)十、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图表。1、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与组织行为学。其次章组织行为学的探讨方法第节探讨方法的主要特性一、探讨方法主要特性:1、探讨
5、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视察和试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将来的预见性。二、探讨的基本过程:(一)视察和试验、(二)分析和评价、(三)预料和推断、(四)检查和验证。六步骤的循环系统图。三、探讨的主要方法;1、案例探讨法。2、视察法参与视察法、非参与视察法;自然视察法、限制视察法)。3、心理测验法I信度、效度)。4、调查法(面谈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邮寄、现场;选择法、是否法、记分法的、等级排列法)。5.试验法(试验室试验法、现场试验法、准试验法:间隔时序准试验、不等同比照组准试验)。四、探讨结果的统计分析法;1、集中趋势分析;2、离
6、中趋势分析:3、选择分析:4、相关分析;5、因素分析。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第一节认知差异与管理一、什么是感觉:是客观事物干脆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洁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困难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二、什么是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三、什么是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四、什么是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觉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
7、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五、社会知觉包括:1、对他人的知觉;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3、对角色的知觉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六,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1、客观因素2、主观因素七、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有:1、知觉防卫:2、首因效应:3、晕轮效应;4、投射其次节价值观、看法差异与管理一、什么是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须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二、什么是看法: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三、看法的特性有:1、看法的社会性2、看法的针对性3、看法的协调性4、看法的稳定性5、看法
8、的两极性6、看法的间接性四、工作看法的概念:工作看法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五、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六、组织认同的构成有:1、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2、情愿为组织的利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六,组织认同感的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2、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精彩。3、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就会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些政策。4、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家,能最充分地发挥工作的主动性、主动性与创建性、提高组织绩效。七、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
9、度?答: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切着员工的利益;2、为员工创建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改善工作,使很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4、找寻机会刚好拓奖员工;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第三节特性差异与管理一、特性的概念:特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二、特性的性质有:I、组合性;2、独特性:3、稳定性;4、倾向性;5、整体性;三、特性倾向性特征包括:1爱好,2、须要,3、动机,4、志向、信念,世界观四、特性心理特征:特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气质、实力、性格。气质的概念: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气质类型的划分及其行为特征
10、:1、多血质(活泼型);2、胆汁质(兴奋型);3、粘液质(宁静型);4、抑郁质(抑制型);实力的概念:实力是个人顺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实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特地实力和创建力三类。实力按其发展程度的差异可分:实力低下、一般实力、才能、天才。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看法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分类-按优势心理机能划分(理智型,心情型,意志型,中间型);按心理活动倾向性划分(外倾,内倾);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化划分(听从型,独立型);按行为模式划分(A型,B型,C型,D,E型)影响特性形成的因素有:1、先天遗传因素与特性:2、后天社会环境因素与特性影响特性形成的后天因素有:
11、1、家庭影响;2、文化传统影响;3、社会阶级和价层影响。特性差异与管理:1、知人善用,2、配套工程备合理的领导结构,3、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限制方位论的涵义: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缘由限制的看法。限制方位类的分类:内因限制论,外因限制论第四章创建性行为的培育与开发第一节、创建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一、创建性行为涵义:是指人这个主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肯定目标和限制或调整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创建性行为的特点:、首创性2、有用性3、适应性4、主动性创建性行为的类型:1、技术独创型的创建性行为。2、科学发觉型的创建型3、艺术塑造型的创建性
12、行为:4、组织管理型的创建性行为。其次节创建性行为应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1、组织生存和发展须要创建性行为2、改革开放须要创建性行为3、民族和国家兴盛发达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须要创建性行为第三节造性行为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育和测定一、主观特征的自我培育有:有明确的目标和雄伟的志向,2、擅长发觉问题,3、勤于思索,4、富于敏捷性,5、擅长应用,6、怀有新奇心,7、充溢自信,8、坚持独立思索,9、勇于坚持究竟二、创建性潜能的测定。第四节开发创建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一、家庭环境(家庭教化,家庭气氛,人际关系),二、学校环境,三、组织环境(1、要有一种激励人们勇于创新的机制和组织气氛,2、要有全力
13、支持创新的领导,3、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4、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5、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6、要有相对分权和弹性的组织结构),四、社会环境(人才自由流淌,学术民主空气,加大对创新活动投入的力度,完善制度、激励创新,评价、嘉奖,加强对学问产权的管理和爱护)。第五章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第节事业生涯及其设计与开发的概念事业生涯的涵义: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一、事业生涯的设计的概念: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安排的过程。二、事业生涯的开发的概念: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
14、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学问、实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化)活动事业生涯,及其实质含义(4项)。事业生涯的设计。事业生涯的开发。三、事业生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其次节探讨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1、有利于个人明确人生将来的奋斗目标,是促进事业胜利的基础:2、可运用组织削减人才流失:3、为各级各类组织识别、选拔和运用人才供应了科学依据;4、能促进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5、有利于组织和本人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和开发安排;6、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扬长避短,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第三节、事业生涯的管理一、事业生涯的管理的概念: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
15、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二、事业生涯自我管理内容:I、职工要学习和驾驭对自己的事业生涯进行流计和规划的实力;2、职工必需具备接受新学问、新技能的实力,在事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更好地适应环境及变更环境;3、职工必需学会与主管人员就事业生涯目标进行构通和反馈的实力;4、职工必需学会对事业目标进行调整的实力。三、组织对职工事业生涯管理的内容:1、激励和指导职工进行事业生涯设计和规划。2、监督职工事业安排的执行,并刚好向职工反馈信息;3、在聘请和选择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现有职工的事业安排状况;4、人力资源的配置也须要与事业设计和规划统一起来;5、定期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是对员工事业安排的监控:6、
16、组织必需为员工供应广泛的培训和开发活动;四、事业生涯管理的特点:1、个人和组织必需担当肯定的责任,双方共同完成对事业生涯的管理:2、必需有高质量信息管理工作:3、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因为事业生涯发展道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四节、事业生涯的选择一、影响选择的因素:1、事业生涯选择首先受个人条件影响,2、受父母影响,3、受到挚友、同辈群体的影响,4、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5、学校教化也会有干脆影响。二、事业生涯选择的步骤和方法:个人一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霍兰德“特性定向”说:现实操作型、调查探讨型、社会型、常规型、管理型、艺术型;薛恩“职业锚”说:技术、管理实力、创建性、平安感、自治独
17、立):对组织的了解和选择(组织、工作、发展机会)。对职业生涯选择的调整。第五节、事业生涯的变动方向与发展阶段一、事业生涯的变动方向:1、纵向的变动;2、横向的变动:3、向核心的变动二、事业生涯的阶段划分五阶段论:1、成长阶段;2、探究阶段;3、创立阶段:4、维持阶段:5、哀退阶段;三阶段划分:早、中、晚第六节实施事业生涯设计、开发与管理应留意的问题:答:1、执行过程要有敏捷性,2、要蜴予职工择业权利和自由,3、还必需为全部成员供应同等就业和就职机会,4、做好双向选择,5、两种生涯的结合。第三篇群体行为与管理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第一节、群体的定义与类型一、什么是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
18、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个体的组合。二、群体及其含义:1、群体是由不同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中的每个人必需遵守群体的共同规范:2、群体成员之间存在肯定的社会、工作关系,并以共同群体目标为其行为的导向;3、群体成员具有相关的活动意识,在行为和心理上都能够相识到他人的存在;4、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彼此有思想和感情上的沟通;5、每个群体成员都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肯定的角色、地位、并在行为上达到与角色的认同三、个人加入群体最常见的缘由:1、平安须要:2、地位须要;3、自尊须要;4、情感须要:5、权力须要;6、实现目标的须要。四、群体发展阶段一五阶段模型:1、形成、2、震荡、3、规范化:4、有所作为
19、:5、中止;间断一平衡模型(6项)。群体的类型: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细分为:吩咐型、任务型、利益型、友情型。其次节、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组织战略、权利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别过程、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群体成员资源(实力、性格特点);群体结构:(正式领导、群体构成、群体规模:群体任务)。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安排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须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第三节、群体规范与角色一、群体规范的基本功能:1、群体行为的标准功能;2、群体行为的导
20、向功能;3、群体行为的评价功能;4、群体行为的动力功能。规范的一般类型:绩效、形象、社交、资源安排。群体规范的形成方式(成员所做的明确说明,历史上的关键事务,私人交谊,过去经验中的保留行为)。确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能促进群体的生存:能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料性;能够削减群体成员中令人尴尬的人际关系问题;允许群体成员表达群体的中心价值观,澄清代表群体身份的标记)。角色概念: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角色同一性概念:是指对一种角色的看法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样性。角色知觉概念: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当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相识。角色期盼:是指别人认为
21、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当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角色建立和适应。角色。角色同一性。角色知觉。角色期盼。心理契约。角色冲突。第四节、群体凝合力群体凝合力概念: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情愿留在群体中的程度。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影响群体凝合力的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逼6、以前的胜利阅历凝合力对群体生产率的影响一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凝合力的评价(问卷调查法、数量分析法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第一节、协同效应群体助长(群体促进):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与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作用。
22、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社会惰化的缘由:(成员认为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群体责任的扩散)。群体互动过程的影响:(群体的潜在绩效+群体互动过程所得一群体互动过程损失=群体的实际绩效)。协同效应。其次节、群体压力与从众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个人因素:(智力、心情、自信念、特性特点、人际关系:)影响从众行为环境因素:(群体的气氛、群体的竞争性、群体成员的共同性、群体目标、群体的规模)。第三节、群体沟通沟通的过程及模型因素(7项)。沟通的类型按沟通方式分:口头、书面、非言语性;按沟通
23、方向分:上行、下行、平行;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它是依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如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例行的汇报、总结、工作任务安排等均属此列。按组织结构特征分: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形式(轮、Y、链、圆、全方位式)非正式沟通的四种基本形式(1、集束式;2、偶然式;3、流言式:3、单线式小道消息的特点:首先,它不受管理层限制,其次,大多数呼喊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牢靠;第三,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小道消息的目标:建构和缓解焦虑,使支离破裂的信息能够说得通,把群体成员甚至包括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52 组织 行为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