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管网施工临时用地(一阶段)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规范.docx
《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管网施工临时用地(一阶段)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管网施工临时用地(一阶段)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规范.docx(9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管网施工临时用地(一阶段)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规范1前言1.l编制背景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为重庆市市级重点示范项目,系重庆区域首个厂网一体化项目,主城区最大纯污水处理厂PPP项目,是一个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厂网一体化”及“提质增效”项目,将为重庆市厂网一体化发展树立标杆。该项目作为长江大保护、成渝经济圈标杆项目,是为了确保梁滩河城市内河段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治理目标,有效减轻三峡库区及嘉陵江一级支流梁滩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西部科学城城区内居民生活水平,改善西部科学城生态及投资环境,解决污水处理缺口问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建设有利于实现城
2、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成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对于保护梁滩河水环境,促进主城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项目概况121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原复垦方案拟复垦面积13.3496hm2,现已损毁土地面积18.1206hm2,本方案涉及面积18.1206hm2。根据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统计(复垦方案编写时三调尚未启用,故使用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项目范围复垦前地类水田8.383Ihm2,旱地6.036Ihn?,g0.0789hm2,其他园地0.1307hm2,乔木林地1.0212h11?,城镇住宅用地0.0042hm2,农村宅基地0.4348hm2,
3、农村道路0.0436hm2,河流水面0.0455hm2,坑塘水面0.1389hm2,设施农用地0.0449hm2,田坎1.7588hr112,总计18.1206h112,采取各种复垦措施后,复垦率为100%。项目区水田增加了0.1218hm2,旱地增加了1.3342hm2o1.2.2项目区位置123项目复垦方案批复情况2编制总则2.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复垦”的土地复垦原则,结合本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本项目土地规划设
4、计方案编制拟达到的目的为:(1)通过编制土地规划设计方案,贯彻落实“谁破坏、雄复垦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计划等,为土地复垦工程实施、土地复垦管理、监督检查、验收以及土地复垦费用的征收提供依据,确保土地复垦落到实处。(2)依据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及占用和挖损土地资源程度,提出土地复垦措施的实施方案及土地复垦计划,确保因工程实施而造成的土地损毁产生的废弃地得到有效的恢复和利用,尽量控制或减少对土地资源不必要的损毁。(3)在复垦规划的基础上,按各类土地复垦技术要求设计规划设计方案、复垦工艺,明确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计算复垦工程量,提出复垦工程的投资概算。(4)为建
5、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提供土地复垦措施依据;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本建设项目在土地复垦工作方面的项目立项、管理、监督检查和验收提供依据和建议;从而达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目的。2.2 编制原则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1、以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的原贝2、规划设计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经济合理、改善条件、提高复垦后耕地质量的原则;3、按照“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
6、则林”实施复垦,提高复垦后耕地质量,厉行节约的原则;4、做到界址和权属清楚,地类和面积准确,遵循土地复垦现行政策及标准的原则;5、利于项目后期管护利用的原则;6、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切合项目区实际制定土地复垦标准,既满足恢复和改善项目区土地资源条件的目的,又使企业和地方负担得起资金投入。2.2.1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参照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待复垦土地的复垦后土地利用方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22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优先复垦为农用地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所在地土地利用现状,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
7、,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建则建。本着保护耕地的原则,尽量复垦为耕地,在现有基础上,对损毁区域内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尽快恢复土地生产力。2.3编制依据2.3.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8月26修改,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21年4月21修订,2021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39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10年12月25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国务院,2011
8、年1月8日修订;(5)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12年9月27日经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13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7月26日经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改);(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8)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592号令发布,2011年3月5日实施);(9)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1999年1月1日实施);(10)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渝规资(2022)1号)(11)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
9、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管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12)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相关报告编制及竣工有关事项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19)20号;(13)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0)9号;(1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修订)。2.3.2 技术标准规范(1)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2007;(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至TD/T1031.7-201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3)
10、;(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5)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6)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8)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9)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23)(IO)重庆市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渝林生(2021)19号)。(1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2.3.3技术资料(1)重庆沙坪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重庆沙坪坝区2018年度变更调查数
11、据库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3)实测1:500现状地形图;(4)三区三线数据库。3项目区概况3.1 项目区简介3.1.1 临时用地现状简介本项目临时用地辅助沙田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工程在2023年8月完成施工,施工人员已陆续离场,本项目涉及临时用地地块不再继续使用,需进行复垦。根据现场自行踏勘。3.1.2 项目区地理位置沙田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已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线路走向及管井为位置已经过严密论证确定。临时工程作为主体施工的必备工程,其选址受到主体走向控制。本报告临时用地位于A线(西侧干管)上,在沙坪坝区凤凰镇、回
12、龙坝镇境内选址。梁滩河流域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西缘华箜山褶镀带,背斜构造低山以背斜为骨架,发育成长条状的山岭,流城两侧的缙云山和中梁山就是这样发育面成,地貌可分为背斜低山、深丘窄谷、浅丘及河谷四种类型。流城最高处为北宿缙云山坛子石,海拔为951.5m,在沙坪坝区最高处云峰寺为698.6m。本项目位于中梁山和缙云山之间,紧邻中梁山脚,主要为平坝浅丘地形。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620,10622,北纬2941,2943,项目区涉及标准图幅H48G055070、H48G055071.H48G056070,各片块间交通便利。3.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概况3.2.1 地形地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跨川中和川
13、东褶皱带,地域内低山、丘陵众多。最高海拔1973m,最低151m,高差达1822m。市区处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世界著名的山城,海拔界于168400米之间。东西宽达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重庆的地形呈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并逐级降低的走势,从南、北两端到长江河谷的一百多公里范围内,地势下降IO(X)米以上。这种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造成了重庆境内江河的流向。沙坪坝区位于沙坪坝背斜西翼,属浅丘地貌类型,呈平台和坡坎相间。岩层产状:地层倾向190,倾角11,构造简单。岩层中裂缝少量发育,呈闭合状,倾角陡为75850o场地无自由地下水,对桩孔开挖及施工无大影响。场地及邻区无断裂构造。规划区所在
14、的梁滩河流域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西缘华箜山褶皱带。背斜构造低山以背斜为骨架,发育成长条状的山岭。流域两侧的缙云山和中梁山就是这样发育而成。地貌可分为背斜低山、深丘窄谷、浅丘及河谷四种类型。流域最高处为北布缙云山坛子石,海拔为951.5m,在沙坪坝区最高处云峰寺为698.6mo土壤以酸性黄壤为主,PH值小于5.5,土壤中尤缺磷,紫色土分布在背斜轴部南段和向斜丘陵坝地,大部分为中性或偏碱性。规划区位于中梁山和缙云山之间,紧邻中梁山脚。规划区边界呈不规则形状,环绕南部寨山坪布局。主要为平坝浅丘地形,坡缓沟浅,地势南部高四周低。3.2.2 气候概况重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降水量充沛。具
15、有冬暖春旱、夏热秋短、无霜期长、降水丰富,但分配不均、日照少、湿度大、雾日多、风速小等特点。沙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温和,雨量流沛,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初夏多雨,夏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多云雾。湿度大,日照少,霜雪少,风力小。气候学采用任意连续5天气温222。C为夏季,W10C为冬季,介于10-22。C之间作为百季和秋季的界限来划分四季。春季(35月)由于是冷暖交替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不稳,变幅较大,如4月份最高气温达36.4C,而最低气温只有2.8,冷暖悬殊大,春季寒潮也多,为全年的52%,倒春寒出现的机率(为32%)也大。夏季(68月)夏季出现期早而长,6月中旬前后,常出现阴雨连绵
16、天气,7、8月份,因爱单一气流控制,气流下沉,多出现高温连晴天气。盛夏(78月)平均气温为28.51,极端最高气温高达42.2T,常有高温酷暑天气。日平均气温在30。C左右,最高气温超过35。C的平均起止日期达90余天,显得特别炎热,给重庆带来了这段长江沿岸的“火炉”之称。夏季也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夏季降雨量为450.4毫米,为全年的41%。盛夏午后多雷雨,降水强度大,常以暴雨方式出现,往往造成洪灾。秋季(971月)气温常以“三跳跃”式急降,第一次出现在9月中旬,气温从8月底的28猛降至23,第二、第三分别是10月上旬、11月中旬,下降幅度34C,11月底已降到12。C以下。气温下降主要是受9
17、、10月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季降雨量284.7毫米左右,为全年26%。冬季(122月)区境冬季气候较暖和,如1月份平均气温7.7,较长江下游地区高出35C因盆地上空3000米附近常有逆温层存在,因而造成区境冬季雾多,湿度大,风速小,日照少,蒸发弱。3.2.3土壤概况沙坪坝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紫色土、黄壤、石灰岩土、黄棕壤、棕壤、水稻土、冲积土等7个土类。根据现场调查,拟建污水管网沿线的土壤类型以黄壤土、水稻土、紫色土为主。其中黄壤所占比重约为40%左右,为区域内主要的土壤类型。项目区土壤PH均值为5.61,总体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在6.929.2gkg,平均值17.35gkg;有机磷含量在0.84
18、9.8mgkg之间,均值为15.43mg/kg;速效钾含量在9-235mgkg,均值为107mg/kg。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介于911等之间,平均利用等为为10.4等。临时用地复垦土源为用地占用前剥离的表土。临时用地复垦土源为临时用地占用前剥离的表土,本方案根据地块提供典型的土壤剖面照片,土壤剖面现场照片详见下图:现场部分土壤情况照片水稻土剖面图紫色土剖面图黄壤土剖面图3.2.4植被根据中国植被分区,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项目区地带性植被有马尾松次生林、竹林和一些人工林,其余皆为灌木丛或草丛植被。绝大部分为农地,以农作物为主,各种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农宅前后。周边山体植被较好
19、,主要分布的乔木有马尾松、柏树林等;主要竹种是慈竹和硬头篁,生长在湿润的溪边、沟谷、山麓和农家周围;组成灌木的主要种类是黄荆、马桑、野花椒等;农作物以稻麦、薯类、玉米为主。项目区内有部分集中分布林地,其他区域零星分布有一些乔、灌木。主要以农家四旁(宅旁、溪旁、村旁、路旁)竹林、香樟、柏树为主。经济林木类有棕桐、女贞、桑、茶和果木等,荒地广生灌、藤植物等。3.2.5地质条件1、地质构造项目区岩层产状308N15,局部岩层较陡,倾角约487O,无断层通过,岩层层面层间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场区基岩中风化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裂隙,其特征如下:250。N74。裂面平直,有泥质充填,半闭合状,局部张开度为
20、24mm,延伸12m,裂隙间距25m,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165。/78。,裂面较平直,有泥质充填,宽12mm,延伸0.51.5m,裂隙间距13m,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2、地层岩性土层厚度一般为24.50m,局部斜坡地带13m,局部沟槽、谷坡土层厚度58m,局部达12m,属简单;土层主要为崩坡积土层、残坡积土层、人工填土层,属较复杂;岩层组合为二元组合,属较复杂;岩层厚度为中厚层厚层状,属较复杂。地层由新至老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D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和砂岩互层夹少量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1
21、)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直径20-6Omm,硬质含量1030%,主要是现有民房的老回填土以及线路末端新建填土,呈零星分布。(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浅黄色-褐黄色,软塑-可塑状,粘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韧性较好,干强度较高,无摇震反应,土体均匀性差,鱼(水)塘附近多呈软塑状,场地内广泛分布。(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J2s-M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及岩屑组成,局部含砂质,相变为砂质泥岩,裂隙不发育,强风化层呈碎块状,质软,手捏易碎。中风化岩芯呈柱状,强度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工程 一期 PPP 项目 管网 施工 临时 用地 一阶 土地 复垦 工程技术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