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道路项目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软件产业道路项目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产业道路项目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软件产业道路项目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 项目建设背景本次设计软件产业道路(以下简称软件产业道路)为片区路网内部横向道路,整个片区路网大体呈网格式路网的布局模式,软件产业道路自西向东分别与明月大道延伸段、桂西大道南延伸段、新华街南延伸段、桂南大道南延伸段、天香路、春花大道南延伸段、春花一支路、三合大道及B2线延伸段共九条纵向道路相交。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本区域的路网结构有重要的作用。项目区位图1.2工程规模及建设范围本次方案设计软件产业道路起于明月大道延伸段相交,道路向东南方向延伸,依次与桂西大道南延伸段、新华街南延伸段、桂南大道南延伸段(渝巫路)、天香路、春花大道南延伸段、春花一支路
2、、三合大道7条道路相交,终点与B2线延伸段相交,道路总长约4.Ilkm,共形成9个交叉口,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双向四车道。软件产业道路共分为两个标段,即K0+000Kl+725标段和K1+725-K4+108.664标段。1.3 设计内容本次道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路基、路面、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排水与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1.4 对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的回复及执行情况1.4.1 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本项目与2022年8月2日组织了初步设计专家评审,确定本项目初步设计专家审查结论为通过,并对项目初设提出相关修改意见。1.4.2专家审查意见及回复一、道路及交通工程1、补充本项
3、目可研及批复、高边坡方案及评审等情况的说明。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于初步设计说明中补充可研批复及高边坡方案评审情况。2、设计依据中补充地勘报告完成的单位和时间;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于设计依据中补充地勘报告的相关情况。3、部分交叉口的交通量预测数据与道路路段预测数据不一致,需核实修正。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复核并修改节点与路段交通量预测数据。4、补充路基压实度等技术指标,补充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于说明3.7章节中补充路基压实度标准及土石方调配情况。5、特殊路基处理图中建议在抛填片块石的上面增加50cm厚的碎石反滤层。(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6)道路
4、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7)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10)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11)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GA/T995-2020)(1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T832-2014)(13)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16)(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
5、2016)(15)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T514-2004(16)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GA/T961-2020(17)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18)交通技术监控成像补光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A/T12022014)(19)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20)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信息设计导则(DB50/T897-2018)(2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I52-2010)(22)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于“1.-16软弱土路基设计图”中增加碎石反滤层。6、公交停车港设置间距偏大,如有条件
6、建议增加公交停车港数量,并且调整到交叉口的出口处设置,便于与相交道路上的公交线路换乘。回复:经征求项目建设单位、垫江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垫江县公交公司的意见,结合项目沿线已发件地块及相交道路交叉口公交港设置情况,最终确定的本次设计公交停车港设置。7、与渝巫路交叉口南侧的车行道和路缘石建议按规划路幅实施,避免今后二次改造。回复:经与建设单位沟通,因与渝巫路交叉口往北片区规划还未确定,本次设计道路暂按与现状渝巫路顺接考虑,后续待南部道路需建设时再做考虑。8、交通工程平面图中请核实起点交叉口是否设直行车道、终点交叉口东进口是否需要设左转车道。回复:同意审查意见,经复核,取消起点交叉口直行道及终点交叉
7、口东进口左转道。1.5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22)(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4)突起路标(GB/T24725-2009)规范(DB50/T548.1-2014)设置标志; 重要的信息给予重复显示,同时避免提供过多的信息,防止信息过载; 标志布设均衡而不宜过于集中在局部路段,标志结构形式设计及标志的布设与道路线性及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美观及视觉的要求,提高局部标志的视认性: 标志的布设应充分注意与监控、信号控制、环境等其它沿线设施系统的协调配合。2.2标志版面材料标志底板采用3003的铝合金
8、板,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其耐候、耐盐雾腐蚀、机械性能等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o标志版面颜色参照设计图、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22).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50/T548.1-2014);交通标志的颜色指标还要符合视觉信号表面色(GB8416-2003)的规定。全线标志均采用V类钻石反光膜粘贴。各版面字体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文字原则采用中英文对照,指路标志的英文地名使用汉语拼音,专用名
9、词使用英文。指路标志版面内容排列顺序:在干道上沿直行方向指示两个路名(地名),(2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2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2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26)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14)(27)人行横道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1244-2015)(28)机动车号牌识别规范(GA/T833-2009)(2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30)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31
10、)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国家现行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与规定。采用的主要设计标准、规范2交通标志交通标志的布设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力求做到标志齐全、功能完善。结合该路的交通特点,使道路使用者能正确、完整地获取有效信息,合理引导车流。2.1 设计原则 严格依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22)、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350gm2); 地脚螺栓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作喷砂(或酸洗)后涂无机富锌漆; 标志板与滑动槽铝用钏J接,标志板与标志柱通过槽铝和滑动螺栓连接。 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
11、0kpa.2. 4标志安装单立柱标志牌内边缘距路缘石边缘230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50m。悬臂式标志的安装净空为5.50m; 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O-IO0,禁令和指示标志的角度为045; 当设计的标志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或与通信人孔、电力管线等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做适当调整。当通信管线穿过标志基础时,基础内布筋需作适当调整: 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4个; 标志板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 桥
12、梁、人行天桥附着标志不得侵入道路限界之内。 在净空小于5m处设置限高标志,附着于灯杆或结构物;施工以前需测量实际净高,若实际测量净空5m则设置于下游净空小于5m处:若距离下游净从左到右,由近而远地排列;左右转弯各指两个路名(地名),自上而下,由近而远地排列。其中近地名是指示直行及左、右转弯所指前方路口的相交路名;远地名可以是道路所指示前方的著名地点名、主要地点名或主要人流集散点名。全线标志均采用V类钻石反光膜粘贴。由于本项目及周围路网涉及较多未命名路段,指路信息须由项目所在辖区的地名办和交警审定后方可加工制作。指路标志须根据路网建设现状进行调整,相交道路未通车的路口须按路段处理,该处指路标志应
13、暂缓实施,严禁指路信息空缺。2.3标志支撑杆结构 标志结构采用单立柱式、单悬臂式、双悬臂式和附着式。 标志结构的设计基本风速为35m/s;立柱采用的钢材应符合YB231和GB8162的要求; 标志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应先整平、夯实,控制好标高,施工完毕,基坑应分层回填夯实;在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使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上表面与基础顶面齐平),同时保持其顶面水平,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与其保持垂直: 基础底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固定,并配双螺母: 标志结构中的主梁、横梁和法兰盘钢构件均须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表面不做喷漆处理),镀锌量不得低于600gm2(紧固件的镀锌量不得低于
14、3交通标线3.1 设计原则 在机动车道两侧路缘带内侧设置车道边缘线,车道边缘线采用线宽15cm的白色热熔型涂料面撒反光玻璃珠的标线,并配以间距15m双面白色反光突起路标;车道分界线采用线宽15的白色热熔型涂料面撒反光玻璃珠的标线,线长6m,间距9m; 路口停止线与人行横道斑马线的距离为2m,停止线宽40cm;在需要诱导车辆前的合适位置设置地面导向箭头,箭头长6m。导向箭头按导线长度重复设置3次; 路口人行横道线宽40cm,间距60cm,长58m,具体以平面布置图为准。人行横道线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人流量以整米数加长: 公交停车港标线宽45cm,虚线部分采用Im划线Im空的IT线: 路口左转导流线为
15、2m划线2m空的黄色虚线。3. 2技术要求所有标线及标记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白色标线逆反射系数2150cdl-lm-2,黄色标线逆反射系数2100cdlxTm-2;所有标线干燥后的厚度为2.0OnInl10%,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量18%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标线表面还应均撤0.3Kgm2的玻璃微珠:空小于5m处较远则取消设置。2.5加工及施工要求 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均采用3003的铝合金制作; 标志底板同滑运槽铝采用铝合金钾钉钾接,钾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钾钉沉头面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至板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 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 凡钢管直径在152mm
16、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应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长; 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 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 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 标志验收合格后建议将所有螺母与螺栓焊牢防止标志被盗; 标志建设单位应在标志杆上安装铭牌,内容包括建设单位名称、建设时间、杆件规格。信号灯安装数量和位置遵照GBI4886-200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执行。信号灯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GB1
17、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对外观、形状、尺寸、组成等相关规定。信号灯外壳、前盖、遮沿、色片及密封圈表面光滑,无缺料、无开裂、无银丝、无明显变形和毛刺等缺陷;方向指示信号灯每组由三个箭头图案组合,从上至下分别为红、黄、绿。人行横道信号灯每组由两个行人图案和一个倒计时图案组合。5.2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机1 .常规功能D集中协调式,4U标准机架堆叠式设计;2)每一输出板卡可控制4路独立灯组输出,整机可选择4路*(1-8)组输出:每一信号控制相位可任意设置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相位,具备扩展到最大32组独立灯控的能力;3)支持虚拟检测器功能,可设置虚拟检测器,并可通过网络远程对虚拟检测器输出状态进
18、行置位;4)支持至少250路前端虚拟检测器进行逻辑运算优化控制;信号控制机可将物理检测器、时刻、事件(时间、流量、占有率、第三方网络等)等多种参数进行逻辑运算;具有基于多参数虚拟检测逻辑运算的自主方案混合调用(多时段定周期、感应、自适应、公交优先);可模拟输入现场指挥要素与逻辑推理过程,实现绿信时长、周期与相位差优化控制; 车道边缘线不应侵占行车道宽度; 导向箭头须根据路网建设现状进行调整,禁止指向未通车的方向,相交道路未通车的路口须按路段处理。4交通安全设施突起路标设置原则如下: 路段突起路标间距15m布置,设置于车行道边界线外侧: 突起路标采用PVC基材的微棱镜型反射器,外轮廓尺寸为IOc
19、mXlOcmo突起路标为双面反光,车行方向右侧为白色,左侧为黄色。5信号控制系统在平面交叉口为车辆和行人发出通行、停止或停靠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动态信息。本次设计在路口单点定周期多时段控制的基础上、完全实现路口交通信号的高效率自适应智能控制,利用有线接入方式搭建起交通信号的远程控制平台,可实现实时的线协调控制。并为今后区内建立具有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科学、高效的交通控制及指挥运行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5.1 设计功能要求本工程交通信号设施包括机动车方向指示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等多种场景;15)支持至少64路检测接入(不含检测卡),支持线圈、地磁、视频、微波等检测方式:1
20、6)交通信息采集包括周期流量、饱和度等统计方式,本地记录并上传,具备通信中断后保存7天以上的流量数据能力;17)具备RS-232/485、RJ45、USB、WIFl通讯接口,支持中心客户端远程配置,以及使用手持终端及平板电脑APP、移动PC对信号机现场配置、调试;18)具有独立黄闪控制、故障保护功能;19)支持绿冲突、红灯全灭、红绿同亮、过流、检测器、通信等故障检测及保护功能;支持各灯组零线电流检测,实现线缆漏电监控;支持主备电源自动切换。20)具有工业级可视化触控终端接口,连接后可直接显示/查看/修改信号机参数:2 .警卫任务(应急处突)控制面板非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现场控制路口信号机的专用
21、控制面板,实现对路口信号灯运行方案的控制,面板需与现状路口形状吻合。(1)能即时(10秒钟内)实现路口进口任何一方向所有信号灯为绿灯放行状态,其他进口方向以及人行信号灯为红灯状态;(2)能即时(10秒钟内)实现路口所有信号灯的全红、黄闪(人行信号5)具有丰富的相位控制属性定义,完成相位前伸、后延、插入、弹性控制,提高绿信效率;6)支持实时车辆存在性或密度检测,用于感应控制或自适应优化控制;7)支持P1.C技术高效互联路口前端设备,连接设备包括信号灯具、倒计时、待行1.ED屏等,完成数据通讯;8)支持P1.C技术实现前端设备工况、故障等信息主动上报功能,无需铺设专用通讯线缆,降低用户维护成本,实
22、现智能运维;9)支持定制图形化路口警卫任务手控面板、无线手动控制面板及行人过街按钮;10)具备“节假日”、“星期”和“普通”三种模式共48个时段,支持多时段定周控制、感应控制、潮汐车道控制、行人过街请求控制、自适应控制、自适应协调控制等方案,以及黄闪、全红、关灯等多种控制模式,方案总数可达到255个;11)支持感应、自适应控制下的倒计时控制:支持无通信模式、RS485通信等模式控制倒计时器;支持无通信模式提前一个周期和立即关闭倒计时,避免倒计时显示混乱,同时信号灯无任何闪烁现象;12)支持与视频检测系统无缝对接,实现视频交通检测下的信号控制;13)支持连接视频电子瞥察虚拟线圈存在型检测;14)
23、支持公交优先、出口拥堵控制、事件检测控制、多车道汇入自适应控制4)发光单元的光学性能符合GB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准要求;5)信号灯光路系统采用抗紫外线的高透光无色PC面罩(无散射剂),寿命期内不发黄变色;6)信号灯任意成像点光强一致性偏差W10%,无暗斑亮斑:7)左右上下视角:30;8)可视距离230OnI(2)人行信号灯1)300二灯二色+双色倒记时点阵显示,PC面罩,进口超高亮1.ED芯片2)开关电源,无须单独供电,外壳为压铸铝3)通过公安部检测,符合GB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并提供有效期内检测报告。具有与信号机实现有线通讯的功能,支持接收信号.(3)倒计时显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产业 道路 项目 交通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