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施组技术标通用).docx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施组技术标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施组技术标通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3.7道路施工33. 7.1旧路拆除33. 7.1.1放线34. 7.1.2拆除道路面层及道路基层35. 7.1.3拆除人行道36. 7.1.4拆除路缘石47. 7.1.5渣土外运43.7.2雨水管道施工43.7.2.1施工工艺流程43.7.2.2管道工程测量53.7.2.3管道沟槽开挖53.7.2.4管道基础施工63.7.2.5管道安装63.7.2.6检查井施工83.7.2.7管道闭水试验93.7.2.8管道沟槽回填113.7.3路基施工123.7.3.1施工准备133.7.3.2基底处理133.7.3.3分层填筑133.7.3.4摊铺、平整133.7.3.5机械碾压143.7.3.6检
2、验签认153.7.3.7路基顶面整形153.7.3.8边坡整修153.7.4路面施工163.7.4.1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163.7.4.2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施工183.7.4.3粘层、透层及封层施工223.7.4.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253.8附属工程施工293.8.1路缘石施工291)材料运输292)基层清理293)测量放线294)路缘石安装295)勾缝及养护303.8.2人行道施工301)施工工艺流程302)透水级配碎石施工303)透水混凝土施工304)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335)透水砖施工333.8.3浆砌片石方格网骨架防护351、边坡修整352、脚手架搭设353、开挖基槽354、浆
3、砌片石365、勾缝/搓缝366、养生367、验收363.8.4人行道护栏施工371、安装前的准备372、基础检查373、钢结构吊装374、安装校正373.8.5树池施工383.8.5.1缘石检查383.8.5.2测量放样383.8.5.3缘石运输383.8.5.4缘石安装38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施组技术标通用)3.7道路施工3.7.1旧路拆除3.7.1.1放线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拟开挖部分中线、边线;经监理工程师验线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3.7.1.2拆除道路面层及道路基层(1)施工工序:施工准备一定位放线一高程测量一切割边线(沥青面层处)一油锤破碎沥青碎路面一挖掘机集磴装车一外运到指定地点一
4、开挖道路基层一装车外运指定地点f验收。(2)拆除沥青碎路面的主要施工方法根据设计图表定出各路线中桩的道路边缘具体位置,以便定出道路轮廓,在测量放样时以明显标志标识。道路中线、边线及标高复测,均用测量复核记录表做好记录,并送监理工程师认可。沥青碎路面拆除前,对线路中线和高程进行复测,放出道路中线,并做好标记标明其轮廓。在轮廓线处利用路面切割机切割线,防止油锤作业时影响不开挖部分。采用油锤破碎沥青碎路面,挖掘机集硝装车外运,运到指定地点,面层拆除后,再拆除基层,挖掘机开挖并装车外运。在拆除沥青碎路面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人工开挖探坑,对设计图中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和其他结构的保护,一但发现
5、,要及时上报并保护好现场。3.7.1.3拆除人行道施工准备一定位放线一人工拆除人行道块料一清理成堆一拆除人行道基层(人工配合机械)一人工配合机械装车一外运至指定地点一路基整平清理一验收。人工拆除人行道块料面材,采用小推车集中堆放到业主方指定地点(或材料堆放点)。3.7.1.4拆除路缘石路缘石的拆除人工拆除,把拆除的旧料倒运到空闲场地,根据图纸的要求,把拆除的旧沿石破碎后,装车外运。拆除路缘石之前,查看现场情况,拆除时注意旁边的树木、绿化带、管线等,发现问题及时回报,上报相关部门。3.7.1.5渣土外运(1)土方运输的主要工具为全封闭自卸式汽车。(2)土方运输要根据土方开挖量和土方运距调整汽车数
6、量,使汽车数量与挖掘机数量相配合,实现土方的机械化综合施工。(3)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土方运输前办理好相关行政环保及夜间施工手续,工地门口设置洗车槽,从管理及措施上保护城市环境。(4)土方的运输,严格按照有关散体物料运输的规定进行,运输车辆符合散体物料运输车的规定,沿途不撒漏。(5)运输车辆要服从指挥,信号要齐全,不得超速,过岔口,遇障碍时减速鸣笛,运土车辆倒车时,应有人指挥,制动器齐全并且功能良好。(6)配备施工机械的燃料供应、维修等技术组,保证施工机械的良好工作性能。(7)由于本工程处于主干路及居民区,出入车辆行人众多,机械装车时,在施工区外,做好警示标志,放在明显的位
7、置,挖掘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3. 7.2雨水管道施工本次设计施工范围线内无现状雨水管道,设计起点至西关桥西段设计2xDN600雨水管向西排入城东路已设计DN600雨水管;西关桥东至设计终点段设计2xDN600雨水管向东排入褚庄路已设计DN600雨水管。雨水管道总长712m,管道管径为DN300DN600,其中主管道长为523m。4. 7,2.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机械挖槽至设计雨污水基层上20CinT人工挖槽至基底一槽底验收合格一中粗砂基础T下管安装管道T管周回填T检查井施工一闭水试验T回填沟槽。图3.72-1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流程图5. 7.2.2管道工程测量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工
8、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内业搜集、计算、复核工作。管线开工前测定管线中线,检查井位置,建立临时水准点。把管道的相对标高引测到水准基座上,然后将地面高程控制点标高通过两台水准仪及钢尺上下传递读数方法引测至管道基坑底,确定地下管道控制标高。管道标高控制的关键是控制管道基础中粗砂垫层面的标高。中粗砂垫层施工时,在基底每隔5m测设一条标高控制桩,严格控制垫层面标高,垫层必须按设计要求夯实。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工序进行测量控制:沟槽开挖时的上口开挖线、管道中线、槽底高程、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方向及高程。对设计所交控制桩及高程桩要严加保护,并经常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6. 7.2.3管道沟槽开
9、挖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放坡开挖,沟槽开挖时不应超挖,在机械开挖至距底20Cm时,使用人工清底至设计基底标高。沟槽开挖放坡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同时注意对沟槽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的保护。1)为确保管沟不塌方,根据施工规范的规定及图纸要求进行开挖,开挖前必须查明地下设施情况,开挖方式采取挖掘机机械开挖为主,在挖至设计基底高程以上2030cm时,改为人工清理,若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超挖时,用砂填补。2)管道基础处理管道基础之下的树根、淤泥、腐殖土、草皮及垃圾要全部清理干净,要求清除至原状土,并换填素土、分层夯实。软湿地基处理措施: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管道基础下软基厚度不足80CIn时,将软基全部清除,用素土换
10、填并分层夯实,再按常规设置基础垫层,管道基础之下软基大于80Cm时,将软基清除80Cm后,先用砖渣稳定地基,再铺垫石灰土两层(30cm),其上再进行管道基础正常敷设;若软基清除80CFn后挖出淤泥,则需首先进行抛石挤淤,稳定地基后再铺砖渣及30Cm厚水泥石灰土垫层,最后进行管道正常施工。3) 土方开挖过程中若遇到事先未查到的障碍物并将影响施工,应报请建设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方可施工。4)沟槽开挖完毕,及时请监理工程师验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每道工序施工完毕都要及时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及时填写沟槽质量检验表。5)沟槽的验收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要求;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设计的规
11、定;槽底不得水浸湿或受冻。3.7.2.4管道基础施工在沟槽开挖接近尾声时,迅速做好管道基础施工的准备,摊铺砂石基础。不使沟底土基暴露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害。砂石垫层按设计规定铺设、摊平、压实。3.7.2.5管道安装1)管道安装(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人工配合吊车方式下管,若局部槽上不具备排管条件的地段,采用定点集中下管,人工水平运输到位。(2)管节下入沟槽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检查管材(件)是否有损坏,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无气泡、裂纹,管壁薄厚均匀,色泽一致。直管段挠度不大于设,管件造型应规矩、光滑、无毛刺。承口有锥度,并与插口配套。都鉴
12、定合格后,方可使用。(3)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须防其他坚硬物体坠入管沟,以免管道受到损伤。准备工程就绪后,在两对接管子上安装拉力器,使用软绳进行连接,避免在有拉力时损坏管道。(4)采用机械和人工配合下管,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5)管节安装时应使管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逐节调整管节中心及高程,不得发生滚动。(6)管道应与相交道路污水管道连接,若两处施工不同步,则应将污水管道修建至道路范围线外1m,并对管道进行暂封堵。2)胶圈接口施工方法(1)自承插口槽内取出橡胶圈擦拭,同承口内壁及管端外壁插入范围内,用干布擦拭干净,然后再用胶圈套回
13、管内承插槽内。(2)插口端标注插入长度记号。(3)橡胶圈内面(即接触面)与插口端坡角插入部份涂敷润滑剂。(4)两管用拉力器套接,须使两管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不得偏斜,眼观两管之间之缝隙是否均匀可以判断是否同一轴线,拉力器拉入之后套接应是很顺利轻松,最后用锯片(或米尺)插入两管之间间隙测试橡胶圈是否位移,如发生位移应拔出重新套接。(5)管道或管件的承口不得歪斜和厚度不均匀。管端不得有裂缝。(6)直管段上不得采用小于80OnInl的短接拼接。图3.7.2-2雨水管道安装图3. 7.2.6检查井施工1)基础处理检查井施工前先对检查井位置处的地基进行检查,当检查井基底坐落在不良土层时,应对地基做如下处
14、理:采用大开挖清除检查井底板垫层下60Cin处,然后使用原状土分层回填至检查井底板垫层处,处理范围为检查井每边伸出基础外圆1.0m,分层和最终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6。2)垫层施工在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根据检查井位置、尺寸,测量人员测放出井室的准确位置,然后支垫层模板,浇筑垫层混凝土。3)绑扎井室主体钢筋在相关各干支管线以及支管的高程均已确定的情况下,即可进行井室钢筋的绑扎工作,应在绑扎井身钢筋网时连同管口位置一起确定,在浇注混凝土前将管身按要求插入钢筋网内就现状绑扎。若各管线已完成,应直接就现状绑扎。伸入井室的管端应平整完好。井室钢筋绑扎好后,再绑扎踏步,并及时检查踏步的上下,左右间距
15、及外露尺寸,保证位置准确无误后浇注混凝土。钢筋在场外加工,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的接头采用绑扎接头,钢筋的加工绑扎按有关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进行。为了加强井室的整体性,整个井室的钢筋网一次性绑扎完毕,井底和井墙的受力钢筋作为整根钢筋进行加工,首先给每一根钢筋进行编号,然后根据图纸设计计算出每一根钢筋的长度,在加工厂切断弯曲成设计形状,在井室基坑现场按照放样对照编号进行绑扎成型。在管道进入井室入口处对竖向钢筋作切断处理,设置一环筋,竖向钢筋与环筋绑扎成一体。4)底板施工支底板模板,浇筑底板混凝土:采用钢模板,内刷脱模剂,顶部沿井墙位置拉毛处理。5)井身施工支井身模板,浇筑井身:使用普通钢模板结合定
16、型模板。模板使用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钢模板要求型号一致,不得使用弯曲、变形的模板。模板在使用前内侧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内模板支撑采用对顶支撑,井室外侧,为保证支撑稳固,将槽帮铲平夯实,然后垫木板块,再用顶丝与模板对顶支撑。模板的支撑必须保证牢固可靠,模板及支撑体系要一边安装一边进行校准及调整,边线、高程、垂直度误差满足质量标准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在预埋管的位置以竹胶板取代钢模板(井室内壁全部使用钢模),竹胶板的开口尺寸与管外径吻合,外面涂以模板油,固定好。在浇注碎之前要对各预埋件(主要是铸铁踏步)检查确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出现位移变形等现象。混凝土采用溜槽浇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
17、筑后,覆盖草帘撒水养护。模板拆除24小时前需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侧模板,在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以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到损坏。砌筑井内流水槽:采用MUIo的砖和M7.5的砂浆进行砌筑。流水槽内表面用1:2.5的防水砂浆进行抹面,槽内表面要圆滑顺畅,三通以上检查井的流水槽相交部位要相互圆滑过度。在井墙的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可吊装碎井盖。3.7.2.7管道闭水试验1)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分段进行,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
18、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2)闭水试验程序闭水试验工艺流程:测量准备一清理检查一封堵预留洞口一注水浸泡一清查渗水情况一验收一回填。3)试验规定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IOnb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闭水试验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是在试验段内灌水,井内水位不低于管顶以上2m,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观察管道的渗水量是否符合标准。试验各阶段说明如下:注水浸泡: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
19、灌至接近上游井口高度。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浸泡管和井12天后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试验渗水量计算: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1.)式中Q每km管道每CI的渗水量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1.闭水管段长度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5)水位观测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InIn1。充水至设计水
20、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第二次读数的间隔时间,应为30min.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3. 7.2.8管道沟槽回填1)管道工程闭水实验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沟槽回填隐蔽。回填前,应清除管沟内的垃圾、积水以及各种杂物。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回填时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实。中、粗砂应水平分层铺填,分层夯实,分层压实后检测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2)沟槽回填时从管道底基础部位开始到两侧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用小型碾压机具两侧同时碾压,务必防止管道中线位移及管道的基
21、础接口受损。管顶05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土虚铺厚度控制在200mm250mm。回填时两侧应同时进行,回填要求: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回填材料为中、粗砂,管道两侧压实度N95%,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管道两侧压实度290%,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管道上部采用反铲挖掘机取土进槽,压路机进行压实,局部采用蛙式打夯机及人工小木夯进行夯实,压实度次5机管顶0.5m1.Om范围内回填材料为素土,压实度290乐管顶1.om以上至道路路槽的回填土压实度按道路设计要求执行。3)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要求,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
22、80C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80Cm时,路基压实过程中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本项目道路沿线雨水口连接管管顶距路床顶不足80cm,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措施如下: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分层回填至管外壁以上10cm,其上采取现浇15Cm厚C2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碎中间布中8钢筋网。(1) DN300雨水管管顶碎带宽100Cnb钢筋网间距为13cm;(2) DN400雨水管管顶碎带宽100Cnb钢筋网间距为13cm;(3) DN600雨水管管顶碎带宽130cm,钢筋网间距为12cm。钢筋碎加固层进入路面结构层时,加固层两侧上边缘各
23、加铺一道玻纤格栅。宽度为1m。4)井室周围的回填,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不便同时进行时,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水泥石灰土压实后与井壁紧贴,严禁在槽壁取土回填。5)回填土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道及其接口,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o水泥石灰土在运入槽内前拌合均匀,不得在槽内拌合。在具备了闭水条件后,即可尽快进行管道闭水试验。试验应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试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试验需节约用水。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无压管道的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附属 工程施工 方案 技术 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