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oc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容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地往往都在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它不仅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也使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背上政治的、经济的沉重包袱。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现状初步分析了成因,做出了初步的论述与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方案,为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警示和帮助。关键词:施工现场 安全问题 措施对策目 录内容摘要I前 言1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21.1 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21.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32 建筑施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52.1 建筑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52.1.1 现场管理混乱52.1.2
2、 施工工艺不合要求52.1.3 施工操作不规范。52.1.4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不力52.2 原因分析62.2.1 各级对建筑施工安全重视不够62.2.2 施工单位偏重经济利益高于安全意识。72.2.3 安全知识匮乏,存在侥幸心理。72.2.4 建筑市场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92.2.5 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不健全。93 搞好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103.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关键103.1.1 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认识。103.1.2加强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103.2 依法办事,建立长效管理体制是保证103.2.1 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03.2.2 建立建设
3、项目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度。103.2.3 建立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13.2.4 执行制度,常抓不懈113.3 全民动员,标本兼治是根本114 结论13参考文献14前 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加大了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力度,使我国建筑业的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都有所下降,建筑业总的安全状况趋于好转。但是,我们对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建筑业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我们面临的施工安全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各类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行为的松懈,施工企业
4、在安全生产中投入不足,一味强调施工进度,轻视安全生产,蛮干、乱干,抢工期,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普遍。根据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统计,2011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6.6亿元,同比增长20.2%,再创新高。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31%,从业人员达26万,占全市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1/4。建筑业成为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贡献者,成为完成国家建设投资的社会发展阶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却一直不重视安全管理,企业安全责任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建筑业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工程建设的巨大投资和从业人员规模使得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异常严重,损失异常巨大,不但使
5、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得不到体现,而且造成建筑行业本身的亏损。安全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已经超出了项目本身,涉及到整个社会公众的利益,已引起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安全事故造成投资成本的增加,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也成为建筑业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我国建筑业,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1.1 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建筑施工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它有着与其他企业明显不同特点:(1) 固定性。工程
6、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这是它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根本点。建筑产品是固定的、体积大、生产周期长。一座厂房、一幢楼房、一座烟囱或一件设备,一经施工完毕就固定不动的了。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这种情况一般持续几个月或一年,甚至于三、五年,工程才能施工完成。(2) 流动性。流动性大是建筑施工的又一个特点。首先是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固定性,而施工队伍则需要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建筑施工。其次是人员的流动性,施工作业人员从一个队伍换到另一个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再次是施工过
7、程的流动性。建筑工程从基础主体到装修各阶段,因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不同,施工方法的不同,现场作业环境、状况和不安全因素都在变化中,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环境,建筑项目的流动性特点存在不确定性,要求项目的组织管理对安全生产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3)密集性。目前,建筑业工业化程度较低,手工操作,繁重的劳动,体力消耗大,大多数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例如:一名瓦工,每天要砌筑一千块砖,以每块砖重2.5Kg,就得凭体力用两只手操作近3吨重的砖,一块块砌起来,弯腰上千次。还有很多工种如抹灰工、架子工、混凝土
8、工、管道工等也都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近几年来,墙体材料有了改革,出现了大模、滑模、大板等施工工艺,但就全国来看,多数墙体还仍然是用粘土砖一块块地砌筑。(4)局限性。在空旷的地方盖房子,没有遮阳棚,也没有避风的墙,工人常年在室外操作,一幢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到屋面工程,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建起来的,以民用住宅每层高2.9米计算,两层就是5.8米,现在一般都是多层建筑,甚至到十几层或几十层,所以绝大部分工人,都在十几米或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夏天热、冬天冷,风吹日晒,工作条件差。(5)差异性。每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同,不
9、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相同。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每个月、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变化。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建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施工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作为一个施工现场就很不相同,为了完成施工任务,要采取很多的临时性措施,其规则性就比较差了。(6)复杂性。首先是施工场地复杂,建筑物由低层向高层发展,施工现场由较为广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变化。为适应这变化的条件,垂直运输的办法也随之改变。起重机械骤然增多,龙门架(或井字架)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施工现场吊装工作量增加了,交叉作业也随着大量的增加。木工机械如电平刨
10、、电锯也应用。很多设备是施工单位自己制造的,没有一定的型号,也没有固定的标准,五花八门。开始时,只考虑提高工效,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现在搞定型的防护设施,也较困难,施工条件变了,伤亡事故类别也变了。过去是钉子扎脚较多,现在是机械伤害较多。项目部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情况的复杂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另外,工程建设有多个参与方,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关系复杂。建筑施工复杂又变换不定,不安全因素增多,加上流动分散,工地不固定,比较容易形成临时观念,马虎凑合,不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存在侥幸心理,伤亡事故必然频繁的发生。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多存在于高处作
11、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电气工具设备方面。伤亡事故也多发生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触电等方面。每年此四个方面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其中高空坠落占35左右,触电占1520;物体打击占15左右;机械伤害占10左右。如采取措施消除这四大伤害,伤亡事故将会大幅度的下降,这就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方面1.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建筑业是安全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从全球范围看,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直位于非煤矿山之首。统计表明,英国平均每周有1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美国平均每周有2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而我国,平均每天有3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从建筑安全事故
12、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看,在英国可达项目成本的3-6%,在美国和香港是项目成本的7.9%和8.5%,在我国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但据专家分析,这一比例已超过承包商的平均利润率。在国内,随着建设新高潮的到来,我国建设工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十分频繁,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特大恶性事故也时有发生,1994-2004年期间,我国因建筑施工事故死亡15128人,每年平均死亡1375人。近10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的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正处在建筑施工事故频繁发生的时期,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在台州市,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重特大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恶性事故此起彼伏。前
13、年10月20日,台州市发生一起塔吊倒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 3人受伤,去年9月9日16时30分左右,由浙江鼎丰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台州安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的台州市路桥区幸福人家住宅小区工程,在开挖塔吊基础基坑过程中,因距离塔吊基础较近的泥浆池壁发生坍塌,致使大量泥浆突然涌入正在开挖的塔吊基础,导致正在坑内施工的作业人员7人死亡。我市每年由于建筑安全事故而丧生的从业人员几十人,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万。据研究,除了直接损失外,安全事故的间接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的比例,大约在4倍至50倍之间;从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构成来看,除人身伤亡支出费用、善后处理费用(直接损失)外,工作损失价值
14、、停产减产损失价值等(间接损失)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 建筑施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2.1 建筑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2.1.1 现场管理混乱从现状看,企业层面:部分企业不够重视,没有认真贯彻检查通知文件精神,没有认真组织自查,或者组织了自查只不过形式而已,没有真正抓好落实;项目部层面:项目经理安全意识不强,班组人员不到位,五大员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检查时个别工地甚至项目经理不到岗等各种现象,致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混乱、安全隐患存在较多;人员层面: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安全员:一是安全员自身不懂安全或安全知识浅薄;二是安全员不到岗,造成施工现场安全无专人管和不懂管的局面;再加监理人员监管不
15、到位,最后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混乱局面。2.1.2 施工工艺不合要求具体表现在:部分工地深基坑、支模架现场实际施工与专项方案不相符,钢管扣件检测不合格或未经检测使用,存在着质量安全隐患;施工记录、验收记录、试验报告、旁站记录等质量验收资料内容不完整,缺乏针对性,个别工地的质量安全资料与实际施工进度不符;检查中还发现个别施工企业、建设业主对工程质量意识不强,存在着未按图施工和擅自更改设计等的现象。2.1.3 施工操作不规范。脚手架、三宝四口五临边普遍存在存在安全问题,专项方案过于简单,且不切合实际,垂直运输机械、施工用电违规操作,现场文明施工形同形式,台账普遍缺乏真实性,监理工作走过场。从本次检
16、查情况看,监理人员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隐患没有从严监管,没有督促施工单位对存在问题实行“三定”措施,对施工单位不听从管理的不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2.1.4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不力普遍存在施工安全资料造假,不按规范标准建档,脚手架搭设、井字架搭设、现场施工用电、施工机具防护不够规范,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塔吊和外用电梯安装拆除和使用不够规范,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意识淡薄和水平低,且重视程度不高。部分施工现场仍存在场容场貌较差,场地高低不平,无排水系统,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且
17、道路不畅通;部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或不够重视;部分工地现场防火意识不强或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个别在建工程兼作住宿;甚至部分工地现场还未设厕所;部分工地施工现场标牌仍未很好的落实设置,且大部分安全标志悬挂位置不合理和无针对性,流于形式。2.2 建筑施工安全原因分析2.2.1 各级对建筑施工安全重视不够从全国到全省,再到全市,近几年来,施工安全事故就没间断过,分析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人的因素最重要。一是企业领导对安全的认识不足,不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在进度、质量、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往往是安全让步。项目经理急功近利,只顾当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对安全生产心
18、存侥幸。一些施工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一些施工单位安全工作无专人负责,施工人员甚至管理人员对施工规范、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一知半解,甚至浑然不知,工作中对安全管理不愿付诸行动,造成对安全施工方案、安全应急预案准备不足。二是施工队伍素质低。随着建筑队伍迅速壮大,大量民工涌进,民工对安全操作知识也非常肤浅,常常由于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素质差,对规范、标准不熟悉,对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少,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三是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行业主管部门、监理单位,以及企业管理部对安全检查不够重视,有的检查是一种形式,有问题不去发现,有的问题发现了却视而不见,有的对
19、处理问题缺乏有效措施。监施工企业忽视安全设备和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单位强调 “人人有责”,但个体、私营包工头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安全责任无法落实,如果这个责任不加以落实,往往会导致 “人利忘义,违法组织施工活动。所有这些,都为工程建人有责,而人人不负责 ”的现象发生,这为建筑施工埋下了质量和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监督力度不够,部分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企业管理层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仍停留在先通知后检查的层次上,缺乏突击性检查和日常的具体监督管理;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素质较底、工作中原则性不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不够严格,手段不够强硬;有的施工监理人员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内容甚至有的为了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安全管理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