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填地基施工工艺标准.doc
《换填地基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填地基施工工艺标准.doc(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换填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管沟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处理。1.2 适用土层: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素填土、杂填土、季节性冻土,以及暗沟、暗塘等。 2 施工准备2.1材料 :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换填料。参见表2.1。 换填材料名称、适用范围、质量要求 表2.1换填料名称材料质量要求适用范围素土 1 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垃圾、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50mm。 2 土料含水量
2、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误差不得大于2。否则应把土料晾干或加湿,使之达到要求的含水量。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灰土 1 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2 控制灰土的含水量,以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3 灰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配合比2:8或3:7。 适用于深2m以内的一般粘性土地基加固,不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加固。砂、砂石1 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当使用粉细砂或石
3、粉(粒径小于0.075mm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2 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按级配拌和均匀,应级配良好。3 含泥量不宜超过34 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适用于加固2.5m以内软弱地基,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碎砖三合土1 粘土、碎砖内不得夹有杂物,碎砖粒径2060mm,砂用中砂、粗砂或泥砂均可,石灰用末粉化的生石灰块,使用时临时加水化开。 2 碎砖三合土的体积比:消石灰:砂或粘土:碎砖=1:2:4或1:3:6。3 控制稠度、防止浆水分离,充分拌合均匀。适用于民用建筑地基的加固。粉煤灰粉煤灰中采用掺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
4、性能及适用条件,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时应符合有关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大量填筑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构筑等的地基换填。 矿渣选作矿渣的松散重度不小于11KN/m3,有机质及含泥量不超过5。施工前必须对选用的矿渣进行试验,在确定其性能稳定并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使用,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时应符合有关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大量填筑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可用于堆场、道路和地坪,也可用于小型建筑、构筑物地基。2.2 机具设备平碾、平板振动器、振动碾或羊足碾、木夯、铁夯、石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吨)、手推车、筛子、标准斗、靠尺、耙子、铁锹、胶
5、皮管、小线和钢尺。2.3 作业条件2.3.1 基坑(槽)内换填前,必须先行钎探并按设计和勘察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并办理完验槽的隐检手续。2.3.2 基础外侧换填前,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损坏混凝土。2.3.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保持在施工面以下500mm左右,并在三天之内不得受水浸泡。2.3.4 管沟换填前,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或有机杂物清除干净。2.3.5 施
6、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橛;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控制标高的标准木桩。2.3.2 对上一道工序完成情况的要求:2.3.2.1 钎探并验槽完毕。2.3.2.2 工作面按要求清理完毕。2.3.2.3 工作面残留水及基础内地下水处理完毕。2.4 技术准备2.4.1 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批后进行技术交底。2.4.2 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复核。2.4.3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换填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3 操
7、作工艺检验换填料基底清理测量分层铺换填料找平验收分层压实3.1 工艺流程3.2 操作方法3.2.1 测量在基坑(槽)、管沟的边坡或地坪上每隔3m钉控制标高的木桩,以便于对每层换填料厚度进行控制。3.2.2 基底清理:3.2.2.1 施工时基坑(槽)内不得有积水,若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3.2.2.2 施工前应验槽,先将浮土清除,严禁有积水和泥浆,基坑(槽)的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方。3.2.2.3 在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挖除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回填材料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
8、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300mm厚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3.2.3 检验换填料 换填材料质量检验按表2.1材料要求进行。3.2.4 分层铺设换填料3.2.4.1 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踏步宽不小于500mm,踏步高度同每层换填厚度)或1:1.5斜度搭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3.2.4.2 必须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倾斜度应大于1:1.5),碾迹重叠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下、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3.2
9、.4.3 换填料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视换填料、压实机具性能及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有关,应进行现场碾(夯)压试验确定。参考数值见表3.2.4.3. 换填料每层虚铺设厚度和压实要求 表3.2.4.3换填料名称压实机具或压实方法每层虚铺土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或要求素土平碾、推土机20030068羊足碾200350816蛙式夯20025034拖拉机200300816人工打夯(木夯、铁夯)15020034610吨压路机300400不少于4灰土4080Kg石夯、木夯200250不少于4轻型夯实机械200250不少于4610吨压路机200300不少于4砂、砂石平振法200300检验合格插振法振捣器插入深
10、度检验合格水撼法250检验合格夯实法150200不少于4碾压法150350不少于4碎砖三合土夯实法、碾压法第一层:220其余层:均为200每层应分别夯实至150mm,其表面应平整密实,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20mm。粉煤灰碾压法150350不少于4夯实法150200不少于4矿渣碾压法、平振法300大少于43.2.5 压实3.2.5.1 为保证换填土压实的均匀及密实度,在重型碾压机碾压之前,应先用推土机推平压实。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碎石三合土、粉煤灰、矿渣类土时,先静压,后振压。3.2.5.2 碾压机械压实换填料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平碾、振动碾2Km/h;羊足碾3Km/h。3.2.5.3
11、用压路机进行大面积换填碾压时,应从两侧逐渐压向中间,每次碾压轮迹应有1520cm的重叠,避免漏压,轮子的下沉量一般压至不超过1020mm为宜。碾压不到之处,应用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械配合夯实。3.2.5.4 用羊足碾碾压时,碾压方向应从两侧逐渐向中间,并应随时检查清除粘着于羊足碾之间的土料。为提高上部土层质量,羊足碾压过后,宜再用拖式平碾或压路机补充压实。3.2.5.5 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层拉毛。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换填,以保证上、下层接合良好。3.2.5.6 人工夯实换填时,夯前应初步平整,夯实时要按照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施工工艺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