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手册.doc
《改善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手册.doc(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省道某某段路面改善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手册某某市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某某年三月目 录前 言31 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指导意见41.1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41.1.1 一般规定41.1.2 准备工作41.1.3 混合料组成设计61.1.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铺81.1.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91.1.6 养生及交通管制121.1.7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122 下封层、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指导意见142.1 下封层施工142.1.1 一般规定142.1.2 原材料的选择142.1.3 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152.1.4 试铺152.1.5 下封层施工162.1.6 下封层质量检查172.2
2、AR-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182.2.1 一般规定182.2.2 原材料181、基质沥青182.2.4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212.2.5、质量管理22(2)碎石撒布量控制233.1下面层AC-20C型施工243.1.1 一般规定243.1.2 原材料技术要求243.1.3 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263.1.4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27AC-20C型273.1.5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83.1.6下封层的检查与清扫303.1.7 铺筑试铺阶段313.1.8 沥青下面层施工323.2 沥青粘层施工373.2.1 一般规定373.2.2 原材料技术要求373.2.3 主要
3、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373.2.4 沥青粘层施工383.2.5 粘层施工质量检查383.3上面层AC-13C型施工393.3.1 一般规定393.3.2 原材料技术要求39技术要求393.3.3 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413.3.4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23.3.5 下面层的检查与清扫453.3.6 试铺段施工453.3.7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46附录A 原材料质量管理办法52附录B 沥青路面面层试验路施工总结编写方法55B.1 一般要求55B.2 编写顺序与内容55前 言某某省道北起常熟浒浦港,向南经常熟、苏州市区、某某,止于苏浙交界的太平桥,与浙江嘉兴相连接,是我省苏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南北向
4、干线公路,依次连接了338省道、204国道、342省道、312国道、343省道和318国道,在地区公路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穿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某某省道某某段从某某市与吴中区交界为起点经某某市松陵城区、八坼、平望、盛泽镇,终点于江浙两省交界的太平桥,全长41.2公里,其中城镇段长14.8Km,公路段总长26.4Km。为贯彻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沥青路面工程质量,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耐久、平整、稳定,提供安全、舒适、顺畅的交通条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某某省道某某段路面改善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本管理手册中部分指标
5、及标准在国家规范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是对国家相关规范的补充和具体化,当两者相冲突时,按高标准执行,本管理手册未涉及的内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执行。本管理手册以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为基础,结合某某市交通、环境、气候、材料等特点,采纳了江苏省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并结合国内相关省份近年来沥青路面科研成果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成功经验而制定。以利于S某某某某段在施工过程中能更好的明确质量指标,落实施工措施,以打造精品工程为全社会服务。本管理手册为某某省道某某段路面改善工程施工的技术性规范文件以作为招标文件的专用条款之一,是施工合同文件
6、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某某市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解释。1 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指导意见1.1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1.1.1 一般规定1、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宜按粒径9.5 mm31.5mm、4.75 mm9.5mm、2.36 mm4.75mm和02.36mm四种规格备料。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干质量配合比计算,以集料为100,水泥剂量外加的外比表示。3、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期宜在冰冻到来半个月前结束,并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4、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必须采用集中厂拌,双摊铺机梯队摊铺、压路机碾压的工艺施工。5、基层施工前,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将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6、开始摊铺的前一
7、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 10m,但在上基层及平曲线半径2000m的路段应保证不大于5m,做出标记,并打好厚度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控制线高度,挂好控制线。用于摊铺机摊铺厚度控制线钢丝的拉力应不小于800N。7、下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束7天后即可进行上层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两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间隔不宜长于30天,且在上承层施工前应喷洒水泥浆。1.1.2 准备工作1、材料要求(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不准采用复合水泥)可用于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42.5级缓凝水泥,3d胶砂强度不宜小于18Mpa
8、,水泥初凝时间应不小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个小时。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不得采用。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安定性合格后才能进场入罐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温度不能高于50,否则,应采用降温措施。(2)碎石 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28%,粗集料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不大于15。其中1号、2号料须采用碱性碱料,且1号料与2号料中通过0.075mm的含量应不大于1.5%;3号料中通过0.075mm的含量应不大于3%;4号料应采用玄武岩石或辉绿岩质,其中0.075 mm 通过率应不大于12%;碎石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
9、8%,塑性指数小于9。(3)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2、施工机械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路面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分层施工,要求各施工单位配备足够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机械。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也应不小于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按单幅分两层梯队摊铺作业,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机械。(1)拌和机 应配置产量大于400t/h的拌和机,要保证其实际出料(生产量的80%)能力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拌和机必须采用定型产品,并在多个工程中应用。为使
10、混合料拌和均匀,拌缸要满足一定长度。拌和机至少要有五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拌和机的用水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2)摊铺机 应根据路面基层的宽度、厚度,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基层施工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要求两台摊铺机机型一致,机型较新,功能较全,以保证路面基层厚度一致,完整无缝,平整度好。(3)压路机 至少应配备18T以上振动压路机23台(振击力满足压实功要求)和25T以上胶轮压路机23台。压路机的吨位、振动等级和台数必须与拌和机及摊铺机生产能
11、力相匹配,使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保证施工正常进行。(4)自卸汽车 数量应与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压路机相匹配,且应略大于拌和生产量,以保证拌和设备的正常运转。(5)装载机,不少于2台,并满足拌和生产需要。(6)洒水车,不少于2台,并必须满足水稳结构层施工上承层前的保湿养生需要。(7)水泥钢制罐仓 由拌和机生产能力决定其容量,但至少每个拌各机配备2个水泥罐且总容量不得小于120T;罐仓内应配有水泥破拱器,以免水泥起拱停流。以上机械数量至少应满足每个工点、每日连续正常生产及工期要求。3、质量检测仪器(1)水泥胶砂强度、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仪器(2)水泥
12、剂量测定设备(3)震动成型压实仪(4)水泥稳定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与抗压强度测定设备(5)标准养护室(6)现场压实度检测设备(7)标准筛(方孔)(8)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9)压碎值仪(10)针片状测定仪器(11)取芯机4、下承层的检查与验收本工程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需对处治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处理的基层进行检查与验收。检查的内容及频率应符合设计与有关规定要求。1.1.3 混合料组成设计1、合成级配颗粒组成水泥稳定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表1.1.3-1的规定。表1.1.3-1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集料的颗粒组成 类型方筛孔尺寸(mm)级配碎石级配范围要求级配下限
13、级配上限31.510010026.5951001968869.544624.7527402.3618300.68150.075052、混合料组成设计水泥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规定的材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合理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碎石,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碎石的组成比例。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表1.1.3-1的规定,且4.75mm、2.36mm、0.075mm
14、的通过量应接近级配范围的下限。(2)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一般水泥剂量按2.5%4.5%范围,分别取45种比例(以碎石质量为100)制备混合料(每组试件个数为:偏差系数1015时9个,偏差系数1520时13个),用振动压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振动压实法标准,98)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取出,做无侧限抗压强度。(4)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重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覆,放入养护室内养生,养护温度为252。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七天)将去掉薄
15、膜试件浸泡水中,在浸泡水之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cm,浸水的水温应与养护温度相同。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试件的质量。前六天养生期间试件水份损失应不超过10g,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予作废。(5)采用振动压实法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不小于设计值,设计值由施工图设计确定。同时,应采用振动成型法成型进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强度代表值不应小于4.5Mpa。(6)试件室内试验结果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压强度代表值,MPa;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保证率系数,高速公路、
16、一级公路保证率95,此时1.645;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7)为保证基层强度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效果,应尽量限制水泥、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施工中要求水泥剂量宜控制在3.0%4.0%,不应大于4.2%、合成集料级配中0.075 mm以下颗粒含量应尽量控制在3.5%以下、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在高温不利季季节施工时也不宜超过1.5%)。(8)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用振动压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经审批后,以指导施工。1.1.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铺正式开工之前,应进行试铺。试铺段应选择在经验收合格的下承
17、层上进行,其长度为300m600m左右,每一种试铺方案100m200m。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由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一次碾压密实。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进行。试铺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1)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3)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约为1.201.30)。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
18、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 (3)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5)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般建议50 m80m)。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检验标准见附表,其中试铺段的检验频率应是标准中规定生产路面的23倍。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都符合规定,可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铺总结,经审批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路面施工开工
19、的依据。1.1.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1、混合料的拌和(1)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3)每天开始搅拌之后,按规定取混合料试样检查级配和水泥剂量;随时在线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每天最少不小于2次,并做好台帐记录。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4)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一定要配备带活
20、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三次装料的方法,避免混合料离析。2、混合料的运输(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一定要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并略有富余。(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当车内混合料不能在水泥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摊铺压实,必须予以废弃。3、混合料的摊铺(1)摊铺前应将底基层洒水湿润;对于基层下层表面,应喷洒水泥净浆,按水泥质量计,宜不少于1.0kg/m2。水泥净浆稠度以洒布均匀为度,洒
21、布长度以保证摊铺前湿润不干硬,一般在摊铺机前30m40m为宜,以防止水泥浆干硬后形成薄层隔离。(2)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3)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4)摊铺机宜连续摊铺。如拌和机生产能力较小,应采用最低速度摊铺,禁止摊铺机停机待料。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出料作适当调整,一般宜在1m/min左右。(5)基层混合料摊铺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应保证其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6)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善 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 质量管理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