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花园二期首开区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
《新世界花园二期首开区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界花园二期首开区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某某新世界花园二期首开区工程位于某某市王家庄,由新世界(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10#19#楼由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一层,总建筑面积约为二十五万平方米。基础为筏式基础;主楼为剪力墙结构、沿街商业网点为框架结构。地下车库设计采用无梁板结构,板厚为220;有梁板结构板厚为180,同时设计跨度为8100,同时无梁板处设置了柱帽,因此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对模板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中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和稳定,须高度重视,认真
2、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二施工方案据以上工程概况和特点的分析,从工程和本企业可调配资源实际出发,根据工程各部位的具体结构特点分别采用如下方案施工:基础筏板模板基础筏板、构造板模板采用采用实心砖砖胎模。主楼砖胎模见下图(构造板采用240厚实实心砖胎模),砖胎模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内侧用1:3水泥砂浆抹灰。砌筑砖胎模时采用“三一”砌筑法,要求灰缝砂浆要饱满,灰缝厚度要求均匀,灰缝厚度在815之间,灰缝平直度要求符合规范要求,砌筑前要求对砖进行浇水湿润。砖胎模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在砖胎模的外侧回填一定高度的砂子,并夯实。柱、墙、梁、板模板地下室、地上楼层剪力墙、框架柱模板、梁底和梁侧
3、、现浇混凝土板模板均采用12mm厚15厚竹胶合板作衬板,用60mm90mm的白松木方作模板排档,模板须预先进行制作,根据构件尺寸要求将衬板与衬档木方钉成整体(剪力墙平面面积较大时,分块分割制作)。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合板作衬板,用60mm90mm的白松木方作衬板下部排档,支模板时胶合板随铺随与排档木方钉牢,胶合板的组合根据楼板平面作好组合设计,胶合板的使用严禁随意锯板。柱、剪力墙模板的夹紧加固采用48mm钢管夹档和14mm穿墙螺栓、伞形扣件,支撑采用48mm钢管斜撑进行拉撑校验垂直。梁、板模板的支撑分别搭设“碗扣式”钢管满堂脚手架。三施工操作工艺A模板制作配制模板的竹胶合板厚度一致。排档
4、木方须规格一致,平直无翘曲变形,如截面规格不一致须用压刨刨成规格一致的平直木方。地下室及主体非标准层均分别制作相应全套模板;主体标准层墙为一套全数定型模板,主体梁底和楼板模板均制作三套全数模板。1柱模板柱模根据柱结构截面尺寸和高度,制作成相应规格的定型模板。将根据定型模板尺寸裁切好的竹胶合板衬板钉于白松排档上,模板的周边均须设排档,并与衬板贴合钉牢,排档的间距不大于350mm,柱模板的排档均竖向布置。柱四周的模板两竖边做成互相咬合的企口,以便模板的组合和夹紧加固时保证模板内部截面尺寸。制作柱模板时须留出梁窝。当柱模板的排面宽度大于600mm时,柱模板中部沿竖向须设对穿柱拉螺栓将模板中部拉紧,对
5、拉螺栓水平间距以保证模板的水平约束点间距小于等于600mm;竖向间距与柱模板加固夹档一致,底部第一根螺栓距模板底部150mm,当柱高度小于等于3.6m时,第二、三、四道对拉螺栓的间距为500mm,往上间距为600mm。当柱高度大于3.6m时,第二六道对拉螺栓的间距500mm,往上间距为600mm。穿柱对拉螺栓穿模板的孔,均在模板制作时,同时将孔钻出,柱对面模板的钻孔位置要一致。对拉螺栓均采用14热轧一级钢筋。2剪力墙模板剪力墙模板的配置与柱模板配置相似,其排档同样竖向设置,排档的间距不大于350mm。地面以上梁板模板与墙柱模板同时支设,剪力墙模板在梁板模板拆除前先行拆除,因此剪力墙模板的组片配
6、置宽度应不大于3m,以便模板能顺利拆除并运出拆除楼层,向上周转。剪力墙模板上穿墙螺栓的钻孔间距也与柱模板相同,钻孔时须照顾墙体两侧模板上孔眼位置的一致。剪力墙模板的高度按现浇混凝土楼板模板钉于剪力墙模板上端部考虑,同时应比实际所需高度尺寸低1020mm,支模时下部用海绵条或其它材料垫塞将模板与楼板缝隙堵塞严密,以防止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漏浆,同时利于剪力墙模板先行拆除时脱模。制作模板时应留出剪力墙上梁窝位置。配制模板组合时,梁底应设置模板组合缝,以便模板拆除。3梁模板梁底和梁侧模板均采用竹胶合板和白松木方钉制。模板的长度为梁的净跨长度,梁侧模和梁底模的接点应设于梁跨的中间,便于梁模板支设时起拱。
7、模板的排档不大于250mm,排档的两端分别距模板的两端150mm,以便其与柱、墙模板的梁窝连接。主梁侧模板上留出与之相交的次梁梁窝。当梁腹高度大于500mm时,模板的腹部应设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的孔位在制作模板时按对拉螺栓的设置位置钻出,对拉螺栓的位置以保证梁侧模板的竖向约束点位间距小于等于500mm为原则设置,水平约束点位间距小于等于1000mm。模板的两侧边须与平面垂直,纵向平直无翘曲。侧模的高度为梁底至板底高度加50mm。*柱、墙、梁模板的排档木方的接点均应间隔错开,且错开距离不小于1m,接头须在支撑的两侧。柱、墙、梁模板的对拉螺栓均采用14热轧一级圆钢,人防部分外墙必须焊50503止
8、水片(非人防部分止水片规格尺寸为30301.5),焊缝必须饱满;地上部分及地下室无防水要求的部位的对拉螺栓均设套管(人防要求的剪力墙严禁设置套管),以便对拉螺栓能多次周转,套管采用16黑钢管,套管两端均伸出模板外,以防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浆进入套管内。模板上孔的直径,当设套管时,较套管的外径大2mm,拆模后,均将突出混凝土表面的套管和螺栓割除、磨平。 B模板支设1地下室外墙上返300高墙模板待底板钢筋施工完毕,墙柱插筋以及外墙止水钢板均按设计施工完成后,根据底板钢筋上的墙、柱位置线的标志进行模板的就位。模板就位前,墙柱钢筋底部根据墙柱位置线焊设与墙柱同宽的钢筋挡子以固定模板的位置,如下图:模板
9、采用竹胶合板作衬板,松木方作排档,钉制成与反墙高度一致的定型模板。模板下于底板钢筋上焊制钢筋马凳以支承模板。模板的底标高应高于基础底板顶标高5mm。模板就位校准位置后,用钢筋作斜撑焊于底板主筋上以固定模板的正确位置并在上口用方木作拉结。2地下室柱、墙模板基础底板和反墙混凝土浇注完毕,并拆除反墙模板后,进行柱墙位置线的测量放线,复查柱、墙反墙位置有无偏移。如偏移较大则须对反墙进行处理矫正。支模前,在反墙、柱上抄测水平标高控制线,以控制模板下边标高,水平标高线位置低于反墙顶部5cm,。柱墙钢筋验收合格后即进行模板的吊装。(1) 柱模板先根据柱定位控制线和模板放样图编号对号入座依次将柱四周模板吊放就
10、位。将柱四周模板依次立起贴紧柱筋,下端与混凝土顶面有缝隙时用水泥砂浆堵严,用48钢管和扣件在柱底端和顶端各设一道柱箍将模板组合夹紧,模板转角处的企口要咬合严密。再自下而上依次将每一道柱箍设置到位,最底端柱箍距模板底端150mm,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柱箍间距均为500mm,往上间距均为600mm。当模板中部设有对拉螺栓加固时,柱箍的间距及位置与对拉螺栓孔位对应。安装柱箍时将柱箍与模板夹紧,并保证模板的截面尺寸和方正。模板中部设有对拉螺栓加固时,在模板合拢前将螺栓的套管和螺栓穿入模板并贯通柱钢筋骨架,螺栓采用14热轧一级圆钢筋,螺栓套管采用16黑铁管(设置套管为了多次周转使用螺栓)。柱箍均安装完
11、毕后,再在对拉螺栓的两端加设伞形扣件,将对拉螺栓的伞形扣件与柱箍拧紧加固。柱模板夹紧加固完毕后,在模板的两个方向用48钢管设斜撑对柱模板的垂直进行校准,斜撑的底端的固定在底板预埋钢筋环内的水平钢管上。与剪力墙相连的柱模板须与剪力墙模板同时支设。(2)剪力墙模板地下室剪力墙模板的支设工艺与程序与柱模板支设相似。剪力墙模板排档木方均竖向设置,因该部分剪力墙为非标准层模板,因此剪力墙模板制作时除边框排档和起整体连接作用的排档木方与模板钉为一体外,其余排档均不与模板钉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立好后,按不大于350mm的间距设置模板的排档木方,排档木方用铁钉与模板的衬板简单固定,排档木方的接头均采用撞头平接
12、,接头位置应间隔错开,支模时在接头处加帮条木方。上好排档木方后,即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模板的横档,横档采用48钢管,每排两根,横档的位置和间距与模板上预设的对拉螺栓孔对应,钢管用伞形扣件和对拉螺栓拧紧固定,模板两侧的同一排横档同时进行安装固定。横档安装夹紧后,采用与柱相同的方法设置钢管斜撑校验模板的垂直,斜撑的横向间距不大于3m。校验模板的垂直时同时校验模板的平整,在不平整处同样设置斜撑进行拉撑,将模板调节平整。*外墙、人防内墙、水箱侧壁以及附着于侧壁和水箱的柱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其模板的对拉螺栓均为防水螺栓,一次使用,不得设置套管。有防水要求时,螺杆上须焊接止水片,止水片与螺栓双面满焊。螺栓的两
13、端部相应位置各焊设一个5cm长与螺栓成长直角交叉的短钢筋挡子,两钢筋挡子的外边距离为相应剪力墙宽度,以控制剪力墙模板厚度,该部分模板内严禁设置预制混凝土或钢筋撑。内墙模板的截面控制,在模板内设置预制的50*50mm断面,长度与相应剪力墙厚度相同的混凝土块,以控制模板内部厚度,混凝土块用绑线绑于墙体水平筋上,混凝土块间距为60cm(设置在对拉螺杆的旁边)。用于校正柱、墙模板的斜撑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小于等于60。当墙体模板高度过高时,单根钢管不够长时可采用扣件将两根管搭接接长,但当斜撑长度大于3m时,斜撑钢管须与模板的横档钢管间用钢管和扣件边成具有足够刚度的三角支架体。(如下示意图)剪力墙模板施工图
14、注:墙高超过3.5米时下部四排对拉螺栓间距为500;其余为600。3主体柱、墙模板主体柱、墙模板的支设加固类似于地下室墙柱模板的支设。支设模板前须将柱墙根部的杂物清扫并冲洗干净,并弹好柱墙的位置线和校下模板的控制线,校正模板的控制线自柱墙位置线向外20cm。为保证模板的定位准确和稳定,支模剪在柱墙钢筋骨架的根部于楼面混凝土上5cm处,焊设模板定位钢筋棍,钢筋棍采用16钢筋,长度同柱墙的厚度,钢筋棍焊于柱墙竖向钢筋上,柱定位钢筋设于柱的四角,剪力墙模板的定位钢筋沿纵向间距1000mm设置。如下图:主体柱、墙、梁、板模板均一起整体支设,因此支设柱、墙模板时须严格控制柱、墙模板顶面标高。柱墙模板上部
15、须与楼板模板钉紧,下部须悬于楼面上10mm左右,以方便墙模板先于梁板模板拆除。主体墙柱模板的穿墙(柱)加固对拉螺栓均设黑铁套管,对拉螺栓直径均为14。剪力墙上的门窗洞口采用定型的门窗洞口模板。模板制作根据洞口尺寸采用竹胶合板和松木方钉制成各边的单块模板,用大角钢阴角,将各边单块模板拼装组合成洞口模板,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洞口模板四周设短钢管与墙体加固钢管横杆连体锁紧。窗口的模板在下部的模板上用电钻钻孔(透气孔),孔的直径为20,间距为300500,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柱、墙模板均按清水模板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模板的拼缝要严密、平整,剪力墙平面的拼装模板均做成左进右出的企口接缝,支设加固时在接
16、缝处设置内撑,外部加固拧紧,使模板贴合。框架柱模板转角处的企口缝内薄薄刮一层玻璃油灰尘,阻塞转角接缝的缝隙,避免产生漏浆现象。柱墙模板的底部与楼板之间按柱墙位置线粘贴一至两道海绵条,避免底部漏浆。模板加固横杆接头要错开设置,并避开模板的拼装缝处。校正加固斜撑应设于模板的大横杆接头较集中的部位,以及模板的拼装缝处,斜撑的设置作用为校正固定模板的垂直,中部的斜撑还起到校正、调整模板平整的作用。4主体梁、楼板模板根据施工方案部署,梁采用“碗扣式”钢管排架支撑,楼板采用“碗扣式”钢管架子和立杆顶托组成可调节钢支撑。地下室部分:因板的厚度较厚,“碗扣”架子的立杆间距为900。地上部分:“碗扣”架子的立杆
17、间距为1200。梁钢管排架支撑:双排钢管排架两竖向钢管的搭设宽度,根据梁宽度而定,每侧宽出梁宽30-40cm,约900mm左右,同一轴线上的排架宽度保持一致。竖向钢管的纵向间距视结构特点而定,梁截面高度等于400mm700 mm,间距为0.9m左右;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立杆间距仍为0.90m,但在梁的正下方另加支撑,如下图:搭设梁钢管排架时,排架立管应与楼面垂直,并与楼面紧密接触,不得悬空。排架的纵向设大横管将每排的立管连成一体同时与板架子相连,横杆的竖向间距不大于1800mm,且不少于三道,第一道距楼面30cm,最上一道设于梁底模板不够高时用立杆支托进行补充,中间横管按不大于1800
18、mm间距设置。横杆的水平标高应纵横一致,相互贯通,并纵横锁固连接。最上一道小横管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适当起拱,以保证梁底模板的起拱要求,梁起拱值为梁净跨的0.1-0.3%,悬挑梁悬挑端起拱值为悬挑长度的0.4%。层高较高时须设置一道至两道剪刀撑,以提高支撑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即进行梁侧模板的支设。梁模板支设时先支设梁柱节点核心区部位模板。节点核心区模板在有梁的方向上须留出梁窝位置,核心区模板与下部的柱墙接触紧密,为防止模板下部漏浆,在下部柱墙混凝土顶端粘贴海绵带。核心区模板截面尺寸和垂直、方正、模板顶标高须按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杜绝涨模、跑位现象。核心区模板支设并初步加固后即支
19、设梁侧模板,并与梁侧模一起整体加固牢固。梁板与柱墙整体支设浇注时,在支设柱墙模板时,柱墙模板应整体支设至梁板模板位置,梁板模板的胶合板直接钉于柱墙模板上,因此须严格控制柱墙模板顶端标高,并留出梁窝位置。梁侧模支承与最上一道小横管上(为便于梁侧模先于楼板模板拆除,在梁侧模与小横管间每两道小横管间隔设置短木条将侧模垫起,拆除梁侧模板时先将此短木条拆除,便于侧模下沉拆除),用扣件扣紧小横管将侧模与底模夹紧,侧模与节点核心区模板接缝应严密,加固时模板竖向接缝处应加设衬档贯通接缝处。侧模在梁底起拱转折点应设置转折拼缝。模板的加固采用模板外加设竖向短钢管(每两根一组),对拉螺栓穿过梁模板用伞形扣件扣紧竖向
20、短钢管将梁侧模夹紧加固。竖向短钢管的位置和间距与模板制作时钻出的螺栓孔位一致,为60cm或80cm,钢管的下部与支承梁的小横管扣件扣紧,并夹紧梁侧模和底模。用于拉紧竖向短钢管加固梁侧模板的对拉螺栓竖向设置间距与模板上螺栓孔位一致。梁侧每两道竖向短钢管,设一道斜撑钢管扣紧梁侧模的竖向短钢管和排架最上一道大横管或梁底小横管以调整和控制梁模板的垂直和稳定。梁腹加固对拉螺栓的要求同柱、剪力墙对拉螺栓的要求。梁模板上口设16以上的钢筋撑以控制梁截面尺寸,钢筋撑的间距为50cm。梁模板支设组合见下图。支设梁侧模板的同时进行楼板可调节支撑的搭设,楼板支撑的搭设间距为900(地下室部分)和1200(地上部分)
21、,按楼板的长宽尺寸均匀分布,纵横对齐,并尽可能与梁排架支撑全部相连,支撑底端与楼面接触紧密,并与楼面垂直,纵横用小横杆将支撑扣紧连接为一体,其水平拉管的位置与梁排架水平拉管一致,最上一道拉管设于支撑顶面可调节螺杆下部,所有水平拉管均与梁排架扣紧拉结。支撑搭设好并连成一体后,按设计标高和模板构造转动调节螺杆,调节支撑顶端龙骨托盘的标高,随后依次铺设主次龙骨、钉竹胶合板。主龙骨采用脚手钢管,次龙骨采用60*90的小木方,次龙骨间距不大于30cm。因楼板底面为清水顶棚,因此对混凝土成型要求高,龙骨铺设要拉线控制其平整,保证平面模板铺设平整。铺平面竹胶板时,楼板的四周与梁侧模和柱墙模板顶部要钉牢,竹胶
22、板的拼缝下部须加设衬档龙骨,并与衬档龙骨钉牢,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竹胶板中部间隔与龙骨钉牢,使竹胶板紧贴龙骨。竹胶板铺钉完毕后,将模板清理干净,将竹胶板拼缝处用塑料胶带贴牢,以防漏浆。5、电梯井剪力墙支设电梯井剪力墙支设前必须检查井内操作平台是否牢固,井内平台如下图:(平台骨架采用65的槽钢)6、楼梯模板支设如下图:C模板拆除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柱、墙、梁、板模板整体支设方案,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减少模板总量的投入,提高模板的周转和利用率。拆模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拆模顺序为:柱模板梁侧模板梁底和楼板底模,梁底和楼板底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须满足下表要求,柱和梁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1.2Mp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世界 花园 二期首开区 工程 模板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