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导流及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施工导流及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导流及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31 编制依据32编制说明3二、工程概况41工程整体简介42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情况:43 钻孔灌注桩工程4三、工程地质条件41、基本地质条件42、不良地质现象53、水文地质简况6四、工程施工总规划6五、施工导流71、河道疏浚72、施工导流安排73、分期分段回填施工:74、回填场地清除、河床护砌8六、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方案91、桩位放线92、场地回填及平整93、埋设钢护筒:94、钻机就位、孔位校正105、冲击钻孔、泥浆护壁106、泥浆的调制和使用107、第一次清孔118、钢筋笼、声测管制造及安装129、导管安装1310、第二次清孔1311、浇筑水下砼1312、首批砼用量计算14
2、13、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出现问题的处理15七 项目组织机构17项目管理机构17 项目作业层173、项目管理机构职责划分17八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19九、质量保证措施20十、安全措施21十一、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221、文明施工措施222、环境保护措施22一、编制依据1 编制依据1.1.1 某某路改造工程第三标段招标文件及答疑。1.1.2 某某路改造工程第三标段施工图纸。1.1.3 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1.1.4 某某路改造工程第三标段现场的实际情况。1.1.5 我公司在深圳地区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2编制说明1.2.1本文件依据的编制范围为宝安区某某路改造工程第三标段(K2+345K3+7
3、89.638)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桥涵洞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等。1.2.2施工工期安排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国家现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及现场情况进行编排;1.2.3本工程施工组织主要采用平行流水和主体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组织,确保工期。二、工程概况1工程整体简介本改造工程的某某路,属于城市次干道,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南接创业路与松白公路相交,北至现状广田路的交叉口,道路实际总长度3659.591M,原路均为双向四车道。本次改造是将原路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并加铺沥青罩面,各重要路口相应进行拓宽车道,及将桥长约100米燕川大桥进
4、行拓宽改造。本标段范围为第三标段(K2+345K3+789.638)。第三标段施工合同包括改造道路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照明工程、交通监控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交通疏解工程、通信改迁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其中10KV电力线路迁改工程不包括在内。2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情况:本工程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辖区内,南接创业路与松白公路相交,北至现状广田路的交叉口,沿线重要的交叉口主要有:松白公路交叉口、洋涌路交叉口、广田路交叉口,均已建成。3 钻孔灌注桩工程燕川大桥改造由原来的桥梁左侧拓宽7.95米,其中管线桥宽3.0米,主线桥拓宽4.95米,右侧拓宽4.95米,供水
5、管线从左侧拓宽的管线桥上架设通过。既有桥梁为双幅简支装配式预应力砼空心板桥,全长100.4米,桥跨组合为8+5*16+8米,桩柱式墩台,桥面总宽22米。本次拓宽桥梁采用了钻孔灌注桩基础,共有桩基38根(其中10020根、12018根),桩长根据地基的风化岩石深度不同,约为1224米。三、工程地质条件1、基本地质条件场地地貌属冲洪积地带,局部属残丘坡地,道路沿线大部分地形平缓,中部贯穿茅洲河;根据勘探结果,在揭露深度内地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填土层、植被层、第四系冲洪积层、残积层及侏罗纪岩层。场地的复杂程度为复杂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一般复杂地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地层由上至下按层序分
6、述如下:人工填土层人工填土:褐黄、红色,主要分布于茅洲河两岸,按近河床见少量冲填土层,大部份较松散,而组成河堤的填土层则较密实,由粘性土混少量碎石块组成。层厚0.604.5m,平均厚度3.09米。耕植植土层粉质粘土:青灰褐灰色,稍湿,土质疏松或软塑状,粘土为主,局部含少量石英颗粒,见植根茎。第四系冲洪积层细砂3-1:浅灰、褐黄等到色,饱和,极松散松散状为主,局部稍密状,散粒状为主,部份呈团包状,局部含淤泥质土,该层各孔均有见及,层厚2.010.50m,平均5.45m。砾砂3-2:褐黄、浅灰等色,饱和,上部松散状,中、下部稍密状为主,岩芯呈散粒状,大于2的石英砂约占2550%,粒径呈25,次圆浑
7、圆状,石英为主,局部偶见卵石。该层各孔均有见及,层厚1.313.50m,平均7.73m。 侏罗系岩层(J)基岩岩性为砂岩,浅灰白色为主,局部棕红色,砂质结构,偶见有泥质结构,块状或巨厚层状,可见沉积岩的层状纹理特征,局部于纹理间见有碳化物,层理倾角约350450。按其裂隙及矿物风化程度划分强风化砂岩、中等风化砂岩和微风化砂岩,分述如下:强风化砂岩:浅灰白色,原岩结构大部份已破坏,裂隙极发育,岩芯吐坚硬土状或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大部份碎块用手可折断,局部碎块锤击可碎。该厚度不均匀.405.10m,平均3.25m。中等风化砂岩:棕红、褐黄、灰白等到色,风化裂隙稍发育,局部较发育,岩芯58块状或10
8、30柱状,岩质偏软,部份位置见有层间泥(一般8,泡水易软化)。强风化砂岩:紫红、褐黄、灰白等色,风化裂隙稍发育,局部较发育,岩芯呈58块状或1050柱状,局部岩芯节长可达120,大部份岩质较硬(见轻微硅化现象,垂击可碎,声脆)。该层于各孔均有见及。2、不良地质现象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填土层松散状、强度较低,细砂和砾砂厚度较大、密实度差,强度低。基岩分布连续,强度较高,但部份区域出现岩质软硬互层,较软的以坚硬土夹碎块状的强风化砂岩为主,较硬的以块状或巨厚层状的中等风化砂岩为主,局部硅化现象明显,并且见有层间泥。这是本场地内主要的的工程地质问题。3、水文地质简况茅洲河宽约50100m,深约67米(河
9、堤顶起算),水深约0.52.5m,河流水面宽约5080米,水流速度约10/s,水位受潮汐影响,标高一般介于0.501.20m,峰值水位标高可达3.00m。场地上部砂土层透水性好,属强透水地层,其渗透系数取1530m/d;基岩为砂岩,裂隙发育,其透水性及其含水性具不均匀性。四、工程施工总规划燕川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为既有桥梁桥左侧拓宽7.95米,其中管线桥宽3.0米,主线桥拓宽4.95米;右侧拓宽4.95米。既有大桥右侧存在大量的通信、给水等管线,而这些重要的管线必须在左侧桥面上的新管线安装连接好后,才能把原来大桥右侧的旧管线拆除;同时为保障茅洲河的过流及防洪渡汛能力,经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研究,
10、大桥的拓宽改造桩基施工采用分期分段施工的方式,具体的施工步骤为:1、大桥下游拓宽段左半部的桩基施工;2、大桥下游拓宽段右半部的桩基施工;3、大桥上游拓宽段左半部的桩基施工;4、大桥上游拓宽段右半部的桩基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及多年施工经验,大桥改造桩基施工中主要的重点难点是:在施工导流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桩基施工。施工进度安排见桩基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表。五、施工导流根据施工图设计大桥拓宽部份的桩基均分布在河床内,水文资料显示茅洲河水深约0.5 2.5m,河流水面宽约5080米,水流速度约10/s,水位受潮汐影响,标高一般介于0.501.20m,峰值水位标高可达3.00m。为保证施工期间河流能安
11、全排洪渡汛,施工时必须按施工导流及防汛方案严格组织施工。1、河道疏浚施工前先对大桥附近上、下游的河流进行疏浚清淤,清除河床两边的杂草废物、河底清理至设计标高-0.780m。清理后河床底面宽约88.00米、+6.00标高河堤面宽95.00米;经计算高程+6.00米以下河道的过水断面积清淤前为563.89,河道清淤后为621.62。加大了河道过流断面。2、施工导流安排为保障施工导流的渡汛要求,按施工总计划安排是先施工大桥左侧Y0、Y1、Y2、Y3编号桥基的下部结构;完成后再转到河床另一边进行Y7、Y6、Y5、Y4编号桥基的下部结构施工;河流保持足够的过水断面满足过流要求。施工时对Y0、Y1、Y2、
12、Y3编号桩基按顺序进行组织安排,河床水位一般介于0.51.20米,峰值水位标高可达3.00m,钻机施工场地的回填整平标高应以防止平常峰值水位淹没施工机械、设备的情况尽可能取低位,以避免由于回填工程量过大影响防洪渡汛;以场地标高加钻机主机离地面距离大于平时峰值水位+3.0米为标准进行,按计算暂取标高+2.0米进行回填平整,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再酌情增减。3、分期分段回填施工: Y0、Y1编号桩基场地回填、平整,Y0、Y1编号桩基施工场地回填后,经计算回填断面为30.85,回填完成后河道+6.0米标高以下总过水断面积为:621.6230.85=590.77;比河流清淤前的过流断面积还大,故不影响防
13、洪过流。 Y2桩基场地回填Y2编号桩基场地的回填后,标高+2.0米以下河流过水面宽保持64.50米,+2.0米标高宽度为90米,按图示计算河道+6.0米标高以下总过水断面积为:621.6230.85-44.48=546.29;Y2桩基施工时接到大雨及洪水预警后,立即停止施工并紧急移走在河床内的施工机械、设备;对河道回填的施工场地用挖掘机降低部份标高并进行疏导,基本可保障防洪渡汛的过流能力要求。 Y2桩基场地回填Y3桩基施工场地回填后,河流标高+2.0米河床面宽度为45米,占据了河道的过水面积为119.81;回填后河道+6.0米标高以下总过水断面积为:621.6230.85-44.48-44.4
14、8=501.81;在多年平均水流的条件下可满足平时的过流能力要求,但在汛期时对防洪渡汛有所影响。因此Y3(Y4)编号桩基的施工是施工导流及防洪渡汛的重点。在Y2桩基施工完毕,要进行Y3桩基施工时首先必须咨询气象及水文部门,对近期有没有台风暴雨及大量洪水过流进行了解,避开大雨及过洪时施工;同时桩基的施工要抓快进度,必要时可安排加班进行以缩短施工占用河道的时间,避免影响防洪渡汛。并在施工期间设专门的气象及防汛联系电话,24小时安排人值班,接到大雨及洪水预警后必须紧急移走在河床内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对河道回填部份用挖掘机挖除部份,或降低场地标高等,以加大河流过水断面,达到防洪渡汛所需要的设计过水断面
15、。保障防洪渡汛的过流能力要求。待洪水过后,再继续进行桩基的施工,重新进行场地回填、钻孔灌桩等工作。4、回填场地清除、河床护砌桩基施工完成后,抓紧进行桥墩柱施工,墩柱的施工高程大于河床水面后,就立即进行桩基施工场地回填土的清除,并对上下游10米河床底采用干砌块石护砌等工作,施工安排上要求紧密有序,尽量缩短河道占用时间。左半部Y0、Y1、Y2、Y3编号桥基施工完成后,对右半部Y7、Y6、Y5、Y4编号桥基及大桥右侧拓宽段桥基也采取同样的施工导流方法进行施工,做到既安全导流渡汛、又能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完成大桥改造施工。附:桩基工程分期分段回填场施工及施工导流断面图 桩基工程分期分段施工场地回填平面图六
16、、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显示,施工区地基存在较厚的细砂和砾砂层,密实度差、强度低;基岩分布连续,强度较高,但部份区域出现岩质软硬互层,较软的以坚硬土夹碎块状的强风化砂岩为主,较硬的以块状或巨厚层状的中等风化砂岩为主,局部硅化现象明显,并且见有层间泥。经科学分析和多年现场施工经验,本工程灌筑柱采用冲击钻成孔灌筑桩的方式进行施工。冲击成孔灌筑桩施工工艺程序是:桩位放线场地平整、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冲击造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灌筑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1、桩位放线根据现场施工测量控制网,在拓宽大桥上、下游的左右岸各布置23
17、个测量控制点,以方便施工放样以及监测控制施工的精确度。这些控制点经测量工程师进行与整体施工控制网符合测量无误后,测量成果经监理部审批后作为施工控制使用。桩基施工时可根据左、右岸的控制点准确放线定出桩基位置,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工作。2、场地回填及平整回填场地时先用挖掘机对河床底的浮碴和淤泥进行清理,再进行粘土回填、碾压或夯实,确保钻机就位后不会因地基沉降发生倾斜。回填场地的迎水面用编织袋装黄土对坡面进行护砌以防止水流冲刷,避免影响钻机的正常稳定施工。回填场地的大小根据钻机施工时需要确定,场地的大小以能满足放置钻机、布置泥浆循环系统的要求。搭设桩基施工操作平台,作好孔口防护,孔口周围不得堆放重物
18、。并且在冲孔前须人工开挖探孔,深度大于或等于3m,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师及相关单位人员现场察看,确保桩基位置准确、安全后3、埋设钢护筒:埋设要求位置准确并垂直,竖向线倾斜率保证在1%以内,护筒(圈)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护筒埋设度要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深一般为1.21.5m,如上部松土较厚,宜穿过松土层,以保护孔口和防止塌孔。特殊情况下将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桩顺利进行。设置护筒时,护筒中心线要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误差控制在50以内。4、钻机就位、孔位校正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完成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钢筋笼分段成型、浇筑水下混凝土用的导管到位和完成相应的
19、检测等一切准备工作。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要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5、冲击钻孔、泥浆护壁钻孔采用冲击钻,钻孔应持续进行,不得中断,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时要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在钻进过程中每12m要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情况。如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变层处和易于发生偏斜的部位,应采用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办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在冲击钻进阶段应注意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过护筒底口0.5m以上,以免水位升降波动造成对护筒底口处的冲刷,同时孔内水位高度应大于地下水位1m以上。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符合要求时,随时改正。经常注意地层
20、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孔内应保证泥浆稠度适当,水位稳定,防止坍孔。要及时检查孔位、孔径及倾斜度并对钻渣作取样分析,核对设计地质资料,做好钻孔记录,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或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碗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可使用底部带活门的钢抽渣筒,反复掏渣,将孔底淤泥、沉渣清除干净。密度大的泥浆借水泵用清水置换,使密度控制在1.151.25之间。6、泥浆的调制和使用(1)粘土的选择根据地质报告及现场考查情况,桩基基础层分别为细砂层、砂砾层、砂岩层,可用粘土
21、进行钻孔造浆。泥浆密度取1.31.5。(2)泥浆的调制泥浆调制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将定量的自来水加入搅拌机,然后慢慢地加进与水量相应的粘土,并开动机器搅拌。成浆后打开出浆门出浆。(3)调制泥浆的粘土用量在粘土层中冲钻孔,事先只需调制不多的泥浆,以后可在钻进过程中利用地表层粘土造浆补浆。在砂类土中钻孔,事先将备足粘土,其数量可按下述公式计算:q 每m3泥浆所需的粘土质量,kg;V 每m3泥浆应需的粘土体积,m3;p1 粘土的密度,kg/m3;p2 要求的泥浆密度,p2 =VP1+(1-V)p3,kg/m3;p3 水的密度,p3 =1000kg/m3。(4)泥浆循环系统泥浆循环系统包括制浆池、沉淀
22、池、储浆池、出浆槽、泥浆泵和进浆管等。各组成部分需有适当的高差,以利泥浆自然流动循环,经沉淀净化后的泥浆由泥浆泵输送到钻孔中继续使用。制浆池、沉淀池和储浆池的容量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设定。泥浆制备要满足泥浆护壁和排钻渣的要求。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测泥浆性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地层对泥浆性能的不同要求及时调整造浆和补浆。(5)废泥浆处理:a、根据现场实际允许情况,挖好临时废泥浆池,废泥浆池断面不小于1.21.2m,深度不小于1m,并用人工开挖泥浆沟槽通向临时废泥浆池,沟槽宽度断面不小于3030cm。b、排放出来的废泥浆及时安排车辆运至在关部门指定的废土弃放场。7、第一次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导流 钻孔 灌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5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