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关系研究.docx
《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关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关系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关系研究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由于我国城乡长期处于相对二元发展状态,城市与乡村地区差距很大,制约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的“压舱石”作用,立足于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发展来破除城乡发展不对等的桎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复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同时,在我国规划领域,各类规划种类繁多,体系复杂,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和对立,导致土地的利用并不合理。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重构区域化的乡村空间、实现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及其目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
2、变化,并且集中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为解决这一矛盾,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以破解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关系不对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发展、农民增收,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乡村振兴是以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手段,对人口、土地、自然资源等发展要素进行重组,激发乡村内部动力、引导优质外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以应对农村内部要素的流失和衰退,从而提升区域功能、重塑农村形态,规避城市繁荣而农村凋敝的情况。乡村振兴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将目光局限在经济的噌长上来判断乡村
3、的发展。乡村振兴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改善,还表现在深层次的产业充满活力、文化展现独特、治理体现有序,其核心目的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等多种发展要素的耦合1,实现全面复兴的乡村格局。(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我们长期将乡村简单的视为农业生产地区,单一的进行生产功能,使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陷入人、财、地“失血”的困境。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而言,农业农村始终发挥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重功能,城乡不能相互替代,而应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因此乡村振兴的实现必须以经济振兴、社会复兴、生态重兴为切入点。1 .经济振兴。我们利用工农业
4、剪刀差长期从农村提取剩余,在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同时,也导致农村劳动力、资金和土地流向城市,制约农村发展。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党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依托土地资源构建农业与城市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特色产业,鼓励通过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村就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乡村新型服务业,以带动农村人口回流并吸引城市居民游憩、居住、投资,促使乡村向“消费主导经济”转型,带动乡村经济振兴。农村发展关联着农村消费需求拓展、投资效率增长和人力资本提高,其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助推双循环相互促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产业的迅速
5、发展既能扩展乡村发展的机会,又能改善乡村的环境面貌。2 .社会复兴。改革开放以后,为加速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亿万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城市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同样也造成了乡村劳动力急剧减少。乡村人口的大规模外流是导致乡村凋敝的根源之一。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很多乡村陷入人口流失的问题引发“空心化”“老弱化”,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耕地荒废,同时表现出治理无序、基础设施破旧、景观破败和乡土文化消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3。居民收入的疲弱、基础设施的缺失、乡村治理的无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都在拉大城乡差距,乡村沦为脏乱差的低端生产空间,生活质量无法与城里相比。许多农村人都盼望走出大山、走出乡村,追求城
6、市的美好生活,永远扎根于远离家乡的繁华之地。农村人力资源的极度匮乏,是农村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些农村位置偏僻、经济收入不高,留不住渴望寻找新生活的年轻人,高学历的又不愿来。以读书改变命运,是所有农村学子的信条,农村青年普遍认为“农村”是“落后”的代名词,读书就是为了走出乡村。离开家乡是最大的出息、是给父母最大的骄傲。大量农村年轻人才的流失,导致乡村难以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严重搁置了乡村振兴的脚步。如果任由乡村社会慢慢解体,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面对毫无缓冲空间的巨大风险。留不住人的乡村是没有希望的,必须依托产业或利用特色资源脱贫致富,让那些外出学习和务工的农村青壮年;乐意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高精尖
7、人才;怀揣服务乡村梦想的大学毕业生看到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愿意留在或来到农村,为乡村聚集“人气”推动乡村社会复兴,这是助力乡村发展的需要和关键所在。3 .生态重兴。推动乡村生态重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压力下,农业生产为了获取更多的生产利润,对土地资源过度利用、投入过量的化肥,造成耕地酸化、盐碱化的突出问题,生产力下降致使乡村地区生态退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山青了,水绿了,乡村美了,环境好了,才能筑巢引凤,吸引人才、资金、项目落户乡村,助推乡村经济良性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就不可持续。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良好生
8、态环境是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不能再次走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这种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农村生态建设周期较长,大气、土壤和水的治理有其内在规律,修复遭到污染的土地、水域和受到破坏的草地、森林,少则需要数年,多则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要加强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处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形成绿色生态产业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利用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乡村振兴效果能否符合预期的关键。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为了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土地利用所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我国提出将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相互融合,建立一个“多规合一”的高效规划体系,即通过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这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美好蓝图,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内容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4为了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土地利用所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我国提出建立一个“多规合一”的高效规划体系,即通过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相较于土地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在对不同区域空间进行规划时更多的综合了人口分布、士地利用、经济发展
10、、生态环境等因素,以调整空间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空间均衡发展,对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进行统筹布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国土空间有效利用,实现保护与发展相平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乡村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是保障国家战略实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作用国土空间一般包括: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治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生产空间生产人民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产品;生活空间保障人民居住和公共活动对空间数量、规模和功能的需要;生态空间维持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战略 国土 空间规划 体系 及其 关系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5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