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始终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落实到行动中,让学生把所思、所做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让学生用所思、所行去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由于能源行业具有特殊性,对于石油类高校而言,培养广大石油学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青春力量是根本任务。在石油类高校大力开展石油精神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真正了解能源行业、懂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成为“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合格石油人。一、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始终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其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
2、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石油精神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人民建设石油工业的过程中形成的,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升华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石油精神是广大石油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等优秀品质的概括,是过去、现在、未来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典型代表、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灵魂和根基,也是引领石油类高校学子在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的精神指引。石油精神可作为教育资源,其所蕴含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生
3、态度、审美情趣、行为方式、道德人格等,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敬仰、喜爱、亲近和体验,并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内化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中,成为他们的价值标尺和行为指南。2石油类高校作为行业型特色院校,与中国的石油工业同发展共进步,石油高校参与铸就和亲身见证了石油精神的形成。“知石油”“爱石油”“学石油”“献身石油”,是每一个石油学子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加强石油精神教育是石油类高校作为行业类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石油精神作为行业精神包含了石油行业的发展历史、石油文化的积淀,蕴含石油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价值观。石油行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行业,也是一个艰苦的行业;石油类高
4、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符合石油行业需要,深入开展石油精神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以石油精神来充实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增强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真正了解石油行业。知石油是专业基础,爱石油是精神动力,学石油是贡献途径,献身石油是崇高理想。学生们在学校通过石油精神的育人铸魂,能够助力他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知石油、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合格石油人。二、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课的方向探索(一)石油精神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亦是当代青年学子的必修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石油精神教育
5、的结合中,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角度来认识石油精神:石油精神是历代石油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石油人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正确地认识地质规律并利用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去找油、找气,以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石油工业发展史中也有挫折和教训,从照搬经验不可行到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生态环境到可持续发展及注重环境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认识到尊重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遵循实
6、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再加上广大石油员工受石油精神的影响不断苦干实干、开拓创新,才能真正科学、合理地进行石油开发和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石油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石油科技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与运用贯穿于石油工业发展史的始终,也是当代石油类高校学子必需深刻体会、牢固掌握的。(二)石油工业发展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结合国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近现代史是重中之重。我国的石油工业萌芽于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我国石油工业起步艰难,且发展极其缓慢。当时“洋油”在中国的
7、倾销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形式之一,有志之士也早已看到我国的石油工业必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在近现代史中融入石油工业发展史有利于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旧中国工业基础差、积贫积弱的历史,并加深对新中国石油工业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民族自豪感。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我国独具特色的几次石油大会战也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石油工业发展史中最浓墨重夥的一笔大庆油田的发现、高产、稳产,特别是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伟大号召,极大促进了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成立、改革、发展与重组等过程
8、与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政策、国有企业作为中坚力量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时期的国企改制、“走出去”战略等是一体的、同步的。石油工业发展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相结合能让石油类高校学子更好地知石油史、知石油企业文化,能在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的行业背景下“爱石油”和“献身石油”。(三)石油精神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石油精神的核心是共产主义人生观,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石油精神,把为人民、为石油、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作为最高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与石油工业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一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石油企业职工的核心道德要求,石油人时刻从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石油 精神 融入 高校 政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5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