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天下支离,亟待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然而,建立什么样的新秩序,怎样建立新秩序,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权威引领,没有外来借鉴,只能依靠全社会的共同思考与探索。于是,“和而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便以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发展起来。一、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理论概述早在西周末年,就有关于“和”与“同”的概念。郑桓公与周太史伯(史伯)讨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史伯说周朝差不多一定会衰败了,因为周幽王”去和而取同”,排斥异己。史伯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
2、味以调,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1春秋时期,对“和”与“同”的认识不断深化,“和而不同”思想正式形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108“知和日常”2137,明确指出“和”是阴阳不同矛盾统一体,是世界的恒常准则,奠定了“和而不同”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晏子提出“和”与“同”相异的观点。他说,“和”就如做羹汤,用水、火、醋、瞽、盐、梅来烹煮鱼肉,厨师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过就加水冲淡。君臣的道理也是这样。君王认为可行但其中却有不可行因素的,臣子就要建言指出其中不可行之处以成就其可行性;如果君王认为不可行但其中却有可行因素
3、的,臣子就要建言肯定其中的可行部分而去除其不可行之处。如此政事就会平和不违背礼仪,百姓就没有争夺之心。而“同”好比以水兑水做汤给人吃,又好比琴瑟只弹一个音调给人听,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3223,他断然否定鲁定公“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3218的说法,反对君王以“唯其言而莫予违也”3218为乐。孔子还高频率地论述“言”,认为不能巧言令色,要“敏于事而慎于言”310“言必有中”3180“非礼勿言”3192“言忠信”3261等,明确了“君子和而不同”的原则。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理论继续丰富发展。房子认为“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464;又说“江河之水,非一源
4、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已者乎?”46墨子还说,帮助视听的人多了,才能看得远听得远;帮助言谈的人多了,才能让德音安抚的范围更广;帮助思虑的人多了,才能很快地得出谋划;帮助行动的人多了,才能举事迅速成功。所以,墨子的“壹同天下之义”与“和而不同”本质相通。吴起提出“四和”理论。他认为,国家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以出军;军队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以出阵;阵中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以开始战斗;战斗中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能取得胜利,强调只有取得意见一致,军事才能决胜。治国亦然。吕氏春秋也有“和而不同”的理念。“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
5、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547,希望统治者避免“私视”“私听”“私虑”。总而言之,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就是:听众言,集众智,博采众长,正确决策。二、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实现路径为什么“和而不同”?一一冲破“家天下”藩篱,公天下!夏启废禅让制行世袭制,开始家天下。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了以“公”抗“私”的思想浪潮,倡导公天下。强调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君王私产;天下人肩负的都是对江山社稷的责任,臣民不能只对君王个人负责,君王不能只考虑自己和某部分人的利害得失。如: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德”养万物,是无私的,人依“
6、道”而行,亦应无私。矍子强调“举公义,辟私怨”457。荀子认为公道到达了那么私门就会被堵塞,公义明了了那么私事就会停息。吕氏春秋主张贵公去私,强调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无私覆也,地无私教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59。“公天下”唤醒了天下人对天下的责任意识,成为“和而不同”的动力之源。谁来“不同”?一一冲破“世卿世禄”藩篱,举贤才!西周分封,世卿世禄。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已适应不了、满足不了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选贤任能的呼声日隆。晏子把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看作国家的三种不吉祥。孔子主张为政要“举贤才”3210。墨子提出“尚贤”思
7、想,强调“尚贤者,政之本也”458,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457o孟子希望“贤者在位,能者在职”647o荀子主张不论亲疏,不论贵贱,只论贤能。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燕国乐毅改革等等,都从制度上废除世卿世禄,实行选贤任能。用人思想与政策的大变革,使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为“和而不同”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谁来“和?一一冲破“等级”藩篱,育君德!比干忠而不能存殷,子胥智而不能完吴,申生孝而晋国乱,这些都充分说明君王能否善纳众言对“和而不同”的实现至关重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力冲破西周分封所形成的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严格等级藩
8、篱,提出种种理论来促进君德建设。其一,提出君臣平等观。墨子提出的兼爱就是一种平等的爱;孟子认为,“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6184o其二,提出君王是可以被选择的思想。晏子认为不仅君王可选择臣属,臣属也可以选择效忠的君王;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462;孟子直言“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6194诸侯危社稷,则变置”6297;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三,提出君王应以贱为本、以下为基。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聚之地,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地方;君王要领导人民,也必须言辞谦下,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的后面。孟
9、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297。颜歌(齐国隐士)提出士贵王者不贵君王是最高决策者,是“和”的主体。因此,谦恭下士、从容纳谏的君德是“和而不同”得以实现的保障。为谁“和而不同”?一一冲破“尊神”藩篱,重民本!殷商“尊神”。周反思殷商兴亡之因,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精神。春秋战国时期,人的意识进一步觉醒,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开始形成。如:目夷(春秋时宋国司马)反对人祭,认为祭祀是为人服务的,民众才是神之主。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394。孙武指出,那些明君贤将之所以出兵就能取胜,在于他们预先掌握了敌情,而要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不可用相似的现象去类比推理,不可用日月星辰位
10、置去验证,一定要通过人去侦察。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迷信来治理邺地。屈原天问表现了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唯物主义精神。荀子天论开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7115,直言治乱与天无关,而在乎人。人的进一步觉醒与唯物思想的产生,使民本思想益发彰显。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2123。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83。孔子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爱民。墨子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以减轻民众负担。孟子主张保民而王民本思想确立了“和而不同”的基本价值导向,引导君臣为天下安宁、为活民命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从哪里来?一一冲破“学在官府”藩篱,兴私学!西周时期,官府贵族垄断了学校
11、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使学在官府”体制瓦解,私学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私学的兴起对“和而不同”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私学涵养了“和而不同”所需的“公天下”情怀。当时的私学清议时弊,品评君王,设计未来,探讨兴替,具有强烈政治担当精神和天下责任意识。如:孔子告诫弟子“女为君子儒”38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3274,并常与弟子论政。其二,私学培养了“和而不同”所需的大量人才。当时的私学实行开门办学,吸引、招揽社会各阶层人士前来求学。如: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终其一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其三,私学激发了“和而不同”所需的独到思想。为吸引弟子、扩大影响
12、,私学创办者必须要自成一家之言,并引导弟子的个性发展,因此私学成为诸子百家的策源地。如:孔子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弟子当仁不让于师”3276。荀子也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72。其四,私学提供了“和而不同”的实践机会。游学是当时私学的重要活动,孔子曾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孟子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荀子多次率徒游学于齐楚赵之间。在游学过程中,私学师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议政治,为重构政治社会新秩序建言献策出力。三、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生动实践最激烈的“和而不同”。楚文王虏蔡哀侯,欲烹之以泄愤。大将鬻拳认为,楚国刚开始图谋中原之事,此时若杀蔡侯,诸
13、侯皆惧,不利于楚,不如释放蔡侯。文王坚拒不听。鬻拳情急,拔出佩刀说宁与文王同归于尽也不忍见文王失去诸侯。文王惧,遂放蔡侯,并赞鬻拳忠心贯日。骰之战中,晋军虏获秦三帅。晋襄公听从母夫人文嬴(秦穆公之女)之语释放了秦三帅。中军元帅先轸得知,勃然而唾襄公面,襄公反省并拭面而谢,体谅先轸乃为国发愤、为忠心所激。师经弹琴,魏文侯和着琴律跳舞并唱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闻言琴撞文侯致断王冠玉串,并说自己是撞桀纣而非撞魏君。文侯立惭,从此把琴悬于城门,玉串也不修补,以此警诫自己。最大度的“和而不同为帮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曾箭射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君臣“和而不同”,
14、同心共创春秋首箭之业。晋文公重耳逃亡之时,寺人披(宦官勃鞋)曾两次受命刺杀重耳。重耳即位,寺人披求见遭拒。寺人披提起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旧事,晋文公心有所触,不仅接见了寺人披,还举一反三,下敖令说臣下不论曾对自己做过什么不利之事都既往不咎,但无人敢信,朝廷依旧人心惶惶。此时,头须求见,他曾是文公逃亡时管理财物之人,却弃晋文公不顾卷款逃跑了。头须对晋文公说,你能继续使用谋杀你的勃鞭,如果又能继续使用抛弃你的头须,大家就不会担心了。文公纳其言,让他为自己驾车与自己同行止。晋文公的大度成功团结了臣属“和而不同”,在位仅仅八年便成就了春秋第二霸业。最耐心的“和而不同”。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势衰微,
15、常吃败仗,赵武灵王决定变革传统,推行胡服、教练骑射以提高战斗力。赵武灵王首先与将军楼缓商议,楼缓深知胡服骑射对战斗的裨益,满口赞成并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接着,赵武灵王又与肥义商议。肥义是托孤重臣,有着戎狄血统,思想开明,非常拥护胡服骑射,还鼓励赵武灵王不要顾虑世俗,坚定了赵武灵王改革的意志。第三步是争取一些保守却掌实权的王室贵胄的理解支持,赵武灵王选择了德高望重、颇有影响的王叔公子成。他先派大臣王缱去做工作,之后又亲自到公子成家中,晓之以理、感之以情、动之以国家利害,使公子成幡然醒悟。最后,赵武灵王在朝堂上与顽固派慷慨论辩,令顽固的反对派理屈词穷。赵武灵王于是全面推行胡服骑射,赵国得以强大。最
16、自发的“和而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有各诸侯国国君的公室养士,也有各诸侯国大夫权势之人的私门养士,最著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他们的门客都有三千人以上。私门养士在一定程度上堪称自发的“和而不同”,因为开支的是养士者的私产,客观上却起到了为国纳才、为国分忧的作用。如:以完璧归赵、漏池之会等闻名的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少年英才、为秦统一中国作出重要贡献的甘罗本为吕不韦门客。信陵君采纳门客侯嬴窃符救赵之计,立下了救赵奇功;又听从门客毛公、薛公建议,更得益于各诸侯国宾客进献的兵法和诸侯国的驰援,再度立下存魏奇功。最宏大的“和而不同”。稷下学宫创于田齐初期,直至秦灭齐后才随之消亡,前后
17、延续100余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座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建在齐国都城稷门附近宽广的交通要道边。拥有规模宏大的城峨校舍,拥有众多的师生,齐宣王时稷下的师生多达数百千人。拥有众多的学派,在兴盛时期,曾容纳了诸子百家几乎各个学派,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稷下学宫既是人才教育中心,也是学术发展、繁荣中心,更是政治询议中心。齐国执政者不惜财力物力创办稷下学宫,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招揽天下有识之士,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天下贤士的谋略智慧,为其完成富国强兵、争雄天下的政治目标服务。齐王同稷下学者咨议国家天下,稷下学者则高谈阔论、竞相献策,期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被采纳。最跳脱的和而不同
18、”。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客卿现象普遍,楚材晋用比比皆是。各诸侯国洞开国门,招揽天下才俊与共国是,以天下人来谋天下事。有识之士亦寻寻觅觅,努力地寻求“和而不同”的乐土、相遇相投的君王,以求实现自己的天下抱负。如:吴起是卫国人,却先仕鲁,为鲁大败齐军,后见猜忌便仕魏,为魏辟士拓疆,后又遭猜忌再仕楚,厉行改革使楚强大。公孙衍是魏国人,却先任秦相国,率秦军攻击魏迫其割地求和,后遭疏远排挤便仕魏任相,发动五国合纵攻秦,失去魏王信任后又到韩国当了相国。燕昭王求士,魏人乐毅、赵人剧辛、周人苏代、齐人邹衍、卫人屈景等都来到燕国被拜为客卿。客卿制坚持最好的非秦莫属:缪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19、迎蹇叔于宋、求丕豹与公孙支于晋;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雎,秦王政用李斯,而商鞅、张仪、范雎、李斯都不是秦国人。最艺术的“和而不同”。孟子善用引君入毂、连锁推理的论辩方式,引领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接受自己的观点。为了劝谏梁惠王行仁政,孟子以打仗为喻使梁惠王认识到:既然都是逃跑本质一样,战斗中逃了五十步的人就不能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怕死;为政也是如此,自己虽然似乎比邻国更多地关心百姓一点,但本质上一样,都算不得是行仁政,因此还不能实现百姓归心。邹忌现身说法讽齐威王纳谏。他说,我实际上没有徐公美,但因为妻子爱我、小妾怕我、客人有求于我,因此都说我比徐公美。而宫中妇人没有谁不敬爱大王
20、您,朝廷臣子没有谁不敬畏大王您,国境之内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您,由此可见大王受到的蒙蔽实在是大。齐威王欣然纳言。燕昭王欲求土振兴国家,贤士郭隗以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为昭王指明了招贤之途。触龙说赵太后,避其锋芒以平其意、将心比心以通其情、循循善诱以达其理,令盛怒固执的赵太后冷静下来,同意为了国家利益让小儿子长安君质于齐。四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重大意义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的两次大一统9。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第一次大一统的分崩离析时期,也是第二次大一统的探索构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直接促成了在动荡的社会中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1、作出了重塑国家大一统的历史抉择。“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0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建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大一统国家。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式微,诸侯雄越,天下纷纷扰扰,中华将何去何从?当是时,“和而不同”的理论与实践都选择了重构大一统。如,“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3284。孔子强调,天下越分裂,国运越不长久,他渴望重建政出于天子的统一社会。又如,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孟子回说“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69。再如,齐桓公尊王攘
22、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会代表诸侯各国宣读协商确定的盟约,包括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盟约之后大家言归于好等,体现了对西周封建大一统的维护。楚庄王问鼎、秦武王扛鼎,无不透露出欲取周而代之一统天下之意。正是因为这种重塑大一统的抉择,诸侯逐鹿,根本上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重新一统天下的大比拼。至秦灭六国,大一统重新建立。从此,大一统成为中华民族不变信念,历经数千年,虽合久有分,但分久必合。擘画了重构国家大一统的具体路径。礼崩乐坏深刻表明,西周封建大一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重构大一统?“和而不同”的理论与实践给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对策。比如,废除分封
23、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西周分封制犹如国中建国,周天子实际只控制王畿地区,各诸侯国享有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权力。吸取分封制教训I,公元前741年,楚武王灭权后设权为县,并派大夫斗缗为县公。公元前687年,楚文王听从令尹彭仲爽建议,灭申后不再复申国,而是灭申设县,使申成为楚的一级地方政权,以后又灭息设县。文王后,楚国在被灭国家设县的不少于20处,通过县制成功加强了中央集权。又比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选贤任能。西周分封制下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官位爵位世袭,久之难免腐朽颓废。战国时,战国七雄纷纷进行变革,向贵族政治说“不”,大力推行贤能政治。赵烈侯任用公仲连、荀欣选练举贤,任官使能;魏
24、文侯用李悝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夺淫民之禄;韩昭侯任申不害变法,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燕昭王任乐毅改革,不以禄私其亲,不以官随其爱;齐威王用邹忌改革,谨择君子,谨修法律而督奸吏;楚悼王任吴起变法,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废世袭,建立军功制,等等。秦灭六国完成地域上的统一后,充分总结吸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成功实践,在全国范围正式确立郡县制、官僚制等,构建了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此后,百代皆沿秦政制。证明了巩固国家大一统的根本力量。齐桓公说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问管仲是否有办法。管仲说“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
25、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矣;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8290,建议齐桓公效仿古代圣明君王建立咨议制度,多听取大众意见。春秋战国时期是民主气息比较浓郁的时期,各诸侯国有作为的君王均善于“和而不同”集思广益。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土阶层异军突起。这个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甚至有许许多多来自家境贫寒的社会底层的土阶层迅速成为时代的主角。他们以安定天下、实现统一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横婢阖,出谋划策,为重建社会新秩序、重塑国家大一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君王民主理念的加强和土阶层的兴起,使春秋战国时期
26、成为社会各方面智慧充分涌流、潜能竞相迸发的时期,成为人民大众的磅礴伟力充分彰显并得到历史见证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历史局限性。其一,“和而不同“没有制度化,很大程度上仰仗君王个人的政治自觉和道德修养。唯其如此,才有五箱更替、六国兴衰。如:齐桓公晚年信任易牙、竖刁等人,导致五子夺位、国力消耗;晋灵公宠佞拒谏,使晋文公、晋襄公创下的晋国箭业走向衰退。至于六国之灭,苏洵在六国论中明确指出,如果六国“以赂秦之地,封天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大秦帝国倏忽二世而亡,根本原因也是秦始皇晚年及秦二世抛弃了“和而不同”。贾谊在过秦论中一针见血指出:“世
27、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指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诔,智士不谋也。”其二,选贤任能的相应渠道不十分通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艰涩遗憾时有发生。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闻其政,但这是他温良恭俭让“求”来的。吴起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先是耗尽万金家财,后来又不奔母丧、杀妻取信。毛遂为平原君门客三年都没能施展才华,只好自荐以请处“囊”中,让自己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范雎因家贫无资自通,只得屈才为舍人,潜入秦国一年之后才得以觐见秦昭王建言献策。其三,诸子百家,既相区别又相会通,但当时诸子大都有着强烈的功利性,大都渴望自己的学说能独占鳌头,于是百家争鸣,彼此诘难,互相指摘。虽促进了学术繁荣,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彼此充分从容地取长补短、融通整合。吕不韦意识到此弊端,组织编著了吕氏春秋,博采众家之长,贯通众家之说,本欲以此作为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惜被弃而不用。所幸的是,这些不足,都在后世不断加强和巩固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逐步地改进和完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5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