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反思.docx
《高职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职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反思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新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在教育界被广泛重视和推广应用。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不同,其主要目的是鼓励高校教师做到课程育人与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它要求学校育人的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都渗透和贯穿思政教育。正所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也应是传道育人”的重要平台。尤其是专业课程,作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专业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具
2、有导向、引领和助推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是专业理论课教师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一、学前心理学课程定位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学前心理学研究对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等,旨在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为后续的专业技能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学前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立德树人大背景下,开展学前心理学教学必须兼顾专业知识学习和价值引领的双向任务的协同发展,做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同向同行。二
3、、课程思政融入学前心理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学前心理学与思政课程具有共同的育人目标、相通的教学方法和相辅相成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开展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促进学前心理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一)共同的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学前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根本目标与思政课程的人才培养宗旨相一致,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前心理学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义务,无论是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是在价值观的塑造上都要发挥其基础作用。专业课教师在教学
4、过程中要做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之中。(二)相同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责任和职业情感学前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重视体验式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心理学以解决存在于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根本目的,尤其是随着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记住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的案例,并时刻提醒学生以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思考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感受作为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和职业情感。(三)相精相成的教育资源:授业兼顾传道,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学前心理学从知识体系上看包
5、含较多的思政元素,如对于心理学理论与背景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大师的教育情怀,还能了解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学者的刻苦探究;在了解中国心理学发展渊源时还可以感受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智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学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时,可以将实事求是,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更要在工作中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有规律,明确作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价值。三、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经脸,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存在较多的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学前 心理学 课程 政教 现状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5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