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材料.doc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材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word实验一 电磁波反射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微波分光仪的根本使用方法;2. 了解3cm 信号源的产生、传输与根本特性;3. 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二 预习容电磁波的反射定律三 实验原理微波与其它波段的无线电波相比具有:波长极短,频率很高,振荡周期极短的特点。微波传输具有似光特性,其传播为直线传播。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实验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电磁波位于入射电磁波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电磁波和入射电磁波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原理如图1.1所示。四 实验容与步
2、骤1. 调整微波分光仪的两喇叭口面使其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0-180 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2. 将反射全属板放到支座上,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90-90 这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 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将金属板与发射、接收喇叭锁定,以保证实验稳定可靠。3.打开信号源开关,将三厘米固态信号源设置在:“电压和“等幅档。4.调节可变衰减器,使得活动臂上微安表的读数为满量程的80%左右。5. 转动微波分光仪的小平台,
3、使固定臂指针指在刻度为30 度处,这个角度数就是入射角度数,然后转动活动臂,使得表头指示最大,此时活动臂上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度数,记下该角度读数。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微波分光仪中的可变衰减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的80%做此项实验。6. 然后分别将固定臂指针指在刻度为40 度、45 度、50 度、60 度、80 度处,重复上述操作,并记下相应的反射角读数以与最大电流读数。五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当f = 0GHz时入射角i 度304045506080反射角r 度最大电流A587078868892当f = GHz时入射角i 度304045506080反射角r 度41
4、445979最大电流A576464787768六 实验须知事项如果表头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微波分光仪微波系统中的可变衰减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的80%做此项实验。七 实验思考题周围环境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本次实验结果的精度?1 仪器误差: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不能调到绝对的水平和垂直,因此也得不到绝对的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反射金属板不是绝对的平面,也影响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2 人为操作误差:操作仪器时,读数时都会存在一定误差3 周围仪器发射电磁波影响误差:影响电流表示数,也就影响电流极大是的反射角大小。4 由于误差较小,在允许围。心得与体会相对来说,此电磁波反射实验是一个对周围环境因素要求较
5、高的实验,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者各个方面的要求指标。实验过程是对我们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展验证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对待实验。实验是建立在理论的根底上的对知识的升华,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实践,我们每个人都应给予其相应的重视,粗心大意、马虎不得。还有,实验难点在于重温习电磁波的反射定理,其次主要是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另在本实验实验组之间的相互干扰严重,实验仪器误差较大,应该认真的操作,细心的观察。实验二 单缝衍射实验一 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分光仪的结构,学会调整它并能用它进展实验。2进一步认识电磁波的波动性,测量并验证单缝衍射现象的规律。二 预习容电磁波的特性
6、和衍射原理三 实验原理图2.1 单缝衍射原理如图,当一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比拟的狭缝时,就要发生衍射的现象。在缝后面出现的衍射波强度并不是均匀的,中央最强,同时也最宽。在中央的两侧衍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此时衍射角为sin 1 = min ,其中 是波长,a 是狭缝宽度。两者取同一长度单位,然后,随着衍射角增大,衍射波强度又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极大值,角度为:实验仪器布置如图,仪器连接时,预先接需要调整单缝衍射板的缝宽,当该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狭缝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此刻线应与工作平台上的90刻度的一对线一致。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
7、的指针在小平台的180处,此时小平台的0刻度就是狭缝平面的法线方向。这时调整信号电平使表头指示接近满度。然后从衍射角0开始,在单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2读取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下来,这时就可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并根据微波波长和缝宽算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并与实验曲线上求得的一级极小和极大的衍射角进展比拟。此实验曲线的中央较平,甚至还有稍许的凹陷,这可能是由于衍射板还不够大之故。图2.2 单缝衍射仪器配置四 测量方法与步骤1打开DH1121B 的电源;2将单缝衍射板的缝宽a 调整为70mm 左右,将其安放在刻度盘上,衍射板的边线与刻度盘上两个90对齐;3调整发射天线使其和
8、接收天线对正。转动刻度盘使其180的位置正对固定臂发射天线的指针,转动可动臂接收天线使其指针指着刻度盘的0处,使发射天线喇叭与接收天线喇叭对正;4依次微调发射喇叭、衍射板、接收喇叭,使衍射强度分布的中央极大位于0,调节发射和接收衰减器,使中央极大值的信号电平处于8090;在500 的围转动接收天线,观察衍射强度分布,认为分布合理后开始测量。5将微波分光仪的活动臂转到衍射角为50后开始读数,衍射角每改变2读取一次微安表的读数并作好记录,一直读到衍射角为50。6作出单缝衍射的相对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以衍射角为横轴,电流值P I 为纵轴,确定出极大和极小衍射角的实验值。五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单
9、缝衍射单缝宽a = 70mm,微波波长= 32mm-50-48-46-44-42-40-38-36-34-32-30-28-26I A0025610122212-24-22-20-18-16-14-12-10-8-6-4-20I A01312222438507087929092024681012141618202224I A928892969278604834241862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I A111.81.60023102、由实验数据绘制I曲线3、从上面的曲线可以读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值度,并同理论值进展比拟左右理论值测量值理论值测量值一级极小值-2426一
10、级极大值-42六实验须知事项1衰减器调整要适当,太小如此观察不便,太大如此可能使电流表指针满偏。2单缝衍射实验时每隔2记录一次。3为保证实验结果能与理论结果进展比拟,开始测量前要反复调整仪器、观察衍射强度分布,尽可能将中央极大值的位置调整在0处。七 实验思考题周围环境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本次实验结果的精度。1 系统误差:某些固定不变的因素所引起。一样条件下进展屡次测量,其误差数值的大小和正负保持恒定,或误差随条件改变按一定规律变化。2 随机误差:某些不易控制的因素所造成。一样条件下作屡次测量,其误差数值和符号是不确定的,即时大时小,时正时负,无固定大小和偏向。随机误差服从统计规律,其误差与测量次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磁场 电磁波 实验 报告 材料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