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侧视角下以微信平台推进“课下思政”的实践研究.docx
《教师侧视角下以微信平台推进“课下思政”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侧视角下以微信平台推进“课下思政”的实践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侧视角下以微信平台推进“课下思政”的实践研究凌国强艾克热木艾比布力古扎丽努尔帕力哈提“课下思政”可能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其他任何时间,以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核心特征。实施“课下思政”的最适合媒介是微信。要有效展开“课下思政”,应甄别好分享或发布的内容及素材,灵活利用多种操作方式,通过监测“点赞”、“评论”群聊互动数据,判断“课下思政”的效应与成果。围绕微信推进大学生(包括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研究主题,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大体可分成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第一类主要是微观层面研究成果,围绕微信平台的公众号功能,探讨了微信公众号在推进思政教育上所具有的价值、1所需要的应用策略,2或是包含了可行性分
2、析,实践路径等的综合性研究。3这些研究成果牢牢把握微信公众号在信息传播与扩散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对其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研究,但由于过于关注微信的公众号功能,而忽视了微信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推动思政教育的功用与可能性;同时,不少研究者探讨该主题时多是出于各自实践,较少回顾文献,造成部分研究重叠。第二类主要是中观层面研究成果,聚焦于微信整佃平台在促进思政教育上的功用,从微信平台对思政教育的挑战,推进展现思政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再到具体实践策略与手段,在多个层面上较为完整地讨论了该主题。如吴钮重从微信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这两个层面着手,对相关问题加以
3、详细论述。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王良青将思政课教学模式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微信平台开展的“线上”思政课的必要性与实践策略。5王良青的划分方法提供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新的观察角度与归类方法,特别是其认为微信平台是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统合的有力工具的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微信在推进思政教育上发挥的独特作用。但是,这种划分的主要缺陷在于:一是忽视了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套用所有课程都有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划分未免笼统,而且容易产生混淆。二是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些特性,将“线上线下”结合过于紧密难免导致学生厌烦,反而失去了
4、“线下”思政本应具有的独特优势。第三类主要是宏观层面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常常将微信推进思政教育这一内容统合在更大的互联网背景之下,尽管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命名,如“互联网+”6“微时代”7等,但本质上皆属于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对网络深度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应解析。在此类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从更宏大、更高远、更具整体性的角度对网络大发展时代思政教育进行讨论,进一步看,以微信平台推进思政教育这一主题在其中属于从属地位,偶尔或间接被提及,或者与其他类似平台,如微博、QQ群、甚至短视频软件等共同形成对借由网络推进思政教育这一核心主题的研究支点。该类研究的优点显而易见,毫无疑问对本主题的研究富有裨益,但也
5、正因此,容易以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共性掩盖了各个平台的不同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思政教育不同推进方式。总体来看,国内学界目前的三类研究成果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三大层面,基本形成了关于微信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这一主题的完整研究链条。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者的单位虽然来自高职院校,但研究成果往往冠之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名义。事实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无论生源质量还是教学目的都存在较大区别,所以思政教育的侧重点或者说实施形式上也应有所差异。另外,新藤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其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需要承担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国语教育、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等在内更加重要的任务。因此,对新藕高职院校进行这方
6、面的研究相当有价值,相应地,借助微信平台推进思政教育显然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及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最后,该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建立在以思政教师为主体的经验观察与探索总结之上,与学生侧反馈的实证数据与资料不同,因而本研究侧重于教师侧视角下的实践观察分析。基于微信平台展开“课下思政”的必要性学界目前对思政教育,尤其是通过微信等多类型平台推进的思政教育缺少一个简易的,能够从较高层面加以概括的统合性概念加以识别,并与作为思政课本身及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可合称为课堂思政)进行区分。因此,通过明确与“课堂思政”相对应的“课下思政”的概念,使诸多相关联研究可以统合到“课下思政”这简单易懂的概念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学
7、理意义上使相关研究谱系化,既便于学术回溯,也可以使在该概念下进一步拓展与丰富相关学术研究的分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基于本研究主题的实际需求来看,也需要明晰“课堂思政”与“课下思政”这两个成映射关系的概念。“课堂思政”进行思政教育的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时间(包括思政课本身或者融入思政教育的其他课程),而“课下思政”则可能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其他任何时间,以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核心特征。在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后,自然需要找到一种实施“课下思政”的最适合媒介。笔者认为这种媒介首推微信,原因如下:其一,微信具有极高的使用普及率。其二,微信具有多种集成功能,除用于即时通讯外,相关的社交功能也依靠其庞大的用户基数
8、,具有很高使用频次。其三,微信朋友圈与微信群两大核心功能具有简单易操作、分享功能强大、使用范围较广、年轻群体接受度较高等特性。结合以上分析,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新藤高职院校借助微信平台开展“课下思政”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其一,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管好课堂,也要管好课外;既要管好网上,也要管好网下;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不能搞成“两张皮”。8习近平总书记的
9、论述指明了思政教育的总体方向以及推进思路。在涉及新疆的具体施策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充分发掘和利用微信平台相关功能,开展“课下思政”,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与要求。其二,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层面和吐鲁番市层面来看,在自治区层面,2021年9月150,召开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吐鲁番市级层面,亦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活动,统筹加强吐鲁番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10、比如由市级名师工作室承担并开展的思政课巡讲活动、增强中小学思政工作与高职高专院校思政工作的衔接等。因此,以微信平台为依托,开展“课下思政”活动,符合自治区与市级两个层面的相关要求。其三,基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层面,从该校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以南疆学生为主;从录取批次来看,通过三校生考试、单独招生等方式就读的学生较多,高考渠道入学的相对较少;因而,学生普遍存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水平较差,课程学习较为吃力的情况。从此种客观情况出发,在学校层面,大力提倡与推动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且,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通过定期的视频讲座、通过定期的师生联谊活动等,不断夯实思政教育
11、基石。因此,为配合学校工作,依托微信平台开展的“课下思政”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另一方面进一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补全思政教育短板。其四,就教师层面而言,“课堂思政”是主线,更是教师精力投入的重点;但囿于“课堂思政”本身的特征所限,大量课堂之外的、可融入思政教育的鲜活案例无法在课堂一一展开。因此,通过微信平台展开的“课下思政”成为“课堂思政”的最佳补充。特别是“课下思政”的高度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对于教师利用点滴时间更好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育人理念大有裨益,也能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其五,从学生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侧视 平台 推进 课下思政 实践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6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