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纲要.docx
《“十一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纲要.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一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绢要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使城市管理事业发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适应镇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镇江、法制镇江的须要,建设和完善与镇江市城市特点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城市管理事业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同时为适应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并为编制镇江市限制性具体规划供应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方面的专业指标要求和依据,制定本规划。二、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和规章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12/2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3 .国务院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6/28)4 .江
2、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3/2/19)5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法(建设部第27号令)6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方法(建设部第139号令)7 .城市公厕管理方法(建设部第9号令)8 .江苏省户外广告管理方法(1997/8/28)(二)规范性文件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相对集中行政惩罚权工作的确定(国发200217号)10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相对集中行政惩罚权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389号)11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在江苏省镇江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惩罚权试点工作的复函(国法函2002174号)12 .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13 .关于推动城市污水
3、、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看法(计投资2002)1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15 .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在镇江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惩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苏府法字200234号)16 .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实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相对集中行政惩罚权工作的通知的看法17 .江苏省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编制纲要(苏城建2002105号)18 .关于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运营监管看法的通知(苏建函城200564号)19 .镇江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镇政发2005113号)2().镇江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惩罚权试行方法(镇江市政府令
4、等21号,2005/12/29修订)21 .镇江市城镇垃圾处理费征收方法(镇政发200279号)(三)技术规范(标准)22 .江苏省城市容貌标准(DGJ32/TC01-200,1)23 .江苏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质量标准(DGJ32/C01-2004)24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6595)25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2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27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28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2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30 .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
5、CJJ64-95)3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限制标准(GB16889-1997)32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限制标准(GB18485-2000)3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3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213号)35 .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36 .镇江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5-2020)(2005/10)其次章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原则“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城市管理迈向更高管理平台的重要机遇期。做好“十一五”城市理管工作,对我市城市管理的发展和
6、城市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一五”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城市管理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城市管理领域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城乡管理的统筹发展,把城市管理发展切入到镇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努力把镇江建设成为“沪宁线上管理最好的城市”。实行“十一五”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城市发展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市民创建优良的创业和居住环境。因此,要把坚持城市管理为市民、城市
7、管理发展靠市民、发展成果由市民共享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和动身点,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质量,依法爱护市民群众的共享城市管理成果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全体市民参加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创建性。坚持突出更快更好的发展原则。坚持城市管理领先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接着开拓创新,坚决咬住把镇江建设成为“沪宁线上管理最好的城市”的目标不放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特色、争一流的精神,以新的业绩创建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成果,努力把镇江建设好生态型社会。一一坚持城乡管理统筹发展的原则。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动身,统筹城乡区域环境发展,要把城市管理的触角向辖市、城镇和村落延长
8、,把整治和有效管理农村容貌和环境卫生,切实提高农夫生活环境质量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依托城市,辐射镇村,资源共享,从城市到乡镇再到自然,逐步建立统一的环境管理系统,从而形成城乡统筹的一体化的长效管理格局,促进农村容貌和环境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全面打造社会主义农村的新形象。一一坚持依法行政、高效服务的原则。要把城市管理纳入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的轨道,进一步完善管理法规,强化管理的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削减办事程序,阳光操作,严格依据行政许可法实施管理,使行政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管理之下。一一坚持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原则。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增加依法管理的责随意识,通过
9、提高执法技能,提高运用法律进行管理的实力。要始终把握执法的正确方向,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做到顺应民意,善待群众,服务人民。一一坚持体制和科技创新的原则。依据城市发展的实际,主动探讨新形势下的城管体制的改革,依据管理重心下移、管干分别的原则,努力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切实把城市管理的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城管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结构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实力和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实力,推动创新型城管机制的建设。其次节能禽良目标依据镇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化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提出的建设沪宁线上管理最好城市”的目标,“十一五”期
10、间城市管理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建设符合现代城市须要的管理体制。依据城市管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要求,在强化市政府对城市管理高位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区、街办(含建成区内建制镇)和社区的城管机构实行为块管理为主,业务管理接受市城管的指导,建立起指挥有力、上下联动、全民参加、常抓不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符合市场需求城管运作新机制。依据“管干分别”的原则,逐步解决当前“千管合一的状况,将城市管理经营权属从管理职能中剥离,依据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探究、建立以项目化、市场化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机制
11、,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城管存量资产,将城管经营权属资源化。建立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管理方式。科技创新是城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是要通过科技的创新,逐步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取代传统管理模式,力争在环卫数字化管理、执法装备信息化和夜景灯光智能化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构建社会化城市管理的新体系。城市管理是项综合性管理,人的素养在城市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必需整合全社会力气共同参加城市管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全区域城市管理责任区制度,明确管理主体责随意识。同时,要通过与传媒、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以及社区互动,构建社会化管理体系,实现全民参加城市管理。一一建设一支能管善管的执法管理队伍。
12、着力建设一支与城市发展规模和现代城市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政治素养好、业务实力强、懂法善管理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发展的须要,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公安保障”的执法体制,主动探究执法与管理有机结合,互为促进执法管理新机制。第三章城市容貌管理城市容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社会发展及其综合实力的外在体现形式之一。加强城市容貌管理,创建美妙的城市环境,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节3T品位地政善城市主战区容荻城市容貌是城市形象的核心所在。必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留意特色、提高品位。(一)打造城市容貌达标精品路制定城市主城区容
13、貌达标精品路、广场、景点、城市出入口等街景容貌美化亮化规划设置方案,并在网上公布,公开征求专家和市民的看法,在此基础上,上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在整体规划指导下,依据政府引导、临街单位参加、市民自愿的原则,有步骤地推动城市容貌达标精品路建设。在“十一五”期间,主动开展中山东路等12条城市容貌达标精品路活动。2006年首先在中山东路进行达标试点,主要抓好户外广告、店牌店招、搂宇清洗、夜景灯光、公用设施整治5个环节。依据简洁明快、因势利导、分类整治、留意效果的原则组织实施。取得阅历,尔后分四年,分别在中山西路、解放路、正东路、长江路、电力路、梦溪路、学府路、东吴路、丁卯路、朱方路、运输河路组织实
14、施。(二)开展临街单位容貌达标评比活动。在组织城市容貌达标精品路建设的同时,以省“城市管理创优”考核为载体,制定临街容貌达标单位(广场、楼宇)考核标准,以楼宇立面清洁、店牌店招设置规范、门前责任制落实、夜景灯光设置美化、楼宇立面无乱钉乱挂、厨窗整齐无乱贴乱画、门前无外溢无占道促销等主要内容,实行网上公布开展评比活动。“十一五”期间努力创建150个城市容貌达标单位(广场、楼宇),每年创30个达标单位。其次节健全街巷、社区容貌长效餐理机制依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进一步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建立健全街巷、社区容貌长效管理机制。(一)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的容貌管理职能和工作范围。促
15、进街巷、社区容貌管理。加大对街巷、社区店牌店招管理检查力度,确保街巷、社区店牌店招设置规范、整齐划一,道路顺畅,市场井然有序。街巷、社区主要干道做到无占道经营、无乱搭乱建、无乱贴乱画、无乱钉乱挂、无乱雄乱放、无晾晒衣物等。(二)依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街道全部社区设置“公共信息栏”,以削减街巷、社区、楼道乱贴乱画、乱钉乱挂的行为,削减清理乱贴乱画工作量。(三)严格街巷、社区容貌管理工作的督查考核,指导区城管局抓好社区楼道乱贴乱画清理试点工作,实行乱贴乱画清理定人、定岗长效管理责任制。第三节进一步提高城市户外广告菅理水平广告标记设置应当遵循平安、科学、美观的原则,与城市功能、
16、总体布局和环境相协调。市区户外广告设置将会同规划、公安、市政、工商等部门严格依据规划方案要求联合审批,严格查处擅自设置的违法广告。会同公安、规划、民政等部门加强对定点设置标记牌等的管理工作。广告牌、店牌店招、指示牌等户外标示,应严格依据城市街景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市区临街店牌店招设置要求:同幢建(构)筑物做究竟边平、左右齐、挑出尺度一样、色调调和、整齐划一。标记牌、路名牌、地名牌、门牌和交通指示牌等标记的设置地点及位置应适当,规格、色调应当分类统一,形式、图案和内容与街景协调,保证文字规范、用语精确,并保持平安、整齐、醒目、完好。第四节强化缄市户外广告平安营理做好城市户外广告的平安工作。
17、制定防范措施,预防台风、飓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难引发户外广告的倒塌等重大事故。要建立并完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设立应急管理机构,确定责任领导和联络人员。加强对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主的应急管理学问宣扬,在户外广告设置前,城市户外广告管理机构与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要签订户外广告设置平安责任书,明确平安事项、防灾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要留意对户外广告及其设施的日常检查,刚好发觉平安隐患,刚好整改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综合运用多方力气,提高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实力。第五节加强缄市在景灯光建设粕值理制定出台镇江市城市夜景灯饰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宣扬和管理力度。制定临街建(构)筑物夜景灯饰
18、设计与方案(效果图)实行网上公布,征求专家和市民看法。加强对市区新建工程的夜景灯饰提前介入按规划方案设置,实行跟踪监管验收工作,不断完善中山东路、解放路、大市口广场、长江路周边、梦溪广场、金山公园、塔影湖周边美化亮化工作,细心策划南徐新城夜景灯饰规划方案,努力提高城市夜景灯光品位和档次。并接入市夜景灯饰限制中心统一管理。市区临街楼宇、广场、景点夜景照明按规划方案进行设置。市区临街楼宇、广场、景点夜景灯光设置工作实行“双百”、“双优”统一管理模式。即:楼宇、广场、景点夜景灯饰设置达100处,无线灯光摇控统一起闭装置100个。政府、供电部门实行电费双实惠。促进市区新建工程的亮化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19、实施这项工作。第六节加强清洗行业的规范菅理清洗行业是一个城市颜面工程。加强这一行业管理,为城市供应卫生、清洁的保障。(一)出台镇江市市区机动车清洗保洁管理暂行方法。建设30家室内规范的车辆清洗站(点),规范机动车清洗行业。加油站、新建加油站应将车辆清列入其服务内容之一,设置机动车清洗站。有条件的停车场应将车辆清洗列入其服务项目。城市出入口处建设大型自动化的车辆清洗站2座。有条件的街巷、小区内建设小型室内车辆清洗站。取缔全部的公路洗车场所,确保市容和环境卫生整齐,道路交通畅通有序。(二)依据江苏省城市容貌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对城市楼宇清洗管理,对主次干道上的楼宇实行清洗登记造册,对明显有碍城市容貌
20、的,反响较大的要发通知单,限期清洗楼宇。楼宇的清洗应当没有积存的灰尘,必要时可以出新。第七节加强临时苑点设Jt僮理“十一五”期末,除特殊须要外,临时摊点全部入室经营。第四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系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因此,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必需依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目标,完善环卫基础设施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全面推动我市环卫事业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统筹城乡环卫工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保洁水平和管理质量,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整齐,卫生的生活环境。第一节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Jt系就以城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体系
21、以全过程管理的“3C”模式为指导,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规划垃圾处理、处置与管理体系。(一)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规划1 .实施净菜进城:主城核心区、南徐新区、丁卯新区、大港分区净菜进城率“十一五”期末达到30%。2 .推广运用清洁能源:液化石油气用户和自然气用户普及率为95%以上。3 .推广绿色包装:进入消费市场的包装物中,可回收包装物“十一五”期末达到20%,一次性可降解包装物期末达到10%。4 .餐饮业及社区厨余垃圾源头减量:规划期末餐饮业餐厨垃圾回收利用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选择1个社区建立厨余垃圾减量化试点社区。(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1 .加强宣扬教化,提高公众参加
22、意识;制定分类收集政策及管理方法;开展分类收集试点;加强分类收集配套的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设施应与分类收集配套;垃圾车在收集时间上可区分对待不同类别垃圾;充分利用现有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规范化管理个人收集(拾荒);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立分选预处理线。2 .大力推动社区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建设,建立分拣、回收网络,提高回收利用率,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实行资源化。(三)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划规划新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1座,由政府扶持一批废旧物资再生利用企业。(四)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收集后转运或直运到城东垃圾卫生填埋场,近期清运率100%;期末逐步过渡收运到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一 城市管理 发展规划 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8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