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前瞻性研究.docx
《“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前瞻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前瞻性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前枪件探讨(作者】于学军【作者简介】于学军中国人口信息探讨中心,探讨员.【内容提要】世纪之交,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低生仔水平国家的行列.低生育水平只是限制人口数E的一个起点.而非我们的最终目的.“十五”时期,中国仍将面临巨大的入口压力,首要任务跄稳定低生育水平.【正义】中国人口问题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口数地浩大,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阚长的人口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借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隔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宜到现在,入口过多仍是中国的首要问应.正因为相识到限制人U数演,提高人口素养对社会羟济可持续发展的IR
2、要意义,中国政府将关系到中华民族将来的安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在世纪之交进入低牛.秆水平国家的行列,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诞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诞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然而,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并不意味着人口数录实现了零增长,更谈不上适度的人口规模。我们只能说,多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限制,在解决人口教他的问起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要实现在适度规模上的1止人口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安排生育政策的干预在中国人口生百水平的下降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目前的生育政笑与人们的生育意展之间仍山存在肯定的差距,特殊是相对落后的社
3、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定了目前的低生育水平是不稳定的,仟何政策的偏差、工作的失误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将来几十年,的帮学问羟济社会和伯恩化社会的到来,特殊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加国际经济竞争后,人口素养不商的向SS会凸显在我们面前。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会更加突出,迁移人口数里会进一步增加,劳动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诞生人口性别比短期内难于平衡,等等.由于中国人口状况的特殊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将始终面临沉重的入口压力.“十五”时期是中国人口与安排生育小业新的历史篇章,也是能否实现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安排生讦工作,稳定低生
4、计水平的确定中瑜立的目标的关键时期。值此世纪交件的历史时刻,回顾“九五”人U发展历程,展望“十五”人口变动态势,对于把握人11变更规律,制定面对21世纪的国民羟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关系,促进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31要意义,一、“十五”时期人口发展趋势“十五”时期,预料中国的国际人口迁入和迁出数fit不会大幅便上升,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小,对将来入口发展趋势的影响可忽视不计.影响中国人I变动趋势的主要因素为;生出水平、死亡水平和城乡迁移。在这三个因素中,以简单确定的是死亡水平,而地难把握的是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中国人口的死亡率早在1965年后就降到
5、了10%。以下W)年头保持在7%左右,始终比较稳定,而平均诞生预期寿命早在80年头初就达到了68岁,9()年头初达到了70岁,目前大约为71岁,远远离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水平,以笫四次人口普杳的数据为艇础,参照模型生命表,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我们比较简单确定将来S年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见表1)。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了更普水平以下.从人口学的角度看,史普水平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I1转变具有特殊:俄要的意义,因为它是人口实现零增长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假如总和生育率高于更行水平,无论如何人口将接者增长:而假如总和生育率低f更替水平,经过若干年份的询整后,人口惯性渐渐然弱,
6、人口即可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缘由是来自人口惯性,而非高生育水平.相应地.中国An与安排生育的工作重心是如何稳定已经取得的低生育水平,直到人II增长的惯性消退.嫉终实现人口的零增长和负增长。在现行生育政策建础上,考虑到各地允许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自二孩的事实,加之其他一线调整因素的影响,我们检定了“I八.”时期的生育水平变更趋势(见表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九五”时期中国城镇人11比例平均每年增加大约0.46%,国家计委等有关机构的探讨成果认为,中国城钺人口比例在2010年将达到40%,2020年将达到50%,而到21世纪中期,城锹人口将超
7、过60%,从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史看,这种估计是比较恰当的.在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捌和上述有关部门估计的基鼎匕我们认为*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城镇化会有所加快,城航人口比例平均每年增加大约05%这意味着,在“十五”时期,从农村到城钺的净迁移人口平均每年为710万左右(见表1)。在确定死亡水平、生讦水平和城乡迁移速度后,我们大致可以看到“I五”时期人口变史趋势(见表1).表I“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变动造势附图图从表I我们看到,“I五”时期中IH人口总数大约年年平均增加100O万左右.到2005年,人口总数大的为13.22亿.劳动力人口数量接着增加,每年平均增加1200万左右.014岁的未成年人口每年平
8、均下降480万人左右,“十五”时期,这部分人11比例将下降2.8个百分点,总数会跌到3亿以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平均增加300万左右,比例稳步孽升。众所周知,生H率的快速卜降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缘由,在生ff率卜降的初期.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不及生育下降的速度,负担人口总量和比例会有一个下降过程.从而形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的黄金时间,“十五”恰好是总负担系数快速下降的时JO1.从故略的角度赤,要特殊JR视负担系数下降的时期,因为这种年龄结构百年不遇,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由于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包括生产、安排、交
9、换消费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必定会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带来Jft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对生产、安排、交换和消费模式与标准iS行适当的调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调整必定要付出肯定的代价,而代价的大小则取决于调整时机的选择是否正确或是否刚好卜五”时期,中国正处在这种调整的有利时机.二、“十五”时期人口问应前舲“九五”时期,中国的人口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生育水平下降到了更普水平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了10%以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过去人口与安排生育的目标特别明确那就是把生育水平降下来.当我的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实现了为之奋斗多年的
10、目标后,现在反倒不知所措,对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开展不是很清晰,通过调杳探讨,我们发觉,目前对于中国人口形势的估计普遍乐观,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人口与安排生方问题是中国将来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首要问题.人口学与安排生育的理论和中外历史的阅历教训告知我们.人口问题事关大局.任何小的失旗,郎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11状况的特殊性,在人口问题上不允许有任何松蟒和动摇,更不能有失误.低生育水平只是限制人Il&埔的一个起点,并非最终的目的,何况中国人口的低生汽水平并不检定.中国的人I转变不是完全靠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的自然转变,在低生存水平的背后仍旧有强大的反弹势能.
11、何赖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历史.在生育水平降到奥替水平以下若干年后转而回升到更的水平以上的现象并不早地,因此,稔定低生育水平是今后人口与安排生育的苜要任务,也是最终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域础,“卜五一时期,很多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何麴,如人口老龄化何虺、独生子女的婚配问跑、移民何题、劳动力供应问凶,以及由人11向应引发的家庭关系、代际关东、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等向8S,都将接连显现出来,这些同SS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的人口向SS更加困玳化和多样化,第一,人口数量何超仍是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的生方率已经降到了更普水平以下,由于人口再生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1.l增长的惯性作用,中国人口数
12、豉仍旧要接着增长几十年,总人口还要接着增加.诞生入口数Jlt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育J妇女的数髭和结构;:是育龄妇女生再水平的凹凸。与“九五”时期相比,“十五”时期这两个因素都不利于人口数埴的限制。首先我们看育龄妇女人口的救况和结构(见表2).由于人口增长自身的惯性力气中国育龄妇女人口数址在将来的十多年中还将接着增长.“十五”时期,全国育龄妇女人口数歧将增加100O万以上,每年平均增加200多万.从结构上看,“十五”时期,2029岁生育旺鹰期的付龄妇女占全部育龄妇女中的比例将始终保持在25%以上,维持在1亿左右的水平,而80年头实行严格的安排生育政策后诞生的20-24岁的育龄妇女数量呈
13、上升趋势.在目前的3.5亿育龄人11中.特殊是其中1亿左右2029岁的育龄妇女中,无孩待生一孩和有一孩待生二孩的妇女绝大多数实行的是非绝向避孕措枪,预料随者安排生Ff优质服务的避孕节W知情选择的深化开展,实行绝育的育龄妇女比例会进一步地卜降,而且“AJiJ时期由于少牛.和迟生导致生力率下降的背后也枳聚了一股浩大的生育势能,在浩大的育龄妇女人1.l中,隐藏着巨大的“生”机.表2“十五”时期中国育龄妇女人Il数累和结构变更趋势亿人年度1549岁20-24岁20-29岁203.460.46101.02822(X)13.480.46141.002020023.520.47180.985220033.5
14、40.47230.960720043.550.47130.94342(X)53.580.48110.94(X)“十五”时期,由于人口结构的自然变更会使政策生百率有所波动.比较明显的是,生育政墟较为富松的人口群体,如少数民族人口和可以生二孩地区的人口比例会有,所上升,而这部分人口的增加会带动第个政策生讦率的提高。另外,中国日前尚无一部国家的人口与安排生育法律,而将很大的生育调整权力下放到/省级安排生育地方条例中.从总体上百除个别省份外(如广东省),省级地方条例在过去和今后的修改中,明显的侦向是放松,比如:在植定现行生科政策的基础上,多数省份允许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闫二孩,再比如,有些省份
15、允许农村只要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即可生育二孩,事实上,可以生行二孩的其他条件也有所放松.这种小调整对整个人口增长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它显示了一种宽和松的迹望.不要小看这一微小的变动,它意味着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将从目前的1.86左右渐渐上升到2005年前后的1.91左右,在肯定程度上讲,这种做法等于“开小口:但这种,开小口”不足国家安排生育政策的变动,相时的单把根,时间和空间分放,也有合适的理由和说明坦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旨定程度上会抵消一部分上涨力气,但这种微调恰逢大批独生子女起先进入婚育高峰时期.在政策生存水平与生育意愿存在肯定差距的的提下,预科生H水平将有所回升,其次,提高诞生人口素养
16、问题燃后之急,在人口数才增长的势头翦本得到限制后,提而人1.l素养已成为特别紧迫和理要的问遨.中国最大、最丰宓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费本.没有学问的人力资源不是优势.而是负担,我们正面临学问经济和怙息时代的挑战,而学问经济是建立在学问和信息的生产、安排和运用坛础上的经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希我们将全面加入世界经济的竞争蜂台.竞争旅的是实力,而实力来自于人1.l素养的提高.21世纪的竞争是学问和信息的竞争,拥有科技和人才,才能拥有物来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告知我们:人I】素恭,包括人口文化素养和人”健康素养,将干脆影响到中国将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世界经济的增长己羟由主
17、要旅劳动和资木投入的外廷粗放盘变为媒合经济效益的提窝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问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f2/3.也就是说,学问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没有人11素养的提岛,就不行能耐来学问的积累.同时.没有较高素养的劳动力人口,就不能将学问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依毒学问的经济发展,不但能加快经济埴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学问水平的提高会使人类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实力把握将来的发展.从这一点百.人U素养,特殊是劳动力素养的凹凸是确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可持续的曳要因素.目前中国人口素养的状况明显不能适应国际羟济竟争的环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18、显示,到1999年底,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女性文白和半文盲的比例为21.56%,而男性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为8.81%,农村文占和半文盲人口的比例更大.而且仍在不断产生新的文盲人口.In前受过大专以上文化教化的人口不足3%,平均受教化的年限只有6年左右.全国现存6000万左右各类残疾人11,占全国总人11的5%左右.今人担忧的是,在全国j年诞生的20万左右人口中,诞生缺陷要儿总教高达80万120万,约占短年诞生人口的5%左右,近年来,诞生缺陷何题己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井实行了一些干预措施,但收效不大.诞生缺陷人1.l问时具有职加性,一旦出现诞生缺陷.就难于康红与治愈,对人口质量的影响具有长
19、期性和周期性,是影响中国人11整体素养提高的巨大障同。从降低诞生缺陷的角度看,今后的安排生刊工作内容必需有所转变,在限制人口教城的同时,必需加入提窝人口泰养的工作力度,第三,就业人口同跑仍是高乐重负.从70年头初起先实行安持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在取制诞生入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人口再生产自身特点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刖,人口与安排生育的胜利在短期内只能缓解,而不能解决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向阳“十五”时期,劳动力人口数埴将接者增加,年年平均增加1200万左右.依据劳动部门统计的数字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0万左右,失业率为3%左石就业入口何时不仅体现在失业入口逐年增加的事实上,而口还体现在
20、下岗人数的增加上.自1993年以来,下恸职工逐年增加:1993年,有大约300万人下向;可到了1995年就有大的S64万人卜岗;1997年,卜岗职工达到1200万人。此后,下岗职工人数有所削娥,其中有一部分得到妥当安置.但还有相当规模的下岗分流人员在等待就业机会.2(XX)年,假如将上年结转和当年新增的城钺量记失业人口、下岗分流入n、军队和机美精减分流人口加在,起,连同首次进入劳动力队伍的人口,保守估计目前劳动力供应数最至少在2500万人以上.这就意味着,”五”时期一起先就面临就业和再就业的严竣考验.其实,在上面的劳动力供应人口中,我们还没有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流淌人口、事业单位的超人员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时期 中国 人口 发展 前瞻性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8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