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策划书(共19篇).docx
《纪录片策划书(共1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策划书(共19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纪录片策划书(共19篇)纪录片策划书(共19篇)第1篇:纪录片策划书纪录片艺考生策划书类型定位:人文纪录片创作理念:以高三艺术生自己的视角来反映高三的生活、爱情、梦想。艺考作为一代高三学生考上大学的主要捷径之一,是广大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要对象。对高三艺术生群体的纪录是一个反映当今社会发展轨迹、追寻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线索。基本风格:尽可能以平视的视角,从细微的生活素材中,全面表现高三艺术生的日常学_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量不使用旁白和画外音。拍摄对象:1、艺考的高三学生为主2、周围的其余学生老师为辅拍摄目的:通过对艺术考试高三学生活的拍摄和纪录,来向艺术考试之外的人展示其最真实的一面,消除原本存在
2、的好奇和误解。展示部分当代艺考生的学生活的普遍现状,诠释出当代艺术生在面对未来,梦想的人生抉择时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透视高等现状、启发人们思考日益紧迫的体制改革问题、反映90一代面对社会剧烈转型的苦闷和彷徨。具体流程(概况):1、9月份分阶段跟拍高三艺术生的学生活,例如上专业课、备考、考试。2、全面长时间纪录某一天内发生的点点滴滴。3、对学生的学生活进行拍摄,并有少量的社会交往和其他生活镜头。4、对部分同学进行采访,录制约半小时的可用素材。5、对学生的老师、家长进行采访。6、拍摄一些反映季节变化的空镜头。7、10月份将所有素材进行整合,采访穿插着学生活的素材,进行后期剪辑。8、11月1号口月2
3、0号:听取各方意见修改9、11月20号12月10号:加字幕、配音、加音乐10、12月10号12月20号:最后合成、上交B111001074唐煦棋B111001118张志鹏第2篇:纪录片策划书纪录片策划书221895李婉萍片名铿锵玫瑰(暂定)类型:人文社会纪录片导演:李婉萍文案:李婉萍采访:李婉萍摄像:钟伟超解说词:李婉萍自我创作理念:现在主流媒体关于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层出不穷,城管成为了一个被百姓所厌恶的执法部门,关注城管这个备受争议的执法部门,关注宏大叙事外的小叙事,小人物,选择一个拍摄对象,完整真实的记录她工作的过程,了解她的日常生活,真实的表现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用客观的镜头去讲述城管的
4、故事,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了解为什么城管和小贩(商户)会产生对抗性,这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究竟该何去何从,强调纪实叙事。创作风格:采用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手法,用客观的视角关注城管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执法的过程,执法时的内心活动,他们在执法时的难题。穿上制服她们会跟商户产生对峙和对抗的情绪,脱下制服,在生活中,她们回归到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对峙背后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会产生情绪的对抗呢?拍摄对象:以兰州市七里河执法大队为拍摄对象,主要拍摄一个女子中队,展现这群女城管的工作和生活。拍摄地点:七里河执法大队女子中队的办公室以及她们户外巡逻时的一些街道和路面。拍摄目的:通过对城管这个群体的
5、关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城管的工作和生活,不要把城管妖魔化,不要总是片面的去看待城管的执法,真实客观的去记录和呈现一个事实的真相。城管执法是工作职责所在,商户,小贩违反执法是维护自身利益,究竟谁是谁非,把事实真相呈现出来。以下从三个方面阐述策划意向及准备一前期准备工作1.题材的选择题材的的选择在纪录片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人说找到好的题材片子就成功了一半,从本片来说选择拍摄这个题材有以下几个原因特别吸引我:(1)往往城管执法是大家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城管这个角色也显得异常尴尬,很多人听到城管就会跟暴力执法联系起来,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往往也非常片面,那么城管执法的过程是什么样呢?是工作职责所在?还
6、是滥用权利?(2)通常大家看到的城管都是男性,女城管很少见,城管因为要具体的执法,兰州七里河执法大队成立一个这样的女子中队来执法,究竟是作秀还是想改变执法的方式彻底的改变城管的形象?(3)现在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对于城管这样一个执法部门,他们执法的过程被群众经常拍下上传到网上,这些看客的心里活动是什么?城管怎么样看待自己的工作,他们想说什么?商贩想说什么?他们怎么看待城管?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形成对峙的局面?2.前期采访(1)了解一下这个女子中队的大致情况,什么时候成立的,为什么要组建这样的一个中队,中队有多少人,工作范围,工作指责是什么?工作
7、中的困难。(2)选择一两个比较有特点的人物,简单的进行采访,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重点跟拍,突出人物特点,鲜活的展示出这个人物形象!(3)在跟拍她们执法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商贩进行采访,聊聊他们怎么看待城管,也可以随机对一些路边围观者进行采访,聊聊自己的看法!第3篇:纪录片策划书纪行一、选材背景现今社会,传媒作为”第四权力”,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传媒人员素质也有严苛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为培养大量媒体高级人才而不懈努力。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
8、的人员。广播电视新闻学是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本科的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二、目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班级分组创办报纸、杂志等,在采访与写作中感受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身份的认证。在大学各类的文学社、杂志社、报社、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我们总能看到记者在各种活动奔走的身影,因为这些传媒机构的相对不专业性和注重学生学实践的性质,往往是一人分担两个角色甚至更多。即使有些社团有记者团和编辑部的分管机构,但是大部分来说是虚设的,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相对来说是难以分
9、割的。另外,大多数学生社团是缺乏老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的,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记者、编辑来说,怎样开始、拍摄行程和制作相对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的指导。基于上述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媒体工作者在进行媒体实践过程中缺乏头绪。而对于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圈外人员更是对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情境有所向往,想对其一探究竟。如我们小组的一个成员曾在采访时候遇到相关人员的探究目光和询问质疑等,甚至被被采访者追究专业的学科建设、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方面。”传媒新声杂志社“(原”生活杂志社”)是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实践基地,在相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新闻传播为主要传播理念的、充分发挥
10、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杂志的雏形。但是,不可否认,编辑责任制在社团内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人员分配、后期版面设计等内容。其中,因为业务不熟、自尊心较强和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原因致使杂志出版进程受到很大影响。参加杂志出版的相关人员也对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进行过相关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正和前进。此次的纪录片拍摄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在张弛有序的故事叙述中,我们将向着我们提出的问题和观众想知道的方面进行客观而密集地呈现。三、内容策划(一)纪录片名称:初步定为纪行(二)片长:15分钟左右(三)纪录片主题:以参与出版传媒新声杂志的一个编辑的日常工作为出发点,体现学生编辑在进行杂
11、志风格、内容等方面的探索进行时,展现学生编辑的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挣扎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等。(四)纪录片的主要人物:学生编辑小A、杂志社相关人员、被采访对象等。杂志社是事件的发展的最初的环境,也是事件之所以发展的诱因。小A是全篇的中心人物,是整个事件的推动者,他与杂志社其他人员有很深切的联系。而被采访对象是冲突的交锋点,小A对采访对象的寻找和采访,全篇的核心轴。在寻找采访对象过程中所遇到人员也对故事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五)纪录片的基调:影片主要呈现欢快向上的思想情绪,在快乐的音乐(如菊次郎之夏或欢快的音效设置)的映衬下和轻松明快的图景中展现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克服自我、直面困难的精神面貌
12、。但在小A处于自我矛盾和外在矛盾交锋中时也应该侧重突出其抉择与耐心,配以沉重与激昂的音乐(如蓝色多瑙河),提高感染力。又如在以小A的工作状态的画面的基础上,画外音进行内心独白的时刻,配上抒情音乐(如GiVenIeyOUrhandS)o(六)纪录片的形式与风格:本记录片属于人文社会纪录片,关注现实世界、身边的生活场景,在平稳的叙事中,强调叙事纪实,并能够在解说词的烘托中体现主题。本纪录片的解说词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在讲述故事、补充画面内容的同时,也使得主人公的思想和观众之间有一个交流的空间。镜头语言的应用,也是定位影片风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长镜头对寻找采访对象的完整记录,特写镜头对人
13、物高兴、紧张等情绪的突出等来展现出影片的节奏的张弛有度。也可将不同景深的画面进行相关重叠,错乱排序等来体现叙事方式和角度等,如将绿叶、阳光等进行处理来展现影调。与此同时以不同的拍摄视点与观众进行相关的交流,并推进情节的发展,如在主人公不知进退与否的时刻,可仰拍并采用运动镜头,展现选择的迷茫。此外还可以在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的应用中体现纪录片的风格,纪行主要是以明快的音乐为主,即使在主人公遇到困难时也是以沉重但略显滑稽的音乐进行表现以为后面的情景的升华做铺垫。(七)纪录片的冲突:学生编辑的角色定位与现实认知的差异,对编辑的原有认识与学生编辑工作的对比,纪录片内在的人物之间的矛盾等。影片主要是对学生
14、编辑工作的一个客观展示,主要着眼于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展现。在故事的三个起伏点中展现,他们互相促进。(A)纪录片的表现方式:本纪录片采用故事化的形态的手法来表现纪录片的真实内容、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和情景再现法对曾经的故事情节代替语言的讲述。例如,在故事叙述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或其“同事”的摄像机采访来插叙其中来推动事件的发展。(九)纪录片的结构:结构是纪录片的生命。本纪录片围绕杂志出版流程这一主线来展现学生编辑的生活的一个侧面。主要以本片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来进行解说贯穿,按照杂志出版的相关流程的时间顺序来记述。在影片的开头将与主题有关的相关人员的采访来引出纪录片的主人公和主要事件
15、,使用画外音和与情境有关的空镜头来交代地点事件。并在顺叙中适当插入相关人员的评价和主人公的回顾等,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现事件的过程和表现主旨。故事有三个起伏点:策划确立、寻找采访对象、与主编的交涉。而寻找采访对象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展现学生编辑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反应点。在这个阶段,存在对故事的现实的还原和对主人公采访的展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按照受众的观看心理,至少在三分钟内设置一个高点,并能有效推动故事情节的叙述。在影片的最后是将成果的一个展现,如杂志的展卖活动或发送的画面以及画外音中主人公对此次出版活动的感想的表达,最后将画面切入被采访的主人公,最终定格在主人公拿着杂志微笑的中景镜头上。四、拍摄
16、场地传媒新声杂志社办公室、石大校园采景、其他根据被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安排五、受众分析显性受众: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师生;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学校报社及杂志社团;与广电相关行业的人员,出版行业等隐性受众:对编辑行业感兴趣的人(对文化水品要求无要求,一般大众);对纪录片拍摄感兴趣的人;想要了解研究学.纪录片的人。六、实施可行性分析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被拍摄对象均在石河子大学这一个整体环境中:人员相对固定,并且时间的有效性较长,整体流程中有一定的可控性,需要的资费较少,设备较为简单,场地选择相对容易、基本不用设置特定的布景来进行主观意愿的表达。有相关老师的指导,可以在理论上有一定保障。我们还可以看
17、到,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还可以在被拍摄对象的指导下对策划和实施进行不断校正和完善。但有些情节已经为过去式,需要相关的人员的表演融入其中,搬演与真实的冲突不可避免,并且,相关人员面对镜头的不自然也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的表现。另外,是将主人公的深刻的经历进行展现还是再一次的策划、采访、编辑等还有待商榷。当然,在场面的调度方面、节奏的把握、后期编辑等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七、效果预测1、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映和展现编辑的日常工作,从表现客观生活逐渐深入到关注人的存在方式与内心世界2、以画面为基础语言,配以解说词与音乐,把握节奏和印象的造型美感;3、提高受众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与品味,开阔视野,由多种文
18、化的交流最终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4、以形象性和客观实录精神满足人们求知渴望和精神探索需求,作为审视社会和人类自审的工具;5、让潜在受众对编辑行业有所了解,对想要参与到该行业的的人提供参考与借鉴,以及已参与到该行业的人产生内心的共鸣。八、拍摄设备摄像机一台;三脚架;录像带若干;服装道具等第4篇:纪录片策划书格式1来源:网络、媒体、其他2345打动你的地方、兴奋点核心内容、事、人、现象思维程度、启迪、诉求背景(社会、人文、历史)6把握度7题材基本定位(边缘、平民)二、人物1主角背景、材料(经历、家庭、外表、细小动作、价值观)2人物困难呈现真相3配角戏分配、传递、推动4配角隐喻什么?主角挖掘、空间三
19、、拍摄中可行性1场景表、发生事件2发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3发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4意外象征性意义四、情节考虑1234情节转折主要抗争点、矛盾如何平衡关系?态度?拍摄可行性来自书本,呵呵,具体的就要看你自己拍摄的具体情况了。第5篇:纪录片拍摄策划书纪录片拍摄策划书(一)题目:夕望(二)拍摄主题:以一个外来参观者的视角真实再现老年人别样的“青春,用镜头真实再现21世纪的城市老年人们有别于传统的生活,他们虽在暮年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S)拍摄目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意志消沉,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过着没有理想的生活,纪录片夕望用镜头真实再现老年的爷爷奶奶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及他们积极向上
20、的正能量以此激励年轻人积极进取。(四)拍摄对象:自贡市老年大学的一群特别的学生们。(五)拍摄内容:选取个别典型的老人,以此为点辐射成面,多方位的展现老大学生们积极进取,不断学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六)拍摄要领:切实把握在“雾中行走”的纪录片创作,以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这群老年大学生们的学和生活状态。(七)拍摄准备:提前征求校方的同意,搜集我们所要拍摄的人物的联系方式背景资料,拍摄器材,拍摄的策划书。(A)拍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要尽量地切合主题不用盲目地乱拍,同时注意设备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人生安全问题,尽量少干预拍摄画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具体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九)拍摄方法
21、:仰拍,平拍,俯拍,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角度,对景物的选择要尽量灵活调整,并且灵活选择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十)设备准备:摄像机、三脚架、话筒、单反、挡光板。(十一)片长:约2730分钟(十二)职务安排:导演:龚静摄影师:张启明场务:杨静文字编辑:叶科萍配音:刘俐汝剪辑:张启明李鑫美工:周明滔(十三)后期制作录音:后期的解说词在录音室完成。剪辑:AEPrPSAU等软件进行编辑制作,并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与背景音乐。拍摄提纲(一)拍摄思路以及纪录片大致情节发展:清晨张奶奶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入大学校门,进入英语学班,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学与老师互动,下课后他们与同学们话家常,探讨学中间可以插入我
22、们的采访,采访他们现在的奋斗目标,以及现阶段的梦想,紧接着镜头随着张奶奶的身影进入到一楼的舞蹈室,一群翩翩起舞的身影让观众很难想象这是一群70,80岁的老人的舞姿。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西下了,一群老伙伴们有说有笑出了校门踏上回家的路。(二)大致分镜头:镜头一:清晨的阳光懒懒地洒在老年大学的校门,镜头二:张奶奶侧面入画一路跟拍至英语学教师镜头三:张奶奶的手,推至张奶奶前排的一位老人埋头写字的背影(中景),再推至讲台展现老师正面和学生背景的全景。镜头四:全景展现张奶奶等下课时互相交流的情景,镜头五:穿插记者在教师采访的老人们的镜头(关于为什么想学_?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如何解读中国梦?)镜头六:张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纪录片 策划 19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