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全文).docx
《2024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全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全文)腰椎管狭窄症(1.SS)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中西医结合治疗1.SS的循证指南,为规范中西医结合诊治1.SS,本指南严格遵循国内外指南制订的相关指导原则,成立了多学科工作组,采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最终形成了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1.SS的推荐意见,旨在规范临床实践。本指南适用于各种程度的1.SS患者。01中西医结合诊断根据西医1.SS的诊断标准进行辨病诊断,然后采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诊断。1辨病诊断(1)症状:1.SS的典型特征是间歇性跛行,即在步行一定距离后,下肢出现疼痛、乏力等感觉,以致出现跛行,不得不停卜.休
2、息,上述症状可于前倾、前屈、蹲位或坐位缓解或消失,但行走一定距离后症状复现,再次引起跛行。部分患者由于特定神经根受压,常表现为对应的根性症状。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会阴区感觉异常,甚至二便功能障碍。(2)体征:本病通常症状多、体征少,常见患者腰椎的凸变平、活动范困减少,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部分可见腰过伸试验阳性。神经根管狭窄严重患者,可出现根性体征。(3)影像学检杳:腰椎X线侧位片椎管正中矢状径小于13mm,功能位可见椎体失稳。CT上可见病变椎管周固组织增生,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同节段硬膜囊、神经根。MRl不仅具有CT的优点,且对硬膜囊、椎间盘及神经根状态易于观察和判断,可以明确显示腰椎管病理状态的全貌
3、。1.2辨证诊断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为1.SS常见证候,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其他辨证方法,综合反映本病的复杂情况:(1)风寒痹阻证:腰腿酸胀重若,肌肉拘禁、痉挛不舒,遇冷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2)气虚血瘀证:腰酸背痛难以久坐,疼痛缠绵,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瘀紫,苔薄,脉弦展。(3)肝肾亏虚证:腰腿酸痛无力,劳累后更甚,休息后可缓解,精神疲倦,肌肉瘦削;舌淡苔薄白,脉沉细。02结果临床问题1针对1.SS患者,中医经典名方能否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推荐意见1对于风寒痹阻型1.SS患者,建议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经典名方蹈痹汤(医宗金鉴)进行治疗。(2D)推荐说明:(1
4、)送瘠汤可有效缓解风寒痹阴型1.SS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不良反应报道较少;(2)蠲痹汤由附子、当归、黄苗、炙甘草、官桂、羌活、防风组成,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效;(3)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200m1.次,连服4周;(4)蠲痹汤包含饮片均已纳入202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推荐意见2对于气虚血瘀型1.SS患者,建议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进行治疗(2C)o推荐说明:(1)补阳还五汤对于气虚血瘀型1.SS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具布f一定效果,并可改善腰椎功能,且不应反应轻微;(2)补阳还五汤具有通络、补气活血之效,全方由黄芭、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
5、赤芍、川芳组成;1剂d,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20Om1./次,连服4周;(4)补阳还五汤包含饮片均已纳入202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推荐意见3对于肝肾亏虚型1.SS患者,建议采用中医经典名方独活寄生汤(备急下金要方)进行治疗(2D)o推荐说明:(1)独活寄生汤对于肝肾亏虚型1.SS患者疼痛症状缓解具有一定效果,并可改善腰椎功能,不良反应报道较少;(2)独活寄生汤具有补益肝肾、补气养血之效,全方由当归、干地黄、人参、川芍、细辛、独活、杜仲、桑寄生、秦芜、肉桂心、牛膝、茯苓、防风、芍药、甘草组成;(3)1剂d,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200m1.次,连服4周;(4)独活寄生汤包含饮片均已纳入2021年
6、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临床问题2针对1.SS患者,中成药能否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推荐意见1对于气虚血瘀或肝肾亏虚型1.SS患者,推荐选用丹鹿通督片(IC)o推荐说明:(1)丹鹿通督片可以提高1.SS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2)丹鹿通督片适用于气虚血瘀或肝肾亏虚型1.SS所致的间歇性跛行;(3)口服,3次d,4片/次,1个月为1个疗程;(4)丹鹿通督片已纳入202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乙类。临床问题3针对1.SS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能否缓解殍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推荐意见1对于腰背部伴下肢痛痛的1.SS患者,针刺能够改善痛痛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IB)o推荐说明:
7、(1)针剌能够改善1.SS患者的疼痛症状和Fl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较轻;(2)建议针刺治疗1.SS,在经络上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足少阳胆经为主;选穴部位以腰背部和下肢为主;常用穴位有肾俞、大肠俞、夹脊、命门穴、腰阳关、环跳、阳陵泉、委中、悬钟、昆仑等;(3)针刺进针手法、行针手法、补泻手法、针剌角度、方向、深度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一般环跳穴取3寸毫针,快速进针后予提、插、捻、转手法至产生下肢放射感;针剌委中穴有酸胀麻电感向下放射至足为佳;命门穴、腰阳关取2寸亮针向上斜刺05l寸;其他穴取2寸亳针快速直剌进针05l5寸,以得气为度;(4)得气后留针30min,每Iomin行针1次,3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腰椎 狭窄 中西医结合 诊疗 指南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8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