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
《吉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吉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特制定本方案。一、发展趋势预测(一)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吉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5.95%,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占全县面积的45.94%。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占全县面积的38.11%。截至2021年底,全县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204处,其中崩塌198处、地面塌陷1处、泥石流2处,滑坡3处;按险情等级分:大型2处,中型23处、小型179处;受威胁群众4048户、12322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7个乡镇
2、均有分布。(二)全县气候趋势预测情况。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23年度全年降水量472毫米,较常年(1990年2020年平均降水量509.4亳米)偏少37.4毫米,年平均气温I1.9,较常年(10.9)偏高分季来看:春季,降水量大部地区偏少,气温略偏高;夏季,降水量大部地区偏少,气温偏高,季节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雨开始期略偏晚,在5月中下旬;双抢期间无连阴雨。汛期暴雨过程较集中,有5次左右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局部有大暴雨,有一般性洪涝,局部偏重;并伴有阶段性高温天气,高温强度接近常年。秋季,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冬季,降水量偏多,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气温波动幅度大,可能出现极端低温事件;
3、冬干不明显。(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论。在总结以往地质灾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地质条件特点和气候状况分析,预测今年我县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将仍以冰雪冻融和降雨为主,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等,灾害类型主要为黄土躺塌、滑坡,需特别注意冻融期、汛期、极端天气、强降水等时间段的地质灾害防范。二、重点防治区域(一)吉县县城及周边、义亭河沿岸、壶口一文城黄河沿岸重点防治区。该区总面积约166.12km2,占全县面积9.33%。区内地形起伏大,沟壑切沟密度大,大部区域为黄土覆盖,岩土体以新老黄土多层土体和平缓层状碎屑岩为主,是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同时,区内人口密集,又有壶口景区和屯里产业
4、集聚区等重点经济产业区,需要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开展相关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二)屯里一车城一吉昌、中垛一柏山寺、壶口一文城次重点防治区。该区分布在区内的其他黄土丘陵和黄土嫄梁区,分布面积最大,为1201.26kr112,占全县面积的67.52%。区内城梁、沟壑相间分布,地表侵蚀强烈,岸坡高陡,岩土体以新老黄土多层土体为主,区内受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中等。另外,区内中垛、柏山寺、壶口等主要集镇,在城梁、丘陵顶部自然村落分布较多,人口相对密集,且该区为全县重要的特色农业主产区,为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三)县域北部的人祖山、管头山一带和县城东部的高天山、屯里林场一带一般防治区。总面积约412.34
5、k11占全县面积23.18%。区内地形越伏,为中起伏基岩山区,工程岩组以平缓层状碎屑岩为主,是全县地质灾害低一中易发区。同时,区内以林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人口稀少,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等级一般,为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三、防治工作内容(一)加强冻融期和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冻融期和汛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高发期。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进一步抓好辖区内和本行业领域内的各类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在册隐患点扩大到风险区,做到“隐患点+风险区双重防控。重点对黄土地区人口密集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医院、厂矿、移民新村、道路沿线、山区削坡填沟建设的居民聚集区、施工工地及
6、旅游景区进行全面排查,要把临近高陡边坡的住户作为排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公路铁路、交通干线、尾矿库、水库、水利电力设施、建设工程等重点目标也要纳入全面排查范围。今年气温回升较快,要加强冻融期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做好汛期三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处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辖区、主管行业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工作。(二)扎实抓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在全面掌握全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扎实抓好群测群防工作。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做到县有监测站,乡镇有负责人,行政村有具体责任人,每个隐患点有监测人。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人员管理制度,及时更新监测员名单,定期发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
7、经费补助。(三)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加强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公路、交通运输、水利、住房与城乡建设、文旅、教育等部门实施的各项建设工程,要严格进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人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不引发新的地质灾害。严格落实建设工程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确保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得到及时有效治理。(四)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在汛期前组织开展综合或专项地质灾害演练,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干部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四、工作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
8、治工作领导,县政府成立吉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和协调各乡(镇)及各有关部门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要成立防治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责任落实。县政府与各乡(犊)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签订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的一把手为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加大监管力度,具体
9、责任人任务明确,工作到位,做到监管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具体工作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职责:负责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明确本辖区地灾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监测员,督促检查监测人或受威胁单位及群众进行隐患点日常监测。组织开展本辖区内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宣传培训、防灾演练,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于3月底前要发放到受威胁住户;拟定并实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防灾应急预案,做好本辖区内群测群防有关费料汇总上报工作,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抢险救灾等工作。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工作;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指导地质灾害险情动态监测;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县 2023 年度 地质灾害 防治 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8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