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解析版).docx
《第6课 戊戌变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戊戌变法(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1. (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JI)“望门投止思张伶,忍死须臾特杜根,我打横刀向天笑,去用肝胆两昆仑在城中胭写此诗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A.iWWI11lB.梁启邮C.严双D.黄兴【答案】A【详解】据材料“空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挎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雷肝胆两昆仑.”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戌或变法失败后,革命志士津尔同被捕人就的历史信息,R项正确;梁后超是戊或受法的发起者之没有牺牲.排除BJ: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宣传并,似没有为变法牺料,排除C项:黄兴胫资产阶汲革命派的代衣人物,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攻,故选A项.
2、2. (2023云南就考中考*IB)甲午战后,以俄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悔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C详解】为救亡图。,康有为、蹙启超领导维新变法运动,这场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战争.康有为梁启超没有参与,排除B攻: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排除DJft.故选C项.3. (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19世纪末,某女士在文学报3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己开,国势日危.前月明诏特下,谕各庶民,皆得上
3、书,夫民也拧.男谓之民.女亦谓之民也.凡我同华亦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J“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A.太平天国的建立B.洋务运动的兴起C.戊戌变法的实行D.中华民国的创建【答案】C【详解】根施题干中“方今瓜分之同已开,国势日危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的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撤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国”的瓜分中国狂潮,1897年冬,蛙国强占胶州讷,民族危机严重,1898年6月11H,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卜,清政府实行戊戌变法,变法规定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项正确:太平天国建立于19世纪50年代.排除R七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BJR:中华民国
4、创魏于1912年,排除D项.故选C项.4. (2023内蒙古包头毓考中考MD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剌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嗔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r咎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马关条约3笠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公车上书,拉开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B项正确: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项;七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运动,不是社会变革运动,排除D项.故选R项,5. (2023山东沂陵考中考义)下图中用难的历史人
5、物所多加的运动()谭嗣同殉难图A.严厉禁止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倾布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沼令C.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一百天D.在顽固派发动政变之后失败【答案】D【详解】根据图片,可知人物是调耐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或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言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1898年9月21H,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弁开始大肆搜捕和尼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决心死,愿以身殉法来唤解和警策国人。戊或变法因顽固派发动政变之后失败,D项正确;严厉禁止私人凫办工Ir企业.与戊或变法内容不符,排除R项;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
6、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将终正寝,与图片体现戊或变法内容不符,排除B项: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百天,不符合史实,因为戊或变法历时103天,排除C项.故选I)项.6. (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Jwe)消镌宗“875-1908年在位)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关于变法的时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8世纪末B.庚子年C.光绪二十四年D.清朝中期【答案】C【详解】根据“清博宗(1875-1908年在位)”和所学可知,1898年6月,清华宗光绪帝领作”明定国足”谕书,宣布变法,因为光绪帝在1875年继位,所以1898年正是光绪二十四年.C项正确:1898年是19世纪末,排除A旬:1898年是戊戌年,
7、庚子年是1900年,排除B项:1912年清朝灭亡,所以1898年属于清晚期,排除D项。散选C项.7. (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Jl)4马关条约3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解.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下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人物主要活动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梁启超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严史Ifiif天演论。主持国闻报3A.宣传维新启蒙思想B.推动民主共和传播C.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I答窠】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使褪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
8、治活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觉醒.公乍上书失败后.维斯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直传变法,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我中影响奴大的相刊足上沏的时分报8和天津的国闻报,4此可知,“新的高吱”即表格内容体现的是宣传维新启蒙思ShAjS正确;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B项;1915年,陈独秀等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C项:民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表格人物”不符,持除D项,故选A项。1. (2022广东深城中考真晨)他们的目的在于恢发儒家的地位,使这个极其落蝴的帝国恢处传统专制制
9、度那种平佟安稳的统治.但是也逐渐认识到改革和逆慎的现代化的必要性.“改革和谨慎的现代化”是指A.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D.实业救国【答案】C详解)根业:材料“他们的目的在于恢复儒家的地位,使这个极火落魄的帝国恢复传统专制制度那种平静安稔的统治,“结令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康仃为梁岩如等对偏家思想采取宣传的态度,”但是也逐渐认识到改茁和谨慎的现代化的必要性其目的的利用能东思想为变法宣传造舆论,如孔子改制考,C项jE确:洋务通动时期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对饯家学说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排除B项:实业救国借助兴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来拯救民族危
10、亡,排除D项.故选CJl1.2. (2022宁JHR川歧考中考真题)1898年,严父翎许林有S?的进化与伦理3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出版了天演论:.该书宣传“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理论.招进化论的范阳扩展到社会演变.产更旨在(A.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B.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C.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D.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答案】B【佯裤】根抠双目可知严史翻译衲常黎的进化与伦理是在189H年,当时中国正值甲午战败,天朝的颜面尽失,国内行识之士都主张受法图赧。梁启超设行为先领建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光绪中帝采取康维建议在1898年实蒯或或变法。而严发在这时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在论证中国在面对外来
11、的竞争时,阕要购应时代,变革图存.B项jE确:技术革命是在洋务运动时期理论指导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民族共和是孙中山的主张与应意不利,持除C:D攻民上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1号与国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 (2022山东*岛倭考中考真意)”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剌断了中国的上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我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他开始反思J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A.洋务运动B.百日推新C.武昌起义D.新文化运动【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鸦片战争到笫:次鸦片战争,到火烧圆明园,一系
12、列的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其实并没有其IE从文化和精神的层面触动中国上火夫,甲午战争,我们是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剌痛1中国的十大夫关条约给士大夫所带来的趣动.在几年内逐渐演化成实际而有效的行动,腹有为连续八次上书光绪皇帝,恳求朝廷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模式进行场制度性变革,公元1898年六月I一日,光绪皇帝领布“明定国罡”诏书,这便是推新变法的开始,B项正确:洋务运动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排除A项:武昌起义发生在20世纪,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2022山东烟台线考中考奔JB)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
13、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W报h这些报刊的主加律是().有IIl同耕B.变法图强C.民主科学D.驱除里饶r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上书中帝,宣传变法图强,B项正确:有旧同料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l号.排除C项:更除,虏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5. (2022龙江牡丹江蜕考中考其JB)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肩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迂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犷件是()A.创办龙学会B.百日维新C,公车上书D创建兴中会【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14、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3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旗行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堵牌,联名Jt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Jt书”,公车上书揭开了雉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项正确:创办强学会和百日维新与“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无关,排除B、CJS;创建兴中会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康有为和梁启超无关,排除D项。故选Cfl1.6. (2022山东坊统考中考真JI)甲午中日战争后,深受刺激的京太炎由专意治学走向参与政治。首先(A.宣传维新变法B.投身辛亥班命C.鼓吹政党政治D.祖班武装起义【答案】A【详解】刖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后,深受艇激的章太炎由专意治学走向参与政治”
15、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H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京太炎宣住维新变法,失败后转而宣传革命思想,A项正确;B项不符史实,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排除B项:C项属于辛亥革命后.排除C项;D项不符史实.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排除【)项.故选A项。7. (2022山东城晚考中考真JB)“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如,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答案】B【隹解】根据材料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再结合这一时期
16、闵为马关条的的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捡起了瓜分中国狂潮.群情激奋,“物优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网想的且传iE好激发了民主救:图存的意识,B项正确;明木刑初就已经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排除A项:公车上书拉开了雉新变法运动的序将,排除CJ“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与传统思想不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14. (2022湖南郡阳或考中考真)为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某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都主张学习西方B都主张雅力革命C.那主张民主共和D.都主张君主立宪【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
17、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二者都是学习西方R项正确: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不属于革命,排除B项:辛亥革命主张民E共和.排除C项: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戌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排除。项故选项.15. (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其Ji)“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J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停价,他想要表达的是()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B.洋务派的措俺健全可行C.
18、戊或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祭础().辛亥革命玦乏思把动员【答案】C第一幕青年时期:出生于广东,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储学教育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到北京参加乡试第二幕中年时期:六次上书皇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著书立说,创办报纸,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运动第三幕晚年时期:变法失败,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发辟帝制。B.康有为D.陈独秀【详解】依据材料“维新是要从很箍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戊戌变法,或或变法只是同限于社会上层粕英分子的活动,没仃广泛的社会础,C项正确:材料不是评价戊戌变法方式,排除A项;材料评价的是戊或变法,不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排除
19、B和Dlit故选C项,16.(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而是某班同学为乞术节演出而编写的历史人物剧的提纲.据此推断这位历史人物是()A.李鸿章C.孙中山【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六次上书曳帝,提出变法改艮主张参与百口雒新运动坦织保1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人物主张改良变法,参与维新变法,说明该人物是维新变法的代衣人物,维新派有廉君为梁后超、谏嗣同、严复等,B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遂必:,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入人物,而SS干体现的是谁新添代收人物.排除C玖;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W除D项,故选B项。17.(2022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课 戊戌变法解析版 戊戌变法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8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