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铁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2010~2015年).docx
《四川省铁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2010~201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铁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2010~2015年).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四川省铁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20102015年)二O-O年二月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铁矿工作现状及形势4第一节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4第二节铁矿资源需求形势及潜力分析7第三节铁矿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15第四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铁矿地质勘查工作需求分析22第三章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25第一节指导思想25第二节目标任务25第三节基本原则28第四章铁矿地质勘查分区29第一节铁矿勘查区及勘查区块划分29第二节帆钛磁铁矿勘查区基本特征34第三节一般铁矿勘查区基本特征41第五章铁矿地质勘查部署50第一节铁矿地质勘查总体部署50第二节攀西锐钛磁铁矿整装勘查54第三节一般铁矿勘查67第四节基础性地质调查与科
2、研工作73第五节预期成果及勘查时序76第六章保证措施81第一节加强地质勘查规划的实施81第二节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81第三节政策保障82第四节经费保障84第五节加强和规范铁矿地质勘查与矿业权管理86笫六节深入开展地质找矿能力建设88第七节营造良好的地质勘查社会环境89附表:1 .四川省铁矿地质勘查分区表2 .四川省铁矿勘查区块登记表3 .四川省铁矿勘查项目规划表4 .四川省铁矿勘查基础项目规划表附图:1 .四川省铁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图(1:100万)2 .四川省攀西帆被磁铁矿勘查规划图(1:25万)第一章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3、关于印发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20052010年)的通知(川办发(2007)4号),科学部署我省铁矿她质勘查工作,编制四川省铁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铁矿规划一、编制目的科学部署全省铁矿地质勘查工作,指导铁矿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实现铁矿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高铁矿资源的保证程度,促进四川钢铁及钝钛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决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
4、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省级地质勘查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7号)等有关规定要求。2 .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四川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有关资料、四川省有色金属产业谖整和振兴行动计划(2009年-2011年)、2009至2011年四川省钝钛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四川省地质勘交规划等有关规定。3 .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实施方案(20102020)和自
5、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要求。4 .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地质矿产条件及铁矿勘查工作程度。三、适用范圉铁矿规划是部署我省铁矿地质勘查工作的依据,是对铁矿地质勘杳实行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促进铁矿资源的指导性文件,提出的目标和主要指标纳入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铁矿规划适用于四川省相关行政区域。四、规划期和规划基准年铁矿规划的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期为20102015年,展望到20162030年,展望期分为展望前期(20162020年)和展望后期(20212030年);所采用资料、数据的截止时间主要为2009年底,其中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截止时间为2008年底。铁矿规
6、划通过年度计划、专项措施等予以落实:并可以编制专项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实施动态管理和滚动修编。第二章铁矿工作现状及形势笫一节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腹地,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至2008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为8907.8万人,常住人口8138万人,居全国第3位。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经济大省。虽然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但200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仍达12506.25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78元,比上年增长9.7柒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3元,比上年增长
7、13.8%;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元,比上年增长16.2乐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但是,四川经济发展水平不商、发展阶段滞后的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四川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比全国仍滞后一步。从人均生产总值和人民收入水平来看,仍属于低收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省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工业布局还不合理,经济效益较差,竞争力不强,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服务业还不发达,基础设施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0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中仍以农业就业为主体。
8、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艰巨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二、矿业经济发展概况四川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资源较丰富,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黑色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和加工的生产体系。四川省2008年从事矿业(采选业,不包括油气)的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1545个,工业总产值达972.81亿元,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总产值589.27亿元,黑色金属采选业工业总产值182.20亿元,有色金属采选业工业总产值100亿元,非金属采选业工业总产值100.31亿元,其他采矿业工业总产值
9、1.03亿元,总利润102.49亿元,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40.97万人。2008年矿产品销售收入为290.9亿元,年产矿石量21662.14万吨,从业人员43.089万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值为12.82亿元;利润总额为45.31亿元。其中矿产品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仅有攀枝花市和凉山州,二者合计占全省矿产品销售收入的37%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矿业集中区。铁矿采矿业为四川矿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铁矿石产量3346.66万吨,工业总产值577168.55万元,综合利用产值18545.89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532147.4万元,利润总额124183.65万元。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
10、82015年)提出:保持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矿业产值增幅高于产量增幅,矿业利税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全省矿山工业产值年均漕长11%左右,2010年超过380亿元,2015年超过650亿元。三、钢铁及机钛产业经济发展概况钢铁及相关的锐钛产业是四川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四川省工业“7+3”中的优势产业之一,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收入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攀西地区不仅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钢产业基地和钛原料基地。2008年全省生产生铁1425.23万吨,粗钢1370.24万吨,成品钢材1577.19万吨,铁合金139.04万吨,钝制品2.6万吨、钛精矿97.4万吨、
11、钛白粉15.4万吨。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8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实现利润41.4亿元,分别占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5%,9.6%和5.8%0锐钛钢铁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9.8万人。2009至2011年四川省锐钛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提出:突出锐钛资源优势,以锐钛带钢铁,实现特色发展;以钢铁补产业,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开拓市场,促进银钛钢铁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其发展目标:到2011年,四川省锐钛钢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4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50亿元,钢钛钢铁总量达
12、到2000万吨以上,产品产销率达到96%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到2011年,四川省钝钛磁铁矿中钝的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钛的回收利用率达到25%以上。笫二节铁矿资源需求形势及潜力分析一、铁矿费源及开发利用状况(一)铁矿类型及资源分布状况四川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尤以攀西地区机钛横铁矿享誉世界。经初步统计,全省共有一定规模的铁矿(床)点288处(赤铁矿78处,磁铁矿45处,钝钛磁铁矿30处,褐铁矿27处,菱铁矿27处,铁金矿2处,铁镒矿7处,铁铜矿3处,铁锡矿1处,其它铁矿68处);共有各类铁矿床118处(超大型4处,大型8处,中型25处,小型81
13、处)。本次重点规划的银钛磁铁矿产地中有超大型于床4处,大型5处,中型5处,小型5处,矿点11处。其产地及资源量均主要集中分布在攀西地区的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在这一地区集中了全省的大型-超大型铁矿床。攀枝花市以银钛横铁矿为主,占全省铁矿资源储量的74%,是全国著名的铁矿集中区,也是攀钢集团公司的钢铁生产基地。凉山州铁矿资源储量占全省的23$,除疑钛磁铁矿外,还有品位较高的中小型富铁矿。此外巴中、绵阳、阿坝、达州、宜宾、雅安、成都、广元及甘孜等市州也有零星中小型铁矿分布。省内铁矿床类型和矿石自然类型齐全,主要铁矿成因类型有岩浆分异型、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型、沉积型、风化淋滤型和沉积改造型。
14、以岩浆型机依磁铁矿为主,占全省铁资源储量的911次为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时代从前震旦纪至中生代均有。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115.Il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的铁矿区176处,资源储量98.30亿吨,占全国的的173居全国第2位。其中基础储量28.96亿吨(储量14.80亿吨),资源量69.34亿吨。但品种单一,多为攀枝花式锐钛磁铁矿和沉积型赤铁矿,锐钛磁铁矿石资源储量达860381.43万吨;贫矿多,组分复杂,难选冶矿居多,具绝对优势的钝钛磁铁矿平均品位仅22.3536.07%,属多组分贫铁矿。全省富铁矿极少,保有资源储量仅5243.5万吨,占全国保有富铁资源
15、储量的次左右,产地分散,也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其中基础储量3451.4万吨(储量1244.6万吨),资源量1792.1万吨。四川铁矿的另一特点是矿石组分比较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特别是机法磁铁矿共伴生有用组分除铁、巩、钛之外,还有铝、钻、银、铠、铳等,多达26种。截止2008底,全省钛铁矿保有TiO2储量64007.56万吨,占全国95.1%,居全国及世界首位;锐矿保有V。储量】906.27万吨,占全国49.83乐居全国首位、世界第3位。四川铁矿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劣并存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铁矿资源丰富,矿产类型配套齐全,但资源丰度不一;矿石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99
16、.43%的铁矿需要选矿才能利用:除攀枝花式钝钛磁铁矿,富铁矿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床多,单矿种矿床少。(一)铁矿资源(及共伴生组分)开发利用状况1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全省铁矿除少数难选冶类型如华弹式赤铁矿、菱铁矿等外,大多数已不同程度得到开发利用并已初具规模,取得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形成了许多以矿业开采加工为基础的大型工矿企业,培育了“一大四骨干”钢铁企业(即攀钢集团和川威集团、达钢集团、德胜钢铁集团、西南不锈钢),形成了以高速铁路用钢为代表的铁道和大型材系列,以家电板、汽车大梁板、石油管线钢为代表的板材系列,以优质无屣管为代表的管材系列,以及棒线材系列和特殊钢系列等5大标志性产
17、品,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产品占四川省钢材产量的46$。尤其是钝钛磁铁矿开发利用巳发展成为四川经济支柱之一的钝钛钢铁产业,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钝铁磁铁矿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1970年攀枝花矿山建成投产并开始钢铁生产。继后太和、白马、红格等矿山先后建成投产。现有锐钦磁铁矿矿山12个,设计原矿年生产能力4000万吨左右(2010预计年生产能力达4000万吨),现实际年生产能力3000余万吨。现有选矿企业40余家,年选矿能力3000万吨左右。一般铁矿中,部分铁矿经过长期开发,资源已逐步枯竭,如满银沟铁矿、泸沽铁矿等。至2008年,四川省铁矿矿山企业数已达104个,其中大
18、型6个,中型4个,小型49个,小矿45个;从业人员22068人;年产矿量3346.66万吨;实际采矿能力3298.89万吨,工业总产值577168.55万元;综合利用产值18545.89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532147.4万元;利润总额124183.65万元。由于我国铁矿石产量缺口甚大,四川铁矿企业还在发展中。全省铁矿全为露天开采。最主要的铁矿开采地为攀枝花市及凉山州,仅攀枝花2008年开采锐钛磁铁矿资源就达2785万吨。四川省铁矿费源开采回收情况:主并核定回采率82.68%,实际回采率88.83%:主区核定回采率90.20%,实际回采率92.70%。据对攀枝花等6个主要机钛磁铁矿生产矿山近几
19、年的开采量、回收率及损失量的统计表明,采出矿石量与矿区减少资源储量之比平均为93.33%。但铁矿采矿、选矿中尚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如采矿昔遍没有达到设计能力,采富弃贫比较突出,矿石损失量较大;选矿回收率偏低,尾矿品位TFe接近或超过矿床边界品位;有用组分尤其是经济价值巨大的钝钛的综合利用程度低等。2 .钝钛及其他共伴生组分开发利用状况攀枝花钝钛磁铁矿是一个典型的多金属共伴生矿,除乳、钛外,尚有牯、辂、镶、绿、杭、铜等金属元素,虽然品位不高,但每种元素单独估算总量都相当于一个大型甚至特大型矿床。这些金属国内资源稀缺,经济价值高。除银、钛已不同程度综合利用并逐步形成帆钛产业外,钻、格、锲
20、、钱、坑、桐等基本上尚未综合回收利用。四川锐钦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较为雄厚的基础,速立了攀枝花锐钛产业园区,聚集了机钛企业70余家。机钛产业技术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攀钢集团钗钛合金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初步形成锐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攀西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帆产业基地和钛原料基地,攀枝花市已命名为“中国锐钛之都”。但是由于资源特点和由此产生的技术障碍,帆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率还较低。目前正在研究突破的钢钛资源利用的共性关键瓶颈技术主要有:转底炉直接还原钝钛磁铁矿综合回收钛机铁新工艺研究、高钙镁钛矿新型氯化技术与装置研究,高钛型高炉渣提取二氧化钛技术研究、锐在非钢领域的应用研
21、究等。这些关键瓶颈技术一旦得到突破,将为钢钛工业发展带来新的飞跃。二、铁矿资源需求形势(一)世界铁矿资源需求形势世界铁矿石炎源非常丰富,铁矿石资源总量估计超过8000亿吨(矿石量),澳大利亚、巴西、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及美国等是世界铁矿资源大国。有大约50多个国家生产铁矿石,但铁矿石产笆的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世界十大铁矿石生产国依次为中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美国、乌克兰、加拿大、南非和委内瑞拉,10个国家铁矿石合计产量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90%左右。2006年世界铁矿石产量14.82亿吨,比2005年增长12.7%o世界铁矿石产量从1996年的&98亿吨增长到2006年的14
22、.82亿吨,年平均漕长5.1%。世界上两个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仍然是澳大利亚和巴西。中国、日本、美国是世界三大铁矿石消费国,其他重要的铁矿石消费国还有俄罗斯、德国、韩国、巴西、意大利、乌克兰和印度等,其中俄罗斯、巴西、乌克兰和印度铁矿石自给有余,而日本、中国、德国、韩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则主要依赖进口。从世界范围内看,未来铁矿石的需求仍会缓慢增长,并主要在亚洲地区。因此,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将依然紧张。由于澳大利亚与亚洲毗邻,它将成为亚洲地区铁矿石的重要供应国。(二)中国铁矿资源需求形势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中国铁矿有较多的查明资源储量,但中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
23、较低水平,且低品位、组分复杂的矿石、难选冶矿居多,大多是产量低的贫矿。铁矿平均品位仅为33%,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可直接入炉炼铁、炼钢的富铁矿资源储量仅占全国铁矿资源储量的2.7丸中国国内铁矿石生产仅能满足需求的2/3左右,其余1/3靠进口富铁矿石和废钢铁密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粗钢产量逐年递增,1990年粗钢产量为6638万吨,到了2001年产量达到了1.51亿吨,2008年更是达到5.0049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第一钢铁大国。随着我国钢产量的急剧增长,铁矿石的消费量逐年大幅攀升。我国国内矿山1990年原矿产量为1.79亿吨,2008年达到&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铁矿 地质 勘查 专项规划 2010 201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8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