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问题探究.docx
《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问题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问题探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问题探究O引言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在世界各地范围内蓬勃发展。20世纪中后期以来,认知科学作为一种新型学科其概念和方法备受学者追捧,被用来研究被试者的动态心理过程。由此,翻译教学研究开始从传统的翻译基本技能培养转向更多关注译者认知心理的层面。西班牙翻译学家Martin(2010)首次提出认知翻译学”(CogMtiveTranslatology)这一概念,其借用认知科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翻译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强调了译者的心理体验与其自身认知之间的关系。它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化了对于翻译过程的认识并试图了解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由此,翻译不再是
2、对译者现有知识的精细加工,对语言转换的整理和投入使用的简单机械过程,而是一种建立在个人体验之上的创造性认知活动。然而,传统模式下的翻译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而是着重翻译技巧以及理论的培养。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观认为在培养学生基本翻译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翻译思维以及认知体系的构建。于是,在翻译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翻译思维,成了当前在翻译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首要课题。1认知翻译学研究认知翻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科学。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了解正在逐渐加深,翻译过程随之更加强调译者要去感受原作者的体验,重新构建与原作者体验和经历相符的客观世界。这种建立在重视主体体验活动和认
3、知活动的翻译观念,将翻译视角更多地转向了认知语言学及体验哲学的领域中,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认知主体参与者为基础的多重互动过程,一种“认知活动”。译者需要在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种文本意义的基础之上,尽力将其在目标语中转述出来,否则译文就失去了“忠实”这一重要的前提。通过运用认知科学的方法,研究者更加关注译者对不同文本类型和各种语境下进行翻译的在线时间、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对不同信息的加工处理的方式。具体而言,在认知翻译科学的操作下,研究者要更加密切地关注翻译过程中的人员和进程,运用一手的描写性研究资料或者数据,用各种实证或者实验设计来推进研究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认知翻译学将其注意力更
4、多地放在了“译者研究”,主要应该关注的是译者而不是译作。除此之外,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基于主体认知的创造性活动,认为主体的认知力量对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将语言与世界动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译者、读者和作者串联起来,追求三者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从而达成“解释的合理性”与“翻译的和谐性”。这样的一种新型说法无疑使得认知翻译学成为翻译界的最新趋势和热点之一。2传统翻译教学体系与认知翻译教学体系的对比目前大部分院校已经开设翻译专业,然而大多数院校中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仍然仅局限于将翻译教学视为语言教学中的子项目,传统翻译教学体系的翻译课堂仍然是高校翻译课堂的主流。纵观整个翻译
5、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传统翻译教学体系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保证翻译能够达到通顺、适切或以意义对等为标准。除此之外,翻译教学的模式多以结构模式或语言的对照体系来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此外,传统的翻译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较为单一,多以翻译技巧为重点似小句子或者小段的处理为主似参考文本为标准译文。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翻译教学体系多以教师评价为主,这样的评价模式模糊而不具有系统性。更重要的是,纠错和引导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当前翻译课堂中的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方法多以文本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忽略学生作为翻译主体的认知能力、翻译能力和解释能力,从而造成了传统翻译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基
6、于对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讨论,以认知翻译学为基础的翻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翻译教学体系相比,在教学目标上,认知翻译教学体系有着更为完整的双语概念表征,且这一体系更加熟悉双语概念系统的互通性和偏好差异,这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对二语学习概念的流利性与认同感。其次,认知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是以认知构建为模式,以语境为基础,以翻译主体的认知建构能力为中心。再者,认知翻译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也与传统的翻译体系有着不同。例如,注重平衡认知语境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更加关注语境义而不是核心义以及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概念系统的互通基础和差异;开展视觉化翻译教学,并允许提出多样的视觉化路径等。在
7、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认知翻译教学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师生共建文本,并且允许采取不同的认知路径和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构建多样化的认知方式。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认知翻译教学体系以学生动态翻译认知过程悬中心,强调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感受,重视学生作为译者的体验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体系的构建,帮助他们积极探索不同语言信息背后的逻辑概念。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在培养自身翻译能力中的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认知翻译思维意识和背景认知能力。3翻译能力:翻译课堂的目标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翻译课堂最具体的目标。翻译是
8、有目的,有计划的复杂性活动。翻译能力是译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涉及了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整合归类和协调运用等能力,而译者的语言能力只是其翻译能力的基础。对于“翻译能力”一词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一些学者认为,翻译能力是译者在特殊情况下对其知识、情感以及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其中包括个人、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的维度,是连接教育以及职业需求的纽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翻译能力具有四个特点:(1)翻译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2)翻译能力不是体现在对陈述性知识的解读,而是过程性知识;(3)翻译能力由许多相关子能力构成;(4)翻译能力中的策略能力具有核心地位。然而,认知翻译学的视角下翻译能力具有多重性,它不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译 能力 教学 中的 培养 问题 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