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docx
《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苏医保价招(2022)13号)各市、区医保局,各公立医疗机构:现将苏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苏州市医疗保障局2022年7月29日苏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为深化我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强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机制,促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八部门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医保发(2021)41号)和苏州市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苏府(2022)36号)要
2、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一、总量的确定调价总量指可用于调整当年度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的总金额,即当年调价金额的上限,当年实际调价金额未超上限的,不累计到下一年度。调价总量计算公式为:调价总量Ta=历史基数BX增长系数R(一)历史基数常规情况下,以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上年度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卫生材料收入)为历史基数。特殊情况下,由于政策调整、重大公共事件或疫情影响等原因,导致上年度医疗服务收入明显不合理的,以前三年度医疗服务收入平均值为历史基数。历史基数计算公式为:历史基数B=医疗收入一药品收入一卫生材料收入(二)增长系数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药总费用规模和结构、医保基金筹
3、资运行、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成本和管理绩效、患者跨区域流动、新业态发展等因素确定增长系数。增长系数计算公式为:增长系数R=【基础指标M+调节指标N】X平衡指标k1 .基础指标基础指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机构控费效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五个维度作为参数值,并按一定权重确定,基础指标计算公式为:基础指标M=【地区生产总值增速X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X20%+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公立医疗机构控费效果X20%+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X20%】基础指标M计算规则表序1-指标权重计算规则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0%上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X20%2
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0%上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X20%3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X20%4公立医疗机构控费效果20%(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增速控制目标10%-上年度实际增速)20%5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20%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X20%合计100%2 .调节指标调节指标N主要根据医保筹资、异地就医、医疗服务收入结构、市场调节价项目收入和检查检验收入占比情况确定,调节指标计算公式为:调节指标N=医保筹资系数+异地就医增长率系数+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系数+市场调节价项目收入占比系数+检查检验收入占比系数调节指标N计算规则表序号指标计算规则1医保
5、筹上年度本区域医保筹资降幅超过5%的,每个百分点额外资系数扣减0.1%,降幅不超过5%的不扣减;医保筹资增加的,不再额外增加。2异地就医增长率系数本区域最近三年患者异地就医比例连续上升,就医次数或金额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在基础指标确定后再额外扣减0.5羯最近三年连续下降,就医次数或金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低于5%,在基础指标确定后再额外增加0.5%o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系数上年度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不含检查检验)每增加1%,额外增加1%;每减少1%,额外减少l%o4市场调节价项目收入占比系数本区域公立医疗机构市场调节价项目收入占全部医疗服务收入(含检查化验收入)的比例超过10%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 苏州市 医疗保障 关于 印发 公立 医疗机构 医疗 服务 价格 总量 调控 管理办法 试行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