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第10课动作设置》教学设计.docx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第10课动作设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第10课动作设置》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0课动作设置教学设计乌誓木齐市第78小学张丹育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课时进度第1课时课型特点新授教材分析动作设置3是清华大学“信息技术一条龙”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基础之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r解和掌握超链接的作用及设置方法.本课是PoworPoini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它可以为我们的幻灯片插上翅膀,使浏览者能更加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浏览幻灯片中的内容,实用性很强,但内容难度相对较高,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文字、图片等对象设四与琏接目标之间的正确链接。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习惯观察、发问、探索、质疑、喜
2、欢展示自己的发现.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公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方法,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本课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是,幻灯片之间的正确链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设计学生感兴趣、操作性强的学习任务,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理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州中指出,信息技术教学应注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经验出发,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注重学生思维参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在自学一一实践一一展示总结的过程中,乐于思考、敢于挑放,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3、照
3、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获得个体的发展。如分层设计练习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4、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提而学生的自信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超链接的作用。2、熟练掌握通过动作设黄来设置超链接的方法。实现幻灯片之间的员活跳转.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学思考一一动手实践一一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以“旅游探险”为主题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贡任意识。感受超链接的神奇魅力,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设置超链接的方法。运用超链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灵活跳转。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文
4、字、图片等对象实现与目标对象的正酹链接。教学(八)准备供学生练习所用的“认识常用标识语”和“神秘探险之旅”演示文稿。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AffiIK一、创设情境。1、播放“爸爸去哪儿”主题曲。说:听着这首歌,想下,如果有一次这样的旅行,你会想去哪儿?2、师出示ppt: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新疆喀纳斯。在这里有一个神秘的传说。出示有关发现“喀纳斯水怪”的视频资料。学生听歌曲。自由交流。学生.看视频资料。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题材导入新课,创设“探险”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一:认织风景区常用标识语任务一、了解什么是超雒接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0课动作设置 小学 信息技术 教学 10 动作 设置 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9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