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docx
《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加快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坚持聚焦问题谋划改革、目标导向坚定改革、试点先行推动改革、聚力攻坚深化改革,注重与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协同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保护与发展,壮
2、大集体经济,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重庆作出贡献。到2024年,加快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全市森林蓄积量超过2.8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750亿元,林农来自林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元。到2025年,全市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林地数据矢量化、林权流转交易、木竹研发利用、森林生态多元化补偿、林业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先行区建设初见成效。到2027年,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林农收入持续增加,森林蓄枳量超过3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林农来自林业的人均可支
3、配收入达到2250元,先行区基本建成。二、主要任务(一)在健全集体林权保护制度上先行1.稳定承包权。对承包期内自愿退出、家庭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无法定继承人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承包林地。因家庭分户等原因导致承包林地分户的,承包期内原则上不对宗地再次细分。林地未承包到户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的,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持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与使用权。将集体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一户一股权,推行“一年一分”的收益分配机制。建立林地承包合同管理台账,将合同信息及时录入林权综合监管系统,实现与不动产登记、金融等部门信息共享。探索将承包合同作为林权流转交易、
4、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申请、收益分配等的依据。2 .放活经营权。林地经营权可依法流转和再流转。受让方再流转林地经营权的,须经承包方书面同意,并向发包方备案。流转或再流转林地经营权,发包方应当办理备案,并报告属地乡镇政府。对同一经营主体在同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的,探索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颁发林地经营权证。3 .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底图,规划自然资源、林业部门要用1年时间基本完成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移交,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管理。严格执行林地地类认定标准,用2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林地数据矢量化建设。针对集体林地类重叠、界址不清等问题,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
5、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承包农户签订承包合同、明确承包关系后,可依法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推动“耕地下山、林地上山”,将立地条件差、不便种植的陡坡耕地置换补充为林地,提升林地连片度;将平坝地区农田周边零星林地整治为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等别。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林地,原则上保持地类不变。(一)在健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上先行4 .加强林权交易服务。推动不动产登记、林权交易、林业数字化场景、地理信息与遥感数据、“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服务系统、“碳惠通”等有效对接联通、实时互通共享。市农业农村委、市林业局要建立全市统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完善林权交易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扩展交易类别,制定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加强林
6、权流转交易合同签订指导,重点审核合同双方资格、流转程序、项目开发内容等,严格监管流转后的森林资源开发。5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联户经营。采取奖补、项目实施等方式扶持一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立体精致经营、主体复合经营等多式联营。建立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农户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经营、农户与农户联合经营、农户委托经营等模式,采取提供生产性服务、改善林业生产经营条件、补助林权收储担保费用等措施,重点支持家庭林场、村集体林场、股份合作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引导就地就业村民,通过林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受让林地经营权等方式,组建家庭林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集体林场
7、,吸引承包林地林木入股。支持国有林场、强村公司建立股份合作林场,与集体林经营主体合作经营,探索完善森林经营股份制。6 .鼓励企业投资经营。鼓励各类企业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项目化推动,以市场化方式收储分散林权,采取“企业+”模式经营林地,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坚持集体林地林农受益,完善企业联农带农机制。对从事生态产业开发、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强化监督管理和执法,严禁违法违规开发、侵害林农利益。7 .鼓励国有林场联合经营。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国有林场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等优势,采取“林场+”等模式开展场外营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等经营活动。探索国有林场特许
8、经营,盘活利用闲置管理用房等资产。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林场开展林权收储。分区分类探索开展国有林场参与集体林经营取得的收入用于增核单位绩效工资试点,建立“以绩定酬”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三)在健全集体林经营管理制度上先行8 .科学划定天然林和公益林范围。基于2022年度全市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成果,允许举证复核认定,精准核实天然林。对地方公益林调入、调出不作总量平衡要求。在尊重权利人意愿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按程序依法调出并予以公布。允许权利人申请将符合公益林区划条件的商品林调入公益林,并享受公益林区划和生态补偿相关政策。探索实行公益林差异化补偿,市级财政通过奖补方式对区县予以支
9、持。9 .实行采伐分类管理。人工商品林实行皆伐作业的,可按面积控制林木采伐量;实行抚育间伐和择伐作业的,可按郁闭度控制林木采伐量,每次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5o人工公益林自然成熟后,允许采取择伐、渐伐、小块皆伐等方式更新,更新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不得将原乔木林、竹林转变为灌木林或采取乔木林矮化经营模式。林业部门要落实采伐“减证便民”措施,对林农小额采伐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支持治理高压输电通道树线矛盾隐患的林木采伐。10 .规范采伐许可和监管。依法采伐消耗的森林蓄积量,计入区县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中的森林蓄积量统计范围。将采伐限额指标分配、采伐许可申请和审批及采伐监管情况纳入区县政府公
10、开事项目录清单,并通过乡镇公示栏每月公开。在非林地上采伐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抚育采伐、低产低效林改造分项限额不足的,可调整使用主伐、更新采伐限额或统筹使用区县商品林采伐限额。11 .规范森林经营。林业部门要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管理制度,经营面积3000亩以下的经营主体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表,推广以小班或林班为单元的森林经营方案模式,纳入森林资源小班档案管理;经营面积超过3000亩的经营主体按国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简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单独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依据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管理。12 .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营造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建设 深化 集体 制度改革 先行 行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9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