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docx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4:2021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上报。实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编报级次问题,按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所列举办单位确认所属关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举办单位的,按排序第一的举办单位确认,纳入该举办单位资产报告编制范围;如举办单位之间有协议、章程或管理办法约定的,按约定执行,不得重复编报。二、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各项资产全面盘点的基础上,真实、准确的填报和编制本套报表,并按要求编写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全面准确反映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情况。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相
2、关数据与部门决算、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同口径数据保持衔接一致。四、本套报表的单户表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第二部分:2021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编制说明-V单户封面编制说明L单位名称:填写单位全称,并在上报纸质文件时加盖单位公章。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填报本级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注“(本级)”。2 .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负责人、填表人、座机号码、手机号码、单位地址,均按单位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报,其中资产管理负责人是指承担资产管理职责部门的负责人;单位地址应按照省、市(地)、县(区)逐级填写详细地址;手
3、机号码填写填表人11位手机号码。3 .报送日期:填列单位实际报送报表的日期。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依据登记管理部门发放的18位代码填写。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应主动与当地相关登记管理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并编报临时代码。5 .财政预算代码:地方单位的财政预算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6 .单位基本性质:依据政府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性质,根据共产党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政法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填列。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报表时不填列本项。7 .单位所在地区:反映单位实际所在地,依
4、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列。8 .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已经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的单位,应按照改革后确定的单位分类,在“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四种类型中选择填列;暂未明确类别和未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单位,选择“暂未明确类别单位”填列。9 .隶属关系(国家标准:隶属关系-部门标识代码):本代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具体填报方法如下:“行政隶属关系代码”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编制。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如湖北省省属单位一律填列“420000”
5、;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四位数字后加2个零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市属单位一律填列“421100”;县级(含乡镇)所属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本身6位数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县级及乡镇级单位一律填列“421122”。“部门标识代码”按照单位财务或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填报。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汇总本级预算单位或者下级财政报送资产数据时建立的汇总报表,一律选择“999”(财政汇总)填列。10 .单位在职人员工资使用科目:根据本单位2021年部门预算批复表中基本支出人员经费(不含社会保障支出和住房改革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的前三位,对照2021年政府收
6、支功能科目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选择填列,包括:2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2外交支出、203国防支出、204公共安全支出、205教育支出、206科学技术支出、20701文化和旅游、20702文物、20703体育、20706新闻出版电影、20708广播电视、20799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0卫生健康支出、211节能环保支出、212城乡社区支出、213农林水支出、214交通运输支出、21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1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17金融支出、219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2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21住房保障支出、22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24灾害防
7、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29其他支出。11 .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反映单位截止2021年12月31日执行的会计制度,分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报表时不填列本项。12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执行财务规则:单位性质选择“2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时,执行财务规则按10.行政单位财务规则、20.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选择填写。13 ,机构行业类型:依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填列。单位应当根据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性质,结合“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功能分类”选择相应的行业分类进行选择填列。14 .预算
8、管理级次:反映单位归属政府级次,包括中央、省、地(市)、县、乡镇五级政府级次。15 .是否编报部门决算:依据单位编报部门决算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填列。16 .上报因素:根据单位实际报送情况选择填列。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报表时不填列本项。“0”表示连续上报,由连续编报资产报表且报表类型未改变的单位使用。如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1”表示新增单位,由新设立的单位(包括因机构改革合并、分立等设立的单位)、因会计制度变更新纳入填报范围的单位和同财政部门新建立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使用。“2”表示上年应报未报,由上一年度应编未编资产报表的单位使用。“3”表示隶属关系改变
9、,由当年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改变隶属关系的单位使用。17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根据日常资产管理业务使用的信息系统选择“财政部统一开发系统”、“其他系统”填列。18 .是否编报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依据单位编报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填列。19 .报表类型:按单位具体填报的报表类型选择填列。其中:“0”表示单户表,由独立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报表时使用。“1”表示汇总表,由各主管部门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编报汇总表时使用。20.备用码(六位):各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自行编制代码,下发基层单位填报。二、资产负债表(财资01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账面情况。表中数据
10、以财务会计报表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填报。主要指标说明:L短期投资:反映按照规定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行政单位不得填列。2 .长期股权投资:反映按照规定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性质的投资。行政单位不得填列。3 .长期债券投资:反映按照规定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债权性质投资。行政单位不得填列。4 .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期初、期末数取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卡片。5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反映单位按照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额,期初、期末数取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卡片。6 .无形资产原值:反映无形资产原始价值,期初
11、、期末数取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无形资产卡片。7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反映单位按照规定计提的累计摊销额,期初、期末数取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无形资产卡片。8 .待处理财产损溢: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年终结账前一般应处理完毕,故本表该科目期初、期末数不得填列。同时因固定、无形资产数据从资产信息系统卡片中提取,如不将财务会计报表中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数据还原相应科目,会导致数据重复填列。9 .在建工程:反映在建建设项目工程的实际成本。10 .公共基础设施原值:反映公共基础设施的原始价值。IL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反映单位按照规定计提的累计
12、折旧(摊销)额。12 .政府储备物资:反映单位控制的政府储备物资成本。13 .文物文化资产:反映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文物文化资产成本。14 .保障性住房原值:反映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保障性住房的原值。15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反映单位应计提的累计折旧额。16 .PPP项目资产:反映单位依法依规签订的PPP项目合同资产原值。17 .PPP项目资产累计折旧(摊销):反映单位应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额。18 .受托代理资产:反映单位期末受托代理资产的价值。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本科目应根据“受托代理资产”科目期末余额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下“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
13、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19 .除固定、无形资产相关科目外,其他科目期初、期末数应依据财务会计报表相关数据手工填列。三、机构人员情况表(财资02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年末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实有情况。主要指标说明:(一)人员情况1 .编制人数: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2 .年末实有人数:填列在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内由单位人事部门管理的年末实有人数。3 .在职人员(1)共产党机关人员:填列各级共产党机关人员。(2)政府机关人员:填列各级政府机关行政人员,不含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行政人员。(3)人大机关人员:填列各级人大机关行政人员。(4)政协机关人员:填列各
14、级政协机关行政人员。(5)群众团体人员:填列行使行政职能的全国性群众团体机关行政人员。(6)民主党派人员:填列民主党派机关行政人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机关行政人员。(7)政法机关人员:填列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行政人员。(8)工勤人员:填列行政单位编制中由政府编制部门核定的工勤人员。(9)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填列单位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10)财政补助人员: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财政补助人员。(11)经费自理人员: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经费自理人员。4 .离退休人员(1)离休人员:填列符合国家离休政策,已经离休
15、的人员。(2)退休人员:填列符合国家退休政策,已经退休的人员。不包括内退人员(不符合国家退休政策,但按本单位有关规定已经退休人员)。5 .其他人员:填列由单位人事部门管理的聘用期1年以上的编制外聘用人员,不包括工勤编制人员、临时工、短期劳务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6 .遗属人员:填列按规定由单位开支抚恤金的烈士遗属和牺牲病故人员遗属。(二)机构情况1 .独立编制机构数: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机构数。2 .独立核算机构数: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并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机构数。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独立编报预算的单位,应按独立核算机构填报机构数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方式的单位,建议每
16、个独立核算机构分别填报本套报表,如无法分别填报的,应按照实际情况填列独立编制与独立核算机构数。3 .共产党机关:填列各级共产党机关机构数。4 .政府机关:填列各级政府机关机构数,不含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5 .人大机关:填列各级人大机关机构数。6 .政协机关:填列各级政协机关机构数。7 .群众团体:填列行使行政职能的全国性群众团体机构数。8 .民主党派:填列民主党派机关机构数,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机关在此填列。9 .政法机关:填列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机构数。10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机构数。11
17、.财政补助: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财政补助事业编制机构数。12 .经费自理: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经费自理事业编制机构数。四、固定和无形资产存量情况表(财资03表)本表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固定和无形资产卡片数据为基础,按照资产分类分项提取生成固定和无形资产本年度账面期初数和账面期末数。对于权证手续不全、但长期占有使用并实际控制的固定资产应当登记入账,并纳入本表填报范围。主要指标说明:L土地、房屋及构筑物。本指标反映本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的境外土地所有权、房屋、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情况,不包含土地使用权、使用其他单位房屋和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转固房屋。2 .土地:反映境外购置具有土地所
18、有权的资产。3 .房屋。本指标反映本单位房屋情况,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其他用房的建筑面积和账面价值,不包含构筑物和房屋附属设施。4 .办公用房: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发改投资(2014)2674号)相关规定,本表中办公用房用途分类是指办公室用房、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数量原则上按建筑面积填列。5 .办公室用房: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发改投资(2014)2674号)相关规定,填写领导人员办公室和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的使用面积。6 .业务用房:填列单位为开展各类业务设置的特殊技术业务场所。包括行政单位业务用房、公共安全用房、事业单位用房及社会团体用房等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类用
19、房,数量原则上按建筑面积填列。7 .其他用房:填列除办公用房和业务用房以外的所有房屋。数量原则上按建筑面积填列。8 .车辆:填列单位占有使用的机动车辆(不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轮椅车、非机动车辆等)。9 .文物和陈列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提取资产分类“文物(4010000)和陈列品(4020000)”下面的所有资产。文物和陈列品不计提折旧。本指标反映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文物和陈列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文物文化资产在“文物文化资产”中反映。10 .图书、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
20、T14885-2010)提取资产分类“图书、档案(5010000)”下面的所有资产。图书、档案不计提折旧。IL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提取资产分类家具用具(6010000).被服装具(6020000)、“特种用途动物(6030000)和特种用途植物(6040000)“下面所有资产。动植物不计提折旧。12 .无形资产:填列单位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13 .期初账面数:反映本年度各类固定和无形资产的期初数量和金额。14
21、 .期末账面数:反映本年度各类固定和无形资产的期末数量和金额。根据卡片记录情况,分别按照在用、闲置、出租出借、待处置(待报废、毁损等)等资产状态提取相应数据。(1)在用:是指本单位占有的,且处于本单位使用状态的资产。(2)出租出借:是指本单位让渡给其他单位使用,并签署相关租借协议的资产。(3)闲置:是指本年满足使用条件但未投入使用的资产。(4)待处置(待报废、毁损等):是指除在用、闲置、出租出借等以外的资产,如损毁、盘亏资产,处置流程中的资产,待报废资产,公车改革中取消待处置的车辆等。其中:报废是指按照有关规定或者经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对因技术原因确需淘汰或者无法维修、无维修价值的国有资产,或
22、者已超过使用年限且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核销的国有资产处置行为;损失核销是指由于发生盘亏、毁损、非正常损失等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对国有资产损失进行核销的国有资产处置行为。五、土地情况表(财资04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年末占有、使用的土地(包含境内外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不含经营租入)情况,其中账面数是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资产卡片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填报。本表大部分数据原则上由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提取,个别指标数据由单位进行手工填列。主要指标说明:L资产分类、资产编号、资产名称、取得方式、取得日期、坐落位置由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卡片相应指标字段提取。2 .权属情况
23、:(1) 土地权属证明:土地权属证明包括土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批准文件、相关法律文书及其他能够证明土地权属的材料。该指标在下拉选项中手工选取填列,下拉选项包括:“有土地证”、“有土地权属相关证明文件”、“无”。(2) 发证日期:该指标取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产卡片的“发证日期”数据。(3) 土地证号:该指标取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产卡片的“权属证号”数据。(4)权属面积:权属面积是指由相关部门已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土地面积。该指标取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产卡片的“使用权面积”数据。(5)权属性质:下拉选项包括“国有”、“集体”。3 .期末账面数:(1)使用状况:根据卡片记录情况,分别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 清查 报表 基础 填报 说明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