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团体标准《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附件2.团体标准《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2.团体标准《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出体杼港彝断箱扇陷弹技术规程编制锡明(猊求参见霜)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七十七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3)257号)精神,由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旗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忻城县蚕业技术指导站、河池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桑蚕产业发展中心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获批立项(项目编号:2023-7704)。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产业振兴。发展蚕桑产业,可巩固持续脱纷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贯彻落实2023年党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总体布局,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
2、七部门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国标委联(2022)6号)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的2023年团体标准制修订立项指南等文件精神,为积极响应号召,扎实推进蚕桑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实现农民增效,产业升级。广西是桑蚕丝的主产区,桑园种植面积大,提高桑叶产量与质量,既能修复生态环境,又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2006年国家蚕业“东桑西移”区域性战略调整以来,我区抓住时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成为国内八大蚕区之一。全区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远超传统蚕业大省,2022年,全区桑园面积达到284.15万亩、鲜茧产量43
3、.71万屯,约占全国53%以上,蚕农售茧收入210亿元以上,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重要来源,为全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近年来,我区桑园频繁受到桑断梢病的危害,导致桑园单位面枳桑叶大量减产,严重威胁到了蚕桑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桑断梢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为子囊菌亚门与核盘菌属。桑树新枝基部被病原感染后,形成黑斑,逐渐凹陷,一部分新枝基部会产生环缢现象,另一部分新枝基部则是产生愈伤组织,形成瘤状,揄导组织受损,营养物质运输受阻,桑叶发育不良,枝条易折断,致使桑园减产,桑叶品质受损,蚕茧产量降低。桑断梢病最早在我国浙江省兰溪市暴发(当时叫“桑枝枯苗核病”,后行业统一命名为“桑断
4、梢病”)。研究表明:地处山坳,气候表现为闷热、湿度大的桑园易暴发该病成灾。我区地处亚热带,气候高温湿润多雨,桑园多分部于石漠化丘陵地段,极易诱导发生桑断梢病。例如,2013年我区南宁市、河池市、来宾市忻城县桑园就曾大面积爆发过该病害,仅忻城县危害面积达到966hn宜州区危害面积3000hn,约减少养蚕|,2万张,折算损失蚕茧420吨,全区损失达到4.5亿元以上。桑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房病蚕的多少,桑树病虫害多,桑叶叶质受到损害,最终影响蚕茧的品质。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桑树对断梢病的抵抗力不同,其中桂桑优系列的抗性最强,伦桑的抗性最弱,而我区恰恰是种植伦桑面积较大,达到110万亩左右,占全区桑园
5、约四分之一左右,我区发生桑断梢病的桑园土壤DNA检测结果与桑树品种伦教40病原DNA一致,这说明了桑断梢病病原菌能够在土堞中越冬,到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形成电子,继续侵染新生桑枝。为此,我们应该结合相关防治措施,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区桑园桑断梢病的防控方法措施,以减少该病害的发生,保障蚕桑安全生产。关于桑断梢病的防治,前人更多是从单一方面防治进行研究及报道,针对我区桑断梢病的防治仍未形成一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而本项目团队研究表明,桑断梢病的防治对策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药物防治、人工防治与田间管理等,特别是在防治的时间切点上尤为重要。例如,新种植的桑园桑树品种应选桂桑优系列,易感
6、病桑园建议改种杂交桑,可提高桑树的抗病性,在老桑园内基于原有品种上采取药物防控方法,如选择在桑花期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O倍液进行喷施。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改进冬伐技术,枝条留有1015cm高,避免新梢基部靠近湿土;H月上旬蚕作结束,即开始冬伐,改善桑园光照条件,增加晒园时长,以达到利用紫外线杀死病原菌的目的。制定桑断梢病防控技术规程有利于规范广西桑断梢病的防治措施,加快推进我区桑断梢病防控,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满足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及蚕农对桑断梢病防控技术的需求,充实了蚕桑产业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桑
7、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忻城县蚕业技术指导站、河池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蚕业技术指导站等单位共同起草,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开展标准研制工作。(一)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任务分工收集国内外有关桑断梢病防治技术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前人对桑断梢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情况与研究进展;对蚕桑主产地桑园开展实地调查,了解掌握桑园断梢病发病情况与防控方法;开展桑断梢病防控技术的研发、防控药物的箍选、防控时期的把控等工作。(=)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
8、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桑断梢病防治技术的术语定义,预测预报,田间诊断,防治技术,药物防治、防治记录和注意事项等要求。(四)调研及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2023年11月标准制订项目任务下达后,按照标准研制要求和编写工作的程序,成立了由本领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标准起草编写小组。研究确定标准的编写原则及纲要。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并根据桑断梢病防控的特点而制定标准。鉴于本编制小组从2013年开始至今一直都在进行桑断梢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科学防控桑断梢病的方法。2023年12月2024年2月
9、,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完成了标准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草案。2024年3月-4月,以草案为基础,提炼核心技术细节,广泛地针对广西不同地区开展技术对比和总结,并实际征求意见,通过收集反馈了大量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进一步讨论完善标准草案,形成团体标准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一)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桑断梢病防治技术当前现状,调研行业桑断梢病防治技术情况,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抗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
10、推广站、忻城县蚕业技术指导站、河池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环江毛南法自治县蚕业技术指导站等单位多年的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试验经验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桑断梢病防治技术发展的方向与市场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桑断梢病防治效果,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区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桑断梢病防治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三)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Eg)
11、前看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桑断梢病防治技术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桑断梢病防治技术发展的指导。五、标准主要内容跄证分析本标准确立了桑断梢病防治技术的程序,界定了桑断梢病防控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预测预报,田间诊断,防治技术,药物防治、防治记录和注意事项等操作指示。(一)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桑断梢病3桑祺小粒性菌核病皿桑树花期的术语和定义。(二)药物防治与时期的探索试验2014年2月-5月试验桑花不同时期针对桑断梢痍提前进行药物防治后的发病情况。通过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在
12、桑树花期进行喷施,调查桑松结果期桑树与桑棋感染情况,并筛选出适宜防治桑断梢病的药物与时期。试验结果显示:70%甲基托布津WPlO(X)倍液三个处理区桑福茵核病发痞株数与发病率均低于50%多菌灵WP800倍液三个处理区,应选用70%甲基托布津WPloOO倍液防治桑根菌核病。此外,70%甲基托布津WPlOoO倍液三个处理区发病率平均值为69%,低于清水处理发病率。因此,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100o倍液在桑花期喷施桑福可以降低桑棋菌核病发病率。表1不同农药对桑松菌核病发病率的影响农药名称与稀释倍数处理区发病株数(株)发病率()70%甲基托布津Al7878WPlOOO倍液A28181A348485
13、0%多菌灵WP800倍液Bl8989B29191B39()90清水对照8484由表2可知,70%甲基托布津WP100O倍液三个处理区桑断梢病发病株数与发病率均低于50%多菌灵WP800倍液三个处理区,也低于对照区发病率,综上,70%甲基托布律WPloOo倍液可降低桑断梢病发病率。表2不同农药对桑断梢病发病率的影响农药名称与稀释倍数处理区发病株数(株)发病率()4月18日5月5日4月18日5月5日Al1315131570%甲基托布津A228282828WP100O倍液A37878Bl4547454750%多菌灵B251525152WP800倍液B338403840清水对照43454345在药物筛
14、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防治时间的筛选。结果为处理3(开花盛期和开花后期各喷甲基托布津药液I次)效果最好,桑植菌核病发病率为48%,桑树断梢病发病为8%;其次是处理1(开花盛期喷甲基托布津药液1次)桑福菌核病发病率为78%,桑树断梢病发病为15%;处理2(开花后期喷甲基托布津药液1次)桑根菌核病发病率为81%,桑树断梢病发病为28%;处理6(开花盛期和开花后期各喷多菌灵药液I次)桑橇菌核病发病率为90%,桑树断梢病发病为40%;处理7(喷清水作对照)桑棋菌核病发病率为84%,桑树断梢病发病为47%;处理4(40%多菌灵800倍液开花盛期喷药1次)桑椎菌核病发病率为89%,桑树断梢病发病为45%;处
15、理5(40%多菌灵800倍液开花后期喷药1次)桑植菌核病发病率为91%,桑树断梢病发病为52%。处理46与对照区相差不大。说明在桑树开花盛期和开花后期各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药液1次,对桑福茵核病、桑树断梢病防治有一定的效果。此外,桑根菌核病发生的轻重与断梢菌核病发生的轻重有密接的关系。表370%甲基托布津WP100o倍液对桑棋菌核病发病率的影响处理调查株数(株)发病株数(株)发病率()处理11007878处理21008181处理31004848处理41008989处理51009191处理61009090对照1008484表470%甲基托布津WPloOO倍液对桑树断梢病发病率的影响调查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桑断梢病防治技术规程 附件 团体 标准 桑断梢病 防治 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0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