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docx
《阳高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高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山西省阳高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总则1一、现状与形势2(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2(二)治理成效4(三)形势与要求4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7(三)规划目标8三、主要任务9(一)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10(二)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10(三)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10(四)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源头保护11(五)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全程监督管理H四、重大工程12(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程12(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12(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13(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13(五)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工程13五、
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4(一)总投资估算14(二)分期投资计划14(三)资金筹措14六、规划实施与管理15(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15(二)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投资机制15(三)强化监测评估,完善考核机制16(四)依靠技术协作,提升防治水平16(五)推动部门联动,强化规划协调17七、附则17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九大精神,有序开展阳高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根据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五部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竟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原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7)160号)要求,开展山西省阳
3、高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编制工作(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目的是:在阳高县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成果基础上,明确在建、生产矿山和关闭、废弃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明确“新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体责任: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保护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矿山生态系统,最终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为依法管理和保护矿山环境提供指导性文件。本规划是阳高县近期与中远期依法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是全县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适用于阳高县行
4、政区域内生产、在建、政策性关闭、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本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底。规划期20182025年,近期为20182020年,中远期为20212025年。一、现状与形势(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2017年底,阳高县已开发利用矿产6种,分别为:金(岩金),煤(地下开采),铁(露天开采),石灰岩,建筑石料(片麻岩、麻粒岩及花岗岩),建筑用砂、砖瓦粘土。有持证矿山15座,包括金矿1座,铁矿2座,石灰岩矿1座,建筑石料(片麻岩、麻粒岩及花岗岩)3座,建筑用砂4座,砖瓦粘土矿(制砖厂)4座。关闭、废弃矿山9座。4座砖瓦粘土矿因环保原因于2017年10月被注销
5、采矿证。全县仅有的处煤田位于长城乡郭家坡村,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批采储量543.12万吨已基本采完,停采多年。山西大同黄金矿业公司前身为堡子湾金矿,原批采面积3.05平方公里,生产能力15万吨/年,年产黄金200千克,已开采多年。资源整合后批采面积56.60平方公里,至今未取得采矿证,直停因铁矿市场不景气,阳高县猴儿路铁矿有限责任公司仅进行了槽探工程和少量开采,目前已停产:大同市煤都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只修建了运输道路,至今未开采。阳高县水泥厂西团堡石灰岩矿自上世纪70年代建矿以来一直断续生产。2012年以来未生产。截止2011年底,累计动用资源量318.96万吨。4座砖瓦粘土矿(制砖厂)生产规
6、模累计为9.2万立方米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金(岩金)、铁(露天开采)、建筑石料、石灰岩等矿山的槽探工程、露天采矿场、废石(渣)堆场均分布于低中山区,远离居民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和大量废弃矿渣堆枳于沟谷易引发沟谷泥石流灾害等。遭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草地。建筑用砂、砖瓦粘土矿均位于山前及丘陵区,距离村、镇居民区较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占用破坏土地资源。遭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3、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随着政府、社会和矿山企业对地质环境的日益重视,未来8年规划期矿山开发强度将趋缓,在建、生产
7、矿山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行为会得到有效遏制,造成的影响破坏逐步减轻,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全县生态环境的主要障碍。(二)治理成效通过阳高县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杳,基本摸清了全县矿山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破坏、含水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家底,为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近年来,阳高县华夏建材厂和阳高县金丰砖厂自筹资金16.7万元和3.3万元,将终了取土场和废渣堆进行了平整、绿化,种植油松,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效果较好。累计治理面积75h11基岩山区因采矿活动遭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修复很困难,因远离“三区两线”,形成的露天采坑、固体废弃物堆积主要依靠自然风化
8、、自然生态恢复。(三)形势与要求1、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直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攻坚期。矿山地质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恢复治理尤为迫切。2、机构改革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门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能。为有效支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调杳、评价、监测、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规划部署等各项工作。3、历史遗留问题多,治理难度大。阳高县长期的矿业开采活动造成了较多的矿
9、山地质环境问题。关闭、废弃矿山采矿破坏区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响需加大治理力度。.阳高县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植被稀疏,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露天采矿场、废渣堆压占、破坏土地植被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技术难度大、不易恢复。如何采用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埋机制还存在瓶颈。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管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职责没有真正到位,对矿山地质环
10、境监测、恢复治理等缺乏有效监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形成定期调查矿山地质环境的工作机制,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难以满足相关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与恢复治理需求。废弃无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尚未有系统的调查成果。尚未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全县矿山企业没有开展地质环境自主监测工作,全县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测系统,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不能及时r解,增加了管理及治理难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投入模式单一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撑能力薄弱,社会资金投入的枳极性尚未充分调动,综合运用市场、财税、土地等各方面政策的机制尚未建立;恢复治理工作缺乏长远、系统规划,确定治理项目的科学性不强,治理效果不够明显;主要
11、采取削坡、覆土、绿化等工程措施,尚未建立多手段综合治理的有效模式,没有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理念。矿业权人自觉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义务的主动性有待提高矿山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主动性不强,开展环境治理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现行法律法规对矿山企业不依法履行治理义务的惩治力度不够,难以达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预期效果。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欠新账”仍有压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矿山地质环境会有明显改善。但在本规划期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采矿业仍为阳高县的主要产业,随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2、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会存在,“不欠新账”仍有压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任重道远。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业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和重要交通F线可视范围为重点,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建立与阳高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监督、保护和防治体系: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发展生态矿业,遏制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
13、加强预防保护、过程监管,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为阳高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环境支撑与保障。(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地质环境恶劣、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区域,作为保护和治理的重点。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并重发展的原则,有效保护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同步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3、突出重点,新老问题统筹解决的原则。在掌握全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以治本为原则,标本兼治,使矿山开发建设与环境承我力协调发展。4、“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14、基金管理办法,做到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不欠新帐,逐步还清老帐。5、坚持科技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充分依靠科技力量,引进国内外先进治理技术和经验,结合阳高县实际情况,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促进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三)规划目标1、近期目标(20182020年)逐步实施“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政策性关闭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保护区内的矿山企业逐步退出。生产、新建、改扩建矿山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高县 矿山 地质 环境保护 治理 规划 2018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