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增强与不完全自主性.docx
《记忆增强与不完全自主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忆增强与不完全自主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记忆增强与不完全自主性自主性(autonomy)是人类增强讨论中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多在伦理语境中展开讨论。一般认为,由卢梭、康德等学者提出的自主性概念是以自我决定和独立性为根据,其反面是由外在的因素决定自我的状态或行动。如此,根据自我决定程度的大小,本文作出两类划分:一类是完全基于自我决定和独立性的“完全自主性”;另一类是自我决定和独立性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不完全自主性”。维贝克(P.P.Verbeek)的“不完全自主性”意味着自主性是由技术构建的;朱利安萨夫拉斯库(JulianSavulescu)的“不完全的自主性”是一个替代性理解,其内核是认知增强导致自主性增强,即更强的认知能力会导致
2、更强的自主性。对于人类增强问题而言,萨夫拉斯库的理论更为相关。本文试图对两种不完全自主性的理论进行反思,并提出一种基于记忆增强的“不完全自主性”类型。自主性讨论基础的变化尽管我们要承认自主性是增强技术哲学反思中很重要的问题,当前的讨论多少还是忽略了对自主性讨论的基础变化反思。我们可以在维贝克的著作中看到这样的表述。“福柯的自由概念为伦理学理论中常用的自主性的标准提供了一条有趣的替代路径。为了让道德主体尽可能保持纯洁,自主性概念强调外部影响缺失的重要性,而自由概念则认为主体是在与这些影响的交互中形成的。”这是用自由概念取代自主性表达的一种尝试,但并不是基础根据的分析。而我们需要对完全自主性的基础
3、一一主体一一展开反思。第一,自主性的讨论始终是以主体认知为基础。在主体意识构成中,认知、情感与意愿相当于基础结构,其他高级的意识行为是在此基础上构成的。自主性概念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其中理性认知占据了主导,继续分析下去可见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然而维贝克的分析却主观性地忽略了自主性中的意愿和记忆,因为这些因素无法被证明,无法以线性的方式增强。意愿终究是随心而发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记忆附属于认知的记忆附属论”这一前提已经成为这一思考方式的牢固成见,而笔者已经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批判,为记忆的本体论地位获得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此出发,记忆增强并非隶属于认知增强,而是有着一种独特的实现方式。第
4、二,主体研究开始出现注重交互主体(以前是先验自我)、注重未来(以前是注重当下在场)转向的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中再来看它对自主性问题的反思,会发现其存在非常明显的局限,需要有一个极大的调整:摆脱主体的纯粹自我、无时间性和超验意义的限制。目前,西方哲学发展呈现的趋势是从主体哲学向交互主体哲学的转变,“启蒙理性变成了社会交往理性;单一的认知主体和以自己自由意志为基础的行动主体变成了交互主体”,这些都意味着主体哲学面临的一些转变,而自主性概念再继续依靠传统的设定来阐述的做法变得无效起来。第三,对于主体的探讨开始关注集体主体。一种方式是从反思个体开始,提出集体主体的路径。以记忆研究来看,这种反思由社会学家
5、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用与个体相对的“集体记忆”概念开启,后来被利科等人发展为带有政治历史场域的“集体记忆”。另一种方式是从主体间性开启的路径。胡塞尔对交互主体性的讨论是一个开端,只是这种讨论还是带有很强的先验主体性,而在后来利科等哲学家的努力下,交互主体性的讨论获得了一个场域,这是主体性哲学无法敞开的地方。场域的揭示使得伦理性、社会性、历史性的维度逐步被呈现出来。交互主体真正获得了一个可能性,从而摆脱先验自我的束缚。第四,对于主体的探讨越加关心时间性意义上的规定,即重视人类与未来的关系。注重当下的哲学向面向未来的哲学的转变,“我们相信,无论是欧洲大陆的现象学之向伦理学的
6、转向,还是英美分析哲学向伦理学的转向,在人类是否还能有未来这个最为根本的困境面前,技术性的分析会让位于形而上学的本原探求”这一问题仅仅在当下意义上讨论还不够,还要对未来进行讨论。60多年前,伽达默尔问及了这个问题,而在当前,刚刚逝去的斯蒂格勒恰恰指出,我们无法逃脱被计算的未来命运。这显然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此视域中,诸如具身的(embodied)、生成的(enacted)嵌入的(embedded)、延展的(extended)成为与科技领域交融的一个表达。第五,对于主体的探讨开始强调有限性意义,即主体是有限存在。在传统哲学中,诸如意见、过错、无知、有限总是被置于被克服的境地,而更愿去追求真
7、理、完美、无限。而“无知的人”“错的人”“有限的人”之意义被不同哲学家开启出来。因此,自主性讨论的基础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完全自主性所依赖的看似坚实的地基正在出现松动。换句话说,需要关注不完全自主性独特的地位。目前,维贝克与萨夫拉斯库的不完全自主性是两种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技术调节:维贝克不完全自主性的基础由于受到维贝克著作物何为的影响,一般人都会有一种印象:维贝克更多地是讨论能动性(agency)而不是自主性。但这恐怕是一个不正确的看法。在物何为中,自主性出现的频次多于能动性:能动性出现在6个地方,自主性出现在9个地方。在导论部分,他使用这一概念解释舒尔曼的先验论。术语先验论(transce
8、ndentalism)经常被用来概括古典技术哲学家特别是海德格尔的观点。在我的认识中,两位作者将海德格尔的思想看作是先验的,舒尔曼(EgbertSchuurman)和库伦(MaartenCoolen)o在他的技术与人类未来:一种哲学挑战中,舒尔曼使用了先验论者这个概念,指那些研究所有体验的先验指向和技术现实性的先验指向,也指那些关注技术的相对自主性及其绝对性倾向的人。”之后,维贝克尤其看重雅斯贝斯对自主性主体的分析。在他看来,雅斯贝斯的哲学就是建立在自主性主体基础之上。“可以确信的是,雅斯贝斯通过讨论其历史学从而相对化了生存的自主性:生存没有固定的本质,其总是变化的,变化的过程在与环境的互动中
9、起着作用,人类从而发现了自身。”在分析人与技术他者关系(alterityrelations)时,他又讨论到了自主性概念。“在他者关系中技术被经验为准他者的原因是:一方面他们拥有一种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在人与技术之间产生一种相互作用。许多玩具吸引人,因为他们拥有明显的自主性。机器人拥有这样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与这些技术存在物在互动。例如,自助火车票售票机不但收钱和吐票,也给出建议,提供常规的信息、回应问题,当出现错误时还会提出抗议。”在维贝克其他著作里也处理了能动性与自主性的关系。“人类意向性是由这些技术共同形成的,因此它们的自主性是由技术调节的。”“道德能动性需要意向性和一些自主性
10、形式一一人工物不拥有这些属性。”“相反地,一个严肃对待技术调节的伦理理论不能废除自主性以及意向性概念,因为自主性与意向性的特定形式被用来理解伦理学,并且支持了道德责任的概念。”在将技术道德化一书中,我们也看到了多处讨论。仅在索引部分,“autonomy”这个词就出现了21次,在正文出现的频率是38次。对比他对能动性的讨论,“agency”出现了3次,其中人工能动性(artificialagency)与道德能动性(moralagency)是主要的两个使用语境。仅仅从出现的地方来看,自主性明显高于能动性。根据作者“人工物不能构成意向,也不拥有任何形式的自主性,然而需要对道德能动性这两个必要条件进行
11、进一步的分析”。他对康德的伦理自主性进行了说明。“在极端的康德伦理学理论中,或许有这样的标准,关于自由的解读是依据自主性,道德主体需要保持免受外部影响。”他对福柯的自主性概念也进行了分析。“福柯的伦理学路径力图在自主性和支配之间寻找一个中间地带,因为主体的自由是在自我实践与其所处的权力的关联中形成的。”在他看来,福柯的作用是:“福柯的自由概念为伦理学理论中常用的自主性的标准提供了一条有趣的替代路径。为了让道德主体尽可能保持纯洁,自主性概念强调外部影响缺失的重要性,而自由概念则认为主体是在与这些影响的交互中形成的。”他还分析了弗洛里迪与桑德斯在自主性上的看法,“因此,弗洛里迪和桑德斯使用交互性(
12、对由刺激引发状态改变的反应)、自主性(没有刺激就改变状态的能力)和适应性(基于状态被改变而改变规则转译的能力)。他们对自主性的理解是建立在主体与他者刺激的关系上,自主性就是不需要他者刺激就可以改变状态的一种能力。所以维贝克基本上接受了弗洛里迪的论证,即以一种抽象等级的方式赋予人工物以自主性的做法,但是他也认为还需要对人工物的道德作出更为广义的解读。在这个理解中,我们看到自主性与自身改变状态的能力这样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所以在维贝克看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看到道德能动性是建立在一个“不完全的自主性”上,这并非因为自主性存在不足,而是因为道德主体生活在一个技术世界之中,技术世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类
13、的行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在道德能动性领域内肯定技术人工物所产生的影响。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嫌遮静MoralizingTechnology维贝克明确提出,在技术语境中,自主性概念是非常有问题的。他在一个关于说服性技术的例子中指出了自主性在说服方法上的作用。“从利他主义的观点出发,需要作出说服某人采纳与多种说服方法花费和其他调节形式相对的可预期形式的行为。从结果论的观点看,需要提出如下道德原则,即对于自主性的尊重(人们是否知道他们被说服)、无害(人们的隐私是否被尊重)、公平(技术对于特定社会群体是否是无偏见的)。”从维贝克的文本可以概括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他抛弃了完全的自主性概念,而代之以不完全
14、的自主性概念。完全的自主性概念是康德意义上的概念,与道德主体的完全自我决定相关,这种纯粹的自主性概念强调了自我在其中的作用。二是他赞同福柯的做法,用自由取代自主性,这也符合他的内在想法,他需要发展出一种与外在因素有自由关系的模式。认知增强:萨夫拉斯库不完全自主性的基础在讨论人类增强时,萨夫拉斯库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即只有认知能力的提升才是可证明的。这一观点成为他反思人类增强的一条主要原则。“根本上来说,人类可能从生物学上被修正来获得明显更强大的认知能力。除了认知能力的其他心理学的特征可能是不可证明的。”根据他的认识,感情、意志等心理学状态很难被证明,也意味着增强很难在这些领域实现。但是,涉及
15、道德增强这一问题时,他又不得不采取一种还原的方法来确保其原则的有效性。共情(empathy)和自主性这两个问题成为他分析的重点。在萨夫拉斯库看来,共情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暗含在道德推理、道德决策和道德行动中。这种能力是可以被增强的,比如服用一种“聪明药”来实现共情能力,可以使某人在特定情境下更好地产生同感或者作出相关行动。然而,萨夫拉斯库对共情能力增强的分析却有些问题。他关于共情分析的文章出现在2009年,而科学上关于共情的研究才刚刚取得进展。2018年,神经科学专家蒲慕明提出神经科学应当向共情(empathy)这一关键哲学问题进军,并揭示出其神经机制。到了2021年,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共情行为
16、的神经环路。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和行为学系RobertC.Malenka研究团队揭示了共情行为的神经机制。他们研究发现,人类和啮齿类动物控制共情行为最重要的脑区当属前扣带皮层(ACC),该脑区与调节情绪和动机行为的丘脑、岛叶、杏仁核和伏隔核(NAc)等多个大脑区域之间存在投射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流,其中ACC-BLA环路编码恐惧信息的共情行为,而ACC-NAc的神经环路编码疼痛和镇痛的共情行为,它们分工细致,各司其职。此外,共情是一种极为高级的复杂精神现象,它甚至难以借助某种特定的神经能力来实现。所以利用某种特定的药物来增强同感缺乏神经科学上的根据。至于自主性,萨夫拉斯库等对传统自主观念进行过批判和
17、分析,“根据康德主义者的说法,自主性是意志的一个方面,它不但能导致一个人产生行动,而且它自身也是被导致的”。自主性属于意志,而意志能力的增强是很难证明的。因此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即将自主性转化为可以证明是可增强的。为了完成这种转化,就将自主性还原到了认知层面,用“与有关”来说明自主性与认知的关系。“自主性与认知的关系一般来说是主动的,更大的推理能力、慎思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些能够导致更强的自主性。”萨夫拉斯库等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这种关联,即演绎/逻辑能力、理解能力(避免错误信念)和批判分析。他还从附属论的角度将认知看作附属于自主性的东西。“事实上,自主性增强是一个哈贝马斯和其他学者反对的干预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忆 增强 不完全 自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