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论文解析.docx
《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论文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论文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学生姓名:赵建丹学号:08301782专业班级:工程测病与监理384403班指导教师:谢媛媛当前,社会结构困难化,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对社会管理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加,对法律的需求也日趋剧烈,这也就要求地籍测量工作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s”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现代地籍调查与测量工作中,使得新调杳与测量的采集手段、管理模式和应用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更。特殊是GPS技术已广泛的用于地新测绘、城镇规划,并在地球资源调杳与管理、地质勘测等领域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GPS以其速度快、箱度高、
2、布点敏捷和效益好等优点,在土地测绘领域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信任随着土地运用制度的改革的GPS应用前兔将会更加广泛。现代地籍测量与传统地籍测量有着极大的不同,现代地籍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籍平面限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任和监测.三大部分。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测绘精度、速度和经济效益都大大的优于目前的常规测量技术和方法,已渐渐发展成为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GPS技术在地籍测量方面的应用。关键词:地籍测量;GPS-RTK;应用摘要I引言1IGPS概述21.1GPS的定位原理21.2GPS技术的特点32 GPS地籍测量的作业模式42.1 常规鄢态相对
3、定位42.2 快速静态定位42.3 3GPS-RTK实时动态定位43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53.1 GPS技术在地籍限制测量中的应用53.1.1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的基本限制网6利用GPS进行外业观测6GPS外业数据的度量检核63.2 GpS-RTK技术在地籍细部测量中的应用83.3GPS技术在士地利用变更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93.3.1土地利用变更调查93.3.2动态监测10结论12致谢1314参考文献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GPS、RTK等的出现,使得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更加便利,也使得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更
4、加紧密,地籍测绘也由理论到实践发生根本性变更。应国土资源部“一五”规划的要求,“数字国土”工程已全面绽开。因此,地籍测量必需为进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供应精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意实际工作的须要,GP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地籍测量行业,而且大大提高了地籍测量的冏期和精度。本文结合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能够快速、精确和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绽开探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iem简称GPS),是以人造地球卫星为观测对象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该系统能为用户供应精密的三维空间坐标、运动物体
5、的三维速度和标准时间,具有全球性、连续性和全天候的功能。它由导航星座、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部分组成。导航星座是由24颗位广地球上空约两万公里轨道上卫星网所组成,卫星网的布置可保证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能同时观测4颗卫星,最多时可观测到11颗卫星播发的导航信号,实现三维精确定位。1. 1GPS的定位原理GPS技术是以接收机至GPS卫星之间的距离作为基本测量来实现定位的。当地而用户的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到四颗以上的卫星信号后,通过运用伪距测殳或载波相位测量,测算出卫星信号到接收机所须要的时间,再结合各T1星的星历,将卫星至用户的多个距离球面相交后,即可确定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位置.(x-
6、x)2+(y-y)2+(z-z)2lz2+c(r吸Adi3-x)2+(y2-y)2+(Z2-z)2pjc(他-吸Ad2KX3-X+(y3-y)2+(Z3-Z)2l入C(Mj-吸)=d3(X4-X+(y4-y2+(Z4-Z)2lAc(吸Ad4图1GPS三维坐标定位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依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纳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假设(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可以测定GPS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一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上四个方程式。1.2GPS技术的特点相对于经典测量学来说,GpS测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
7、点:(1)测站之间无信通视。测站间相互通视始终是测量学的难题。GPS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敏捷便利。但测站上空必需开阔,以使接收GpSR星信号不受干扰。(2)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I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大量试验证明,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X10-6,而在10050Okm的基线上可达10610-7。(3)观测时间短。在小于20k11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一般只需5min观测时间即可。(4)供应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
8、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5)操作简便。GPS测量的白动化程度很高。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和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6)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2GPS地籍测量的作业模式目前校为普遍采纳的GPS测量作业模式都可用于地籍测量,CPS作业模式主要有常规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等。2. 1常规静态相对定位采纳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分别安置在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点,同步观测四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12Omin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可
9、达5三TX10r1DoGPS所构成的网行利于外业检核,并且可以通过平差,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可用于地籍限制网的建立。2.2快速静态定位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机连续跟踪全部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淌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并测得流淌站相对J:基准站的基线中误差5m11EXl(XD0特点是作业速度快、精度高,但两台接收机工作构不成闭合图形,牢靠性较差,可用于地籍平面限制网建立,限制点加密与界址点测量等。2.3GPS-RTK实时动态定位GpS-RTK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应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的把观测数据与已知数据实时传输
10、给流淌站,流淌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即可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淌站动态位置。该技术已广泛用于地籍测量,能实时测定界址点并能达到厘米级精度。将GPS测得的数据处理后干脆录入GIS系统,可与时地获得精确的地籍图。3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包括三个阶段:测量打算匚作、外业观测、内业整理与成果输出。其作业流程如图3.1:图3.1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作业流程图3. IGPS技术在地籍限制测量:中的应用常规技术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用于地籍限制测量都要求相邻点间通视,费工费时,而且精度不匀称。对导线的边长,角度的要求很高,一旦城镇中地形困难,同视条件差,
11、边长无法限制时,精度也难以把握.而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无需点间通视,就能高精度的进行测定,还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各等级限制点的坐标,不受受常规的多个技术条件限制。3. 1.I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的基本限制网目前,GPS技术已成为地籍限制测量的主要手段。若地籍限制网边长大于15km,采纳GPS常规静态测量模式;若边长在515km,可采纳GPS快速静态测量或RTK测量模式:若边长小于5km,优先采纳RTK模式或静态快速定位。与经典三角测量相比GPS具有敏捷多变的布网方式,速度快、精度高,观测具有更为困难的函数和随机模型。GPS地籍限制网的网点密度可按测区范围和先后次序分为基本网和加
12、密网两类.城镇地区界址点密度较大,在保证网点的点位精度条件下限制点密度力求增大到便于测定界址点。必要时GPS网下在加密一级图根导线,能干脆从图根点测定界址点。GPS各边比常规网边长变更幅度在布测限制网时,对于边长小于81Okm的二、三、四等基本限制网和一二级地籍限制网的GPS基线向量,可以采纳GPS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精度一股可以达到1-2Cnl左右,完全可以满意地籍限制测量的须要,可以大大的缩短观测时间和确保在今后工作中的精确性。建立CPS定位技术布测地籍限制网时,应与已有的限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的限制点最少不能少于2个。3. 1.2利用GPS进行外业观测在GPS观测提前天,用最近的GPS卫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PS 测量 中的 应用 论文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