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剪结构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
《框剪结构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剪结构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22、工程结构概况23、工程基坑概况24、工程周围环境情况25、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36、支护设计做法及要求47、基坑降水措施4二、编制依据 5三、施工部署 51、施工准备工作52、施工人员组织63、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74、施工部署流程7四、施工工艺技术 81、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92、土钉墙施工工艺 9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104、粘土桩施工工艺 124、木桩施工工艺 136、土方开挖施工工艺147、降水及排水施工技术措施16五、施工监测 191、信息化施工192、现场施工监测要求193、施工单位监测21六、主要设备、材料、劳动需用量计划 221、主要施工
2、机械及设备投入222、劳动力的配备22七、工期安排 23八、施工保证措施 231、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232、土方开挖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243、土方开挖对支护系统的保护措施 254、土方开挖对塔吊基础的保护措施 25九、应急预案 251、组织机构 252、责任制与日常工作 263、应急材料施 264、基坑应急抢救措施 275、坡脚局部滑移,地面开裂的处理措施 276、围护结构位移过大的处理措施 277、雨季施工的处理措施 278、汛期基坑泡水抢救措施 27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81、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282、环保卫生噪音保护措施 30十、附图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某某春城
3、位于某某综合实验区,潭城镇城南锦湖城关幼儿园西侧。A1地块拟建设1幢30层住宅楼(1#楼,建筑高度H=91.75m)、1幢29层住宅楼(7#楼,建筑高度H=87.40m)、3幢28层住宅楼(2#楼,建筑高度H=83.65m;3#楼,建筑高度H=83.50m;6#楼,建筑高度H=81.70m)、1幢27层住宅楼(5#楼,建筑高度H=78.80m)及1幢3层商业楼(8#楼,建筑高度H=13.60m)组成,并设有1层连体地下室。本工程由旺达恒润实业(福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福建省九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二)工程结构概况:本工程基础形式为预应力管桩基础,建筑主体结构
4、形式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三)、工程基坑概况:本工程0.000为8.10m,现有场地标高约为-(1.103.10)m。,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为-5.10m,底板厚400mm,底板底设100mm厚垫层,基坑开挖至底板垫层的深度为2.804.5m。局部开挖深度为6.9m(坑中坑深度),基坑周长约为610米。基坑侧壁安全等级除东侧为一级(侧壁安全系数为1.1),其余三侧均为二级,侧壁安全系数为1.05。(四)、工程周围环境情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现场踏勘,本工程周围环境条件如下:基坑东侧:场地东侧为谭城镇城南锦湖城关幼儿园(砖混结构,三层,浅基础)其地坪标高高于现场地标高约为(1.52.0)
5、m,(采用重力式挡墙),基坑距幼儿园最小距离约为5米。基坑西侧:西侧为金峰路,将作为后期施工期间施工加工场。基坑南侧:南侧为空地。基坑北侧: 北侧为道路,距基坑边约12米为溪南庄,分部较多为砖混、砖石住宅。基坑施工前应对周围管线、市政设施及建筑物信息进行专门调查、核对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基坑施工时影响周围环境。(五)、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1、填砂:浅黄色,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中密,以中砂为主,颗粒级配不良,0.25mm颗粒含量约占4565%,0.075mm的颗粒含量约占222%(平均值为8.1%),据访,该层系人工吹填砂,堆填时间约50年。场地内均有分布,分布厚度3.4010.60m。2、淤泥质
6、土:深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微具腐臭味,含较多中细砂,局部岩性为淤泥混砂、淤泥夹砂、砂混淤泥。干强度中等,粘、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摇振反应缓慢。主要分布于A1、A2地块东北侧一带,A1地块西南侧一带、A2地块西侧局部地段及A2地块南侧地段缺失,分布厚度0.804.70m。3、中砂:浅灰色、灰白色,饱和, 多呈中密状,局部稍密,以中砂为主,局部为细砂、粉砂,颗粒级配不良,0.25mm颗粒含量约占4575%,0.075mm颗粒含量约占121%(平均值为11.6%)。场地内均有分布,揭示厚度2.9018.40m。淤泥质土-1: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含腐殖质,微具腐臭味,含有粉细砂粒,
7、干强度中等,粘、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摇振反应缓慢。场地内局部地段缺失,分布厚度0.8011.60m。粉质粘土-2:灰黄色,饱和,可塑硬塑,粘性较强,含较多砂粒,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高,粘、韧性中等高,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场地内仅局部地段揭示,厚度1.008.00m。5、中砂:浅灰色、灰白色,饱和,中密,局部密实,以中砂为主,部分岩性为砾砂、细砂,颗粒级配不良,0.25mm颗粒含量约占4575%,0.075mm颗粒含量约占853%(平均值为19.7%)。场地内仅局部地段揭示,主要分布于A1地块南侧、A2地块东南侧一带,揭示厚度1.509.10m。6、全风化花岗岩:褐黄、灰黄、浅黄色,散体结构
8、,母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原岩结构较清晰,长石等矿物已风化为粘土,遇水易崩解,含铁锰质氧化物,岩芯呈砂土状,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标准贯入试验击数30N50击(未校正),岩芯采取率7080%。场地内局部地段揭示,揭示厚度1.608.70m。2、场地水文地质情况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1)孔隙潜水赋存于填砂、中砂及中砂砂层的孔隙中,为本场地内的主要含水层,该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侧向迳流补给,属强透水层,富水性中等好,水量较丰富。(2)风化带孔隙、网状裂隙水含水层由全、强、中风化岩层组成,属于弱透水含水层,受上部孔隙潜水下渗和侧向地下水间接补给。孔隙
9、潜水与风化带孔隙、网状裂隙水具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此外,淤泥质土尚含少量孔隙潜水。4.勘察期间测得填砂水位埋深为0.701.40m,中砂水位埋深为2.204.55m,中砂水位埋深为11.9012.40m。钻探结束后测得各钻孔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0.104.90m,地下水变化幅度一般为1.01.5m,历史最高水位标高6.008.00m,近几年最高水位标高5.57.5m。(六)基坑支护设计做法及要求 结合本工程上述特点,根据“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本工程基坑采用以下支护形式:(1)北侧及西侧:采用1:1.5 放坡开挖,并加设木桩;(2)南侧及西侧局部:考虑到地下室外边线与用地红线之间的距离
10、较小,放坡空间较为有限,故采用2 道土钉墙支护,坡率约1:(0.91.3),并加设木桩;(3)东侧:考虑到场地东侧紧邻城南锦湖城关幼儿园,且地坪标高高于现场地标高,最大高差约为2.0m(挡墙),且地下水丰富。为了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对幼儿园产生不利影响,该侧基坑支护采用(23)排水泥搅拌桩+(12)道土钉,以有效控制基坑侧壁的变形,确保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和使用,并可起到止水作用。因东侧锚杆施工时锚杆伸入幼儿园围墙及建筑基础下,应与幼儿园及有关方便做好沟通协调工作;(4)东、西侧局部坑中坑采用1:1.5放坡和双排搅拌桩(靠近基坑边缘处),当开挖空间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木桩等补强措施进行处理。(
11、5)如果施工过程工期较紧及止水效果不够明显,粘土桩改为水泥搅拌桩。(七)基坑降排水措施考虑到场地内孔隙潜水赋存于填砂、中砂的孔隙中,属强透水层,富水性中等好,水量较丰富。由于场地地下水位在地下室基坑开挖底面以上,且东侧及北侧均有建筑物存在,为保证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及邻近建筑物安全,本工程在基坑东侧利用水泥搅拌桩兼作止水帷幕,其余三侧(除西南角局部外)均布置粘土桩止水帷幕,并在基坑内外埋设深井体系进行地下水降水。沿基坑内周边设置一道集水沟400400,并每隔2030m 设一个600600 集水井,集水沟、集水井的底及侧壁厚均为120,采用M7.5 水泥砂浆、Mu10 混凝土砖砌筑。边坡埋设1
12、001000PVC泄水管,环地下室底板外设封闭300*300排水沟与坑内集水井相连,基坑边坡外0.5m处设300*300mm宽砖砌截水沟与坑外集水坑相连。将基坑内集水井水抽至坑外排水沟汇入坑外集水井。再将集水井里的水沉淀后抽至市政雨水井。基坑降水应将地下水水位控制在基底下0.5米以下。(八)为了便于工程施工,在基坑内设置4台塔吊,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塔吊基础设置在基础底板内。详见塔吊施工方案。本工程基坑支护由福建省建研勘察设计院设计。二、编制依据1、 本工程的岩土勘察地质报告。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III-98。3、本工程建筑总平面图、地下室平面图、基础平面图。4、建筑基
13、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5、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图。6、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8、福建省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建建(2009)42号)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10、福建省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闽建建(2010)41号11、福州市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榕建筑(2010)13号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三、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工作1、首先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领会设计要
14、求及设计交底内容,对图纸中的不解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2、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质情况、地下管网及障碍物、场地供水、供电情况及运输道路条件,查清场地周围管线性质、平面位置及埋设深度。3、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平整和清除所有杂物,根据场地布置图,合理布置场地,确定设备安放位置、砂石料堆场、拌料场制作场地。4、核算和校检施工尺寸无误后,采用经纬仪钢尺量距法,实地定出诸相关测量点,以利工作轴线的控制。5、在土方开挖前,先对本工程场地周边的建筑物、构筑物做好沉降监测点。在被监测的建筑物、构筑物上设置控制标高点和标高基准点,实施24小时监测,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
15、做好书面记录,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检查、切断所有通过施工场地内的各种给排水管道、供电线路,对给排水管道实施封堵,阻止一切给排水源进入作业场地内。(二)施工人员组织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时将组成由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管理班子负责此项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施工员、项目质检员、项目安全员、工地负责人轮流跟班对施工现场实施全过程监管与指导。现场设立工程技术组,每个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技术人员和班长共同负责,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值班,现场全面监督和检查,执行先交底后施工的原则。项目部组织机构序号姓名工作岗位分管工作1 金宇项目经理负责质量、安全、进度、成本2 周辉施工负责人负责材料、工期协调及横
16、向联系3 余贤英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质量4 陈为灯施工员负责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验收5 郭妮娜质检员负责工程施工质量、掩蔽验收6 刘力安全员负责安全施工、文明生产及验收7 蔡慧钦资料员负责质量、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8 黄健设备员负责施工设备维护、检修与验收9 梁秀慧材料员负责保证材料设备的供应满足生产要求项目负责人(三)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现场生产调度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施工员机械员材料员施工人员专业施工班组班组(四)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部署流程施工总体部署:喷射混凝土 面 层场地整平第一层土方开挖至-2.1米水泥搅拌桩 施 工基槽开挖场地整平第四层土方开挖至-5.6米土
17、 钉施 工第三层土方开挖至-4.3米土 钉施 工第二层土方开挖至-3.9米土方回填地下室结构 施 工土方开挖完毕坑中坑土方开挖至-7.8米坑中坑土方开挖至-6.7米东侧基坑施工顺序:土方开挖至搅拌桩桩顶水泥搅拌桩 施 工基槽开挖场地整平施工土钉,架设槽钢腰梁,并锁定根据土钉道数分次开挖至土钉位置下0.3 米喷射混凝土 面 层土方回填地下室结构 施 工土方开挖完毕土方分层开挖至 坑 底西侧、南侧及北侧基坑施工顺序:北侧:粘土桩施工;西侧局部:搅拌桩施工基槽开挖场地整平分级土方开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西侧局部、南侧:分层分段土方开挖、土钉分道施工分层分段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地下室结构施工至0.00四、施工
18、工艺技术(一)喷射混凝土施工要求1.钢筋网架设施工要求(1)钢筋网架设前,应对边坡进行修坡处理,清除坡面上松动的石块及浮土,坡面应平整。(2)钢筋使用前,应清除污锈,须调直钢筋,网间焊接或绑扎,绑扎搭接长度大于300mm,钢筋网距岩土面大于3cm,紧压在锁紧装置下面, 并与锁紧钢筋焊接成一体;钢筋网宜延伸至地表面0.50m1.0m。(3)钢筋网应固定在坡面上,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2.喷射混凝土施工要求(1)喷射混凝土:砂粒径小于2mm,含泥小于3%,石子粒径小于15mm,不得使用污水,速凝剂须采用通过国家鉴定的合格产品。喷射时,喷头处的工作风压须保持在0.10.2MPa,与受喷面尽量垂直,距
19、离0.81.0m,应自下而上进行,喷头运动一般按螺旋式轨迹一圈压半圈均匀缓慢移动;喷射砼搭接长度20cm;回弹物不可重新喷射;终凝后2 小时应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小于7 天。(2)C20 喷射混凝土可采用如下配合比:水泥与砂、细石重量比为1:2:2;水灰比为0.4。(3)质量检查要求:边坡混凝土厚度采用钻孔检测,每100一组,每组3个;混凝土强度检测每400取一组试块; (4)为减少侧向水压力,在基坑坡面设置泄水管,泄水管埋设于水泥土墙时采用钻机钻孔埋设。(二)土钉墙施工1.喷锚护面(1)喷锚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墙面厚80,砼强度为C20,混凝土配合比宜为1:2:2 细石混凝土(重量比)。钢筋网片采
20、用双向筋6200200 绑扎而成,铺设时每边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00mm,在土钉位置设横向通常筋、竖向长1500 的2 根 16加强钢筋。2.土钉(1)土钉采用483.0 焊接钢管,长度、间距具体详见剖面图。(2)注浆采用P.C32.5 复合硅酸盐水泥,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0.5:1,水泥用量约为50kg/m,注浆锚固体强度不小于15MPa。(3)焊条采用E43 系列;土钉应通长设置。(4)土钉采用打入式成孔,钻孔的长度应比设计长度长500。土钉有效直径为110mm。当无工程经验时,土钉全面施工前应做抗拔承载力试验。(5)若为了提高浆体的早期强度,可适当掺入早强剂。3.土钉墙支护施工顺序及施工
21、要求:(1)土钉墙应分层分段施工,分段长度约8m,分层厚度由土钉竖向间距确定,每次开挖只能超挖至土钉竖向位置下30cm。(2)开挖到位后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并清除坡面虚土,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3)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厚度约4050mm。(4)打管,安设土钉,注浆压力大于0.6MPa。(5)绑扎6 构造钢筋网,焊接骨架钢筋,安设连接件(骨架钢筋与锚杆应用短钢筋焊接),喷射第二层混凝土;(6)设置坡面的排水系统(即埋设泄水管);(7)喷射混凝土终凝2 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 小时。(8)应在上一层土钉施工完毕,并且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方可继续下一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住宅楼 基坑 支护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