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建筑施工人员能力评价.doc
《毕业设计(论文)建筑施工人员能力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建筑施工人员能力评价.doc(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 要本文通过询问专家意见以及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建立了建筑施工人员的3级指标,12个人员评价的2级指标,4个人员评价的1级指标,心理指标、体能指标、文化指标、生理指标,用于对建筑施工人员的能力评价。通过对每个指标的权重、重要程度进行了定值,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运算,算出该工地施工人员的能力程度。本论文通过计算测试,算出了某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的能力值为(0.373 0.419 0.205),对应的评价等级为(优秀,中,不及格)。根据最大原则选出最大分量为0.419,对应该工地施工人员的能力值为中,根据评价体系中该工地施工人员的文化指标与体能指标得分较低,说明该工地的施工人员在文化水平上和体能水平还需提
2、高,建议该工地施工人员在休息之余,进行能力培训以及专业知识的补充,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并加强身体的锻炼,用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关键词:施工人员 能力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 指标体系 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asking the expert opinion and to extend the means of questionnaire, establishing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of the 3 indicators,12 personnel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 Level
3、2,4 personnel evaluation of the1 indicators,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indicators of physical fitness, culture index, physiological index, used for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of the setting, with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4、 process method, calculate the sit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bility.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est, worked out a Yubei District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bility value as (0.373 0.419 0.205),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grade (excellent, intermediate, fail). According
5、 to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elect maximum component is 0.419, to the sit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bility value,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personnel and cultural indicators and indicators of physical fitness score is low, the site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in th
6、e cultural level and physical fitness levels need to improve, suggests that the site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in the rest, ability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supplement, attention to diet and nutri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physical exercise, to enhance their occupation ability, im
7、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Keywords: Construction workers; Ability evaluation;Fuzzy hierarchy analysis;Index system目 录摘 要Abstract1 绪论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1.1.1课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确定职业能力的含义11.2.2国内建筑工地上人员伤亡情况21.2.3国外建筑工地上人员伤亡情况31.2.4国内外评价方法简介32 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能力研究62.1建筑施工人员
8、操作习惯分析62.2建筑施工人员职业能力分析72.2.1 建筑施工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72.2.2施工人员的职业能力分析92.3建立施工人员的指标体系102.3.1建立施工人员的文化指标102.3.2建立施工人员的生理指标102.3.3建立施工人员的心理指标112.3.4建立施工人员的体能指标112.4建立建筑施工人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122.5评价建筑施工人员职业能力指标调查问卷及统计123 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能力评价173.1模糊综合评判集的计算173.1.1确立施工人员的评价要素集U173.1.2确定施工人员评价集V173.1.3确定建筑施工人员评价要素的权向量173.2 建立施工人员的职业
9、能力综合评价体系184 某工地工一线施工人员能力评价194.1计算C5等级评判矩阵194.2 计算C8等级评判矩阵194.3计算B1等级评判矩阵204.4 计算B2等级评判矩阵204.5计算B3等级评判矩阵214.6 计算B4等级评判矩阵224.7 计算A等级评价矩阵224.8结果以及建议235 结论以及建议25参考文献26致谢271 绪 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课题背景现阶段建筑行竞争很激烈,由于激烈的竞争,往往容易造成忽视人员的安全行为,给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增加了极大的困难。而建筑工地又具有点多,面广,分散,高处作业多,危险性较大,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工地安
10、全生产管理存在几个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现有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形势不相适应,二是企业安全管理体制和建筑业生产现状不相适应,三是施工现场防护水平和国家标准规范不相适应,四是企业资金短缺,债务链制约和企业安全防护资金的投入不相适应。由于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等原因,造成了全国建筑工地每年死亡数千人,近十年间发生了大约100起重大伤亡事故,其中基坑、沟槽塌方的事故有19起,拆除工程坍塌11起,围墙和墙体倒塌、工棚、房屋倒塌各5起,挖孔桩坍塌2起,屋盖、雨蓬等模板支架坍塌8起,脚手架、井架、升降机坍塌、坠落19起,起重机吊装拼装事故9起,中毒、窒息事故11起等1。 1.1.2研究意义建筑施工行业因其作业难
11、度大、劳动强度高、伤亡事故 多而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行业之一。建筑施工作业是危险较大的高风险作业,其事故多发的原因不仅与高空露天作业及劳动强度大有关,而且还与建筑市场扩大、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意识薄弱、职业技能工作未能全面普及、人员素质差、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不到位等有很大关系。由于人的因素造成安全事故占较大比重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针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职业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这些指标找出检测的定量和定性方法和设备,最终形成一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能力评价体系。用以提高工地上面的安全生产效率,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损失。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确定职业能
12、力的含义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稳定性、综合性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职业对职业能力有不同的界定,综合来看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总和,是择业的标准和从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一般提升人的职业能力的路径大致有: 优化工作分析,理顺职业管理:工作分析也是岗位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员工作岗位的内容、性质、难度、强度、环境、职责进行分析,二是对人员岗位任职资格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经历等进行分析,将人员职业能力体系的具体内容消化吸收,形成人员的岗位说明书、任职说明书和人员的工作规范。 强化能力培训,
13、构建职业平台:制定实施人员培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建立并完善一套岗位实习、岗前培训、人员资格培训、岗位 培训、专题培训等提高工作能力为主的岗位培训体系。实施绩效考核,完善职业保障:建立并完善科学的人员工作考评机制,实施目标激励和责任激励,建立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以大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符合人员工作特点的人员考核评价体系。 1.2.2国内建筑工地上人员伤亡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事故每年平均发生1530件,平均死亡1560人。另外,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2000年发生1013起、死亡1180人;2001年发生923起、死亡10
14、97人;2002年发生846起、死亡987人;2003年建筑业(含基础设施、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发生伤亡事故2634起,死亡278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4年发生事故2582起,伤亡2789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5年发生事故2224起,伤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2006年发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888起,死亡1048人;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天几乎有7人丧生,每年我国在建筑业上死亡的人数相当于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多,见图表1
15、.1我国从1990年到2007年建筑业伤亡人数表1。表1.1我国从1990年到2007年建筑业伤亡人数表年份/年建筑业总事故数/件建筑业总死亡人数/人建筑施工事故数/件建筑施工死亡人数/人1990-19991530015600200010131180200192310972002846987200326342788100410452004258227891208129220052224253810151193200622242538888104820078591012 1.2.3国外建筑工地上人员伤亡情况 美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根据美国19922002年的统计资料,美国每年有1122.1人
16、死于施工安全事故。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呈稳步下降的趋势,在这11年间美国事故死亡总人数减少693人,其中从1992年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并于1994年达到顶点,死亡6632人,之后死亡人数逐步下降,但降幅较小,在2002年达到最低,为5524人4。 日本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从1950年到2002年,日本各行业工伤事故的伤亡情况经历了上升到平稳到下降的变化过程:其中19501961年为上升阶段,在1961年事故伤亡人数达到顶峰,约有48万人,其中死亡6712人;1962年到1973年呈平稳态势,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从1973年开始,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
17、呈逐年下降趋势。建筑业从1973年到1982年呈下降的趋势,之后在1983年到1996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大约在1000人左右,之后持续下降,2002年建筑业死亡568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694。 英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建筑业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也是最危险的行业。根据20042005年的统计资料,英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190万人,有20万个建筑公司,其中85的公司雇员少于5人。虽然英国建筑业的安全状况在欧洲位居前列,但是英国所有行业的死亡事故中大约有l/3发生在建筑业。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1年到2004年,年度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其中1998,
18、1999年度死亡人数为最少,只有47人。英国的10万人死亡率仅为6.0,还不到美国的l/24。 1.2.4国内外评价方法简介 评价方法的类型 能力评价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五种方式。 1)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用途划分为招聘选拔性评价,岗位配置性评价,考核鉴定性评价,培训开发性评价。 2)按照频率划分为日常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 3)按照评价结果可划分为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级评价。 4)按照评价技术与手段划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5)按照评价主体划分为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组织评价等。 评价方法的简介与分析 1)德尔菲法 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发。其作法是在对所要
19、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改,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反馈,直至得到稳定意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便捷,并且避免了群体决策中面对面的争论,能使参与者畅所欲言。缺点是受专家知识的影响,主观性强。并且耗时多,信息处理量大2。 2)层次分析法 它是系统工程领域一种新的简单而又实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案评价方法,可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一般情况下,决策者自己可使用AHP进行决策,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相分离且难于沟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决策者的有效性和操作性。不足之处是当同
20、一层次因素众多时,容易使决策者做出矛盾和混乱的判断,使判断矩阵出现严重的不一致现象;同时这种方法仍然摆脱不了一定的主观性2。 3)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评价方法是一种多因素评价方法。以意念动态作为实际背景,选择适当的模糊数学手段,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评价。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需要先验信息,而且包含处理不精确或不确定原始数据的机制。该方法既有严格的定量刻画(隶属函数),也有对难以定量分析的模糊现象进行主观上的定性描述,把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结合起来;对客观事物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很好的解决了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2。 4)数据包络分析DEA法 A.ChamesW.W
21、.Cooper运筹学家A.Chames,W.W.Cooper和E.Rhodes首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的方法,去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因此被称为DEA有效)。它是根据一组关于输入一输出的观察值来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的。它是一个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多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方法。 DEA法适合于具有多输入多输出指标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指标的单位可以不统一,不必无量纲化处理。同类企业既可以横向作多个企业间比较,也可以纵向作不同年份的DEA分析;不需要预先知道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不用预先计算投入产出综合比率指标,将
22、投入和产出分开考虑,计算量较小。缺点是其应用范围限于一类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对象系统的相对有效性的评价。此外该方法对于有效单元所能给出的信息较少2。 5)灰色系统(Grey system)理论 这是1982年华中理工大学的邓聚龙首先提出的,主要是利用已知信息来确定系统的未知信息,使系统由“灰”变“白”,其最大的特点是对样本量没有严格的要求,不要求服从任何分布。灰色关联评价以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这种方法在系统数据量少,条件不满足统计学要求的条件下,更具有实用价值。它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可克服模糊评判中有些白化值经特征化处理后信息丢失的弱点。缺点是该方法同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建筑 施工人员 能力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