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处理施工组织设计.doc
《水塘处理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塘处理施工组织设计.doc(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水塘处理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材料及试验1四、施工组织机构及机械设备配备1五、施工工艺及步骤2六、施工技术保证措施4七、质量保证措施4八、安全保证措施16九、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45十、清淤换填施工工艺流程47K225+513.4K225+573.7水塘处理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路基施工图2、施工技术规范;3、我单位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现有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情况;4、现场调查情况。二、工程概况:K225+513.4K225+573.7有水塘一处,由于常年雨水冲积所形成的,在路基用地范围内,需要挖淤、抛投片石进行处理。三、材料及试验:本工程用的所有片石、
2、碎石都必须经过工地试验室检测合格,且监理在场的情况下抽样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凡检验不合格者,应立即清退出场;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抽样复查。1、碎石:采用560mm碎石。其压碎指标5%,对所用的石料在使用前必须经检测合格。2、片石:最小厚度不小于15cm,抗压强度大于20Mpa。四、施工组织机构及机械设备配备1、施工组织机构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合同段抽调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行政人员及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来完成工程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见下表。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工种名称人 员工种名称
3、人 员质量自检人环保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队长质检工程师现场技术员测量工程师工 人试验工程师2、机械设备配备施工机械的合理配备,可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减轻劳动强度。结合本工程施工的具体条件,我们做了合理的选型和配置,以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配备的具体机械设备见下表。主要机械、仪器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技术状况挖掘机CAT320C2良好装载机临工ZL501良好压路机BW219DH-32良好自卸车东风10良好推土机山推2良好平地机冠军1良好水准仪、塔尺莱卡1套良好五、施工工艺及步骤:1、施工测量过程根据设计、监理单位交付的水准点和导线点对清淤换填地
4、段进行测量,采用木桩作为标识,用石灰撒出边界线,对换填面积和清淤前的高程进行测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开始清淤,清淤完成,再对清淤后的面积和高程进行测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并对清淤后的基底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抛石。换填片石厚度控制在基坑的四周水平打上木桩,换填片石碾压完成检验合格进行顶面标高的检测。合格后再铺设10cm的碎石层。碾压完成检验合格后再进行顶面标高测量并报监理工程师。施工期间如发现地质和地形与图纸不符,及时上报,会同设计和监理单位进行变更。2、排水清淤将水塘内的水采用水泵抽取的方式将水排入既有沟渠,不得冲坏农田,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除水塘内的淤泥和腐质土。当横坡陡于15时,按要求挖出
5、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0cm。在清淤的过程中,注意坑塘边坡的预留,防止坑塘塌陷,并且随时进行排水。清除的淤泥不得随意堆放,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意见堆放到指定地点,并妥善处理。3、换填片石3.1换填片石,片石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最小边厚度不宜小于30cm。3.2换填时,自中线向两侧展开,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换填,渐次向两侧填至全断面宽,使淤泥或软土向两侧挤出,片石层厚度为50 cm。采用挖掘械和装载机相互配合进行换填,同时按排人工用较小石块填塞垫找平。待片石换填至设计标高后,用压路机压实。3.3在片石上铺筑10 cm厚的碎石调平层,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水准仪控制高程
6、,摊铺整平后,压路机压至设计压实度。4、检查验收按规范要求的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对路基进行自检,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循环施工。(后附抛石挤淤施工工艺框图)六、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为了在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拟定以下措施:1、备料:在施工前必须备有足够的片石量,抛填要连续作业完,防止淤泥反扑,翻浆。备 料 情 况作业队伍施工地段设计数量已备数量占设计量(%)施工队K225+513.4K225+573.723122312100%2、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随时清理排水沟,水泵24小时作业抽水保持清淤后的基坑无积水现象。3、在施工过程中,淤泥被片石向外
7、挤出堆积时,立即采用挖掘机清除。七、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我单位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为基本宗旨,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为实现确保交通部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确保全体施工人员理解并贯彻执行,队伍进场后,我单位将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开工前技术交底,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做到质量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利用现场质量标语、板报、上质量课、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使全员认识到质量第一、争创优质工程
8、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观点。2、制定创优规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和业主的质量标准,结合我单位的实际,进一步制定以分项工程创优保全标段创优的规划,开展有目标、有检查、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明确质量终身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措施,把创优目标层层分解到各施工队及个人。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做到竖有任务,横有目标,把创优工作真正落到实处。3、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组织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创优领导小组。其组成见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各施工队设相应的质量管理机
9、构,各作业班组设质检员,明确各级责任。同时建立内部监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各级质检人员由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担任,明确各级质检人员实现质量创优目标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赋予他们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否决权。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八项制度,即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质量责任挂牌制度、质量评定奖罚制度、质量定期检查制度、质量报告制度、竣工质量签证制度、重点工程把关制度。建立质量责任制,逐级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尤其要做好定期质量检查工作,坚持做到项目经
10、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施工队每周一次,对每次检查的工程质量情况及时总结通报,奖优罚劣,同时各级质检人员坚持做好经常性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预防质量通病,杜绝质量事故,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4、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要求加强工地试验室管理,配齐各种试验设备和计量器具及专职计量检测人员,积极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严格执行计量设备和器具的检定规程,保证取值的正确性。经常对职工进行计量法规教育,明确计量工作责任和重要性。技术试验人员及时深入工地进行计量检测,以保证计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定期对各种计量检测试验器具进行维护标定,
11、以保证检测精度。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规范规定的检验、抽验频率,现场质检的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不得追记,做好原始资料的存档工作。5、坚持标准化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为保证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我单位将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的“四高”标准干好本工程。积极进行全员、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依据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质量检验标准,结合项目部的实际,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制定各种岗位的工作和作业标准。分项工程施工的现场实行挂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施工中,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依标准;规范施工用标准规范作业行为。严格质量检查,把好技术交底关、材料验收关、操作程序关、工序交接关和质量评定关,加强对质
12、量全过程的控制。各分项工程均实行书面技术交底,使被交底者领会设计意图,清楚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做到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和标准施工。优选材料、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明书或检验合格报告单,否则不准进场使用,按规范规定需要现场抽样复试的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要按标准进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质量检查评定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直到达标为止,推行“首件工程制”,超前示范。6、突出重点,严格质量管理点管理。针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以及质量关键部位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建立质量管理点。根据特点,编制特
13、殊工程施工工艺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实施预测预防,进行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每一分项工程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施工质量。项目经理部技术科,负责全段控制测量,以确保测量和施工质量。技术科配备光电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和精干的测量技术人员。7、开展QC小组活动。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杜绝质量通病。在创优过程中,为解决质量难题,消除质量通病,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进行技术攻关,狠抓薄弱环节,严格按工艺施工,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8、工程质量自检制度。每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及完成之后,负责实施该道工序的人员对自己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质量自检,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
14、序施工。没有进行自检或经自检质量不合格的,禁止进入下道工序或进行交接班。9、工程质量互检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各工序操作人员或工班进行相互交替检查,以发现工序操作人员本人没有发现的问题。10、工序交接检验制度。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在开始施工前,先对上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确认。确认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符合交班条件的方可接班,否则不予接班。11、工程质量内部检查制度。所有工序的施工质量,包括隐蔽工程和非隐蔽工程,都要根据有关管理制度,由内部的质量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确认,以保证不合格工序和产品不转入下道工序和场所,从而确保施工质量。12、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为了更好的保证质量,防止因出现质
15、量事故而造成更大的危害,本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实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及时报告的原则。出现任何质量事故,需及时报告。对于重大质量事故,在2小时内将事故详细情况书面速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对一般质量事故,在3天内将事故详细情况书面报告监理工程师和业主。(2)遵循逐级报告的原则。所有的质量事故逐级上报给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质量管理部门。(3)遵循如实报告的原则。根据质量事故的严重程度,质量负责人如实地把事故报告给相应的主管单位和部门。(4)遵循及时处理的原则。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消除事故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二)、保证施工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1
16、、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2、坚持工艺试验制度。本标段拟采用的新工艺和主要常规施工工艺,第一次实施前,均安排试验段或试验单元进行工艺试验。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资源配置。3、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 “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
17、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4、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质量不合格的工序,不予交接。5、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写表格,双方签字。6、建立测量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度。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最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现场测量导线点、水准点及有关标志均须进行定期复测检验。7、建立严格“跟踪检测”制度。检测工作将按“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进行。8、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按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包括质量
18、、技术、测试、物资材料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9、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检查合格,同意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分类、分批堆放,并进行标识和建立帐卡,坚持按用途归口保管发放,不得混杂,对易受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10、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原材料采购计划按技术部门提出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制定。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文件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工程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时间及价格要求;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规范、标准;工程招标技术规范的要求、运输和交货条件;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按采购计划制定书面的采购定货单,预定交货地点和日期。11、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
19、。在工程施工中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包括:工序、项目的检查记录;各种原材料的试验记录;不合格记录(质量事故报表);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合格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沉降观测记录以及有关质量问题的来往文件和一套完整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应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须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并按规定自存归档。 (四)、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奖罚制度本标段工程设立“工程质量目标奖”,制定质量管理奖罚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奖优罚劣。凡是达到质量要求,实现质量目标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对于达不
20、到质量要求的从重处罚。1、设立单项工程质量奖。对工序质量优良的进行奖励,对工序质量差而导致工程质量等级降低的予以处罚。2、设立单位工程质量奖。对单位工程质量被业主评为优质工程的进行奖励,对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予以处罚。3、设立月度、季度、年度工程质量目标奖。定期进行工程质量评定活动,对优胜单位进行奖励,对连续处于末尾的予以处罚。4、对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坚持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不分清责任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5、所有管理人员上工地均应挂牌上岗,每发现一次未挂牌者给予20元罚款。6、现场管理人员、施工队负责人必须服从上级和监理工程师的管理和监督,持不同意见者可逐级反映上报,协调处理,
21、不得在工地与之争吵。违反者除通报批评外,并给予100200元的罚款。7、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在所管辖区严把质量关,擅自离岗者,每次给予50100元的罚款。 8、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不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对上级或监理工程师要求返工的工程,如果管理人员不督促返工,给予300500元的罚款;管理人员督促了,而施工队不返工的,给予施工队30005000元的罚款。 9、由于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经济损失超过1万元者,按其损失总额,技术负责人承担3%,工程科长承担5%,技术员承担8%,质检员承担8%,其余损失由施工队承担。 10、若由于不按上级或规范的要求办理,被罚款者施工队队长和技术负责人各
22、承担罚款的额的5%,现场具体负责人承担罚款的10%。 11、各种质检、试验资料不齐全者,给予质检员50100员的罚款。12、对于施工中质量管理细则,按项目部实施条例细则及青临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细则实施。13、对所有罚款,必须在10日内到项目部财务室交清,若超过10日不交者,罚款数额加一倍,由此类推。14、项目部与各施工队队长、质检员、技术负责人、试验负责人一起以每月的2530日进行整个合同段的全面质量大检查,一个季度进行一次评比活动。对每月检查后,无质量事故,也没有被上级处罚,工程为优良者,奖给施工队队长300元,技术负责人300元,技术员200元,质检员200元。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工地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塘 处理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