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第一版).docx
《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第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第一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第一版)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术语和定义3监测点位布设原则4监测点位布设流程及要求5点位布设数量要求6监测项目附录A(参考性附录)监测点周围环境和采样口位置要求附录B(参考性附录)国外经验介绍前盲为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加强监测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支撑作用,规范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工作,制定本技术指南。本指南附泉A、B为参考性附录。本指南为首次发布,将根据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工作进展适时修订。本指南提出了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要求,包括布设原则、布设流程及要求、点位布设数量要求、监测项目要求,以及点位选址技术方法。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计
2、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第一版)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的选址、评估、现场勘查等工作。木指南提供了通过模式模拟进行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的方法及其参考性资料。存条件的城市可选用卫星、空基、地基遥感监测和地面走航监测等方法获得城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开展点位布设。通过现场监测开展温室气体点位选址的方法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性参考资料,因此在本指南中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后续将根据试点城市工作进展适时加入。本指南主要关注高精度、塔基地面监测的点位布设相关技术。中精度传感器地面监测的点位布设可参考本指南相
3、关要求。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其定义适用于本指南。2.1 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监测城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反映城市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状况。监测点位分为城市点、背景点和边界点。以监测城市内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为目的,反映城市本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在城市内设置的监测点位。2.3 背景点以监测城市本底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为目的,反映城市本底温室气体源汇影响的状况,在远离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地区设置的监测点位。2.4 边界点以监测城市边界区域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为目的,反映外来传输影响,在城市边缘远离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地区设置的监测点。2.5 点位布设原则3.1 代表性点位能够
4、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大气温室气体水平和时空变化规律,满足评估城市温空气体排放量的需耍。3.2 可比性同类型监测点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包括布设原则、监测方法、侦量控制与侦量保证等,使各个点位间数据具有可比性。考虑城市地形地貌、气象等综合环境因素,以及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等社会经济特点,反映城市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状况。3.4 前腾性应结合城乡建设规划考虑点位布设,能版顾未来城乡空间格局变化趋势。3.5 适应性根据监测效果评估情况,适时调整点位位置。4监测点位布设流程及要求4.1 城市点4. 1.1综合考虑城市环境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新建或者依托城市现有符合要求的设施,在城市内合理
5、布设点位。5. 1.2布设流程。6. 1.2.1资料收集与处理。(1)气象资料。收集本地气象监测资料,如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边界层高度等,明确城市主导风向等重要气象条件。如需开展模式分析,应收集模式输入所需气象场资料,如气压、位势高度、温度、湿度、纬向风、经向风等。(2)地理信息和上地利用信息资料。分析地形地貌和I: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如需开展模式分析,应收集模式输入所需地形数据,包括外层较大范围粗网格地形数据和本地高分辨地形数据(如地形高度、植被、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叶面积指数等)。(3)温室气体排放源数据资料。收集城市、区域等多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标记重要排放源的位置、排放
6、强度和排放口高度等关犍信息。(4)备选点位信息资料。收集城市内及周边区域通讯塔、气象塔、水塔等塔基点位的经纬度、高度等基础信息。(5)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数据。收集已有的地面监测数据和遥感监测数据,分析城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分布特征。(6注意事项。资料收集应尽可能使用最新的数据、最大程度反映本地特征的数据。7. 1.2.2点位初步筛选(1)结合收集的资料,通过经验判断、统计分析、实地监测等多种手段,初步筛选出满足监测要求的点位。(2)经验判断至少需综合考虑城市主导风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温室气体排放源空间分布特征、塔基平台等重要信息。(3)统计分析可采用K-Means.DBSCAN.层
7、次聚类法等聚类统计方法。适合点位数量较多时进行优选。(4)实地监测可采用无人机走航监测、走航车监测、星遥感监测等方法。卫星遥感监测建议获得逐月及全年的监测结果,走航监测建议获取典型季节的城市温室气体浓度梯度与重要排放源周边监测数据,(5)如需进一步开展精确选点,应筛选出足够数量的点位作为备选点位,供后续精确选点使用。建议初步筛选的点位数量至少达到拟建点位数量的5、10倍。4.1.2.3点位精确筛选(1)采用模式模拟计算方法,从备选点位中筛选出对城市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最敏感的点位,优化点位布设。(2)模式模拟计算方法至少包括敏感性分析,有条件的可以开展观测系统模拟实验(ObSerVingSyst
8、emSimu1.ationExperiments,OSSEs),以系统性评估设计的监测网络性能。(3)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模式模拟计克监测结果对温室气体源汇变化的敏感程度,进而评估优选监测点位。敏感性分析可综合采用气象模式与粒子扩散模式,备选点位较多情况下可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优选点位。使用的模式包括:i气象模式。获得高时空分辨的城市气象场信息,可选用WRF(WeatherResearchForecast)、MM5(Fifth-GCneratiOnPennStateNCRMesosca1.eMode1.)、RMS(Regiona1.AtmosphericMode1.ingSystem)、ARPS(Th
9、eAdvancedRegiona1.PredictionSystem)、REM(theAdvancedRegiona1.Eta-coordinateMode)等模式。有条件的可通过与观测数据的比较分析,进行气象场模拟误差分析。ii .粒子扩散模式。获得备选点位的足迹权玳(影响函数),可选用STI1.T(StochasticTime-Inverted1.agrangianTransport6modeD、F1.EXPART(F1.EXib1.cPARTic1.edispersionmode1.)、HYSP1.IT(theHybridSing1.e-Partic1.e1.agrangianInteg
10、ratedTrajectorymode1.)等模式。iii .聚类分析方法。用于优选监测点位,可使用K-Means.DBSCAN.层次聚类法等方法。(4)观测系统模拟实验是通过正演模式和反演算法,评估布点方案对同化反演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进而优化方案。其目标是,通过优化点位布设,大幅降低同化反演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参考不确定性降低幅度为30-60%,年度城市排放总量目标不确定性参考值5-15%0(5)注意事项。为获得准确的城市尺度气象场信息、,气象模式应采用多层嵌套网格。加入本地气象观测数据可以提高气象场模拟的准确度。模式模拟至少选择夏季和冬季2个典型季节开展,每个季节模拟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环境 检测 总站 城市 大气 温室 气体 监测 布设 技术 指南 第一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