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蔡尚伟广播电视新闻学知识考点.docx
《资料-蔡尚伟广播电视新闻学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蔡尚伟广播电视新闻学知识考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的职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实现的平台Il”与世界最近的职业”新闻职业常常被人们称为“与世界最近的职业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感知世界变化时间最快;(2)接触世界空间最广;(3)与事件现场距离最近;(4)观察世界角度最全。2.人生阅历的丰富性(1)接触的社会层面丰富;(2)工作经历和境遇丰富;(3)知识和技能丰富。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经济地位(1)经济收入的组成一般而言,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工资、奖金、额外收入。(2)经济收入的数量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经济收入在社会中属于较高层次。除了具体的经济收入之外,年轻就是最好的财富,因为年
2、轻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4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地位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差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地位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都处于较高的地位。(1)西方国家广播新闻工作的社会地位在许多西方国家,包括电台、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媒体往往被称为“第四权力这种说法有着其深厚的政治文化背景: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奠定了新闻权利的基础;法律从制度上保证和强化了新闻的权利。(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地位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地位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执政党对新闻事业的重视;法律对新闻工作的支持;民众7寸记者的普遍认同。a记者的工作使民众能够有充分
3、的知情权,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掌握各种信息或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一社会价值的体现,也使民众对记者产生了信任和尊重。b.社会有些民众由于遭遇到某些困难,会对生活产生一些不满情绪,而记者的一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提供了言论的平台,使得他们的声音能够传递到整个社会。5 .个人社会理想的实现途径(1)职业的基本社会价值从逻辑上看,广播电视新闻首先是一种社会分工,从这点上来讲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与其他职业并无区别。工作者都是通过参与社会劳动来对整个社会作出贡献并获取一定的回报。在这个层面上,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体现的是其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即让人们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这也是工作中的基本任务。(2)职业的深
4、层社会价值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其社会分工的本质属性之上,还有一个更为高尚的社会价值指向。新闻媒体的无所不在,决定了它的强大力量,而人们可以在向终极目标前行的过程中借助这些力量来实现个人的社会理想。二、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需要人类需要“新闻”的原因(1)新闻的定义“新闻”一词,其含义很多,内容很不确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泛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切新闻事物、现象。这是一种对“新闻”的广义的理解。指与新闻传媒的传播活动相关联的事物、现象。这是一种对“新闻”的次广义的理解。专指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这种行为本身。这是对“新闻”的一种狭义的理解。(4)特指新闻媒体上所报道的那些属于消息类
5、体裁的东西。这种“新闻”实际上是指消息。这是对“新闻”的一种最狭义的理解。(2)人类需要新闻的原因新闻的起源只要有人与人交往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就需要沟通与交流一方未知的事实的信息。在人类出现后,原始人的肢体语言、手势就是一种早期的传播新闻的方式。语言和文字出现,诸多信息都通过这两种符号来传播。无论是老百姓之间的日常交流还是官方的“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I都包含了,新闻”的要素在其中。因此,“新闻”是古已有之。新闻的功能和作用拉斯维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后来的美国社会学者赖特又在这基础上补充了“娱乐”的功能,新闻作为一种传播方式也同样
6、具有这些功能。2.新闻对不同个人的意义(1)对于个体传者的意义新闻对于传者个人的意义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赚钱以得温饱(生理需求);有稳定的工作、居住场所(安全需求);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和朋友(从属和爰的需求);有同事、受众对自己的尊重(尊重的需求);有各种社会理想的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2)对于被传者的意义通过正面宣传的新闻,被传者就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形象为人们所了解认识;通过负面的新闻报道,被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就会下跌,甚至身败名裂;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是相对的,有的新闻报道也会带来适得其反的宣传作用。(3)对于受众的意义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满足自己的个人爱好,或者将看新闻作为一种
7、休闲;掌握对学习、工作、生活有用的信息。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受众对新闻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例如新闻学、传播学的研究者希望从新闻中获取研究的素材。2.新闻对国家和社会机构的意义(1)新闻对于国家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Z新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内提高国家凝聚力。新闻对于国家内部的意义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国家凝聚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团结。对外树立国家形象。由于新闻宣传机构具有一定权威性,它对一个国家的描述与刻画,直接影响公众对此国的认识、看法和态度。(2)新闻对于社会机构的意义新闻对于一般行政、事业机构的意义a.政府部门和其他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需要通过新闻来树立良
8、好形象和传达政策;b.新闻也是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新闻对企业机构的意义a.企业需要通过新闻获取信息;b.新闻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宣传作用。新闻对于电台、电视台的意义a.新闻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受众,进而为电台、电视台带来经济效益;b.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可以为媒体树立权威性,进而增加其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地位。三、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制约、局限与挑战(1)新闻法规、宣传纪律的制约。(2)经济效益的压力。(3)工作中的诱惑和干扰。(4)对个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5)可能遭遇的各种危险。四、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1)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道德社会行业分工的职业道德要求,即媒体应该给社
9、会提供真实、平衡的报道,以与社会其他行业进行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交换,与此相应,记者就应该坚持新闻真实性和公正、平衡的立场。圆满完成各环节工作任务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采访中的诚信要求(如信守约定的时间)、采访中的团队协作要求等。树立记者形象的要求,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记者有必要在媒体内部和社会上树立起记者的良好形象,如在采访中保持谦虚,尊重他人等,以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顺利展开。(2)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新闻造假新闻造假是指新闻工作者刻意歪曲事实或者对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不加核实而产生的虚假的新闻报道。它与假新闻有所区别,后者还包括了由于各种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新闻失实现象。新闻造假
10、现象主要是由于媒体或记者本身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这对新闻媒体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产生新闻造假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a.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新闻媒体对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超过了对真实性的重视。新闻界有一条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才能被认为“大致准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这条规则也称为“三角定位法”。有不少新闻造假现象都是由于记者或编辑对“假新闻”缺乏核实引起的,本来都很容易避免,但是出于追求轰动效应、“抢新闻”的考虑,有些传媒宁愿先登出来再去追踪求证,虽然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达到了,但违背了真实性这个最基本的新闻选择原则
11、,在主观上具有故意或纵容造假的成分。b.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制作轰动效应,与一些意图自我炒作的商业机构或个人合谋对一些虚假、失实的信息进行报道。虽然很多由当事人提供的信息漏洞百出,记者也明知其中有假,但是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故意”被诱导。最终,当事人自我炒作,传媒制造“卖点二获得好处的目的都达到了,可谓“双赢:但是这种新闻造假愚弄的是受众和舆论,谋杀的是传媒的公信力。C.在强大的同业竞争压力下,一些记者故意编造假新闻。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传媒中,在实行工作量考核、淘汰制的传媒中,个别记者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出于名利思想,不惜编造假新闻。除了一些很明显的造假外,有些媒体上还出现了不少“三无新闻,没有明
12、确的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读者即便有所怀疑也无从证伪。往往是甲地发生的新闻被改头换面移植到乙地的媒体,新闻事件中的地点、人物大而化之,让人无从查证。还有些记者把网络上的流言改编一下,竟然就当成新闻发表出来。广告性新闻“广告性新闻也称有偿新闻,一般具有新闻要素,在新闻报道形式中塞进广告性的某些内容。”“广告性新闻”的本质是广告媒介往往以“企业家风采二“企业形象策划”、“公关专版”、“企业专访”等名目发布广告,又称为“软广告二其危害表现在如下两方面:a.蒙骗受众广告性新闻虽然投放在广告版面、时段上,但外在表现形式却以新闻出现,因此会使受众误以为是新闻。这实质上是把广告主的自我需求、自我宣传冒充
13、为具有普遍新闻价值的信息,把市场行为冒充为公益行为,把广告主个体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共利益,这是对受众的误导和欺骗。b.损害媒体形象广告性新闻的大量存在,干扰了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影响力,给新闻传播带来混乱,蜕变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角色,使新闻媒体由联结传播者与受众的公正中介变成了广告商的传声筒、代言人,由注重社会利益变成代表广告商一方利益,模糊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从而导致受众对新闻的信任危机。不正当收入记者的不正当收入主要是指在新闻工作中,记者被动接受或主动向报道对象索要财物所获取的收入,主要包括“车马费”和“封口费”。职业“特权”与职业“病”a.手质增,伸病病状表现为采访之余伸手向基层单位要这
14、要那,顺手牵羊。比如去酒厂采访,“顺手”要几箱酒,还让对方送到家里。b.软骨病有的记者一辈子只写表扬稿,一辈子只写“正面报道二对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不敢、不愿揭露报道,只愿充老好人,明哲保身。这类记者,置良知、正义于不顾,对丑恶现象装聋作哑,患了软骨病。c.富贵病有的记者,年纪轻轻,对社会没有多少贡献,却时时在意享受“记者待遇,特别是到了“基层”,对采访环境和生活环境挑肥拣瘦。d.膨胀病有的记者的名字和形象被他们所在的媒体放大了。他们以“大腕”自居,每到一处,牛气冲天,指指点点,俨然一个“救世主I一点儿也不谦虚。已懒惰病具体表现在懒于现场采访,懒于实地采访,甘于做“材料记者,这类记者的采访方
15、式通常是打一个电话,要几个关键数据,其他的几乎靠“合理想象”,就能写出一篇篇的“现场报道二f.谎言病习惯性说谎也是一种病。记者不经实地调查,而按自己主观意志写出“调查”并发表,但这种“调查”是习惯性说谎的结果。g.掰IJ病银行、电信、税务、医院、航空公司、大酒店等单位,“老板”、“大款”、明星等人物,有的记者抢着去采访。经济效益不太好但是社会效益不错的事业单位、环境艰苦的厂矿、农村、贫困地区、公益事业单位等,农民、贫困职工、社会弱势群体等,有的记者能躲就躲。h.虚荣病有的媒体、有的记者、编辑每逢记者节等节日,总喜欢在“自己的”媒体上向全社会介绍自己的名记者、名编辑,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料 广播电视 新闻学 知识 考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1037.html